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电子地图 > 忻州市地图 >
五台县地图
五台县相关地区地图:

五台地貌

五台县为土石山区,地形极为复杂。境内山峦绵亘,沟壑纵横。五台山主峰雄峙东北,走脉斜跨西南,地势如台阶,由东北向西南渐下。最高峰北台叶斗峰,海拔三千零六十一米(三角点处高程三千零五十八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清水河由东北向西南沿谷地而下,滹沱河经西南贯穿而流,汇于坪上村。此处海拔仅六百二十四米,为境内最低处。县内山脉受五台山山脉走向影响,按其成因和形态特点,可分三大类:即剥蚀构造的断块高中山地,黄土台地和河谷沟川。断块高中山地以五个台顶山地为主,绵延清水河流域,为石山区,相对高程一千至一千五百米以上,峰峦重叠,苍山如海,盛产林木山珍,唯耕地甚少;山间黄土岔地,是积陷盆地的地貌类型,包括东冶、沟南、茹村、豆村地区,海拔均为七百至一千二百米。这些地区四周环山,盆地边缘为黄土丘陵。盆地土地平坦,人口密集,主产粮油;河谷沟川为水蚀冲刷的地貌类型,河谷两岸,形成多级阶地,梯田层层,是黄土丘陵区,亦为较好的农业区。全县总面积二千八百六十五平方公里,山区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七,盆地区占百分之十三、丘陵区占百分之十。全县耕地五十二万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二,平地不足十万亩。天然草坡一百一十九万亩,占百分之二十七点七;宜林面积一百一十七万亩,占百分之二十七点三;裸露石山八十一万四千亩,占百分之十九;山间沟壑二十六点五万亩,占百分之六点二;内陆水域十一点六万亩,占百分之二点七;村庄、道路、渠道十六万五千亩,占百分之三点八。全县可供农林牧利用的土地三百零五万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清光绪《五台新志》载:“境内有山七十一座”。一九八零年经过地名普查,全县有较大山峰一百四十六座。
五台山脉:五台山为群山鼻祖,位于县境东北部,五台高耸,山顶广而平,宛若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境内诸山统称五台山山脉,属太行山系,分四个支系,两个隆起。一、北台中台支系。有较大山峰六十二座,脊线相连,落脉滹沱河畔的槐荫村。北台顶:亦名叶斗峰,海拔三千零六十一米(三角点高程三千零五十八米),面积十五平方公里,为华北最高峰。山之北坡为繁峙县境,山之南坡为紫霞谷,有庙德庵村。花岩岭:海拔二千五百六十四米,面积八平方公里。距北台顶东南四公里,山下有柏枝岩、光明寺诸村。中台顶:亦名翠岩峰,位于北台西南,海拔二千八百九十六米,山之西北与繁峙县为界,面积二十六平方公里,建有演教寺,现为高山气象站驻地。黄维垴:山北为繁峙境,山南有古清凉、清凉寺,西南为瓦场梁村。另有:香峪尖,主家地,繁支山,黑圪旦尖,大尖山,同谷岩,火树坡尖,椿桦掌,麻黄梁,峨盂山,玉皇垴,吃素阳坡,松峰掌,谷石崖,兔掌山,油楼梁,虎头山,黄崖岭,西长山,秃山,草垴梁,娘娘瑙,教场梁,峨岭,爱木图尖,大背坡,露头山,领金山,金山,尧岩山。北台、中台支系向南延伸四条支脉:(一)繁支山、佛光梁支脉,南北走向,有较大山峰七座:虎山,狐子窝,瓮鳖山,龙王堂,莲花山,孤山,佛光梁。(二)娘娘瑙、青山瑙支脉,有山峰六座:寿阳山,木瓜山,和尚山,青山瑙,烽火粱,文昌山。文昌山:亦名峰山,海拔一千二百四十二米,面积十一平方公里,北傍虑虒河,怀抱西富村,东迎县城,山上有文昌庙,人称小中台。(三)娘娘瑙、紫罗山支脉,与上述支脉在木山岭北一公里分脉。全脉长二十二公里,落脉黄土坡,主要山峰十座:大蒜尖山、小蒜尖山、谷泉山、雷公爷山、石鼓山、西山、黑石岭、狼山、鹃王山、紫罗山、,(四)爱木图尖黄金山支脉,山之左为金山沟,山之右为红表沟、落脉善文村北,主要山脉有三座:龙金山:海拔一千六百四十八米,面积六平方公里,山西南为七图村。虎峪山:海拔一千四百七十一米,面积六平方公里,脚下有探头、桑园村。黄金山:海拔一千四百九十米,面积十二平方公里,山下有上金山、下金山诸村。二、北台东台支系。自北台始,经东台,蜿蜒一百二十公里脊线南下,于边家庄落脉,左畔清水河,右邻河北省的阜平,平山及本省的盂县。共七个支脉,三十四座主要山峰:东台顶:亦名望海峰,山顶建望海寺,海拔二千七百九十五米,面积十五平方公里。山北一点五公里处是鸿门岩隘口,游人登台观海观日出,一景色特异。炮台山、四方台、北塔梁、南天门、南坨、两界峰、老虎头、纱帽尖、柴托尖、黑桃凹尖、饭山尖、白龙庙、滴岭岩、寺铺山。该支系有七个支脉:(一)弓步山支脉:发脉于东台南四公里的二五四七高地,长十二公里,落脉黄土咀,向南支老公峰,落脉大甘河,山之阳为南梁沟林区,南山寺建在此山坡上,山北为铁瓦殿、观音洞。(二)自县界二六四四高峰始,经华平蜿蜒南下十七公里,于石咀落脉,西南为清水河。