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地图
淅川县相关地区地图:
10.著名人物
古代名人:参见:顺阳范氏,范蠡,“商圣”、战国末年越国政治家、经济学家。范晔,南朝刘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所著《后汉书》为上起汉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近两百年历史的巨著。范晷,字彦长,西晋重臣,任冯翊太守,征拜少府,又出任凉州刺史,转任雍州刺史,封左将军。范汪,字玄平,又称范东阳,范晷之孙。东晋著名医学家。曾任东阳太守。撰有《范汪方》(又作《范东阳方》、《范东阳杂药方》)一百七十余卷。范宁(公元339年-401年),东晋著名经学家。曾任豫章太守。所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世最早的《谷梁传》注解。范缜(约450年-515年),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范传正,字西老,经史学家、诗人,与李白有通家之好。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甲戌科陈讽榜进士第二人。彭凌霄(1560年-1628年),明代礼部侍郎,诗人。李蓘,字于田,号少庄,明朝翰林院检讨、诗人、书法家。李荫,字于美,号岞客,明朝户部主事。相关名人:禅宗六祖惠能门下的五大宗匠之一的慧忠,曾在淅川党子谷潜修40余年,并创建了香严寺。著名诗人屈原、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曾到此留下过光辉的诗篇。《史记·屈原列传》中说“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丹淅就是当今淅川的丹江流域。据说屈原的名篇《国殇》就是他在这里凭吊阵亡的8万楚国将士而作。帝尧的儿子也因淅川境内的丹水而得名“丹朱”,《尚书·逸篇》记载“尧子不肖,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曰丹朱”意思就是帝尧的嫡长子“朱”因为被封于丹渊(即淅川丹水流域),故称之为“丹朱”。
现代名人:周梦蝶,本名周起述,1921年生于淅川,1948年跟随中国国民党迁台,是台湾较有影响力的现代派诗人。夏冠洲,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宋育英,曾任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纪委书记、湖北省政协主席。贾跃,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3.自然资源
矿藏: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的矿藏42种,其中“蓝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黄大理石”储量全国第一,“蓝石棉”主要分布在上集、毛堂、西簧一带,全长34公里,另外“砂金”、“石灰岩”、“石膏”、“白云岩”储量居河南省第一。2010年,经过对内乡县大桥至淅川县上集一带钒矿普查,探明钒矿资源100万吨,提交超大型矿产地1处。据悉,这是河南省目前最大的钒矿矿产地,占河南现有钒资源量四分之一。淅川县11个乡镇有丰富的钒土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层次稳定、易开采等特点,目前已探明的钒资源量达300多万吨,平均品位1.5%。动植物:淅川县已形成了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中药材、水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据有关资料显示,香花小辣椒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干椒5600万公斤,出口美、日、韩、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产已形成万只网箱养鱼和亿粒银鱼养殖基地;以花椒、柑桔为主的林果业总面积达47万亩;龙须草种植面积40万亩。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县共有野生动植物种类1787种。其中,真菌23科58种;野生植物135科978种;野生动物184科751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青檀、领春木、连香树、水青树、银杏、天麻等1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雕、羚羊、麝、大鲵等20多种。
水资源:境内有丹江、灌河、淇河、滔河、刁河五大河流,年地表径流量5.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3万千瓦。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蓄水量290亿立方米。淅川主要河流有丹江、鹳河、淇河、滔河、刁河。淅川县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
