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电子地图 > 吕梁市地图 >
兴县地图
兴县相关地区地图:

名吃

兴县名吃扁食帽汤,是以粉条、羊肉等为主料,将羊肉馅的小扁食(饺子)与土豆淀粉制成的粉条做汤,上浇鸡蛋皮、葱段、辣椒、香菜及10多种调料制成,此小吃深受群众喜爱。上世纪40~50年代,城关刘杨栓调制的扁食帽汤名冠全县。“金丝”烙饼,其配料考究,制作精细,色泽金黄,味香适口,也深得本县群众和四方来客的赞赏。又名“一窝丝”烙饼。

交通

兴县交通以公路为主,旧时兴县至阳方口,兴县至离石、兴县至忻州三条干线公路贯穿全县,为主要外出通道。现在,两条省道通过县境,一是省道忻黑线兴县段,一是省道苛大线兴县段。新修的沿黄公路沟通了黄河沿岸的村镇。此外还有城关至川口、魏家滩、贺家会、乌门等的乡镇级公路十余条。黄河滨县西界,境内长106公里,从北至南有裴家津、黑峪口、巡检司、大峪口、罗峪口等渡口,专以引渡人畜,短途航运等。苛瓦铁路从2005年开工,2008年6月岢岚——魏家滩段通车,可圆了兴县无火车的梦。目前修建中的西纵高速公路和太兴铁路、山西中南部出海通道铁路以及规划中的神瓦铁路、榆襄铁路等大大的提高了兴县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兴县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晋西北的交通枢纽和山西外对陕蒙宁等地的经济窗口,这些大动脉的打通为兴县煤炭、铝土等资源外运奠定了便利的交通基础。

