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县地图
张北县相关地区地图:
牧林水产
张北是“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县和畜牧业基地。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21.5‰增加到21.3%,阡陌林络纵横,路边绿树成荫,为改善气候,净化首都北京作出了贡献全县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各种活畜30万头,畜皮200多万张,羊毛2500吨,肉3万吨,鲜蛋2500吨牛奶1.5万吨,系华北重要副食品基地之一。历史名人
宋玉泉:超塑性专家。。195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吉林工业大学教授柴书林:(1913—1995)参加过一二·九运动。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二十团营政治教导员,第六团总支书记,中共晋察冀边区平北地委敌工部副部长,中共张北县工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区察北专区专员,冀热察军区冀察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军分区副司令员,华北南下干部总队四支队副司令员,皖南军区池州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干部部办公室主任,华东军区上海国防建筑工程指挥部军建处副处长,华东军区工程兵部第二副主任,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兼建筑部部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旅游资源
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张北旅游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和成熟。目前,全县初具规模的旅游景点有安固里草原度假村、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中都游牧源、野狐岭风电山庄、苏蒙联军烈士陵园、大圪塔石柱群等10余处,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草原旅游已成为张北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张北坝上草原概况: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飓风,河北省张北县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资源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张北县,北靠内蒙,南临京津,处于华北内地连接内蒙的咽喉地段,为坝上第一县,总面积4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张北县城古有“坝上重镇”之称。丰富的资源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张北县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济格局。主里平畴千里,绿林纵横,莜麦、杂豆、亚麻、马铃薯、蔬菜、甜菜等农产品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这里草原广阔,水草丰美,“张北马”“西蒙达尔牛”“河北细毛羊”久负胜名。这里多业并举,以皮毛皮革、肉食、制糖、酿酒、酵母、粮油、服装、鞋帽、机械、建材为主的加工业初具规模,是名符其实的牲畜、皮毛集散地和服务京津的副食品基地。张北县物华天实,地下资源极为丰富。目前,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建材和化工企业发展到40多家。蔡家营铅锌矿与澳大利亚合资开采,外商投资1.3亿美元,属河北省大型涉外项目。以硅藻土为原料生产的耐火保温材料居国内领先水平。张北县气候凉爽,景色宜人,是极富特色的旅游避署胜地。元中都遗址、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中都湖等旅游景点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近年来,改革开放为张北县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开放兴县,开发兴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已在全县形成共试。这里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涉外政策和一流的服务水准----政策围绕项目定,服务围绕项目搞,竭诚为各地各界前来投资合作的朋友提供项目审批、水电、土地使用、通讯、金融、保险等等系列化服务,保证每一位合资合作者安全可靠,财运亨通。世界在认识张北,张北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张北人民欢迎四海宾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开发,建功立业,共创张北县美好的明天!
