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区地图
中原区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交通条件:辖国道G045、G310线2条共计21.3公里,省道S314线1条共计10.6公里,县道X007、X009、X024线3条共计12.173公里,乡道Y001、Y002……Y037、Y046线等42条共计156.278公里,村道23条共计33.942公里。公路通乡率100%,通行政村率100%。全区公路上共有桥梁18座(含国、省道上桥梁)。全区公路里程达到234.293公里(含国、省道公路里程),其中二级以上(含二级)公路里程55.377公里,公路密度达121公里/百平方公里。经济成就:中原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郑州市的主要工业区。辖区工业基础雄厚,有白鸽集团、郑缆集团、嵩岳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70余家,乡镇企业5000余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53家,磨料磨具、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电线电缆等行业在省内举足轻重;辖区科技力量集中,有各级科研机构20余家,大中专院校8所,是全国科技工作示范区,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基础教育发达,市区现有中小学33所,郑州一中、外国语中学享誉全省,是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辖区交通便利,陇海铁路、310国道、郑少高速、绕城高等级公路等穿境而过,建设路、中原西路、嵩山路、桐柏路等构建市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市政基础设施完备,水、电、气、暖等公用设施配套齐全,得天时而占地利,享政通而悦人和。近年来,中原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0.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10.06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8.2亿元,增长19.4%。全年财政收入完成3.25亿元,财政预算支出3.4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3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7013.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39元。全区引进新项目115个,已建成74个;引进内资6.8亿元。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业,全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发展到680公顷。无公害蔬菜343.07公顷,总产量5.3万吨,比上年增长4.7%。千头以上养猪场4个、200只以上养羊场1个、10头以上养牛户49个、1000只以上蛋禽户17个、3000只以上肉鸡户23个,奶牛养殖小区2个,奶牛存栏达1465头。全年肉类总产达2702吨,禽蛋产量达742吨,奶类产量达5033吨,分别增长26%、21﹒6%、36﹒7%。小麦种植1783公顷,总产859.1万公斤;秋粮1413.33公顷,总产754万公斤。全区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440公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27公顷,新增旱涝保收田26.67公顷,新增地埋管1.32万米,新打配机井8眼,更新改造机井9眼,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6平方公里,坡耕地改造35.33公顷。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中原区段实物调查工作。全区46个行政村免征农业税及取消农业特产税,全年免征农业税101万元,共向18510户种粮农民提供粮食直接补贴45万元。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新上项目39个,投入资金18651万元,开发新产品32个。工业企业共完成增加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亿元、增长24%,产销率达98%;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增长27%,实现利税0.8亿元、增长30%;出口创汇1750万美元,增长17.1%。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完成增加值3.5亿元,增长8.8%。企业改制稳妥推进,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14个。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全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非公有制企业达到60个。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建成小游园11个;高标准整治了中原路、嵩山路、建设路3条精品街和桐柏路、工人路、伊河路3条重点景观示范路,改造背街小巷36条,完成了中原西路、防汛路西延工程,长江路、天下路、朱屯东路拆迁工作全部完成,桐柏路拓宽拆迁任务完成90%。对全区70个社区分类开展环境整治,共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游园15万平方米,增加绿地21.2万平方米,硬化路面21.9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7.53万平方米,增添健身器材945件。全区70个社区有28个达到一类社区标准,316个小区(楼院)、156个单位(庭院)达到一类标准。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引进和推广新技术40项,完成列入省、市、区各类科技计划和鉴定项目35个,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2个。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和技术贸易机构14个,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253.95万元,科工贸总产值3892.14万元、总收入3955.67万元,合同登记额128万元。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小学生辍学率为零;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9.21%以上,初中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均达99%以上。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5%左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丧失学习能力者除外)入学率达89.3%以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启动,11个综合医院开通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开展大规模既往有偿供血者人员普查工作,入户调查144519个,既往有偿供血人员685人,采集血清577份,做到了“三个弄清,一个不漏”。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94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0761人,年征收养老保险费1220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城市最低保障资金558万元,发放农村特困户救助资金28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1亿元,增长35.1%,增速位居市内六区第一。财政收入完成4.2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8.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亿元,增长5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40元,增长13.8%,四项指标增速均位居市内六区第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77元,增长11.1%,综合实力位居全省46个城区前列。
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省级文明城区、市“双拥”工作模范区等。
发展目标:郑州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原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几年,中原区将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城区扩张为龙头,以优化环境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动力,调整农业,振兴工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学习型城区,努力建设生态中原、信用中原和平安中原,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旅游资源
茅庐生态园:茅庐生态园源于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乃大泽潜龙,蓄势腾飞,至身茅庐,心观天下之意。它位于中原区西冯湾村贾鲁河畔,即将开通的南水北调大运河在冯湾村东北斜穿而过。该地区沟壑纵横,蜿蜒崎岖,生态园依山傍水而建,占地200多亩,总投资达500多万人民币,已建成为一个集休闲、餐饮、垂钓于一体的生态园区。生态园以农家感受为主,体现休闲的农家生活!天下渔仓:天下渔仓是镶嵌在郑州西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位于郑州市中原区航海西路办事处道李村,从市区出发,到达景区只需二十多分钟。天下渔仓地处碧波荡漾的常庄水库东岸,占地面积70亩,建有餐厅、草棚,有鱼塘30亩,筑堤坝数百米。渔仓以农家乐的形式,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郊游、餐饮、垂钓的休闲去处。整个园区免费参观,餐饮垂钓价格实惠,大家可以携亲朋好友来欣赏水清如玉的常庄水库,品尝新鲜的特色农家菜,感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快乐!