历史名人

张旺: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山西兴县。行伍出身的张旺於1686年(康熙25年)奉旨接替詹六奇,於台湾地区担任澎湖水师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职等为正二品,是台湾清治时期的这阶段,扼守台湾海峡的重要武将,并统帅两标水营,数千名水师兵勇。张旺於1692年卸任後,升任江西总兵。前任:詹六奇澎湖水师协副将,继任:王国兴,
孙嘉淦:孙嘉淦,少时家贫,且樵且读。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进士,官检讨。性刚正,有胆识。雍正初登位,命诸臣进言,孙嘉淦即上疏陈述三事:“清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雍正帝感到他太放肆,但又觉得他有胆量,不仅没有加罪,反提升为国子监司业。四年后又改为祭酒。雍正六年(1728)代理顺天府尹,丁父忧,请准归乡,服未满,以府尹召晋工部侍郎,仍兼祭酒。后调刑部侍郎,又兼吏部侍郎。又因举荐教习不称旨,而被夺职。因他不爱钱,调银库工作,与吏卒共劳苦,收支银不差纤毫,深得雍正帝嘉许。十二年命署河东盐政。乾隆十年,迁左副都御史。十二年,孙告老还乡。十四年又奉召还京,十五年授以兵部侍郎,又升工部尚书,兼署翰林掌院学士。十七年晋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十八年十二月卒,谥文定。入祠乡贤及晋阳三立阁。孙平日居处,恒以“八约”自戒。其八约为:“事君笃而不显,与人恭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举。”所以虽以刚直疏匡,却能受到重用,虽有谣言挑拨,仍未能改变乾隆对他的信任。孙嘉淦精通理学,曾著《春秋义》,自以为不足取而毁之。另著有《周易述义》、《诗经补注》、《近思录辑要》、《南华通》、《南游记》诸书。后人辑有《孙定文公奏疏》。兄孙鸿淦,雍正进士,任湖北公安县知县,著有《庄子内篇评注》。弟孙扬淦,雍正进士,任国子监丞。子孙孝愉,以荫生授刑部主事,官至直隶按察使。史称“一门三进士”。
康基田,乾隆进士。历任知县、通判、按察使、巡抚等官。曾以陈奏不实,遣戍伊犁,后复起用。两任河道总督,驭下极严。久管河物,精于治水,治河之法,以“束水攻沙”为,成绩显著。著有《河渠纪闻》。
牛友兰:牛友兰,晋绥边区著名开明士绅。兴县中学的创始人。出身富裕之家,曾求学于北京京师大学堂,接受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教育。1909年因病辍学,回乡后兴办新学。初在蔡家崖西边的北坡村筹办了兴县第二高等小学堂,开设国文、算术、格致、历史、地理等课程。后又到黑峪口,搬倒庙宇神像(黑峪口青龙山)创办了第二高小分校。1925年,兴县中学的创立,震动了周围各县,岚县、保德、岢岚、方山、临县、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学生也纷纷前来就读,先后招收8个班,培养近300名学生。1927年夏,省里派人来兴宣传三民主义。牛友兰和刘少白与县署共同举办三民主义训练班,对全县小学教员,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和中学生进行了训练。1928年,国民党山西省党部派人来兴县发展组织,成立党务筹备委员会,牛友兰担任主任委员,后因李赀、郭理修搞派系活动,牛友兰于1929年3月和1931年10月两次发动学生、群众捣毁国民党兴县党部,停止了蒋系国民党在兴县的活动。1935年,“九·一八”事变后,牛友兰支持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推动了兴县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1937年1月,牛友兰又写信支持其子牛荫冠参加山西省牺盟总会工作。1937年秋冬,八路军一二O师来到晋西北开辟根据地。牛友兰捐献银元2.3万元,支援抗日政权开办兴县农民银行。又筹金1万多元,开办产销合作社,生产毛巾、袜子、肥皂、裹腿等,供应部队。1940年,牛友兰又捐献了8000元银元,120石粮食和自己商店的所有棉花、布匹支持了革命。除积极支援抗日救国斗争外,牛友兰一生致力民主教育新事业,积极鼓励子女参加革命,先后送子女十几人进入抗日军政学校学习,并参加了革命队伍。1942年5月,牛友兰担任团长,带领晋西北士绅参观团赴延安参观学习,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和中共中央及延安各界的热烈欢迎。延安《解放日报》对他兴学育人,举办实业,支援抗战,送子参军等模范事迹作了专题报道,给予高度的评价。同年10月,当选为晋西北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土地改革运动中,由于发生了“左”的偏差,牛友兰受到不应有的对待,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史称“斗牛大会”。牛友兰于1947年9月27日含冤去世,终年63岁。1989年夏,中共兴县委员会为他平反。
刘少白:刘少白,兴县黑峪口村人。出生于破落地主家庭,六岁入私塾,光绪二十九年(1903)选拨为贡生,先后就读于山西武备学堂和太原府中学堂。求学期间,看到清廷腐败,列强环逼,逐渐形成爱国思想。辛亥革命时,就读于山西大学的刘少白剪掉辫子,参加起义。不久学校停学。刘少白回归故乡,组织民团进行反对旧政权的斗争。1912年,当选为山西临时省议会议员,同年参加了黎元洪创办的共和党。后复入山西大学学习,于1918年毕业,获法学士学位,被选为阳兴中学董事。“五四”运动后,他的思想受到强烈的震动,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22—1928年,应聘为山西省立工业专门学校秘书长兼国文教员。他大胆改革,使用具有进步意义的新文化课本,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还参加了学生举行的反房税运动。抗战爆发后,刘少白回到山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9月,刘少白在兴县运动会搞经济工作,他冲破阻力,筹集资金,创办了兴县农民银行,为发展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支持八路军抗日,发挥了很大作用。与此同时,还创办了“新运书社”,发行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八路军军政杂志》、《论持久战》等进步书刊,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40年,刘少白任晋西北农民银行行长。他大力提倡种棉纺织,扶助发展生产,粉碎了蒋阎联合的经济封锁。1942年,由他担任副团长,率晋西北士绅赴延安参观团访问延安,后来又被选为晋西北临时参议会副议长。毛泽东在其著作中称赞说:“晋绥边区的刘少白、陕甘宁边区的李鼎铭等人,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的困难时期内,曾经给我们以相当的帮助”。从1938年起,他三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46年土地改革刚开始,他听从毛泽东的指示,率胞弟献出土地房屋。1947年土地改革运动中,由于“左”的偏差,他受到无端批斗,被撤销临时参议会副议长职务。毛泽东得悉此事,立即指示作了纠正。建国后,刘少白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担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八十高龄的刘少白也受到冲击,忧愤成疾,于1968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终年85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为其恢复名誉,骨灰移入八宝山革命公墓。1988年移葬于兴县县城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贾宝执:贾宝执,兴县白家沟村人。家贫,15岁起就给地主打短工。“晋西事变”前后参加革命活动,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入了抗战支前、减租减息等运动。1944年春,贾宝执参加了晋绥召开的生产动员大会,响应毛泽东“组织起来”的号召,回村后就组织了白家沟土地运输合作社,在晋绥边区树起了第一面“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旗帜。贾宝执带领合作社的几个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越搞越红火。合作社富起来,不仅解决了社员的生活问题,还给抗日政府提供了支援。