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电子地图 >
延边州地图
延边州相关地区地图:

特产美食

概述:延边的饮食受朝鲜民族饮食的文化的影响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汉族也十分喜爱朝鲜民族的饮食。朝鲜族喜欢食米饭,擅做米饭,配杂粮,一般细碎的玉米小查子多,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先将米淘洗干净,放置半个小时,等水浸透米粒,再下锅。做米饭用的铁焖锅,底深、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儿,做出的米饭颗粒松软,金银相杂,饭味纯正。铁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用各种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汤、酱、咸菜和泡菜是主要副食,调味品爱用辣椒和豆酱,在肉食中,喜吃牛肉和狗肉。朝鲜族日常菜肴常见的是“八珍菜”和“酱木哩”等。“八珍菜”是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八种原料,经炖、拌、炒、煎制成的菜肴。“酱木哩”的主要原料是五花肉、小白菜、黄豆芽、土豆、海带、豆腐、平菇、西葫芦、尖辣椒等,以朝鲜族的大酱代盐,不加也不用豆油暴锅,加水直接炖熟,不加味精,即可食用,在延边有个说法:“三天不吃酱木哩,浑身就没劲”。
延边大米:延边的主要河流西南有松花江水系,东北有图们江水系。两江流域水量丰沛,排泄通畅,润泽着富饶的农田和广袤的森林。东北大米以其优良的品质、较佳的口感,在全国各地消费者心中一直享有较高的美誉度,而延边的大米是米中极品。这是因延边受日本海气候影响较多,形成了独特的低温性近似海洋性的大陆性气候。当地水稻生产周期长,光照积温多,每年只产一季稻米。延边的土地是由森林腐殖质、草炭加石英粉末构成,营养成分高,虹吸现象好,排水透气,所以雨天不涝,旱季水丰。这里的土地肥沃,光照时间主要在夏季,灌溉的水都是使用山上流下来的活水。田农使用的都是天然肥料,土地不板结,所产的大米饱满成熟、质地密实,做出饭来有粮香,吃到口中有咬头,不懈口。只要人勤劳些,在春季田野上播种下稻禾,夏季想着除除草,秋天就能获得丰收。加上当地多为朝鲜族,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独特的手工种植方法和传统的生产流程,使得延边水稻米具备了营养丰富、米质纯净、晶莹洁白、米饭油润的独特品质。现在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水稻栽培面积占全州水稻栽培总面积的70%以上,其中“海兰江”牌大米是主导品牌。
延边苹果梨(연변사과배):延边的苹果梨是1921年从朝鲜引种6棵梨的接穗,与龙井市桃源乡小箕村的耐寒山梨嫁接而成的,果形扁圆,果面带有点状红晕。酷似苹果,故名苹果梨,经几代人的精心培植,不断选育,国家又从人力物力上大力扶植,使延边苹果梨的栽培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龙井万亩苹果梨园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苹果梨生产基地。每年的“梨花节”已经成为独具延边特色的朝鲜族农耕文化的代表。作为中国北方“梨中之秀”苹果梨的原产地,龙井市于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苹果梨之乡”称号,近年来,龙井市成功举办几届中国·龙井“延边之春”苹果梨花节。“梨园春语”使国内外各界人士领略到了苹果梨之乡的风采,促进长吉图经济大开发建设,延龙图一体化的进程,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战略定位,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延边,发展经济。主打生态资源、民俗资源、人文资源三张牌,通过文化、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做大做强资源产业,提升龙井发展空间,也为当地旅游、观光、洽谈贸易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延边知名度和对外开放平。1985年农牧渔业中召开全国苹果梨的检评会,延边苹果梨被评为全国第一优质梨,出口香港等地,以其汁多果脆在香港市场上被评为“吉林甜梨”。
咸菜:咸菜是朝鲜族喜爱的佐餐食品,多以桔梗,蕨菜,白菜,萝卜,黄瓜,芹菜等为原料,洗净后切成片,块,丝,用盐卤上,然后再拌以芝麻,蒜泥,姜丝,辣椒面、香菜面、味精、糖稀、虾酱等多种调味品,轻微发酵,吃起来清脆爽口,咸淡适口。轻微发酵后,各种佐料的味才能沁到咸菜里面,还爽口。
泡菜:也叫辣白菜,朝鲜语叫“김치”,英文(kimchi),是朝鲜族饮食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每年冬天,大白菜下来后,他们就开始制作辣白菜了。此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家家都要做,少则几百斤,多则上千斤,因为要持续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腻解酒、助消化、增食欲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欢迎,成了朝鲜族日常饮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挑上好的白菜洗净,包心的为好,辅助萝卜,黄瓜条共同浸泡,先把它们放在淡盐水中发酵,然后裹入不等量的辣椒面、姜末、蒜泥、香菜面、苹果梨泥、芹菜泥、鲜虾酱、等调料,低温放置数日后即可食用,这可是秘方呦,各地都在学做朝鲜族泡菜,但就是不知道有香菜面、苹果梨泥、芹菜泥、鲜虾酱这几样秘密武器,所以做出来的都不好吃,更不地道。