8.交通状况
历史上淅川的水路交通极为方便,沿丹江北达秦川,南至荆襄直通汉口。在铁路交通未发达时期,这里是连结东南和西北诸省的重要商业通道。近代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公路交通比较落后,1997年之前全县只有油路12公里,交通状况犹如西藏,所以人们称淅川是“小西藏”。近些年,交通状况有所改善,现在淅川境内的公路总里程190余公里,乡村公路包括县道6条共225余公里,乡道12条共292余公里,村道共1756余公里(其中村村通公路共1572余公里)。公路:国道209线省道S335线
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
S59三淅高速公路(三门峡--西峡--淅川寺湾镇鹁鸽峪)。内邓高速公路:(内乡--淅川--邓州)2009年12月26日开工,经过淅川县的厚坡镇和九重镇。
桥梁:小三峡大桥
规划铁路:丹西铁路、运十铁路
2.地理环境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陕西、湖北省相邻。北纬32°55′—33°23′,东经110°58′—111°53′,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时间2046小时,降水量804mm左右,气温15.8℃,无霜期228天。淅川县山峦起伏,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不仅矿藏丰富,而且南北方动植物均适宜在此生长。地形:淅川县是西北突起向东南展开的马蹄形地形,西北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岗地及冲积平原区,丹江口水库位于县南部,县北部和西北部属于秦岭东段延伸部分的伏牛山南侧,山体大致为东西走向,海拔在900米左右的山脉自北向南连绵不断,县西和西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与湖北交界的走马岭东西两峰海拔高度分别为1033米和1086米是全县最高峰。丹江口水库东边属于南阳盆地西南边缘,呈平垄岗状。
山脉:
猴山:位于丹江和淇河之间,主峰在荆紫关北6公里处,海拔943.3米,北坡陡峭,南坡较缓,岩层为石灰岩。香炉山:位于淇河和东簧河之间,主峰位于西簧乡北5公里处,海拔849.9米。
玉皇顶:位于淇河下游以东,鹳河以西,主峰位于西黄、寺湾、毛堂三乡交界处,海拔902米北部与西峡的封子山相连,自西北向东南蔓延到横沟一带,山势骤降成为丘陵;至黄柏观形成一分支,再度隆起,出现凤凰寨、大寨等海拔700米以上的山脉,以及五台岭等较大丘陵。
角子山:位于淅川和内乡交界处,展布于马蹬镇南部地区,主峰海拔约512.5米。
朱连山(三尖山,又名三颤山):位于香花镇南部,主峰海拔499米。
四峰山:位于滔河乡南部和仓房镇、盛湾镇。主峰四峰并立,最高峰为跑马岭,海拔1086米,是全县最高点。
马蹬山:位于黄庄西北,古马蹬镇(已被淹没)东南,周边还有石穴山、岵山、王子山,绵联百余里。宋绍定六年(1233年),孟珙破金将武仙于顺阳,武仙退屯马蹬山,于是顺阳、申州、唐州皆向孟珙投降,武仙的部将刘仪领壮士二百降,并向孟珙报告了武仙的虚实,孟珙当即派兵袭击敌寨,杀掉大量金兵。孟珙估计,武仙在遭到沉重打击之后,将会登上岵山顶观察宋营动静,便命部将樊文彬在岵山设伏。武仙果至,中了埋伏,纷纷溃逃。
水文:淅川县河流全部属于长江流域汉水水系,丹江为汉江一级支流,淇河,滔河,鹳河,金豆沟河,白浪河,洋溪河,江峪河,刁河等为汉江二级支流。全县共有大小河流467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为丹江,占全县流域总面积的93.5%,丹江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主要支流有淇河,滔河、老鹳河,分别在寺湾、金营、马蹬汇入丹江干流。属于唐白河水系的刁河,在县内流域面积18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5%。其流域涉及厚坡、香花、九重三个乡,处于南阳盆地西部、丹唐分水岭以东,淅川县东南部厚坡,九重两乡的东部边缘与邓县西部平原的分界线上,此外,分布在各河流的主要支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有8条,100平方公里以下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9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条。山区形河流,河槽深,洪枯流量变幅大,部分河段夏秋季节洪水徒增徒落,冬春季节枯竭甚至断流。全县河流均不封冻。
5.行政区划
截止2008年7月,淅川县辖4个乡(大石桥乡、毛堂乡、西簧乡、滔河乡),11个镇(荆紫关镇、寺湾镇、香花镇、九重镇、厚坡镇、老城镇、马蹬镇、上集镇、盛湾镇、金河镇、仓房镇),2个街道办事处(龙城街道办事处、商圣街道办事处)。9.经济建设