桦皮岭:桦皮岭在张北县东部,与沽源、崇礼、赤城接壤。距张北90多公里。桦皮岭主峰海拔2128米,比泰山高出八十多米,是坝上最高峰。天下十三省,冷不过桦皮岭。这里年均气温只有4度,7月份为15度。无暑,夏天是最美好的季节。桦皮岭的背坡原始桦木葱葱郁郁,各种山花野草有一米多高。漫过一坡一岭。有野黄花、金莲花、野玫瑰、芍药花、干枝梅、凤帽菊、蘑菇等野生植物三百多种。这里山花烂漫,凉风习习,是夏季北方地区最佳的避暑地。
白龙洞:白龙洞在张北县台路沟南部坝头山崖的半山腰。这里近似90度的绝壁,有300米深,洞口约二十几平米,深不可测。据说,从洞里扔进活鸡,就从几里外的红丝洞飞出鸡毛,洞里经常有“呼呼”的风声。现在洞里有神水、神土、莽洞,引得周围乡里顶礼膜拜。从坝顶探进白龙洞,山路崎岖,灌木丛生,异常艰难,当年日本人追八路到此,也手足无措,后架起大炮轰击,白龙洞也安然无恙。白龙洞所在的坝,杳无人迹,山花烂漫,站在坝顶,北疆的辽阔、南国的绮丽,尽在眼底。
大圪塔石柱群:大圪塔石柱群由排列整齐有序的六棱石柱组成,据专家考证,此乃火山爆发形成的特殊景观,距今已有2500多万年的历史,举世罕见。据考证,类似的石柱群自然奇观,只在英国的北爱尔兰有一处,叫“巨人堤”。
苏蒙烈士陵园:苏蒙烈士陵园由纪念塔、纪念碑和烈士墓三部分组成,位于张北城南15公里的野狐岭西侧山上,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在此牺牲的60名苏蒙联军将士而建。野狐岭是塞北之门户,边陲之要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诗云:野狐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娱乐、观赏、度假为一体的太子湖草原度假村坐落在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东南1公里处,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湖区水面800亩,交通、通讯便利,距张北县城13公里,距张家口市58公里,距北京市256公里。苍茫辽阔、凉爽宜人的太子湖草原度假村,是夏秋避暑和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太子湖得名于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在700多年以前,成吉思汗的三太子窝阔台在大臣木华梨的陪同下,来到这里,驻马山顶,只见一汪南北山峦相拥、绿树环合、清澈如镜的湖水。茂盛的草场獾狍出没、百花斗艳,凉风吹来,顿觉心旷神怡,连声道:《赛脑(好啊)!赛脑(好啊)!”此后便经常乘兴出宫,游玩于此。故得名太子湖。元中都建成后,皇帝、太子、达官赞族们也常游猎于此。蓝天、碧水、绿树、-颇具特色的建筑以及零星点缀的牧群构成了太子湖草原度假村独特的坝上草原游牧风情。湖水碧波荡漾,鱼儿嬉戏其中,坐在游船、快艇上荡游太子湖,可尽情领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高原“水乡”风光。湖南北两岸遥相呼应的别墅式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可分别容纳350多人就餐,150多人住宿,召开的60多人的会议。享受着令人垂涎的奶茶、美酒、羊肉、口蘑和蒙族歌舞,优质的服务,使人超凡脱俗。南北两岸分别开辟了200多平方米的钓鱼池、游泳池,钓池内鱼儿遨游,岸石垂钓,悠闲自得;畅游泳池,流连忘返。坐落在湖上游的5000多平方米的跑马场,路上马背,跨上骆驼,奔驰在广阔的草场上,令人遐思。在四周的三座围山上有三条蜿蜒曲折的环山道,可直通山顶,那里有供你纳凉、住宿的蒙古包、鸳鸳包、帐篷、站在山顶放眼眺望,湖水草场、绿树丛林、鲜花游人可尽收眼底。太子湖草原度假村山、水、草、林的最佳组合与周围别致的现代建筑形成了凉爽、静谧的环境,实为旅游、避暑、度假、休闲、会议的绝好去处。太子湖草原度假村还有滑雪、滑冰、水上娱乐等广阔的开发项目
行政区划