(三)自县界二零七八高峰始,向西四公里又分为二脉;偏北五公里走向,落脉南坪村;偏南六公里,落脉狐峪口村。山北有新路沟,山南为湾子沟。(四)自南坨始,经二二零二高峰,蜿蜒十公里,落脉上门限石村。大堂林尖:海拔一千六百六十六米,面积二平方公里。西北为门限石,北为大堂,林、王家庄。(五)自老虎头始,向西偏北六公里,于照吞口落脉,有山峰七个:三道沟尖,花山尖,龙口岩,豁岔岩,大塔,塔子梁,南佗寨。(六)黑古洞尖沿脊线向西,经瓮子梁,全长九公里,到高洪口落脉。山脉北为屋腔沟谷,南为唐家庄沟谷。黑古洞尖:海拔一千九百九十七米,面积四平方公里。山之东有大南背,西北有大城村。(七)自县界一八五零点六高峰起,蜿蜒十二公里,落脉火焰山下,主要山峰有五座:一八五零点六高峰:山西为上新村。黄花塔:海拔二千一百三十四米,面积四平方公里,东南有硬青岩,正西有北曹、西南有莲花池。才塔尖:海拔一千九百六十米,面积十三平方公里,山下有武家峪、车子里村。猫尖:海拔一千一百米,面积四平方公里,山下为柏兰村。火焰山:海拔一千二百六十五米,面积四平方公里。南连黄花塔,清水河绕其山下。三、南台支系。发自南台,历经群峰,由刘定寺:殊公寺沟谷分割为东西两脉。东脉又由三月沟分割为二:即小凤凰尖至西梁,落脉门限石和狼凹尖至人马山,另一落脉松岩口;西脉由古南台至抓角山,落脉河口。插箭梁,凤凰台,小凤凰尖,狼凹尖,帽盔寨,人马山,古南台,松树垴,瓮子垴,山神岩,寨头垴,小凉山,平顶梁,王帽山,黄木尖,黄罗山,抓角山,南台顶。南台顶:亦名绵绣峰,海拔二千四百七十四米,面积九平方公里。台顶建有普济寺。四、茹村、天和群山,为一个隆起,呈三角形。南北长二十四公里,有主要山峰十八座:四堎山、虎头山、卧牛山、罗谷岭、七虎寨山、大垴山、东东山、材树坡、大凹山、大岭北、东岩、豺狼尖、西山、凤凰山、马头山、恶山、龙湾山、九女山、,五、垚头隆起,西北有沟南盆地,东北与东南山势多陡绝峭壁,盛产煤炭。主要山峰有八座:南神垴、维垴尖、千年凹、阎家尖、西维垴尖、崖堂尖、二龙洞山,六、系舟山脉建安支系。山脚下有滹沱河绕过,南与定襄县接壤,主要山脉有五座:紫金山,文山,简子山,南台顶,柳不凹,
五台河流:滹沱河,清水河,虑虒河,虒阳河,小银河。五台关隘鸿门岩,长城岭,牛道岭,大关,筛锣湾,峨蛉,阁道岭,大石岭垭口
五台盆地:县内有四个盆地,面积共二百二十七点六三平方公里,盆地汇水地域投影面积总和为一千一百六十五点六九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一。四个盆地为县内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区域,又是主要粮食产地,人口密度也较大。豆村盆地:位于县境东北部,北靠佛光梁,南柱四岐山,左依峨盂,右托东山。豆村镇地处中心,东有蒋坊,西有大石,面积为六十九点五平方公里,海拔一千零五十米,耕地九万三千亩。盆地汇水地域投影面积为四百二十二平方公里。该盆地土嚷多系淤积土,溯古为一湖泊,东南秀峰=殿军诸山,系可溶石灰岩,有虒阳河流经其间。茹村盆地:位于县城东面,阁子岭东,北有四堎山,南接大凹,东望恶山,西托东台山一线。气温较低,海拔一千一百九十米。盆地面积为三十一平方公里,汇水地域投影面积为一百零四平方公里。该盆地土地平坦而肥沃,共有耕地五万余亩,是本县主要产粮区之一。沟南盆地:在县境中部,海拔一千零五十米,面积为八十四点八八平方公里,汇水地域投影面积为三百五十八点四平方公里。耕地十万亩。五台城在盆地中心。盆地四面环山,古为湖泊。虑虒河从中流过。盆地多系淤积土,土质肥沃,为主要产粮区。东冶盆地:位于本县西南部的滹沱河、小银河两岸,盆地面积为八十四点八八平方公里,汇水地域面积为三百五十八点四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河滨泽畔,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汇水地域内有红表、阳白、东冶、建安、神西五个乡镇,人口近六万,耕地十余万亩。东冶位居盆地中心,海拔七百四十米,为全县蔬菜产区

地方特产

五台山砚:简称“台砚”,因取石料于文山,亦名文山石砚。五台山砚石料分黑、绿、红、紫四种。黑如漆、绿如叶、红如丹、紫如肝,颜色纯净美观。石砚生产始于明代,有段砚、凤砚、崞砚之别。台砚石纹犹如五台山傲霜的松枝柏叶,遒劲疏朗,刚中有柔;质地细腻不滑,叩之无声,性凉如冰;用之发墨快,水墨交融,浓淡相宜,汁不易于,挥毫益墨,得心应手,向为文人学士书家所倾爱。
五台山台蘑:简称"台蘑",又称“天花菜”。可烹制成多种荤素菜肴,味鲜甘甜,口感嫩脆爽滑。台蘑是一种营养高,医疗功效好的食用菌类作物。其入筵席串汤可解肉腻、舒肠胃;且长期食用能产生对病毒的抗体,增加对感冒等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还能起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肾脏病、胆结石、糖尿病、肝硬化等,从而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资源概述