1944年12月,他出席了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被评为甲等土地运输合作英雄。全国解放后,贾宝执带领白家沟人民,继续奋战在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第一线,1950年,他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工农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首次见到了毛泽东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1952年,贾宝执随中国农民代表团赴苏联、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参观访问。同年冬,他借鉴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首先在白家沟实现了合作化,将原来“土地运输合作社”更名为“吕梁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贾宝执任社长兼党支部书记。他们的办社经验载入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1955年,贾宝执联合9个初级社,成立了白家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他出席了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见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1958年白家沟成立人民公社,贾宝执任公社主任兼白家沟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时时处处充当着开路先锋。1958年,他出席了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召开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获得周恩来总理亲自书写和颁发的奖状。
高如星:高如星(1929~1971)山西兴县人,兴县是革命老区,是种地用镢掏、不长庄稼光长草的穷地方。令人惊奇的是,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民歌资源。高如星从小就会唱很多民歌,他不仅记得民歌的歌词,还记得同一首歌词几种不同的音调,几种不同的唱法。高如星在八一厂工作勤奋,几年中他写了《柳堡的故事》、《江山多娇》、《回民支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20多部电影音乐。《九九艳阳天》是他24岁写的《柳堡的故事》的插曲,此歌一出现到处传唱。《九九艳阳天》这首优美的抒情歌曲,产生于1956年,在中国已经风靡了50多年。许多人会唱这首歌,可很少有人知道作者是谁。这首歌的曲作者是年轻的作曲家高如星,他短暂的一生写下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正当他创作盛年,“文革”风暴来临,这位天才作曲家被迫害致死了。黄宗江编剧的回忆中提到过:“我(黄宗江编剧)觉得这里应该有一段音乐,而且一定要是民歌体的,于是我就把想法告诉作曲高如星,这便诞生了传唱半个世纪的经典———《九九艳阳天》。“高如星,小八路出身,真是一个天才。”我为高如星早逝感到惋惜。”后来他又为北京电影厂写的《汾水长流》插曲流传甚广。这首歌和《九九艳阳天》一样,成为那时最流行的歌曲。
田东照:田东照,196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历任山西大学校刊编辑,兴县文化局局长、宣传部副部长,吕梁地区文联副主席、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有,《D城无雪》,《卖官》,《跑官》等。
牛荫冠(1919-1992)1912年9月17日,牛荫冠出生于山西省兴县蔡家崖的一个书香之家,其家境富足,时称全县首富。其父牛友兰,是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1942年5月至7月,牛友兰与兴县另一著名士绅刘少白率领晋西北士绅参观团到延安参观访问两个多月,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等领导人的热情接见。1933年,牛荫冠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后又转入经济系。1934年参加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清华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北平市西郊区委组织部长等职。1936年底牛荫冠接受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遣,回山西参加了在薄一波领导下与阎锡山开展特殊形式统一战线的工作,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总会(简称牺盟会)的领导人之一,并依托牺盟会发动群众,建党、建政、建军。1939年山西“十二月事变”后,他转赴晋西北根据地,先后担任过晋西北行政公署副主任、党组书记、晋中行署主任、党组书记等要职。建国后,历任江西省政府副主席、湖南株洲331厂厂长、党委书记,株州331厂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螺旋桨飞机发动机;1955年调沈阳112厂任厂长,该厂研制出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曾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和表彰。1962年调任国务院商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后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校长(国务院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举行的全体会议第一百四十次会议任命牛荫冠为北京商学院院长)。是中共八大、十一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2年5月10日在北京病逝。
牛铁航:祖籍山西兴县,1954年出生于湖南,牛荫冠之子,牛友兰孙,我国当代著名的金融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研究员。毕业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德国国际新闻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及河北大学外语系。吉林省政府顾问、北京大学金融政策中心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首都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高级访问学者。曾任职中国国家体改委国外经济比较司;中央政改办研究员;经济日报国际部负责人;中国日报(英文)高级编辑。此后多年在国际金融界工作。历任汇丰投资银行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汇丰投资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中国光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董事、资深研究员;ING霸菱投资银行亚太区董事;浩威证券中国业务发展部主任;渣打银行中国区副总代表等职;为香港证监会注册的投资代表、投资顾问;获中国证监会独立董事班第二期证书;对国企改革、企业重组、上市和海外融资具有丰富经验。先后参与完成庆铃汽H股、北方工业基金、昆明机床H股、镇海炼化H股、深圳塞格B股、赤湾港B股、鞍钢新轧钢H股、北大方正、联想集团、北辰(亚运村)集团和中国粮油海外上市的主承销和保荐人工作,并担任多间大型国企和民企的投资顾问。
王玉堂:王玉堂,祖籍山西五台,兴县著名的工笔画画家、书法家、古建筑彩画设计工程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江都书画院一级画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自幼学画,勤学苦练,曾受业于田世光、俞致贞、吴作人、常任侠等书画艺术大师。功底深厚,风格独特,绘景写物,惟妙惟肖。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画展出,并被中国书画报、中国收藏家等杂志等刊载。