张北县,北靠内蒙,南临京津,处于华北内地连接内蒙的咽喉地段,为坝上第一县,总面积4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张北县城古有“坝上重镇”之称。张北县辖4个镇、14个乡:张北镇(ZhangbeiZhen)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中心,县政府驻地。面积141.8平方千米,人口4.90万人,镇政府驻东大街8号。辖树儿湾、新村、西关、东关、永胜昌、南壕堑、九卜树、蔡脑包、和尚庄、黄土湾、西梁、小柳沟、瓦窑湾、马连滩、赐儿山、大庙滩、海子洼、元泉厂、星秀沟、陈军沟、三道洼21个行政村。公会镇,二台镇位于河北省张北县西北部,内蒙古草原南端,毗邻沽源县、察北管理区,距县城30公里,距北京280公里,207国道纵贯全镇,交通十分便利,是连接一蒙十三县(旗)的咽喉之地。全镇有29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9043户(其中农业户8617户,非农业户426户);27012人(其中农业人口26295人,非农业717人),辖区面积376平方公理。辖29个村委会:二台、东滩、壕堑、阎林、戴家、戴家、刘旺、二牛、哈拉胡洞、白石头洼、哈拉勿素、谷力半淖、东瓦窑、库金图、兴隆魁、兴隆洼、波罗素、旧围子、板申图、蒋万库、窑儿沟、地局子、金家营、蒋义城、霍玉坊、吉庆沟、东小淖、一卜树、榆树沟、沙地房、乌兰一子更,大囫囵镇位于河北省张北县境东北部,面积277.8平方千米,人口1.98万人(2002年)。辖大囫囵、西沙滩、信杆道、河心、二道渠、大台沟、小麻泥、北壕堑、翠花宫、白茂营、洞铁营、河子村、水泉沟、脑包图、对九卜、白沙梁、万宝庄、黑石头、地茂营、小台沟、二道湾、席麻沟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囫囵村。台路沟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台路沟乡沿革1958年属红光公社,1961年析建台路沟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217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张家湾、黄土囫囵、后大营滩、前大营滩、大圪达、水泉、台路沟、马连渠、李家营、平定庄、羊囫囵、门转沟、芦花、春垦、镇虎台、刘家房、朝阳窑、坝土沟、太评、南滩、六号、石头囫囵22个行政村。油篓沟乡地处张北县南部坝头山区,南面以著名的黑风口、古长城为界,与万全县、张家口市接壤,北接县城,国道207线及张石高速公路纵贯全乡境内,有县道三条(张三线、张五线、长城旅游线)。平均海拔1500米。总面积36万亩,其中耕地11.5万亩,林地11.1万亩(含退耕还林3.8万亩),草地7.2万亩。全乡辖30个行政村,共有109个自然村,总户数9239户,总人口23581人,其中农业人口23183人。民族构成均系汉族。馒头营乡位于河北张北县北部,乡政府驻馒头营村。面积194.5平方千米,人口1.71万,乡政府驻馒头营村。古迹有元中都遗址“白城子”。辖馒头营、李森林、白沙淖、白城子、新地湾、大梁庄、东壕堑、二正洼、黑麻胡、郑油房、王簸箕沟、豆腐窑、胡家房、庙脚底、二圪塄、沟门口、西后滩、大西沟、琶琶咀、南大井、大羊庄、淖沿子、张汉营23个行政村。二泉井乡位于河北张北县北部,乡政府驻二泉井村。面积232.8平方千米,人口2.18万。辖2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二泉井村。辖二泉井、大堆、后四顶、阴家坊、刘油坊、前四顶、大利营、天盆洼、保安营、丁字沟、满克图、范家坊、三道沟、李春和、三义城、三义美、海子洼、东大崖湾、狮子沟、石柱梁、西安板、白土卜子、灯杆淖、西大淖、大崖湾、东大淖、大东梁、黑城子28个行政村。单晶河乡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西部,距县城28.4千米。面积161.3平方千米,人口1.51万人(2002年)。辖1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单晶河村。辖单晶河、大水泉、察老勿其、谢家梁、长河、以连囫囵、贾奎、章木淖、小水泉、下公沟、谢家阳坡、梅茂、三股泉、马家村14个行政村。大河乡位于河北张北县西部,乡政府驻大河村。面积222.4平方千米,人口1.91万。辖20个村委会:大河、满井、公沟、张明、胡家、班青、大面草沟、大艾蒿沟、小艾蒿沟、盘长河、黑地沟、西湾子、水官坊、北房子、三眼井、乱石山、石盖梁、米家沟、寒淖台、鹿尾沟。海流图乡位于张北县西部乡政府驻海流图村。面积284.2平方千米,人口2.05万。