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桂林市地图 >
雁山区地图
雁山区相关地区地图:

科教文卫

卫生:雁山区现有一级甲等卫生院1所,乡(镇)卫生院4所,村卫生所(室)47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于2007年7月全面启动,参合率达87.42%,2006年下半年为参合群众报销医疗费87.42万元,受益人数达5038人,2008年全区参合率提高到了89.92%。
教育:全区有全日制完全小学13所、分校教学点9个、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4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8所。随着桂林旅专、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等高等院校的进入,雁山科教文化园区基本形成。广西师范大学位于雁山大岭的北端,行政中心区以南,占地面积约250公顷,学生规模2200—30000人左右,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目前,入住新生12480人;桂林工学院位于雁山大岭的南端,占地面积约190公顷,学生规模18000—25000人左右,现已入住新生13600人;桂林旅专占地约120公顷,学生规模12000—20000人,已实现整体搬迁,现已入住学生9000人;漓江学院占地约66公顷,一期工程已竣工,学生规模约10000人,现已入住新生9000人,辖区内高校学生(含广西艺术学院)已达4万多人。桂林市卫校雁山校区已于2007年12月28日举行了奠基典礼。

经济发展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今年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幅,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一季度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2604万元,比上年增长28.81%,完成年计划的27.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9174万元,增长34.17%,完成年计划的28.09%。工业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735万元,比上年增加2773万元,增长18.53%,实现利税791万元,比上年增加471万元,增长147.13%。
2、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一季度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81万元,同比增长46.14%,完成年计划的36.4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8728万元,同比增长42.43%;农村投资完成2253万元,同比增长62.55%;今年一季度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桂林工学院、桂林漓江学院等部分重点工程正式施工。项目投资进展迅速,一季度桂林工学院完成投资2013万元,占全区城镇投资完成总额的36.83%。二是农村私人建房比去年同期增加99户,建筑面积增加28876平方米,投资额增加867万。校区建设项目成为拉动雁山区投资强势增长的主要力量,为雁山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品市场繁荣。: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个体零售业持续增长,城乡集市贸易持续活跃,社会商品购买力增强,推动了商业贸易的持续发展。一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5%,完成年计划的24.8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196万元,同比增长10.91%,餐饮业完成480万元,同比增长7.62%;
4、财政收支增长,金融运行良好。:财税部门加大了征管力度,财税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区完成财政收入9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3%,完成年计划的8.7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8万元,同比增长42.66%。上划自治区收入完成111万元,同比增长30.59%。
5、城镇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一季度,雁山区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03元,同比增加289元,增长10.65%,完成年计划的28.09%。
6、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取得一定成效。:一季度全区内资到位6260万元,完成市下达指标的41.18%,实际外资102.99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7.84%。内、外资增幅均完成进度指标。

旅游资源

雁山镇因镇北面有山如大雁飞落平沙而得名。历史上雁山镇是桂林市南郊的科技文化中心。民国时期,这里建有广西科学馆,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在这里讲学。区内还集中了广西大学分校、广西桐油研究所、广西家畜保育所、广西农业学校、广西艺术学院分院、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银行干校、桂林农科所等一批颇具实力的科研教学单位。清代雁山公园、马君武墓、李四光旧居,古桂柳运河、竹园汉墓群、庙岩洞穴遗址、黎家七十二古寨门、草坪乡村公园等。部分旅游资源被列为自治区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着深厚的人文资源积淀。
古桂柳运河:亦称相思埭,又名临桂运河。东起良丰河西至大湾,全长16公里,是唐代人工开凿连接桂江与柳江的古运河,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代战争运送粮草的重要航道。
相思江:相思江又名良丰河,从临桂县六塘镇流入雁山区,注入雁山公园,转向东北,过奇峰镇罗盛教陵园,到柘木镇的胡子岩流入漓江。相思江两岸山光水色,平畴沃野相间,别有一番风光,尤其是流经雁山公园和罗盛教陵园,为两处景点增添了异样风采。
雁山公园:又名“西林公园”,建于1869年,地处桂林-阳朔公路东侧。是广西现存三座古典园林中修建最早面积较大建园造诣较高,颇具南方特色的私家古典园林,素有“岭南名园”之美称。园内北有乳钟山,南有方竹山,桃园洞,碧云湖,相思江横贯其中。园内的亭台楼阁水榭曲绕、建筑古朴、山清水秀、古树参天、内有古诗石刻、名家格言,园子的自然环境和布局风格在私家园林中堪称一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南方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集中地之一,是中国华南地区专门从事植物引种栽培研究的科研基地之一。现为中国科学院十大植物园之一,收集了世界各地及国内植物2100多种,近200种植物属世界濒危植物,十分珍贵。园内的标本馆为华南第二大植物标本馆,馆藏维管束植物标本35万份,园内还有李四光创建的地质研究所旧址。
雁山科学馆(旧址):全称桂林雁山中央研究院科学馆(又名李四光科学馆)该馆位于桂林植物园展览中心,国家已把雁山科学馆作为永久性陈列纪念馆,桂林人民政府已确定作为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雁山竹园汉墓群:汉代古墓7座。对研究桂林地区在汉代时的生产水平和中原文化交流情况,以及地域沿革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该墓群于1996年公布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君武墓:位于雁山镇南面公路西侧,马君武为民主革命早期的活动家、教育、爱国诗人。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长,广西省省长等职。愚自乐园
庙岩洞穴遗址:该遗址距今1万余年,属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1998年公布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愚自乐园:是中国唯一的文化艺术公益重点项目,位于中国南部风景如画的桂林雁山区大埠乡,由台湾企业家曹日章先生创办。愚自乐园的建设内容,以国际雕塑公园为主体,包括雕塑园区、洞窟艺术、美术馆、雕刻馆、绘画馆、工艺馆、艺术村、艺术度假村、心灵潜能开发中心、艺术家工作室、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壁画宫、温室苗圃、世界花廊、人工湖等等。
罗马街:位于雁山区雁山镇以南800米桂阳公路东侧的桂林罗马街,是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旅游观光、文化、业务为一体的街区型、开放式购物中心。其纯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富有特色的商品、完善的服务和管理必将吸引中外游客,汇集消费的目光,引领城市消费新时尚。

