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庄镇地图
夏庄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经济
农业产业化成为农业生产的一大靓点。现在全镇有凯加、惠德、南洋、清净食品、德立信等农业龙头企业31家,带动蔬菜生产面积6万亩,蔬菜生产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无公害韭菜、小香葱、大棚精细蔬菜、小甜瓜等十几个蔬菜品种成为品牌农产品,冠以“金夏庄”和“绿河崖”商标,销往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每年向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出口蔬菜近20万吨。
下辖区域
代码:4115281022006年,辖16个村委会:街村、街东村、街西村、肖围孜村、熊大寨村、陈楼村、李双楼村、万兴店村、姚围孜村、刘庄村、罗围孜村、梅楼村、范老庄村、冯寨村、汪桥村、梅竹园村。
农业发展
夏庄镇农业作物品种丰富,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水果、蔬菜。近年来,镇政府实施了山区综合开发战略,引导群众发展名,优,特、新、稀优良品种,共开发25度以上坡地300公顷,主要以板栗、甜石榴、猕猴桃,甜柿子为主;有圈杨、二胪两个育苗专业村;今年又建立一处无公害蔬菜基地-建有10000亩绿色花生基地和19000亩有机花生基地,并于2002年5月27日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10000亩A级绿色花生认证(证书号:LB-38-0201155171);于2002年7月19日(OMIC)18127亩的有机花生基地认证。
镇情简介
夏庄镇位于县境东部,黄淮海平原南缘,大别山北麓,是一个平原乡镇,也是息县重点规划建设的镇。东与长陵乡以乌龙港为界,南隔汪湖、泥河与陈棚乡相望,西北部、西部与张陶、项店二乡镇相连,北依白马港与小茴店镇毗邻。106国道和337省道纵横交汇于镇中心,交通便利,物流、人流畅通,素有“过路口”之称。全镇面积78.5平方千米,辖十六个行政村,228个村民组,38764人。农作物为一年两熟制,上季种植小麦,下季种植水稻。气候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河渠密布,稻香荷艳,水美鱼肥,颇具水乡特色。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镇党委政府通过采取政策推动、收入促动、主体发动、示范带动、规划牵动等措施,拨付5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镇硬化农村公路92.5公里,48个村吃上了自来水,村村通上了有线电视。95%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四个一'指导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做法,被新华通讯社《内参选编》刊发。
城镇建设
目前,全街道共有33个社区列入全区旧村改造大名单,10个社区已启动旧村改造。其中,云头崮、太和社区已全面完成旧村改造任务,秦家小水社区实现整村拆迁,天泰奥林匹克花园、百通香溪庭院、鑫江水青木华等六大商住社区开发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2006年,夏庄街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共完成投资7700万元,重点抓了道路、排污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1700万元,新建道路4条;投资1300万元,敷设排污管线6800米。全街道排污管线总长达到46公里,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境的排污主管网体系。少山水库除险加固、云头崮水库除险加固、山色峪河坝基体恢复、白沙河橡胶坝等4项水利工程如期竣工,完成投资2100万元。
人文景观
高密县有八大景观,该镇就有其二。一为“龙潭夜雨”,一为“东蒲荷香”。龙潭夜雨位于龙王官庄龙王庙中(今庙已毁)。原庙内有八角琉璃井,名曰龙潭。传说,每当夜间,人们置身室内,闻室外有“沙沙”雨声,走出室来,即见满天星斗,故有“龙潭夜雨”之称。清光绪《高密县志》载:“县治北十五里,声潇潇然,水气所蒸,泽润一方,相传龙跃于此,雨立应。旧志八景之三,曰‘龙潭夜雨’。潭在今龙王官庄龙王庙。“东蒲荷香”位于该镇郭家泊子、宋家泊子、栾家泊子、陈家泊子之间,有一都泊,旧名小鹿湾,泊内长满荷花,景色秀丽,令人陶醉,故有东浦荷香之称。清光绪《高密乡土志》载:“都外有都泊、旧名小鹿湾,在本县东北二十里,内产菱藕,在三泊之间,今淤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