辖20个村委会:海流图、杨家房、乌土沟、黄石崖、大土城、七大股、庙南营、邢地湾、义兴店、高家梁、大水泉、郑家房、十字街、胡家梁、大湾、河东、阳坡、公沟、安海、平地脑包。两面井乡位于张北县西北部,距县城47千米。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接壤。面积202.8平方千米,人口1.90万人(2002年)。乡政府驻两面井村。辖23个村委会:两面井、黑土湾、十五号、苏计淖、学堂地、小贲红、东营子、刘家卜、安板营、苏计梁、七格赖、骆驼盘、后水泉、石缸房、西盐淖、玉狗梁、大沟、纳令、二号、五号、七号、阮三、德言庆庙。郝家营乡位于张北县城东北部15公里处,“207”国道及三馒线横贯全乡,东与白庙滩相邻,南与张北镇、小二台相邻,西与馒头营相邻,北与二泉井相邻,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0公里,是通往内蒙、张家口、京津等地的交通要道。全乡辖17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总户数5354户,总人口14480人。辖17个村委会:郝家营、盘城营、脑包洼、西高庙、新地房、五福堂、大庙营、玉带湾、杨家营、四围子、膳房子、万顺堂、牡丹花、三义美、围子。白庙滩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1千米。面积210.1平方千米,人口1.38万人。辖白庙滩、红果图、盘常营、小河子、束弄营、甲石河、三合庄、三眼井、东湾、黄土场、二八地、后号、哈拉沟、连针沟、三塔户1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白庙滩村。小二台乡乡位于张北县东部,乡政府驻小二台村。面积201.5平方千米,人口1.58万。辖小二台、新房营、西滩、三脑包、小西梁、黑山堡、孔读弄、大西梁、后河子、黄羊洼、七里河、化稍营、南泥河、西壕堑、武家洼、马牙石、塞寒坝、羊盘洼、德胜、韭菜沟、柳条坝21个行政村。战海乡位于河北张北县城东北部,距县城56千米。地处内蒙古高原南部坝头,是四县交界之地。东邻沽源县莲花滩乡,西界张北县大囫囵镇,北接张北县三号乡,南与崇礼县狮子沟乡以桦皮岭为界,东南与赤城县独石口镇隔山相望,平均海拔1600米,为沿坝山区。面积177.2平方千米,人口1.19万人(2002年)。辖脑包怀、头号、许家营、小三眼井、马囫囵、大三眼井、车道沟、二道坝、阿不太沟、战海、鱼儿湾、水泉洼、和顺13个行政村。三号乡位于张北县东部偏北54千米。面积192.2平方千米,人口1.52万人(2002年)。辖10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三号村。张沽公路过境。辖10个村委会:三号、三工地、二工地、白水淖、何家营、芦家营、蔡家营、中道盘、旗杆沟、兴盛茂。大西湾乡位于张北县西部,乡政府驻大西湾村。面积216.3平方千米,人口1.53万。辖18个村委会:大西湾、石板台、徐大保、阎家坡、大恒城、大庙湾、西水泉、少道尼、明喜营、铁道房、永德堂、满德堂、黄石崖、胡达赖、东友、南号、西号、生意。历史得名
张北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大都留下活动的足迹,古称"天闲刍牧之场"。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交往融合,共同谱写了这块广袤土地的历史篇章,创造了具有浓郁独特乡土气息的灿烂文化。商周时:本县在内的我国北方辽阔地区活动着一个游牧部落,时人称之"鬼方"。
春秋时:本县属无终国。无终为山戎族,周初归附周,后被晋国大夫中行穆子击败,终为晋灭。春秋后期,本县为东北东胡游牧部落势力范围。公元前279年,燕袭破东胡,逼迫其退却千余里,本县隶上谷郡地。到战国后期已入据秦、赵、燕三国境北。汉初,高帝刘邦北征失败,只好跟匈奴和亲,划分疆界,自此本县改属匈奴,后又复归汉,为乌桓居地。
北魏初:直到北魏初,为拱卫首都平城(今大同),在北部沿边设六个军事据点,以防柔然族,称六镇。本县置怀荒镇(520年)。六镇暴动失败后,北魏政权土崩瓦解,分裂成东、西二魏,不久被北齐、北周取代。唐贞观四年归唐,约五十年后又转归契丹。