1、人口资源:五台县总人口319593人,其中,男性16.57万人、女性15.39万人,农业人口28万人,乡村劳动力81619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5269人。居民以汉族为多,少数为蒙、满、壮、白、黎、维吾尔、羌、土家、藏、回等兄弟民族。
2、土地资源:五台县总面积2865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全省第三位。山地329万亩,占总面积的77.3%,盆地54万亩,占12.7%,丘陵42.6万亩,占10%。耕地51万亩(其中已退耕还林5.3万亩),基本农田30万亩,水地9万亩,保浇7万亩,宜林面积160万亩,宜牧面积190万亩。
3、矿产资源:五台县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但储量少。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30余种,矿点100多个,主要有煤、铁、铜、钼、硫、磷、白云石、石英石、水晶、黄铁、云母、铝矾土、砂石、大理石、花岗石等。煤炭储量为9962万吨;铝钒土储量为2500万吨,尤其是大理石,储量大,种类多,矿质坚硬,色彩艳丽,可谓珍品。白云矿,位于东冶镇的槐荫村,储量6800万吨。铝钒土,总储量2500万吨,主要有两处,茹村乡的石沟储量235万吨,白家庄镇的窑头储量42万吨。铁矿,在全县分布较广,台怀镇柏枝岩铁矿储量109149万吨,东冶镇北大兴铁矿储量175万吨,豆村镇铺上铁矿储量3981万吨。
4、水利资源:五台县共有5条较大河流贯流全县,山涧沟岔的244处小泉小溪大都汇入5条河中。滹沱河为县境内流量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繁峙县,由县境西南瑶池入境,在神西边家庄出境,最终汇入海河,注入渤海。境内流域全长15公里。境内所有地表水,最终都汇入该河,流速每秒1米,汛期流速4-6米/秒,年总流量86400万立方米。沿河设有高灌设施,建有水电站2座。清水河为县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五台山的紫霞谷及东台沟,于坪上村汇入滹沱河。沿路有23条支流及汇水沟谷与其汇集,流速每秒1.2米,汛期平均流速2.5米/秒,年径流量25500万立方米。河上曾建有河口水电站,可供照明,机灌和粮食加工。滤泗河亦名护城河,发源于杨岭南的岭底村,于黄椿坪汇入清水河,全长30公里,流速每秒0.3米,总径流量2100万立方米。泗阳河,发源于小柏村,至河口村与清水河汇合,全长20公里,沿河有7条小溪和节令河与其汇合,流速每秒0.4米,汛期1.1米/秒,年总流量5627万立方米,部分地段为枯水河川。小银河,发源于殿头村,至槐荫村南与滹沱河汇合,全长30公里,流速每秒0.3米,年总流量1774立方米。全县共有小泉小水244处,总流量为2.76立方米/秒,全年总径流量为0.8703亿立方米。神西乡水泉湾泉水总径流量为0.82亿立方米。五台地下水总储量为1.49亿立方米,水质大部分为重碳酸盐型。本县的水资源,多年平均来水量为3.81亿立方,按全县人口平均每人为1270立方米;按耕地计算,每亩平均约700立方米。
5、旅游资源:五台县名胜古迹众多,享誉海内外,其中以五台山最具盛名。五台山雄峙县境东北,环周五百余里,为祖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北魏时,便在五台山兴建了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后经隋、唐、元、明、清各代续修扩建,遂使五台山成为寺庙林立,佛塔高耸的寺庙集群区。现保存完好的北魏以来各个朝代兴建寺庙47座,其建筑、佛像及其附属物中国少有,世界罕见。其中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广济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建筑中,保存着丰富的石雕、玉雕、木雕、泥塑、铜铸、铁铸、壁画、书法、碑刻等珍贵艺术品。全县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革命遗址,如清代徐继畲故居、当代徐向前元帅故居、松岩口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金岗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塔院寺毛泽东路居旧址等。