工业:明代,淅川五匠六坊等手工业遍布境内;清代,制陶、造纸业相继兴起;民国17年(1928年),大泉寺造枪厂创立,开始半机械化生产。民国30年(1941年),县兴隆纺织厂、裕民铁工厂和兴汉、罗叱、豫华等卷烟厂陆续建成投产,后来由于国共内战,工厂相继倒闭。新中国建立后的80年代淅川以矿产开采和金属加工为主。近几年则是以电解铝、铁合金冶炼、汽车减振器加工、制药业为主。因为工业中大多为资源开发型企业,并且污染严重,但为了保护水质,该县关闭了大批污染企业,主力发展‘低碳经济’。目前,淅川正在建设淅川产业集聚区,聚集区位于香花镇、厚坡镇和九重镇境内,该区交通便捷,省道S335贯穿全境,距离焦枝铁路和二广高速不足30公里,距南阳机场和襄樊机场均在100公里以内,即将修建的宁西铁路和汉十铁路连线、内邓高速均穿境而过;电力供应充裕,现有35KV变电站二座,110KV变电站四座、220KV变电站一座,全区规划面积19.7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新材料、化工产业,主要龙头企业为淅川汽车减振器公司、河南福森药业等。农副业:淅川经济以农业为主,以建设“辣椒淅川、水上淅川、林果淅川”的特色农业强县为目标。主导产业为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水产、畜牧、林业,特色产品有食用菌、大枣、胡桑、烟叶,着力打造‘香花小辣椒’、‘丹江鱼’、‘淅水鹅’、‘淅川大灵枣’四大品牌。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其次是谷子,大豆,绿豆等粗粮作物;经济作物有烟叶,辣椒,芝麻,花生,油菜籽等;果树种类繁多,但具有规模批量生产的不多,主要有大枣,柿子,葡萄,樱桃,苹果,梨,红果,栗子,核桃,杏;中药材方面,以种植黄姜为主,主要分布区在西簧乡、寺湾镇以及老城、荆关、毛堂、大石桥一带。
6.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淅川境内冈恋起伏,纵横交错,河流交织。西北连接秦岭余脉,北部衔接伏牛山麓,西南则是群山连绵,环绕着汉江最大的支流丹江。这样的自然地理赋予了淅川丰厚的旅游资源,境内的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景点有:丹阳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一个正在建设的景区,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规划建设时间为5年,重点打造丹江口库区淅川辖区内“一城一心三区”:“一城”是指旅游新城,“一心”是指宋岗综合游客服务中心,“三区”是指渠首景区、太子山景区、小三峡景区。丹江大观苑: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是丹江水库周边自然景观最丰富的区域。从西向东有四个岛,依次为情人岛、龟岛、鹿岛及鹤岛。香严寺:河南四大名寺之一,始建于唐代,为唐肃宗、唐代宗两朝国师慧忠修炼的道场,唐代宗时奉为国家设置。唐宣宗李忱曾在此削发潜隐7年之久。坐禅谷:坐禅谷景区堪称“中原第一水锈石群”、“中原九寨”,被誉为“丹江明珠”、“仙境灵谷”,景区集瀑密、石奇、潭深、泉涌、崖峭、洞幽于一体。景区内,佛光瀑,莲花瀑,瀑瀑飞泻;千佛崖,面壁崖,崖崖峭力;净心潭,无底潭,潭潭清幽;聚龙湖,红果湾,湖湾醉人;各种水锈石姿态各异,拥有中原地区最大的水锈石群。荆紫关古建筑群: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条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这里的府台衙门、关门、清真寺、平浪宫、万寿宫、古码头等,古色古香,风韵犹存。淅川博物馆:博物馆由郭沫若题词,基本陈列为淅川县历史陈列和楚文化专题陈列,馆藏春秋时期文物4万余件。范蠡公园:为纪念范蠡在牛尾山公园的基础上兴建的一个大型主题公园,突出商圣文化。龙山风景区:素有"十里秀水九连潭,万亩碧野一花园"之称,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有龙角、龙女妆台、龙宫、琵琶潭、玉女潭、龙缸、化石崖、金丝崖、御花园、红花坪、观音石、关帝楼、瀑布等30多处景点。
古迹遗址: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有春秋墓葬25座、车马坑5座,从这座古墓葬群中共发掘出青铜器、玉器7000多件。楚国令尹子庚便葬于此地。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群:是继下寺楚墓之后在河南发现的最大的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从楚国箴尹克黄的墓内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青铜器。淅川沟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在汉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具有环壕聚落特征的史前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