打糕: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打糕的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并称引绝饼已称为传统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顾名思义,打糕是打出来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所洒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红豆外,还可以用黄豆、绿豆制成面,加松子、栗子、红枣、芝麻等制成糕面。制作时,先将粘米淘净,篦水水放置半小时。这可是关键的地方,放置一会是叫水充分浸到米里,防止夹心,再蒸熟,然后放在打糕槽内或石板上,用木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块。吃的时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块,蘸着糕面吃。
松饼:松饼形状如饺子。是先将和好的加有土豆淀粉的米面擀成小面片,再把拌有芝麻、枣、核桃、松子仁、糖的小豆馅包在里面,放到铺满松树叶的笼屉上蒸熟而成,土豆粉的功效是使蒸出来的松饼剔透,看得见里面好看的馅。
冷面:延边朝鲜族喜吃冷面。冷面现今在国内很有名气,冷面的主料为白面,荞麦面和淀粉。做冷面时,先把和好的面用专用机械压入锅中,煮熟后捞出,用冷水冷却。再加冷冻去油脂的牛骨汤,配以适量的泡菜丝、辣椒面、黄瓜丝、牛肉片、鸡肉丸子、蟹棒、苹果片、鹌鹑蛋、熟芝麻、松仁、冰醋、冰糖等佐料,即可食用。这也是秘方呦,关键点在于用冷冻去油脂的牛骨汤代水,以及鸡肉丸子和蟹棒的使用,并加松仁,使得汤味鲜美,吃起来有山野的气息。朝鲜族过去在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说是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就会长寿,现在一年四季都喜欢吃。
狗肉:狗肉是朝鲜族喜欢吃的肉食。一般都是大块地吃,过去多在三伏天吃,认为热天吃了能滋祉身体。现在一年四季经常吃,但婚丧时忌食狗肉。狗肉最好的制作方式就是用白水文火煮,千万不要加任何的佐料,煮到烂熟的时候拿出来。把肉汤的油脂撇出来,待用;再把狗网油炒出油来,加上切碎的心、肝,肚、肠合炒配上辣椒面,香菜籽面、野苏子沫、姜粉、香菜沫、葱沫、朝鲜族黄酱、朝鲜族酱油(两项少许)、味精,加上汤油炖一下,就制成了鲜香的狗肉酱,关键点在朝鲜族的黄酱、酱油和野苏子的运用上,这更是秘方呦。用大块的狗肉,沾着狗酱吃,是人间最美的食物了,就是神仙路过了,也要过来抢吃的。
延边烤牛肉:将新鲜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片,加冰醋、朝鲜族酱油、蒜末、洋葱泥、西红柿泥、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匀,淹制四个小时,另备海鲜酱酒、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等调味品分装于小碗、炭火炉放在桌子中央,上放铁箅子,用筷子夹肉片放在箅子上烧烤,蘸调料后来吃,烤牛肉外焦里嫩、酥香甜辣。其中洋葱泥、西红柿泥、白糖、胡椒粉的使用是增色生香的要点。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以加工大米时产生的碎米酿制而成,每十公斤白酒,配五百克松茸、二百克蜂蜜,五十克菊花浸泡而成,清香爽口,淡雅宜人。
五谷饭:朝鲜族吃五谷饭由来已久。每逢正月十五,农民用江米、大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分别堆放到闷锅里做成五谷饭吃。乡间还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种,便表示哪种粮食这一年能获丰收。这种风俗,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米酒:朝鲜族爱喝的一种稻米发酵饮料。米酒是他们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来访,主人总要端上来一碗自家酿制的米酒。这种酒比黄酒的色稍白一点,而且还略带甜味。这种米酒后劲十足,发酵时一定要保持低温密闭,防止酸败。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和长辈一起喝酒时,要把头转到侧边,切不可面对着长辈举杯饮酒,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尊重。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后其余人才能就餐。父母诞辰60周年这一天,女子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宴席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
延边土特产—东北三宝:有野生动物50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1500多种;境内盛产人参,鹿茸,貂皮,被誉为“东北新三宝”。旧三宝是:“人参、貂皮与靰鞡草”
人参,“东北三宝”之首,为百草之王,根茎白胖,多须。分野生和人工培育两种,野生的称为“野参”,极名贵,人工栽培的称“园参”,大约6年可成熟。人参又有“百药之长”之称,早在汉代就是朝廷贡品之一。因其含有人参甙、人参酸、芳香油、维生素配糖体等成分,有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等作用,能补五脏、安精神、除邪气,是一味名贵药材。此外还可用于烹饪、制糖、浸酒等工艺中。
貂皮,素有“皮毛之王”之称,以能御寒、保暖性强、不沾水等特点而成为皮毛中的上品。貂皮可分为紫貂皮和水貂皮两种,其中又以紫貂皮较为名贵。紫貂生长在长白山林海中,外形酷似家猫,性情古怪,难以驯养,不过现在当地已成功育养了紫貂。其皮毛多为褐色,既轻柔又结实,毛绒丰厚、色泽光润,华丽美观。天然紫貂是国家一类珍贵野生动物,禁止猎杀。
鹿茸,是指雄鹿初生的嫩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长白山盛产梅花鹿,每年春季鹿角都会脱落下来,夏季再重新长出新角,新长出的角非常柔软,表面布满茸毛,所以名为鹿茸。鹿茸具有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的功效,此外,鹿肾、鹿尾、鹿筋、鹿骨、鹿血、鹿皮及鹿肉都是珍贵的滋补药材。

