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地图
永兴县相关地区地图:
地表水
永兴县地表水多年平均年总量为81.26亿立方米,其中,境内径流总量15.46亿立方米,外来客水65.80亿立方米。境内径流时空变化大。年际最大年(1961)径流量为24.91亿立方米,比历年平均量多61%,最小年(1963)7.31亿立方米,为历年平均量的47%;年内,汛期(3~8月)径流量为10.71亿立方米,枯水期(9~2月)径流量为4.8亿立方米,相关1.23倍,最大月(5月)径流量为2.39亿立方米,最枯月(12月)径流量为0.65亿立方米,相差2.68倍。
固体燃料
无烟煤全肥无烟煤已探明储量3.08亿吨。原煤含硫量少于1%,发热量为每公斤6319~7550千卡,灰分为9~25.9%,挥发分为2.7~8.1%。分布于樟树、柏林、金龟、香梅、黄泥、塘门口、城郊、城关、碧塘、湘阴、油市、高亭、马田、复和及悦来、洋塘、三塘等17个乡(镇)。烟煤已知储量381.1万砘。煤层产状很不规则,原煤发热量为每公斤4990~5510千卡,含硫量1.31~2.05%,灰分39.5~42.2%,挥发分23.68~24.55%。分布于鲤鱼塘镇和洞口乡。石煤分布于龙形市、七甲等2乡,储量及品位尚未探明。
水能
永兴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1.32万千瓦。其中便江水系76300.千瓦,占67.4%;永乐江水系36800千瓦,占32.6%。在两大水系中,理论蕴藏大于1万千瓦的河流有便江、永乐江、七甲水等3条;大于1千千瓦、小于1万千瓦的河流有注江、西河、九三河、洪波河、大布江等5条。永兴县可开发容量在100千瓦以上的水电开发点有40处,可装机82700千瓦,占全县可装机总容量95400千瓦的87.7%。其中,装机容量大于1万千瓦的有城关镇便江村李家处;装机容量在4000~10000千瓦的有大布江乡较头和龙形市乡龙形市村的青山垅等2处;装机容量在1000~4000千瓦的有柏林镇桃林村的桃林、龙形市周塘村的周塘、大枧村的青旗、八甲村的楼下、三河洲村的三河洲、湘阴渡镇油塘村的油塘、夹口村的夹口和十六大精神新湾、西河村的桐子坪等9处。在县内各主要河流的梯级开发中,装机容量最大的是便江组,其中李家处开发点,为全县主要电源点;调节性能最好的是永乐江梯级组,其中青山垅、龙形市、三河洲、豪山、图府等5处,均为青山垅水库下游,青旗处为引水涵洞出口电站;投资少、见效快的梯级组为西河,各点均可在原水轮泵站就便装机。永兴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湿,年均气温17.5℃,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1498mm,无霜期达300天。永兴县素有“油茶之乡”、“煤炭之乡”、“冶炼之乡”和“华侨之乡”的美称。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有油茶林76万亩,年产茶油1400余吨;煤炭储存量3.5亿吨,湘永白煤誉满全省。全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11.32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达9.54万千瓦;全县水域宽广,共有大小河流149条,青山垅水库属大型水库,蓄水量达1.14亿立方米。
永兴特产
永兴的特产有:永兴冰糖橙永兴四黄鸡永兴腐竹
经济概况
2006年以来永兴县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全力实施以“中国银都”发展为首选的四大经济发展战略,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招商引资和结构调整,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经济实现了高速高效发展。总体运行态势呈现出九大亮点:一是经济总势继续保持高位运行。1-3月份,全县实现GDP14.4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一产增加值2亿元,增长6.7%;二产增加值6.7亿元,增长21.9%,拉动GDP增长9.2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5.7亿元,增长10.9%。二是新农村建设掀热潮,农村经济发展来势良好。2006来,全县通过加大人物财投入、突出落实政策扶持、多措并举,强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呈新气象。1-3月份,全县农业生产总值33364万元,增长6.7%;落实烤烟种植面积2.61万亩,全年计划种植优质早稻10万亩、种植冰糖橙8.1万亩;出栏生猪27.8万头、牛0.68万头,出笼家禽169.5万羽,水产品产量5364万吨;完成人工造林1.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1万亩,义务造林122万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580万元,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762处,新建沼气池291个。三是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增长。通过进一步大力实施以“中国银都”发展战略为首选的四大经济发展战略,全县规模工业继续高速增长。3月份末,全县规模工业企业84家,同比增长5家;实现增加值46008万元,同比增长40.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7.2%,其中,金银冶炼业完成增加值41120万元,增长42.5%,拉动GDP增长9.6人个百分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据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4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51.4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29.7亿元,增长11.9%。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0%、53.0%和36.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6973元,比上年增加2977元。三次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15.8%、52.4%和31.8%变为16.8%、52.7%和30.5%。
非金属
石膏矿分布于碧塘乡同意村,矿石分纤维石膏、结晶石膏、石膏岩等三种类型,其品位含结晶硫酸钙大于75%,探明储量39.59万吨。砷矿又名毒砂矿。分布于三塘乡上青村雷坪,已探明储量为34900吨,矿石含砷0.52%,并伴生有黄铜、锡、锌等矿物。高岭土又称瓷土,分布于七甲乡,已见出露点有坳背、天门冲、三湾垅、田心等地。矿石成份为含水硅酸盐,品质较佳,储量未探明。石灰石主要分布于洋塘、油麻、三塘、悦来等4乡,其次零星分布于马田、油市、城关、城郊、黄泥、金龟、鲤鱼塘、柏林等乡镇的部分村,储量未探。城关镇观音岩、黄泥乡的羊冲、鲤鱼塘镇的茅坪、马田镇的枣子、油麻乡的土桥、洋塘乡的铁龙等处矿产集中而质好。
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多年平均渗入补给量为5.53亿立方米,径流量为2.51亿立方米,可采水量为其中基岩裂隙水面积1574.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9.5%,分布于县境东、中部广大地区,年径流量为1.24亿立方米,占全县的49.4%;灰岩溶洞水面积381.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3%。主要分布于县境西部,年径流量为1.26亿立方米,占全县的50.1%;第四系松散岩孙隙水面积24平方公里,占全县的1.2%,线状分布于沿河地带,年径流量0.01亿立方米,仅占全县的1.2%。地下暗河已探明的有2条:悦来乡三黄村深溪暗河,出口标高260米,流量每秒7.446升;油麻乡高城村朗山至南衙暗河,标高220米,流量每秒80升。地下水出露泉眼大于100秒升的有三塘乡下青村黄家,洋塘乡大泉村泉波头,铁龙村米筛花,金龟镇牛头下村打叶塘等。地下热水点有5处:悦来乡玉泉村的温泉头温泉,水温33~51℃,单井涌水每日3960.58立方米;马田镇水源村的袁家桥温泉,水温41℃,单井涌水每日146.68立方米;马田镇水源村的基板塘温泉,水温26.5℃,单井涌水每日57.9立方米;高亭乡板梁村下村温泉,水温24℃,单井涌水每日1520.9立方米;塘门口镇糠头塘温泉,水温31℃,单井涌水量每日54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