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地图
枣庄市相关地区地图:
枣庄文化
地方文化: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拉后腔”、“拉花腔”等。据《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记述: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县城东门外演唱肘鼓子(亦称周鼓子)的武氏兄弟和滕县花鼓艺人安德友、高二伙同四句腔艺人八戒,常到东郭镇的苏楼演唱,与当地通晓音律、酷爱文艺的苏门秀才共同切磋,借鉴柳子戏的“山坡羊”、“耍孩”以及境内的“溜山腔”、“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演变而成。并根据画上的琵琶仿造出柳叶琴(俗称土琵琶),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从此,广泛传开,形成了早期的柳琴调——拉魂腔。鲁南花鼓:其产生据传说大约已有200年之久。在古老的运河两岸附近的村庄盛行此舞表演,如张山子镇张山子村、马兰屯镇南洛村、泥沟镇北洛村、邳庄镇黄庄村等。特别是黄庄的鲁南花鼓在当地最负盛名,曾于1958年参加山东省民间舞表演,引起了轰动。此舞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演出,是老百姓在节日、农闲期间最喜欢的一个节目,也是他们自娱自乐的最好形式。渔灯秧歌:又称太平歌。它兴于台儿庄区邳庄一带,隋唐时期,鲁南民间就盛行竹马、秧歌渔灯。秧歌是土生土长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民间乡会艺术,流行于台儿庄运河两岸,春节期间由村庄自发地到各乡会演出。伏里土陶:是枣庄珍稀民间土陶艺术品,为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所特有。据考古发掘里土陶始于5600年前,是东夷部族向中原地区发展而定居下来时期的产物,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伏里土陶又逐步出口到港澳台和海外,是在国际工艺美术品舞台上叫响的枣庄品牌。伏里土陶还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日本玩具博物馆、日本文部省等场馆和机构加以收藏,《中国造型艺术辞典》、《中国现代美术民间陶瓷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上也有所收录。枣庄方言:枣庄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位于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交界地带。枣庄方言属于北方语系,更详细的分类属于中原官话区西鲁小区。枣庄方言在诺大的北方方言区里并不另类,大同小异,但是,枣庄方言则以它特有的成语、歇后语、形容词、倒装句和声调改变则意思和用途都改变的特点独树一帜,是北方方言沃土中开出的一朵艳丽的小花。尽管有些字的发音,在字典里查不到,但这种特别的发音使枣庄方言描述人或事物的静动态状况时鲜活、准确、到位,大大提高了语言本身的使用价值。枣庄方言幽默风趣,看似好学,但有些虚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外地人要想在短时间内学会和真正听懂枣庄方言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在现今普通话一统天下的时代,保持方言的纯洁性显得更为重要。枣庄地处不南不北,语音也是不蛮不侉,别有一番风味。枣庄方言大致分为新老两派。这两派方言,语法方面基本一致,词汇有细微差别,语音也有明显差异。新派方言是老派枣庄方言受普通话语音影响而形成的。打招呼吗起-哪去?你奏吗起地-你干什么去?藏稳来地--什么时候来的?松吗--什么?总能滴--怎么搞的?麻地--干吗?你快快地地-你赶紧。藏稳老地-(老人)什么时候去世的?形容词煞白-很白黢黑-很黑焦黄-很黄通红-很红虚紫-很紫虚绿-很绿剃亮-很亮冰扎凉-很凉歇宣-酸杠甜-甜血苦-苦苦辣-辣溜圆-圆震长-长拧短-短甜不行地脸-指人的坏笑名词蜈蝼牛-蜗牛月朗娘-月亮被单子-床单色和鹿子-蜥蜴仓分-蛇手捏子-手帕崴子-青蛙汤-泛指稀饭茶-白开水可拉非-口水论天-成天动词咯气-吵架胡嚼-胡说以吗-凭什么撅摞子-捅娄子败乎-破坏、浪费摆乎-用手摆弄故用-动饮-喝叨-以筷夹菜拥-推呼-抡臂以掌心击之拷-以拳击之排(pai,二声)-脚踹挟xie-搬东西搁置-搔人使痒擓(kuai)-搔以止痒狄-拔
枣庄之最
枣庄具有辉煌的历史文化,是山东省历史底蕴最深厚的城市之一;车神奚仲在枣庄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冠世榴园;中国历史上最大民族资本企业在枣庄诞生,“中兴公司”意味民族中兴;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支股票诞生于枣庄中兴公司;1938年台儿庄大战是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首次重大的胜利;古城台儿庄保留了目前世界最多的二战遗址,一面面弹孔墙记录了抗战的光荣岁月;保存了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古老大运河,被誉为活着的运河;2009年12月17日,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枣庄市台儿庄区成立;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山东枣庄市为唯一一个“全国健身秧歌城市”;2010年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枣庄被评为山东省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跨东经116°48′30″—117°49′24″,北纬34°27′48″—35°19′12″。北临孔孟之乡济宁,南邻吴楚之邦徐州,东依沂蒙圣地临沂,西部是京杭大运河的源头微山湖。气候环境:枣庄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同时也存有一定的灾害性天气。全市多年平均气温在13.2-14.2℃,各季气温差异明显。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950毫米之间,是山东省降雨量最充沛的地区之一。
地形地貌: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东北部为群山丘陵区,外围是海拔100米至150米的滕、薛、枣山前剥蚀平原。平原南,从峄城区东部边界至薛城东,为东西走向的带状丘陵地。再向南,为海拔在100米上下的山前剥蚀平原。西部濒湖地带及南部沿运河地区为海拔30至40米的沿湖洼地和交接洼地。最南部为一小片丘陵。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80个土种。土壤总面积521387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9.59%。