延边名人

尹东柱(1917—1945),朝鲜族著名诗人,原名尹海波,吉林省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人。1925年入明东小学,1932年考入龙井恩真中学,1934年12月,发表诗《生与死》、《一只蜡烛》、《没有明天》等三篇处女作。1935年9月,入朝鲜平壤崇实中学,10月发表《空想》。1936年,尹东柱回到龙井,转入光明中学,先后发表《小鸡》、《扫帚》、《基督教少年》、《撒谎》、《吃什么活着》等诗篇。1938年4月考入朝鲜汉城延禧专门学校,1939年在朝鲜日报上发表散文《射月亮》和诗《遗言》、《弟弟的印象》等作品,他的代表作有<序诗><新路>1941年提前毕业。1942年,尹东柱入日本东京立教大学文学部,后转入同洛社大学。1943年7月,以朝鲜独立运动分子的罪名,被下鸭警察署逮捕。1944年3月,被判二年徒刑。1945年2月,尹东柱在福冈刑务所逝世,时年29岁。尹东柱在短暂生涯中,共发表117篇诗和散文。成为了抗战时期爱国主义者的典范。
吴大澄:光绪六年三月(1880年4月)吴大澄为三品卿衔,赴吉林随同铭安帮办一切事宜,旋即改为“督办”。吴大澄于6月行抵吉林,即与吉林将军铭安商酌防务事宜,于整军吏、守边强边等方面多有建树。1885年6月8日,吴大澄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澄、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含补立“土”字牌,添立“啦”、“萨”、“玛”字界牌和一至十八记号;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从而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及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珲春人民为纪念爱国大臣吴大澄谈判胜利而建立的。石刻正面篆书阴刻“龙虎”二字,左下竖刻“吴大澄书”,字体流畅,气势磅礴。吴大澄于谈判期间曾多次书写“龙”、“虎”二字,抒发其“龙骧虎视”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刘建封:,又名刘大同,字桐阶,号芝叟道人,芝里老人。有“天池钓叟”雅号之称。山东安丘(原属诸城县)人,清末贡生刘建封,奉天候补知县,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四年(1908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爱国官员刘建封任勘界委员,到延边实地进行踏查,勘查奉天(今沈阳)、吉林两省界线兼查长白山三江(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之源。刘建封为长白诸峰命名后,欣然写下的著名诗篇。“白河两岸景清幽,碧水悬崖万古留。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不须鞭石渡沧海,直可乘槎向斗牛。欲识林泉真乐趣,明朝结伴再来游。”
吴禄贞(1880年——1911年11月7日):字绥卿,湖北云梦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1896年怀着为国雪耻的志愿,毅然投军。随后入湖北武备学堂,肄业。与孙武、傅慈祥等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成为挚友。1898年,被推荐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1902年毕业归国,任武昌武普通学堂教习、会办。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秘密翻印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革命书刊,散发到学堂、军队。1911年11月,袁世凯指使其死党周符麟用二万元收买了吴部下马步周和其他几个军官。7日凌晨,马步周率几名打手闯进吴的住所将其枪杀,然后又割下吴的首级,以便向主子请功。1912年3月14日,在上海张园举行的追悼大会上,孙中山在祭文中写道:“代有伟人,振我汉声。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爱国民主革命者,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多方面的才能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威望
杨林(1898—1936、3、23):朝鲜族,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军第一次东征,任营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央干部团参谋长,护卫中央首长,打开血路冲锋在前。到延安后任红十五军七十五师参谋长。1936年3月23日,在对日作战率部渡黄河东征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
童长荣(1907一1934):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调东满地区,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和朝鲜革命者一起,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1934年3月21日,在汪清与日本侵略军遭遇。突围中,因疾病未愈,由坚决不肯先行离去的朝鲜族姑娘崔今淑背着,在雪夜中艰难前进。终因行动困难、弹尽力竭,与崔今淑一同壮烈牺牲。时年27岁。
陈翰章(1913—1940):满族,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抗联二军四师、五师合编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陈翰章任三方面军指挥,发动了著名的安图大沙河、敦化寒葱岭战斗,沉重打击了敌人。1940年12月8日,陈翰章率领30多人,在镜泊湖一带坚持游击战,因叛徒告密,部队被日伪军重兵包围于小湾沟,陈翰章在突围战中,弹尽力竭,壮烈牺牲,时年27岁。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人民为了记念为国捐躯的“镜泊英雄”,于1946年8月15日把半截河屯改成翰章屯,并在敦化县政府院内建起了陈翰章纪念碑。