辽、金、元:辽、金、元三代民物熙阜。辽属西京道归化州,称燕子城或燕赐城。金设柔远镇。后设柔远县,复设抚州,俱治今张北,本县大部分该州县地。元为"腹里"之地,置隆兴路高原县,1307年,元武宗海山建中都于张北境内的旺兀察都(白城子),同大都(北京)、上都(开平,今正篮旗)并称,成立皇室往返于大都、上都之间的巡都。皇庆元年(1312年),改隆兴路为兴和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起义军刘福通部将关先生、破头潘出师山西,克大同、兴和塞外诸郡,一把火烧了元中都。
明朝:明为边徼。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兴和府,四年后为元据,府废。七年,明将蓝玉再拔兴和,自此本县入明版图。洪武三十年(1397年)置兴和守御千户所,永乐二十年(1422年),被蒙古攻破,后迁至宣化,本县遂为鞑靼势力范围。
明、清之际:明、清之际移民实边,域地历史性开发巨变。清顺治时,本县属官牧地及官荒地。康熙十四年(1675年),本县大部分属察哈尔镶黄旗游牧地。雍正二年(1724年),设张家口理事同知厅,渐次垦辟。民初(1913年)改厅设县,疆域播迁,区划应弯,号称坝上首县,因地处张家口以北而得名"张北"。1935年12月底,日伪入侵,翌年1月蒙政会设察哈尔盟(治今张北),本县属之。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共建立张北县政府接管本县,隶晋察冀边区察哈尔省第七专区,下设一市(即张北市)九区。1946年10月,国民党傅作义部攻占张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组建张(北)宝(昌)联合县,6月联合县分,成立张北县政府。1948年12月15日,张北县第二次获得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旧制。1952年11月15日隶河北省张家口专区。1959年5月张家口专区,张家口市合并称张家口市,张北县属之。1961年5月复置张家口专区,县隶张家口专区。1970年改张家口专区为张家口地区,县属之。1993年6月底,张家口地区撤销,并于张家口市,县隶属张家口市。2005年1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确定张北县为第一批扩大管理权限的县(市),仍隶属张家口市。
地理气候
地理:地势险要,气候独特。县境地形呈高原丘陵景观,大致分为东南坝头区、西部丘陵区和中部平原区三个类型,平均海拔1400-1600米,南部"坝头"海拔1600-1800米,境内桦皮岭海拔2128米,为"坝头"群峰之首。全县地处坝上高寒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6℃。张北县是河北省日照条件最好的县之一,年平均日照时数2897.8小时,全年活动积温2448℃,年平均7级以上大风日数30天左右。全年无霜期90-110天,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少雨、无霜期短是主要的气候特征。张北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原始生态草原保存完整。县内平均海拔1400—1600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60℃,降水量近400毫米,无霜期90—110天,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动植物品质优良。全县草场面积160万亩。林地面积109万亩。森林覆被率18.6%。气候:坝上为寒温半湿润高原气候,平均温度零上摄氏1度,最热月份平均温度在19摄氏度左右,虽在盛夏,犹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此,坝上不仅是一处宽广秀丽、风光旖旎的游览胜地,也是气候宜人,风姿独具的避暑胜地。秋季,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红叶溢金流丹,火红的枫叶、淡绿的樟子松。而到了冬季,银装素裹,滑雪狩猎,更别有一番情趣
地方特产