特产

大明绿豆:兴县产大明绿豆,品质优良,质地纯正,色泽墨绿,呈圆柱状,富含淀粉和多种营养成份。科学鉴定显示,它含脂肪19.8%,含蛋白质40.1%,并含有6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本品味甘性寒,具有清心健脑,降火提神,润肺消署,利尿消肿的功效。1993年山西省首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优秀奖,2000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是兴县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
黄豆:因其呈圆形状,极象鸡肾脏。当地又俗称为鸡腰子黄豆,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很高的蛋白质、脂肪,是制作豆油、酱油、豆制品的最佳原料,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科学鉴定结果表明,脂肪含量为17.9%,蛋白质含量高达46%以上。经豆制品生产厂家化验,出腐竹率为46.5%,比一般品种高5.3%,在我国南方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年销量达2000万公斤。该产品2000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2年获山西省名优产品称号,并通过山西省地方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大粒葵花:是兴县盛产的高产、优质品种,籽粒长约1—2厘米,含油丰富,营养价值高,因籽粒正反两面都有三道黑眉,当地群众又称之为三道眉葵花,近年来又从内蒙古引进“星火一号”、“星火二号”、大粒白葵花3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国内市场的抢手货,年产量1500万公斤。
软米:系由兴县传统种植的黄黍子碾造而成,米粒浅黄色,较一般米大而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用其制成的油炸软糕,食之酥软可口,是山西有名的小吃之一。该产品曾在1996年山西省优质小杂粮畜产品评销会上荣获铜奖。柏籽羊肉:产于兴县东山森林区,牧羊放牧于柏林中,常吃柏籽而膘肥体壮,故肉有柏籽鲜味。人食之鲜嫩可口,有补气养血、开胃健脾、壮骨强筋等奇效,是兴县的一大土特名产品,深受省内外用户欢迎。
油枣:油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B2、C和蛋白质、糖类、有机酸、脂肪及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铁、锌、磷、钙、硒与微量元素,是传统的营养滋补和医疗保健食品。油枣外形特征为个大、长圆形,色泽暗红,与其它枣相比具有含糖高、有油性、香脆甜、口感好、可鲜食、宜贮存、制干加工等特点,可加工干枣、乌枣、蜜枣、枣茶、枣汁等多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相传清代康熙皇帝北巡,食此红枣,香甜细腻,口称神品。从此,兴县油枣成为皇帝必食的膳品。1996年,兴县油枣在全省林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山西省十大名枣之一。
乌枣:由兴县红枣熏烤加工而成,色泽乌红发亮,皱纹均匀明显,无鼓泡,无破裂,形状在3公分左右,便于储藏运输。经熏烤之后,不仅具有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的功能,而且还增加了止咳化痰、开胃化食等医用功效。产品主要销往东欧、东南亚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
油枣苗木:兴县是油枣之乡,近年来,全县充分发挥自然地理优势,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指导下,采用根蘖苗归圃育苗方法大力扶植培育油枣苗木,全县每年可出圃二年生油枣合格苗300余万株,油枣苗木生长健壮,高80cm以上,地径1cm以上,根系发达,树形好,挂果早,见效快,抗逆性强,耐干旱,耐瘠薄,耐酸碱,成活率高。适宜在海拔700-1000m的沙壤土中栽植,二年即可挂果,三年形成产量,是山区发展干果经济林的理想树种之一。兴县大黄牛,历来就有“买不完兴县的牛,驮不完河口的油”.

旅游资源

兴县是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古迹众多,革命纪念地闻名中外,主要旅游景点可概括为:“两馆一园”(即晋绥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和“两山一洞”(即石楼山、石猴山、仙人洞)。晋绥革命纪念馆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7公里的蔡家崖村,曾是贺龙元帅及八路军120师生活和战斗过11年之久的根据地;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北部;“四八”烈士纪念馆,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南60公里的东会乡庄上村北、黑茶山东侧,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另外,石楼山的“石楼晚照”、黑茶山的“茶山积雪”等兴县十景闻名遐迩,天谷崖水库,位于魏家滩镇木崖头村,天古绝壁雄奇峻伟。境内还有其它各级文物保护点13处,其中石椤则、蔡家崖2处的仰韶文化遗址、蔡家崖乡胡家沟的明代砖塔、蔡家会古戏楼、县城的南山石窟等,既有较高的观赏和艺术价值,又有一定的史学研究。兴县城东20公里的交楼申乡,有仙人洞,洞口仅容人侧身进入,走约百步,地形开阔。东南方有宽大洞穴,高数丈,四旁倒挂钟乳。再深入,有水宽数丈,色黑不见其源。水上有独木桥,无人敢过。洞口原有道观,现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