魏拯民:(1909-1941),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派他到延边,2月,选为中共东满特委书记,5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政委。将抗联一、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后任副司令。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后,抗联一路军的重担落在魏拯民肩上,由于斗争环境艰苦,魏拯民积劳成疾,重病在身,他仍坚持率领部队征战东满、南满,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1941年3月8日,在桦甸县夹皮沟抗日部队密营里因病去世,时年32岁。
朱德海:(1911--1972),朱德海,朝鲜族。1931年加入中共党员。从事抗日救国斗争。1939年到延安,在八路军三五九旅任指导员。后任延安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总务处长。1945年抵达哈尔滨,任朝鲜义勇军第三支队政委。1949年3月,调任中共延边地委书记兼专员公署专员。1952年9月3日当选为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政府主席。1955年12月自治区改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后任州长、州委第一书记,还兼任州政协主席、军分区第一政委、延边大学校长等职。1954年当选为吉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1964年12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朱德海是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

延边属边境开放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和省在资金投放和政策倾斜方面一直给予特殊照顾,被国家确定为民族自治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2001年国务院又批准我州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部分优惠政策。州内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四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珲春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与中俄互市贸易区、国家级珲春出口加工区形成“三区合一”格局,与延吉开发区等4个省级区,共同构成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平台。图们江地区的开发开放,得到了中国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联合国的大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于1995年6月第二次来延边视察时写下“开发珲春,开发图们江,发展与东北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的题词。中国全国人大将推进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写进《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之中,联合国还成立了图们江地区项目管理委员会和图们江秘书处。2009年11月16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图们江区域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国务院在批复中指出:“以吉林省为主体的图们江区域在我国沿边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快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是新时期我国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的重大举措。”,按照国务院的批复,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简称长吉图)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要加快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将其发展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培育形成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中央提出:“要以长吉图开发开放为先导,立足图们江,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全面推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要坚持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坚持大胆创新和率先示范,坚持统筹国内与国际合作,努力建设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将对进一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将增强我国与东北亚各国的全方位合作,在已有基础上开创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新局面,成为辐射和带动东北亚区经济建设的龙头项目。