6、主要物产:五台县农作物品种现约有49种。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大豆、莜麦、土豆、稻子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亚麻、蔬菜等。五台县境内动物种类多,鸟类142种、兽类41种。五台县森林面积127万亩,覆盖率28%。主要树种有柏树、柳树、榆树、槐树、椿树、松树、杨树、云杉等。经济林以木本粮油为主,有核桃、花椒、柿子、梨、苹果、杏、枣、槟果、葡萄、黑枣、文冠果等十余种。梨果为大宗,主要分布在阳白地区,花椒也久负盛名。五台县境内海拔高度差大,气候类型多,生物垂直分布明显,植物种类繁多,共有99科,351属,595种。马勃、蕨菜、台蘑驰名中外,是五台山的主要土特产品。药材分布较广,种类很多,共有310种。其中台山党参、黄芪、甘草、猪苓、伏苓等很有名。野生牧草有73种,牧坡115块,年产草量可达20亿斤,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还有段亩石砚、澄泥砚、般若泉矿泉水和著名中成药舒筋散等。

历史概述

1、历史沿革:五台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居。西周时将冀北划为并州,五台为并州北地,一度为北狄所居。公元前五四一年(鲁昭公元年)晋荀吴败狄于大卤(太原),渐拓而北,地归于晋。韩、赵、魏三分晋地,五台归赵。秦统一中国后,隶太原郡。《汉书?地理志》载:西汉置虑特,因县城西北有虑探,环城有虑逃而得名。汉因秦制,属太原郡。三国时属魏国,隶太原郡,为匈奴北部帅所居。西晋时属新兴郡,未置县。四八六年(北魏太和十年)复置县,改名“驴夷”,属肆州永安郡。北齐改属雁门郡。北周因之。六O七年(隋大业三年)改名五台县,因境内有五台山而得名,仍属雁门郡。唐、五代十国属代州。宋灭北汉,地乃归宋,隶代州。金属河东北路代州,一二一六年(金贞佑四年)升为台州。元属中书省南部冀宁路。一三六九年(明洪武二年),仍复为五台县,属太原府。一三七六年(洪武九年)改属代州,仍辖于太原府。一七二四年(清雍正二年),代州升为直隶州,于是五台不归太原府管辖。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五台属雁门道。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第一行政督察公署,旋改称晋东北政治主任公署。一九三八年(民国二十七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五台县属二专署领导。一九四五年(民国三十四年),改属晋冀二专区。一九四八年又改属晋中区一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忻县专署。一九五九年忻县、雁北二专署合并,属晋北专署。一九六一年复归忻县专署(一九八五年改为忻州专署),2000年改为忻州市至今。
2、主要大事记:1、公元前二O六年??二O八年,西汉始置虑特,县城在今古城。2、公元四八六年,改称驴夷县。3、六O七年,驴夷县更名为五台县,属雁门郡。4、一二一六年,五台县升为台州。5、一三六九年,五台仍复为县,属太原府。6、一六八三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巡游五台,至此先后四次巡游五台山。7、一七四六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巡游五台山,至此先后五次巡游五台山。8、一八一一年,清仁宗爱新觉罗??琰巡游五台山。9、一九O一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其中,德国军队在提帅磨什拉率领下,经保定进逼龙泉关,打到五台石咀射虎川,清军守将马玉昆不战而退。10、一九O六年,山西省同盟会员在东冶镇集会,由东京回国的荣福桐传达同盟会总部指示,要求相机革命。本县王建基、赵三成、康佩珩参加了会议。11、一九O八年,十三世达赖喇嘛阿旺罗卜藏?吐布丹嘉错奉旨到五台山礼佛。12、一九一一年,由康佩珩领导在东冶成立保安社,响应辛亥革命。清廷知县牛葆忱逃跑,结束了清廷在五台的封建统治。13、一九二九年六月,冯玉祥由陕西来太原,阎锡山让其住在大建安村“西会别墅”两月有余。14、一九三一年三月,中共山西省特委指示崞县人聂鲁质,组建了中共崞、定、五、盂中心县委,聂鲁质任书记,但并未在五台开展工作。15、一九三四年,本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川至中学支部建立。16、一九三五年,中共五台区委在大建安建立。同年,中共五、崞、定县委在大建安建立。17、一九三七年九月中旬,朱德、左权和八路军总部机关来到五台县城,驻城内一高小。同月,周恩来、彭德怀来五台县城,住总部机关,召开了重要会议。