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区地图
宣武区相关地区地图:
宗教文化
宣武区内汉、回、满、蒙、朝鲜族等38个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其中,牛街地区是北京最著名的回族聚居区。长期以来,牛街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受到全国回族和穆斯林群众的仰慕。这里民族教育、卫生事业有较大发展。牛街礼拜寺是穆斯林宗教活动中心,经常有各国宗教界人士及学者、友人来访。
地理概况
宣武区位于北京城中心——天安门的西南部,东与崇文区相邻,西、南两面与丰台区交界,北与西城区、海淀区接壤。它东接天安门广场,西临北京西客站,南面是二环路,北有城市地铁主干道,西厢路与京开、京石、京张三条国道相连,是辐射京南的重要门户。宣武区地域略呈长方形,东西点最长距离为6.61公里,南北点最长距离为3.5公里,边界线总长为19.33公里,总面积为19.04平方公里。宣武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虽然分明,但时间并不均等。冬、夏季较长,春、秋季较短。
历史变迁
宣武区是秦国统一后的蓟城所在地,“安史之乱”时,幽州即在今宣武区内。辽南京在幽州城基础之上扩建而成,金中都在辽南京基础上扩建而成,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北京外城建成,宣武区大部分地区被圈入于外城之内。由于宣武区处于进出北京的西南交通要道,商贾云集,成为农、商、手工业产品集散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的扩大,逐步形成商业、文化繁荣的市肆,留存至今的一些街巷名称,如菜市口、煤市街、果子巷、珠宝市等,就是当时各种专业市场的名称,可见这里商业、饮食、服装业的历史渊源。现存北魏时期的天宁寺塔、唐代的法源寺、辽代的牛街礼拜寺(清真寺)、明代的先农坛等文物古迹50余处,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驱与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历史活动遗址,记载了宣武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宣武区是战国燕都蓟城所在地,辽、金、元、明、清历代均为京都一部分。元、明、清以来,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宣武区处于进出京都的交通要道,商贾云集,成为农、商、手工业产品集散的重要场所。关于北京的起源,人们的注意力或许更多地集中到了房山琉璃河燕国故城,却忽略了与琉璃河同时兴起,并经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考证为今日北京城肇始之地的宣武区广安门一带。北京在三、四千年前,沼泽遍地,河网密布。当时从中原北上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先沿太行山麓北行,经由北京后大路分岔。房山琉璃河和宣武广安门都是位于这条必经的道路上。广安门一带邻近永定河,依傍着高坡蓟丘,又处在50米等高线上,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到了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同时分封了两个诸侯,召公在现房山区琉璃河建立了燕国,而黄帝的后人(一说为帝尧之后)则在燕国故城东北部建立了蓟国。北京地区由此而兴。春秋时期,燕盛蓟衰,燕国吞并了蓟国,由于对蓟国地理位置的看重,把蓟定位燕国都城。根据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对照历史上北京河湖水系的位置以及考古发现和有关资料,当时蓟城的位置在今宣武区广安门一带。燕城渐渐湮废,蓟城却一直沿用,直到公元938年辽朝于此建陪都,城址并无变动。金朝在辽陪都的基础上保留北墙,扩建其东、西、南三面,改称中都。至此,蓟不仅作为今日北京城的发祥之地(3040余年前),而且是北京在历史上真正建为国都的开始(840余年前)。现在由广安门往南的这一段二环路正是当年金中都的中轴线,大安殿(相当于请代紫禁城的太和殿)原址就在其上。为此,宣武区委、区政府在1995年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的活动中,在今广安门立交桥东北一册的滨河绿地上建起了“蓟城纪念柱”,作为代表宣武区的一座城市雕塑,侯仁之教授所撰《北京建城记》一文也镌刻在柱前石碑上。元代以后,在北京的城市格局变迁中,蓟城之地始处于郊外。从明中叶起,这个包括“宣南坊”在内的蓟城故地,大部分又划入城内,仍然是百姓聚居的地区,其中一部分地段的人口密度为京城之冠。从此,“宣南”一词就取代了人们记忆中的那个“蓟”的称谓。2010年7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以原西城区、宣武区的行政区域为西城区的行政区域。
商业饮食
宣武区的经济以商业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在北京历史上是一个历史悠久、兴旺繁华的商业区,自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开始兴起,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闻名遐迩的大栅栏商业街,自明朝永乐十八年建成至今历时500余年繁荣不衰。这里的商业服务业中有一批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老字号和老店铺,如开业于清康熙年间的同仁堂药店;开业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的北京八大祥之首的瑞蚨祥绸布店;开业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4年)的内联升鞋店;开业于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的民族帽店马聚源;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店张一元茶庄等,名店、老店蜚声四海。菜百新世纪商场、庄胜崇光百货商场、国华商场等大中型商场遍布全区。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晋阳饭庄、泰丰楼等800余家餐馆荟萃全国各大菜系风味佳肴。深圳大厦、大观园酒店、前门饭店、东方饭店等旅游饭店可为中外游客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