特色旅游

旅游圣地:延边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延边八景”从自然山水和人文史迹,全方位地反映了边疆少数民族的特色。而被联合国确定为“人与生物圈”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千里图们江畔独特的自然景观、别具一格的“一眼看三国”的防川边境风光、仙景台风景区、悠远的古渤海国遗址,浓郁的朝鲜民族风情等,更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目前,延边已经开辟的7个旅游开发区是:长白山自然风光游览区;延吉民俗风情游览区;珲春边境风貌游览区;龙井历史遗迹游览区;图们江边城游览区;和龙龙王山游览区;敦化六项顶山游览区。已开通的12个旅游项目是:长白山风光游;长白山冬季游;满族发源地游;延边朝鲜族民俗游;中朝边境游;中俄边境游;图们江水上游;敦化渤海古迹游;龙井历史遗迹游;和龙药物健身游;直升飞机航空游;打靶旅游。
延边八景:,一:六顶佛光位于敦化市区,二:满天繁星位于汪清县南,三:人间仙景位于和龙市南,四:崇善山水位于和龙市南,五:三墩连城位于延吉市区,六:双城对峙位于珲春市郊,七:白衣乡情位于安图县南,八:佛指朝天位于龙井市郊,1998年以来,全州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778.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30亿元。
民族风情浓郁的延边,延边冬季比较长,每年有四五个月处于冰天雪地的严冬,春季来临时,金达莱是田野中开放的第一朵花,朝鲜民族认为金达莱是春天来到的标志,金达莱的花语是长久开放的花。人用它来象征长久的繁荣,喜悦和幸福。长白山区的金达莱红艳艳的花朵缀满枝头,火红一片,蔚出一个白衣民族不屈的时代强音,同时她也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州花。在这里“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更反映了伟大的朝鲜民族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文明礼貌,更能歌善舞,娱乐项目非常具有具特色。如摔跤、跳板、荡秋千、拔河、传统木排赛、刀舞、长鼓舞、面具舞、农乐舞等。显示着边疆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朝鲜族的民族服饰极有特色。年轻女子往往穿着质地华贵、色彩艳丽的长衣裙,中年女子也一样身着漂亮的长筒裙,只是颜色以素色为主;男子则喜穿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多穿长袍。儿童也着长裙,并在衣裙的袖口处配上七彩缎,色彩明亮。朝鲜族人民的图腾崇拜的是:仙鹤,所以朝鲜民族舞蹈优美典雅如款款鹤鸟.其舞姿或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轻抚水面;或刚毅遒劲、直冲云霄;或活泼洒脱,嬉戏打闹。反映了明朗与激昂、细腻带委婉、含蓄兼深沉的中国朝鲜族民族的性格。
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松花砚和根雕两大龙头项目,带动了延边具有民族风韵的工艺美术事业。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重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对松花石砚都十分欣赏,康熙帝还封它为“御砚”,松花石始产于长白山区的安图县两江镇砥石山,六月时节,长白山松林中黄绿色的松花开放,弥漫了绵延千里的江河溪流,带人间来了生机勃勃初春的气息,而这种石头的颜色和松花色泽一样,故人们把它叫做松花石。松花砚色系丰富,变化多端,是其它砚品无可企及的,以绿色为主,是砚中的美男子。石质系海泥沉积而成,含细微的石英质物质,起沙快、发沙细、落墨光滑油亮。石质沉稳,内蕴含蓄,粘露凝结,不固不涩是砚石中的上品,系我国四大石质名砚,而且是唯一的皇封御砚,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商业开发潜力。省属延边松花石研究会已在我州个市县成立了二十家松花石砚销售网点和工作室,有会员五十人,正努力开发和挖掘这一悠久的文化产业,使这一凝结着汉、满、朝三个民族情节的文化纽带发扬光大。根雕是用长白山木本植物根、杆、瘤、枝桠等部分,制作的手工艺品。材质大是硬杂木,诸如红松、水曲榴、柞木等,这些树种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肌理,其形状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有的像鸟类,有的似动物,有的如人形,更有的如腾龙。这些造型奇特,形态各异的材料经过艺人的稍加整理,就变成了生动逼真的木雕作品。延边根雕的特点就是“七分天成,三分整理”,讲究自然随型,不朽不腐。延边根雕协会依据地域特色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了根雕工艺品的加工生产,现已有销售网点三十家,会员150人,广大爱好者众多,已经形成了产业化发展趋势,成为延边州的一张独具民族风情的旅游名片。为配合长吉图经济开发建设,州旅游局整合了延边州现有的旅游资源,成立了延边州旅游商品协会,把州内民间的工艺美术的项目及艺人进行重点地扶植、推介和展示,发掘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开发具有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使各级领导和国际、国内友人加深对延边地域特色文化的认识,了解延边,喜爱延边,投资延边,丰富延边人民文化生活的层次和内容。