九月二十三日,朱德率八路军总部到达南茹。九月二十五日八路军总部在南茹指挥了平型关战役。十月,中共五台县委成立。十一月,晋察冀军区在五台成立,司令部驻金岗库村。18、一九三八年六月,白求恩到达五台,并在松岩口后方医院,创办“模范病室”。十月,日军由代县、盂县、定襄三路入侵五台县城。19、一九四O年,五台县第一届县议会在屋腔沟马家庄召开。20、一九四五年,闫锡山军队占据五台城。21、一九四六年,五台全境解放。中共五台县委、县人民政府进驻五台县城。22、一九四七年,刘少奇、朱德前往晋察冀中央局途经五台。叶剑英前往西柏坡路经五台,并在县城作了重要讲话。23、一九四八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前往西柏坡,取道鸿门岩,来到台怀镇,宿塔院寺。24、一九五O年,中国共产党五台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25、一九五一年,中共中央组织老根据地访问团,由范儒生、赵鹏飞、马志远等带领,来五台慰问。26、一九五四年,五台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27、一九五七年,政协五台县第一届委员会在县城召开。28、一九七八年,薄一波副总理来五台视察工作。29、一九八三年,成立五台山管理局。同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五台。30、一九八四年,副总理万里、李鹏视察五台。31、一九八九年,山西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成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同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来五台山视察。32、一九九O年,首届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在台怀镇举行。33、一九九二年,五台山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部审定为国家森林公园。34、一九九六年,副总理李岚清到五台山视察。35、一九九七年,五台山第一届国际佛教文化节开幕。同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向海外推出的三十五张王牌旅游产品之一。36、一九九八年,忻州经豆村至台怀镇旅游公路水泥硬化竣工通车。37、一九九九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荣誉称号,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38、二OOO年。副总理钱其琛来五台山视察。同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被中央文明委、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名胜旅游区示范点”,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风景旅游区。39、二OO一年,江泽民总书记到五台山视察,为五台山题词“五台山名胜”,为五台山毛主席路居馆题匾“毛主席路居旧址”。同年,中宣部长丁关根、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先后到五台山视察。40、二OO二年,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到五台山视察。同年,五台山清水河旅游公路改造竣工通车。动态投资51亿元的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奠基开工。41、二OO三年,总投资1.1亿元的河边至东冶铁路联络线开工建设。

五台乡镇村

全县管辖:现辖两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和驼梁景区)、6镇、13乡、573个行政村,2008年总人口32.