行政区划
2010年7月1日,国务院批复: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以原东城区、崇文区的行政区域为东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以原西城区、宣武区的行政区域为西城区的行政区域。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辖9个街道,总人口526132人,其中:大栅栏街道42973人、天桥街道45679人、椿树街道39874人、陶然亭街道53373人、广内街道80552人、牛街街道47210人、白纸坊街道85374人、广外街道113155人。宣武区辖8个街道:大栅栏街道、天桥街道、椿树街道、陶然亭街道、广安门内街道、牛街街道、白纸坊街道、广安门外街道。大栅栏街道辖10个社区:前门西河沿社区、延寿街社区、三井社区、大栅栏西街社区、廊房二条社区、施家社区、石头社区、铁树斜街社区、百顺社区、大安澜营社区。天桥街道辖8个社区:留学路社区、香厂路社区、天桥小区社区、禄长街社区、先农坛社区、永安路社区、虎坊路社区、太平街社区。椿树街道辖6个社区:宣东大街社区、琉璃厂社区、椿树园社区、四川营社区、红线社区、梁家园社区。陶然亭街道辖8个社区:米市社区、果子巷社区、粉房琉璃街社区、福州馆社区、新兴里社区、黑窑厂社区、龙泉社区、红土店社区。广安门内街道辖19个社区:西便门西里社区、西便门东里社区、槐柏树北社区、长椿街西社区、槐柏树南社区、核桃园社区、报国寺社区、上斜街社区、宣武门西大街社区、三庙街社区、校场小六条社区、康乐里社区、广安东里社区、大街东社区、老墙根社区、长椿街社区、西便门内社区、长椿里社区、校场社区。牛街街道辖10个社区:牛街东里社区、春风社区、牛街西里社区、钢院社区、南线阁社区、菜园北里社区、枫桦社区、法源寺社区、白广路社区、枣园社区。白纸坊街道辖18个社区:平原里社区、双槐里社区、右北大街社区、樱桃园社区、崇效寺社区、菜园街社区、建功北里社区、建功南里社区、新安中里社区、新安南里社区、右内西街社区、右内后身社区、光源里社区、半步桥社区、自新路社区、里仁街社区、万博苑社区、清芷园社区。广安门外街道辖28个社区:鸭子桥社区、青年湖社区、椿树馆社区、白菜湾社区、大街东社区、车站西街社区、车站西街十七号院社区、车站西街十五号院社区、小红庙社区、红居南街社区、红居社区、手帕口南街社区、大街西社区、红莲南里社区、红莲中里社区、红莲北里社区、湾子街社区、马连道社区、三义里社区、马连道中里社区、三义东里社区、莲花河社区、小马厂社区、天宁寺北里社区、天宁寺南里社区、手帕口北街社区、天宁寺电管局社区、天宁寺二热社区。
京剧摇篮
宣武区是京剧诞生之地,又是使其成长、壮大的摇篮。清朝定鼎北京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政策,故徽班名伶高朗亭率“三庆班”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京后,便落脚于正阳门外粮食店街,的“梨园馆”(址在今宣武区大栅栏地域内)。此后,又有四喜、启秀、春台、和春、三和、嵩祝等徽班相继进京,均寓居大栅栏地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名声最著,时有“四大徽班”之称。徽班在演艺实践中,广征博采,吸取诸家之长,经徽秦合、徽汉合流,于清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1860年)间京剧诞生。其代表人物张二奎、程长庚、余三胜、卢胜奎、徐小香、杨鸣玉、郝兰田、朱大麻等,而这些代表人物均居于区境内。清光绪九年(1883年),京剧始步入成熟期,在继承中有创新,有发展,京剧演唱技艺日渐成熟。至1918年,寓居境内的有谭鑫培、杨月楼、孙菊仙、陈德霖、杨小楼、王瑶卿等生、旦、净、丑名家150余人。此间,位于大栅栏地区的广德楼、三庆园、庆乐园、中和园、文明园等戏园,日日有京剧演出,形成了京剧一统京城的局面。1919年后,京剧名伶大量涌现,流派纷呈。“四大名旦”中的梅兰芬、尚小云、荀慧生;“四大须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四小名旦”中的李世芳、毛世来、宋德林,均寓居区境内,并就演于此。他们的演唱技艺各有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流派,乃为京剧艺术进入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清道光以来,聚集于宣南的京剧班社主要有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嵩祝成班、新兴金钰班、大景和班,时称“七大名班”。光绪年间,京剧班社渐增,落脚于区境的有同春班、永庆社、同庆社、小长庆班、福寿班、春庆班、庆寿班等。到了民国时期,京剧戏班一律以“社”字命名。1912年至1948年,区境内有庆和社、和春社、胜云社、喜庆社、庆光社等70多个。北平和平解放后,将京剧班社改称剧团。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驻足和活动于宣武区的京剧团有新中国实验京剧团、宝华京剧团、明来京剧团、同和京剧团、新兴京剧团等10个京剧演出团体。进入70年代后,座落在区境内的京剧演出团体开始调整和外迁,至1994年,宣武区内仅有风雷京剧团1家,亦是北京市唯一的区属京剧团。
宣武区与中华陶
北京做为六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中华陶”著名艺术陶瓷品牌公司,位于享有“南国陶都”美誉的广东省佛山市,传承着中国千年的陶艺圣火。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陶文化,致力于弘扬历史悠久的陶塑文化,“中华陶”与众多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民间陶艺名师携手共创,并邀请“法义大师”等多位佛教界德高望重的大师加盟,通过“中华陶”品牌打造,把吉祥、智慧、慈善和仁爱播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秉承传播“智慧”和“吉祥”的理念,“中华陶”结缘五台山,与众多高僧大德一同传扬佛教吉祥文化、智慧文化、慈善文化和仁爱文化,让流传千年的“陶艺文化”与“佛教文化”完美融合于一体,为陶艺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诚意邀请各界有缘人加盟,共同传播“吉祥”和“智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