水文状况:枣庄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南四湖—运河水系,区内地表水系发育,除韩庄运河、伊家河为南四湖的泄洪河道外,其它主要河道均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并且多为老年性季节河道。全市境内共有河道25条,其中主要河道13条,分别是韩庄运河峄城大沙河、十字河、陶沟河、薛城大沙河、城河、漷河、北沙河、界河、伊家河、周营沙河、运北支流和新沟河。枣庄市水资源总量为10.7亿立方米。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12条,有大中型水库5座,岩马水库、马河水库总库容量分别是2.026亿立方米河1.38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枣庄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36种:煤、铁、铜、铝、金、银、锶(天青石)、石膏、萤石、水泥原料灰岩等。其中煤、石膏地质储量为15.4亿吨和4.1亿吨。有陶枣、官桥、滕南、滕北、滕东、韩台六大煤田。2009年3月5日,枣庄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枣庄市被纳入国家经济战略版图,享受国务院财政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枣庄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粮食作物:枣庄境内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是国家商品粮基地,食品加工业起步较早;拥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是全国著名的“芸豆之乡”、“土豆之乡”和无公害蔬菜基地,为蔬菜深加工提供了丰富原料;秸秆充足,适宜苜蓿等食用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拥有优质梨、樱桃、桃、李子、葡萄、石榴、板栗、大枣、核桃、苹果等十大林果生产基地,年产各种水果20多万吨,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资源丰富,是发展果汁加工业的理想之地。软籽石榴、榴叶茶、挎包火烧、黑香稻、地瓜枣。
城市简介
枣庄拥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枣庄是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还是大文学家墨子,工匠祖师鲁班,凿壁偷光的匡衡,大文学家贾三近的故乡。这里曾诞生过滕国,薛国,小邾国,郳国,鄫国,蔇国,逼阳国等历史国家都城,是全国两个出现历史古城邦最多的城市之一。枣庄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素有“鲁南明珠”之称。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人文古迹荟萃,蕴藏着深厚的旅游发展潜力,新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枣庄山川秀丽、名胜众多、风光优美,可以概括为“四个最”:一是我国最大最美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湿地,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二是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400年前发生的郯城大地震,把熊耳山震成两半,形成一条几百米长的大裂谷,被地质专家誉为地震遗迹中的“奇迹”;三是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崮为五大岩石地貌之一,是鲁南地区特有的地质现象。鲁南七十二崮,第一崮当属枣庄的抱犊崮;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二万亩“冠世榴园”。石榴原产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我国,西汉一代名相匡衡从长安带回枣庄种植,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农业遗产。枣庄,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名胜古迹众多。可以概括为“四个数字”:一是7300年的始祖文化。早在7300年前,人类就在枣庄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北辛文化”,是迄今为止黄淮地区考古发现最古老的文化,也是东夷文化的源头。二是4300年的城邦文化。先秦时期,枣庄境内分布着7座古城邦,是我国古都城分布最密集的两个地区之一。三是2700年的运河文化。境内最早的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拥有京杭大运河上南北文化交融、中西文化合璧特征最鲜明的台儿庄古城。四是130年的工业文化。枣庄是近代民族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华资企业——中兴公司在这里诞生,并发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股票。枣庄还是红色革命的热土。近代有震惊世界的台儿庄大战,名扬四海的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的英烈,鲁南战役的辉煌,枣庄因此博取了“中国红色经典城市”的美称。如今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群雕巍然屹立在美丽的微山湖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古运河畔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再现了当年参加台儿庄大战的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的宏伟场面。2005年,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台儿庄大战纪念地被列入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枣庄市与井冈山、西柏坡、延安一起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重点调度的20个红色旅游城市。城市名片
名片名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名片内涵:第一,城市名片是对一个城市资源的挖掘、提炼和升华。枣庄最精华、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水,最精华、最深厚的人文资源是运河文化;第二,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缩影。城市名片既是对历史的总结概括,也是对现在的描述展现,还包括对未来的规划设想。第三,城市名片一定要体现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水资源是枣庄硬实力的一个主要方面,运河文化是枣庄软实力的一个主要方面。根据这三条标准,打造枣庄城市名片,必须和水资源、运河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江北水乡·运河古城”,高度浓缩了枣庄的城市特点,包括城市的价值定位、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城市的文化理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准确诠释了枣庄城市品牌的深刻内涵。
城市转型