莜麦:禾谷类作物。学名裸燕麦。根据播种期早晚分为夏征麦和秋蔽麦。莜麦籽粒瘦长,有腹沟,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顶部显著。形状为筒形或纺锤形,莜麦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组成也较平衡。由于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张北被誉为一宝。征麦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坝上口蘑:它一般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的深山峡谷,白蘑是纯天然的食用菌无任何污染,有独特的风味,含有蛋白质,八种氨基酸,谷物中一般所缺乏的赖氨基酸,在白蘑中含量极其丰富,赖氨基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的发展,它含有多种矿物质,以磷、钠、钾含量最高,野生白蘑其营养价值达到“野生食品的顶峰”被外国专家推荐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金莲花:又名金芙蓉,金梅草等,是稀有野生植物,喜冷凉湿润环境,多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或疏林地带。其主产地在坝上周边地区的沿坝地带。金莲花金黄璀璨,口感清爽,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养阴清热和消火杀菌的作用,长期饮用可清咽润喉,提神醒脑,清食去腻,使人精神振作,嗓音清亮。成其对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和声音嘶哑者有消炎,预防和治疗作用,对从事播音,声乐,教育和通讯等语音职业者有特殊的保健治疗作用。
蕨菜:又称长寿菜。它是野生植物,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称,产自深山。蕨菜营养丰富,含胡罗卜素、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质。蕨菜可鲜吃,也可腌制后食用。坝上地区也是我国蕨菜的产地之一,不仅国内畅销,还深受国外宾客的赞誉。
坝上柳棘:胡颓子科。枝灰色,有刺。叶互生,线状披针形,被银色鳞毛。生长不择土壤,可做固沙植物。果也可提炼沙棘精或做饮料。中医学上以沙棘入药,主治咳喘多痰,闭经,咽喉肿痛等。
张北马:张北马是一种杂交改良马。其毛色以粟、骝、黑色为主。体型健美,颈较厚,蹄质坚实,眼大有神,耳直立,结构匀称、紧凑,体幅宽度适宜,髻甲明显,性情温顺而有悍威,挽重能力强,故为我国良种马之一,驰名长城内外。张北县地处坝上,拥有得天独厚的畜牧条件。这里不仅地势开阔平坦,而且草美水丰,自古被誉为“无闭刍牧之场”。清时,除内蒙古察哈尔八旗在此驻牧外,隶属于中央的太仆寺左右冀四牧群、礼部牧场,及上驷院御马场也间设此地。不少有功的亲王、宗室大臣也在此借地放牧。据《口北三厅志》载,今独石口北,红城子南,以及张北县北境,乾隆时就是以怡亲王为首的一伙王公大臣的租牧地。清诗人高士奇在诗中曾对坝上的刍牧业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云山绝好塞垣图,浓黛轻烟晓暮殊。野外八屯分畜牧,马牛千里富青刍”。自1951年以来,张北县的农牧民为了改进当地蒙古马的体型、体力,提高生产性能,用高(纯)血公马对当地蒙古马进行杂交改良,到1958年全县母马改良配种率达到62%,受胎率达80%,成年高蒙杂交一代母马平均体高139.3厘米,体长139.6厘米,胸围195.9厘米,管围17.5厘米,比当地蒙古马增高11厘米,体长增加8.5厘米,胸围增大8.5厘米,管围减少0.1厘米。最大挽力410公斤,比蒙古马重30公斤,经常挽力比蒙古马提高了一倍。当时,河北省农业厅代表国家农林部将这种杂交改良马命名为张北马。由于张北马外貌结构较好,生产性能强,故深受省内外用户的欢迎,销往全国19个省、市和自治区。皮毛业,最具特色和传统优势的皮革皮毛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品达72个大类500多个品种,产量和质量蛮声海内外。皮毛工业的发展使全县大中型肉食加工企业达18家储量近千吨,年加工能力近万吨,形成屠宰、加工、贮藏、运输一条龙,成为京、津、张等大中型城市重要的肉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