行政区划

原桂林市郊区辖:柘木镇、雁山镇、大河乡、朝阳乡、穿山乡、甲山乡、二塘乡、大埠乡、草坪回族乡。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将桂林市郊区更名为雁山区,并对桂林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划作相应调整。将原郊区大河乡、穿山乡的清风村划归叠彩区管辖。将原郊区甲山乡划归秀峰区管辖。将原郊区的二塘乡、柘木镇的同心、平山两个村和穿山乡的安新村划归象山区管辖。将原郊区的穿山乡(不含清风、安新两个村)、朝阳乡划归七星区管辖。雁山区辖原郊区的雁山镇、柘木镇的(不含同心、平山两个村)、大埠乡、草坪回族乡。区人民政府驻雁山镇。2000年,雁山区辖2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2003年,雁山区辖1个街道、2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2007年11月9日区政府迁至雁山镇雁山街389号。雁山区辖1个街道、2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雁山街道、雁山镇、柘木镇、大埠乡、草坪回族乡。

地理条件

地理位置:雁山区位于桂林市南部,东与灵川县相连,西与临桂县毗邻,南与阳朔县交界,北与象山区、七星区接壤。雁山区
气候:雁山区地处低纬度,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各类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生长。
地貌:全境多石山和丘陵。以雁山为中心,南、西、北三面为200米丘陵地带,东北角上有一片平原,正面沿漓江西岸是石山区,山峰最高处为海拔451米。以柘木镇为中心往南延伸至雁山、大埠,形成一个宽阔的河谷盘地,盆地四周为密集的岩溶峰林包围,其中东南部一带的岩溶峰林为桂林最典型的岩溶地貌。盆地中央则地势较为平坦,其间分布水田、旱地、丘陵、河流、水库、池塘,地形以平地居多,约占57.6%,其余多为低丘坡地。
河流:良丰河从临桂县六塘镇流入,在境内又名相思江。

经济建设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7年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幅,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一季度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2604万元,比上年增长28.81%,完成年计划的27.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9174万元,增长34.17%,完成年计划的28.09%。工业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735万元,比上年增加2773万元,增长18.53%,实现利税791万元,比2006年增加471万元,增长147.13%。
2、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63万元,比2006年增长21.58%,完成年计划的24.03%。其中:农业产值2063万元,增长27.66%;畜牧业产值5003万元,增长23.68%;渔业产值520万元,同比下降8.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7万元,增长14.19%。全区畜牧业继续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区生猪出栏2.46万头,同比增长14.96%,完成年计划的28.93%;生猪存栏5.70万头,同比增长14.60%,完成年计划的96.36%;家禽出栏134.43万只,同比增长7.60%,完成年计划的24.01%;家禽存栏225万只,同比增长6.85%,完成年计划的92.98%;水产品产量达842吨,与2006年同期持平,完成年计划的34.09%;蔬菜产量达22009吨,同比增长18.37%,完成年计划的29.35%;蔬菜生产和牲猪、家禽养殖仍是雁山区农业的支柱和亮点。一是无公害蔬菜种植发展加快,推动了种植业的发展,二是“公司+农户”的养殖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农民现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雁山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92.82元,比2006年同期增加142.12元,增长22.51%,其中:人均外出打工收入168.8元,增加28.3元,增长20.8%。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570元,增加60元,增长13%。随着农民现金收入的增加,支出也随着增加,生活消费水平得到提高。
3、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一季度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81万元,同比增长46.14%,完成年计划的36.4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8728万元,同比增长42.43%;农村投资完成2253万元,同比增长62.55%;2007年一季度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桂林工学院、桂林漓江学院等部分重点工程正式施工。项目投资进展迅速,一季度桂林工学院完成投资2013万元,占全区城镇投资完成总额的36.83%。二是农村私人建房比去年同期增加99户,建筑面积增加28876平方米,投资额增加867万。校区建设项目成为拉动雁山区投资强势增长的主要力量,为我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品市场繁荣。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个体零售业持续增长,城乡集市贸易持续活跃,社会商品购买力增强,推动了商业贸易的持续发展。一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6万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0.35%,完成年计划的24.8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196万元,同比增长10.91%,餐饮业完成480万元,同比增长7.62%;
5、财政收支增长,金融运行良好。:财税部门加大了征管力度,财税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区完成财政收入933万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5.33%,完成年计划的8.7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8万元,同比增长42.66%。上划自治区收入完成111万元,同比增长30.59%。
6、城镇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一季度,雁山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03元,同比增加289元,增长10.65%,完成年计划的28.09%。
7、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取得一定成效。:一季度全区内资到位6260万元,完成市下达指标的41.18%,实际外资102.99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7.84%。内、外资增幅均完成进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