行政区划

至2010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为21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4.7万人,占总人口的66.2%;农业人口74.0万人,占总人口的33.8%。人口出生率为7.44‰,死亡率为6.18‰,自然增长率为1.26‰。年末总人口中,朝鲜族人口80.6万人,占总人口的36.8%,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延吉是朝鲜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辖6个县级市和2个县,各县市的面积和人口数据如下:延吉市(연길시),面积1731平方公里,人口50万,市人民政府驻新兴街道办事处。图们市(도문시),面积1142平方公里,人口13万,市人民政府驻向上街道办事处。敦化市(돈화시),面积11963平方公里,人口48万,市人民政府驻民主街道办事处。龙井市(룡정시),面积2193平方公里,人口18万,市人民政府驻安民街道办事处。珲春市(훈춘시),面积4938平方公里,人口22万,市人民政府驻河南街道办事处。和龙市,面积5069平方公里,人口20万,市人民政府驻文化街道办事处。汪清县(왕청현),面积8994平方公里,人口24万,县人民政府驻汪清镇。安图县(안도현),面积7444平方公里,人口22万,县人民政府驻明月镇。全州内有104个科研机构、一所由8个学院组成的综合性大学、80所成人教育中心和中等专业学校;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037人,超全国平均率的2倍,居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之首。州内有8个口岸、14个对外贸易窗口。现有“三资”企业500多家,合同利用外资7亿美元。*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10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1)》,人口截至2010年底。*

民族曲艺

民族歌曲: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民谣的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伴舞。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红太阳照边疆》等,家喻户晓,人人会唱。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而<长白颂>,则是延边人民最喜爱的歌曲,它表达了朝鲜族人民对党,对国家坦荡,圣洁的心怀,和在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下奋发图强,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是新时代白衣民族的最强音。它也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州歌,每次大型文艺,商贸活动的开场曲幕。
民族乐器: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只有伽倻琴、唢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筚篥等十余种。
长鼓:打击乐器,亦称“扙鼓”。流行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朝鲜族地区。长约70厘米,鼓身木质呈圆筒形,鼓的两端粗空,鼓面蒙皮,鼓腰细小而中实。以铁圈为框,系皮条或绳索,可以调整鼓的音高。演奏时,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左手敲击鼓的另一面。两手节奏交错,技法丰富。在乐队中,将鼓放在演奏者前面的鼓架上,在歌舞中一般将鼓挂在身前,常用于声乐和舞蹈的演奏。
细筚篥(xìbìlì):朝鲜族吹奏乐器。流行于朝鲜族聚居地区。用细竹管制成,长约25厘米,开有8个按音孔(前7后1),哨长4厘米,双簧。用于独奏和民间歌舞的伴奏。它的装饰性颤音很具有朝鲜族音乐的特色。
伽倻琴: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它的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伽倻琴由共鸣箱、琴弦、琴码三部分组成。共鸣箱长150厘米,宽25厘米、中间厚5厘米。质料分别用梧桐树板和桦木板制作。琴线用蚕丝制作。共13根弦,琴弦的两头各固定在琴头和琴尾,在琴头有弦枕。13根琴弦用码子支柱,琴头可以左右移动,调节音阶。伽倻琴富有表演力,是善于表达民族柔和情感的民间乐器。
短萧:朝鲜族吹奏乐器。朝鲜语称“单扫”。形制如汉族洞箫,短细,长约35厘米,传统短萧,上端开一吹孔,管身开五个按音孔,可吹奏五声音阶的曲调。解放后改革的短萧,开七个按音孔,有的加键,并在吹孔与按音孔间加镶铜插口,可演奏七声音阶的乐曲。音色柔和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