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台城镇台城、南关、西关、古城、河东、东岗、蒲草沟、王家沟、东龙泉、西龙泉、唐家湾、东马、西马、后岗、西寨、西富、西庄、走马岭、高家庄、新河、南坪、东坪、西三角、兴郑、前岗、西山白家庄镇国都嘴、南嘴(窄门)、维坪、中庄、寨里(九根窑)、磁窑、瑙上(红土岩)、南庄、维湾、樊家坪、水湾、兴元、南窑、铜炉岩、砂岩、正维、石坡、维瑙、羊蹄岩、南头(桃湾)、大(安子里)、白家庄、野场(小算坪)、堡子、生地、西头(南山里)、白砂岭(桃国洞)、西龙池(羊老蹄)、山神凹、崖堂县、官峰豆村镇豆村(北长畛)、田家村、小豆村、龙池(汉岭坪)、郭兴庄、新庄、东道头、上阳、西坡(北道头)、东长畛、麻子岗、法华(曹子里)、东营、西营、裴家岗、阎家寨、铁庆、佛光、堂明(堂明掌)、下柳院、东柳院、西柳院、寺沟、东会、西会、席麻掌、西窑(刘家沟)、曹沟(马尾沟、新庄)、香峪、西瓦厂、东瓦厂、瓦厂梁(牛腰渠)、伏胜、李家寨、铺上(西沟、南串、车厂)、芦咀头、歇马口、大柏、小柏、小腰庄、智存沟、小北沟、大柏山、南迎沟、铜谷、麻黄沟、下苇地、上苇地、大南坡、东桂、东腰庄、岭底沟、南羊圈(北羊圈)、西金河、婆婆沟、一马村、田家庄、南马圈、大石、大池、潘家峪、范家庄、智峪、智富庄(黄香)、白云山、水峪、兴坪、井湾、大石岭东冶镇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四街驻东冶)、一村、二村、三村(三村驻北大兴)、南大兴、槐荫、五级、永安、文兴、石村、前堡、新堡、大朴、南横岭、曲家谷屯、望景岗、永兴、山底(张家峪)台怀镇东台沟、光明寺(窑子、木瓦沟、西湾)、东庄(庙顶庵、曲足坡、阳坡道、草地)、杨林街(太平街、营房街、金界寺、东坡、鱼湾水磨村、台怀)、新房(瓦窑、西沟、火厂、西寿宁、河北、桦树林)、杨柏峪(南岸沟、南坡、滩子)、大车沟(下庄、小车沟)、清凉社(苇地坪、洞子)、楼上(铁瓦殿、下常处)、南塔(曹四姐沟)、落宝沟、护银沟、前石佛(后石佛)、大南庄(水草滩)、宽滩(郭家庄、化桥)、日照寺(后庵、塔沟)黄土咀、竹林寺、庙沟、白头庵(南尧)耿镇镇北月池梁、北月池、红崖(寺塔)、邢家庄、松岩口、河西、三教神、殊宫寺、智家峪、安洼、香炉石、红石头、红石头掌、阳湾、耿镇、河北、照吞口、瓮子沟(半沟里)、瓮子沟梁(大流洽梁)、火石岭、侯城围、麻岩、宽坪、满井、高南坪、腔水沟(腔水沟梁)、马家峪、榆树湾(化甲沟)、夏留石(大石头)、大水沟、小峪和(小峪和口)、黑石沟、西奔石、(东奔石、庙沟)、谷垒石、曹老沟(四大王)、暖腰子(西羊道、白家台)、阁上、南沟(上庄、下庄)、大南背(黄花沟)、马家村、半沟里、方子口(芋树阍)、王秀沟、房腔、屋腔、方子沟(晋石、南坪等)东雷乡东雷、西雷、大王、小王、郝家瑙、孟家坪、上王全庄、下王全庄、白家岭、木山岭、石寺掌、东山底、宝穑、团城、神佑、坪沟掌、上庄、下庄、长畛、代银掌、岭底、北文西、庄子、琵琶掌、宏塘、上蛇神、下蛇神、沟掌沟南乡沟南、王家庄、松台、化龙岗、南山(大坪岩)、两涧、黄土坡、茹家瑙(新村)、上西村、下西村、观上、官座、永阳、刘家庄(矿山村)、东寨、南神坡、东阳刘建、老里西、裴家沟、孙家岗、黑虎岔、翟子沟、虎汉、马家庄、东坪寨、罗家岩、卧龙、樊家岩、申家岗、大岭、双岭(茶坊上)、石土堂、柳沟茹村乡东茹、南茹(西掌)、南阳、北阳、石岭、南大贤(桥沟)、北大贤、七里沟、苏子坡(高掌)、毛家村、董家村、安家村、智家村、龙王堂、汉岭、北湾子、南院、石槽(陈麻地、王山水)、西天和(崖堂)、东天和、东垴(强风梁)、陡咀(灰窑沟、马家湾)、滑石片(欧崖)、山角、铜炉(西沟、大少地)、下马地、祁家咀、南桑泉、石盆口、广阳观、秋荷、张家村、柏板口、南沟尧(南岭上)阳白乡阳白、泉岩(对窝掌)、郭家寨(西河里)、田家岗、王家庄、炭池、上金山、下金山、善文(东善文)、上金庄、大金庄、七图、石人掌、郭家庄、李家庄、上红表、下红表、智家庄、大南头、天池沟、士集、殿头、桑园、山泉、榆林、大林、探头、白云神西乡神西(一家村)、刘家寨、苏家庄、水泉湾、段家庄、西河、红山崖、坪上、边家庄(寺铺)建安乡大建安、东建安、西建安、瑶池、潭上、张家庄、檀村、阎家垴、南湾、甲子湾、凤栖岩、北涧、老虎、桃坪、木瓜咀、大梁(马鞍岩)、大林岗、小林岗(红崖湾)、东山村、阳坡凹灵境乡灵境、白龙池、回龙底、回龙岩、回龙梁、黑龙池、少军梁、堡子沟、西湾子、蒲州营、阎家岭、椿坪、水泉凹、东金河、大坪、刘定寺(九瑙)、南峪村、油房湾(窑子上)、马头口(长畛沟)、柳林寨、水沟(水沟掌)、班老窑、宝山怀、窑坡、金银湾(金银湾梁)、小草坪、大草坪、贺家庄(永安)金岗库南梁(静业庵、华坪、三丈坡、火烧北沟、罗贝窑、杨庄)、大甘河(沙地堂、小马蹄、大马蹄)、马圈沟、小插箭(后腰庄、前腰庄)、大插箭、金岗库、麻地沟、安家沟(段木沟)、蛤蟆石、小古计沟高洪口乡北高洪口(麻岩占)、南高洪口、瑶芝、河口、石堂峪、复兴庄(北唐池、大崖堂)、德林沟(东滴水)、旺家村(正梁上)、大流洽、唐家庄、西岗村、麻峪、长条坡(寺塔)、老人坪、东吃水、下新庄、上新庄、塔崖沟、大城、寺湾(安家庄、陈怀沟)、桑树湾(贺补坡)门限石乡后水沟、兰子山(敬神堂)、化桥、狐峪口、西梁、上门限石(史家沟、大堂林)、下门限石、阎家凹、黑石沟掌、边家湾、长江塘、广宁沟、三峪(长虫沟)、红水岩(牌楼岩)、七峪、六峪(二峪)、甄家峪(牛代山)、侯家庄、张老沟、上王庄、马铺沟、瓦房、三岔(高瑙沟)、烟煤洞、小岔、石板沟(石瓮、谷囤)、刘铺沟、钱沟、砖庙(三角城)、桃花界、横岭(花猫梁、应头坪)、瓦窑沟、老保沟(二道河、罗掌