2009年3月5日,枣庄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转型方案:“一个战略、三大战役”,“一个战略”即完成城市转型,“三大战役”包括产业转型、文化旅游、城市建设。
重大意义:枣庄作为被国务院批准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转型试点城市,标志着枣庄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枣庄的转型工作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政策资金支持。东西两城留有巨大发展空间,是其它城市所不具备的,在城市转型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的枣庄,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古今名人
奚仲:任姓,古薛国人。据传为黄帝之后,夏禹之臣,因善造车,受封于薛,为异姓诸侯。夏王大禹封奚仲为“车正”。后来奚仲告老回家,大禹就封他为薛国的国君,奚仲遂成为薛国的始祖。今薛城区陶庄镇奚公山上是奚仲出生地墓地造车的地方,中国先秦史学会等联合为薛城区颁发“造车鼻祖、奚仲故里”的牌匾,确认了“造车鼻祖、奚仲故里”在枣庄薛城奚村。鲁班:姓公输,名般。鲁国(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二千四百多年来,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
墨子:名翟(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90年),战国时期小邾国(今滕州市)人。墨子工匠出身,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出生于劳动人民并为劳动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创立了墨家学派。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等主张,其主要思想、业绩体现在《墨子》一书。
滕文公:战国中期滕国(今滕州市)国君,滕定公之子。滕文公做国君后,根据孟子的意见,在国内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赋税制度等,远近都称文公为“贤君”,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
毛遂:战国时薛(今滕州市张汪镇)人,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毛遂自荐"的典故即出于此,至赵国后,平原君将毛遂视为上客。毛遂后卒于薛,葬于薛城北门外,民国初年,修建津浦铁路时,迁葬官桥车站西,现迁葬墓址尚存。
孟尝君:姓田名文,田婴之子,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薛国(今滕州市张汪镇)人。田文继位后,他轻财下士,广招八方志士仁人。后孟尝君又被齐闵王聘为齐相。在任期间,他主张联合韩、魏,牵制楚、赵,发展合纵抗秦势力,使齐国名声大震。孟尝君卒后,葬于薛城东北隅,现墓址尚存。
叔孙通:汉初薛国(今滕州)人。秦末,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孝文帝时,叔孙通又任奉常,并制定了宗庙仪法。叔孙通不仅帮助刘邦整顿了朝纲,而且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他的一生为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司马迁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匡衡:字稚圭,西汉著名经学大师,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匡衡幼年好学,勤奋努力,有“凿壁偷光”的典故,而且说《诗经》见解独特。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在后几年里,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疏广疏受: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今枣庄市峄城区)人。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被朝廷征为博士。汉宣帝时,选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的侄子疏受,当时亦以贤明被选为太子家令,后升为太子少傅。疏广、疏受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并称之为朝廷中的“二疏”。二疏去世之后,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旧址筑一座方圆三里的土城,取名为“二疏城”;在其散金处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内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绝。
贾三近:(1534―1592)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明隆庆进士。贾三近24岁举山东乡试省魁;隆庆二年(1568年),以博学宏词一举成名,高中进士,名次为山东省第一。贾三近一入仕途,即注意兴利除弊,嫉恨贪官污吏如寇仇。明万历十二年,贾三近任光禄寺卿。不久又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万历二十年(1592年)夏,朝廷遣使至峄县贾三近家拜为“兵部右侍郎”。
张莲芬:又名张毓蕖(1851―1915),官僚资本家,商办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总理,浙江余杭人。经营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17年,计筹股本300万(连同借款共500万)银元,修筑50公里运煤铁路一条,近代化大井一座,并附建了自备电厂、机械修理厂和车辆修理厂,使枣庄煤矿成为“唯一能与外人竞争之矿”。
孙美瑶:枣庄市付庄乡康宅村人(1898―1923)。组成“山东建国自治军”,由孙美珠任五路联军总司令。临城劫车案的发生,中外为之震惊。
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理事、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
李继耐:山东滕州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毕业,大学学历,上将军衔。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李家祥:现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曾任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党委书记。调入国航后,在世界航空运输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带领国航创造了被国外誉为“一枝独秀”的业绩,公司连续六年赢利,年赢利额排名已上升到全球航空公司第9位,并成为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