、材林里、大石湖)、跑泉厂、秋林坪(牛圈沟)、大北沟、湾子(半佰麻)、聚银沟、草芽沟、耀子沟(小耀子沟)、楼子坪、黑崖堂、龙掌沟、材树梁、榆树坪(土洞沟)、化虎石、川沟(里川沟、外川沟)陈家庄乡陈家庄、耿家庄、胡家庄、罗家庄、坪塔、斜坡(朱盈庭、东瑙、中庄、大烟)、去沟、南坡(五西坪)、柏兰、李庄、松家庄、南山沟、刘庄、王城(水峪瑙)、杨家山、韩家楼、教场(北沟岩)、耿家庄、环椿坪、国都殿(门子崖、小虎铺)、三和(三岔、北槽、中槽、南槽)、四合(车子里、车子口、麻地凹、南塔)、智庄、避事瑙、庄子沟(天坡、石渠)、小沟(北庄、南庄、北庄瑙)、里河府、个河府、兰家庄、东峪口(南庄子)、吕家庄(五家峪)、东峪、南黑山、广银沟、砂崖、檀家沟、明查湾、黄柏岩、才朗沟、新鹞沟、树珠坡、四合(王瑙、字石板、五腔、北黑山)、尧沟(古石里)、硬青岩(窄门)、狮子坪(南水峪、南水峪口)、陡寺、白羊岭石咀乡芦家庄(小新庄、大西沟)、土黄沟、铁堡、铁堡沟、前坪、后坪、蒿地堂、石上庄(金桥沟)、射虎川、新路口、新路沟、碾子沟(大南沟)、东路沟、里南沟、瓦尧沟、炭窑坪、上南坪、石咀(麻黄村)、西沟、李家峪、红庵、里伏沟、大底、客子庵、罗全沟(桥儿沟、龙江沟)、铜上庄、铜钱沟、东榆林、小甘河、铜西沟、口子蒋坊乡蒋坊、泗阳、小南坡、西峡、东峡、峡口、天井、石贝、秀峰(西梁)、松林、维磨庄、大峪口、许家庄镜、石(古寺)、王岩、牌楼岩、天堂、桃卜沟、婆婆寺、南岸沟(二岔沟)瓦岔(杨家庄)、殿军,2006年辖:城关镇台怀镇豆村镇耿镇镇白家庄镇东冶镇灵境乡神西乡李家寨乡东雷乡湾子乡沟南乡铜钱沟乡大石乡门限石乡茹村乡蒋坊乡柳院乡陈家庄乡天和乡高洪口乡屋腔乡东峪口乡刘家庄乡石嘴乡刘定寺乡阳白乡红表乡建安乡,2000年,五台县总人口313321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30160、台怀镇10525、耿镇镇11507、豆村镇15393、自家庄镇13723、东冶镇38301、沟南乡18021、刘家庄乡7302、东雷乡13038、高洪口乡8672、门限石乡7741、湾子乡2850、屋腔乡3713、陈家庄乡11179、东峪口乡4522、建安乡16417、神西乡7454、蒋坊乡10899、大石乡5679、李家寨乡4030、灵境乡1877、刘定寺乡858、柳院乡3196、阳白乡17533、红表乡7881、茹村乡25422、天和乡7087、石咀乡4578、金岗库乡2212、铜钱沟乡1551。

文化概述

五台是三晋旅游第一县,风情万种,包罗万象,各种文化形态应有尽有,如佛教文化,寻根文化,晋商文化,自然文化,关隘文化,革命文化等等都可以在此寻到踪迹。相传五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在佛教四大菩萨中文殊菩萨掌智慧,所以在文殊菩萨的保护下五台就多了几分聪明和蔼智。做官者,位及人臣;经商者,富甲天下;从匠者,出类拔萃。在山西,一个县的县城,必是该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五台则例外,其重心位于县城东南70公里处的台怀镇,清设钦命管理五台山札萨克大喇嘛治,官居一品。另外,在显通寺还设有都纲司,职位很高。不仅七品的五台县令为之景仰信从,就连坐镇太原的山西巡抚也得敬仰三分。如果说五台是佛国的话,那么台怀无疑是佛都。而县城仿佛是通往佛都的关门和驿站。台怀镇,百二青黄名刹,万千僧侣俗众,三五庙事盛典,千钵文殊金台。五台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建寺最早,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距今已有1900余年的历史;规模最大,现存青,黄两教寺庙124座,其中可供参观游览的近60座;流派最全,藏传佛教及汉传佛教中法相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先后在此立寺传法;名僧最多昙鸾,道宣,不空,澄观,成觉,苏陀皇利,八思巴,妙峰等高僧先后在此修行弘教;稀世珍宝最全,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古建筑,古画壁,古匾额,古楹联,古碑刻,古佛塔等各式奇珍异宝,应有尽有,价值连城;影响最大,五台山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天下所有三教弟子景仰的圣境名山;规格最高,大菩萨顶,静海寺是海内皇庙之典范,北魏孝文帝,宋太祖,隋文帝,元英宗,明太祖,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祈佛护国,历代题咏最丰,杜甫,苏东坡,傅山等历代名人特别钟情于佛国五台,写下了大量赞咏作品,其中康熙御赐就14首,古代作诗最多的皇帝乾隆,题咏五台山的诗词就达93首。诗是古代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探究佛国文化,不可不读历代名诗。赞咏五台的诗,写的最精彩的当数清初诗人吴梅村的《清凉山赞佛诗四首》。清新隽永,荡气回肠的“吴梅”体,讲述了文殊台上,明月池边,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缠绵的爱情故事。秀丽的五台风光,空灵的佛禅意境,迷蒙的寺庙月色尽入诗中。“寄语汉皇帝,何苦留人间”。其诗咏叙瑰丽,古往今来只有白居易《长恨歌》可与之媲美。五台自然文化妙不可言。东台看日出,西台数星星,中台赏月色北台观积雪,南台赏花草。四时风景迥异,奇怪昭示佛韵。佛母洞山为殿,殿立佛母像,其后便是一条曲折迂回的天然石洞,仅容一人爬入蛇行。从像左侧钻入,最后出右侧爬出。入之,名为投胎佛母,出之,名为顿化成佛。自然景观与人文意境浑然一体。另有密魔岩龙洞,处半山之间,下视山海无际,上看崖接云天,双峰相拥,中有石障一条,名为龙洞,经年滴水不断,甜如甘露。更有奇者,若观者闭目洞中,幻象纷至沓来。或佛或人,或龙,或虎,或兽,静者有其形,动者有其态,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所谓善者观其善,恶者惊其恶,心有所思,景有所观,为五台之奇观。五台晋商文化一枝独秀。晋商文化在早期表现为原始积累,克俭立本,以在中堂先祖乔贵发为代表:在中其表现为精英治商,在晚其表现为官商一体,垄断经营,以五台阎氏及其姻亲家族为代表。出身于票号的阎锡山,执掌三晋大权后,处处用权力来支撑阎氏及其姻亲家族河边曲氏,梁氏,大建安村徐氏等商号的发展,山西煤炭,银行,纺织,机械,军火等重要产业,均由这几大家族垄断。敛财暴富后,五台城南,滹沱河畔崛起了座座朱门豪宅。如今保存尚好的只有阎氏旧居,庭院深深深几许?阎宅既有官邸之壮观气派,对称精巧;又有商院之豪阔秀丽,实用美观。现辟为“河边民族博物馆”。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五台何来寻根文化?到显通寺走一遭,就会发现其源远流长。显通寺的观音殿里供奉着一尊后世仿造的“不肯去观音”。据史载: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本僧人慧锷法师从五台山请到了一尊观音像,渡海回国。船到了普驼山和珞珈山之间的花洋上,突遇惊天海浪,把船打回普驼山,慧锷法师突然觉悟到了:源自五台的观音留恋这海天仙岛,不肯远渡重洋。于是在普陀山上建寺修殿,供起了这座“不肯去观音”。普陀山也因此成为南天佛国。所以,今日之显通寺观音殿为普陀观音之始祖。南天弟子寻根,必到山西五台,个中缘由既是如此。此外,显通寺还是华严宗祖师澄观演炼修法之处,因而成为华严宗祖庭;金阁寺是密宗祖庭;观音洞,相传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史嘉措坐化之处……所以,五台山成为佛教弟子争相寻根膜拜的圣境。在众多的寻根者中,最富色彩的莫过于蒙族信徒。他们赶着成群的俊马肥羊,不远万里拜五台,一路走一路卖掉羊马,权作旅资,走到五台的时候,已经一贫如洗,然而罗喉寺里开花现佛的奇景,让他们刹那拥有了莫大的精神满足。在笑慰平生的境界里,蒙人沿来时的路乞讨回去,重新创业,以期有朝一日再来寻根拜佛。如此壮举,在一般人看来,真是难以理解,而在蒙族信徒的眼里,五台山永远是筏通彼岸的灵峰仙境。五台关隘文化鲜明独特。东为龙泉关,筑有城堞关门;南为九龙岗,相传为杨业及众子,九龙合聚为守;西邻代州雁门关,烽烟在望;北为鸿门岩,高耸入云,飞鸟难至。四关合围,陡峰相连,把一个平祥安和的佛国境界拢于怀中。五台革命文化光照后世。松沿口村白求恩模范病室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茹村八路军总部驻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岗库为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尤其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是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爱我论坛领导人从延安赴西柏坡途中,来到五台山。他们访寒问暖,向僧俗两众宣传党政方针政策,留下了千古佳话。更为巧合的是,主席五台之行,恰逢中国革命由战略转移转向战略反攻的历史关头,他们下山后就频频传来各战场胜利的捷报。如今五台站塔院寺内建有毛泽东路居纪念馆。领袖风采,历史奇遇,雪山风光,佛字祥云融为一体,堪为现代五台之奇观。绿水无愁风绉面,青山不老雪白头。佛国五台“朗月照人,如鉴临水;时雨润物,自叶流根。”(林则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