常庄桃园:
市内千亩桃园:春天来了,桃花开了,郑州的桃花源在哪呢?寻访桃花源,不用你舟船车马长途劳顿,就在中原区须水镇的常庄村,它的桃花景致有如《桃花源》记中的描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有近千亩桃林,多数桃树有近二十年树龄。每年四月,桃花盛开,这里桃花朵大、花艳、树如曲梅、园如花海、粉浪翻江、灿若云霞、人戏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灼灼笑春风!,也许你不知道,每年六、七月郑州市约有三分之二的鲜桃都是采摘于常庄的桃园,主要品种有雨花露、霞晖、松森、久保、北京二六等,这里的鲜桃个个白里透红,味鲜汁甜,棵棵都结几百斤,王母娘娘若知道了,蟠桃宴就在这儿宴请众神仙了!常庄人欢迎你和亲朋好友到常庄享受原生态乡村游!
常庄水库:常庄水库位于贾鲁河支河贾峪河下游,坝址在郑州市西南中原区须水镇王垌村东,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2平方公里,总库容174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14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135.34米;历史最高洪水位128.85米;死水位119.04米。水库距省会城区西环路仅2公里。(水库大坝实际高程135.74米,比市中心二七塔处地面高程99米,高36.74米,比郑东新区地面高程83米,高差52.74米)。水库始建于1959年,1960年底竣工投入运行,该库为100年一遇设计,万年一遇校核。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高26米,坝顶宽8米,坝顶高程135.74米;溢洪道为开敞式,底宽50米,长550米,最大泄量1344立方米,溢洪道底高程为128.50米;输水洞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洞,断面2×2米,洞长86米,进口高程为119.04米,最大泄量为40立方米/秒。输水洞进口为检修闸门,为矩形平面钢筋混凝土闸门,2×15吨电动卷扬机启闭,出口为工作闸门,为矩形平面钢筋混凝土闸门,油压起闭。1996年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投资兴建了蓄水工程,自西流湖取水,沿贾峪河故道自流引水至常庄水库溢洪道消力池,再经泵站加压提灌至水库,以做城市供水备用水源。常庄水库库区涉及须水镇、马砦镇、大岗刘乡三个乡镇及刁沟、湾刘、道李、常庄4个行政村。
河南省中国功夫团:河南省中国功夫团坐落在黄河之滨,嵩山之畔的中原腹地,由中国武林精英人物创办。该团成员由少林、武当、崆峒等中国著名武林门派杰出之士组成,肩负着对外表演,传承中华武林大业、弘扬中国功夫精粹的重任。中国功夫团各路精英武功精湛、身手不凡,在中国武林界颇负盛名,至今除国内各地外,还先后受海内外各团体邀请,出访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地利、荷兰、比利时、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希腊等数个国家和地区。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法国总统希拉克、新加坡总统纳丹、马来西亚民进党主席林进益等知名人士亲切接见。《世界日报》、《明报》、中央电视台、加拿大电视台等上百家新闻媒体曾多次进行报道。多年来,中国功夫团先后参加了马来西亚爱心社会慈善义演、美国世界少儿艺术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国际艺术节、世界传统武术节、第二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首部大型原创功夫舞剧《风中少林》等活动。在新世纪里,河南省中国功夫团愿与各国朋友一道,加强在功夫领域中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创造中国功夫和世界武林新的未来!
冯湾梨园村生态园:冯湾梨园村生态园是咱郑州的小江南,位于中原区西冯湾村贾鲁河畔,南接尖岗水库,西联常庄水库、贾鲁河,即将开通的南水北调大运河在冯湾村东北斜穿而过。该地区沟壑纵横,蜿蜒崎岖,园区依山傍水而建,占地300多亩,总投资达800多万人民币,已建成为一个集清真特色餐饮、天然湖野钓、自助烧烤、动物竞技、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清真旅游生态景区。天然河水从园中缓缓流过,古朴典雅的六角亭、竹楼、松木房等为您及亲朋好友聚会提供无限快乐!
自然信息
地形:辖区除西南部为侵蚀、削蚀浅山丘陵地区外,余则为黄土状倾斜平原。整个地势是西部高,东部低,西南高,东北低,即西南----东北倾斜,或局部南北向倾斜。最高海拔149.2米,最低海拔98米。河流:流经辖区河流有贾鲁河、金水河、须水河、索河、索须河。
气候:其气候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春旱多风,冷暖无常;夏炎多雨,水热同期;秋凉晴爽,日照充足;冬寒干燥,风多雪少。一年四季分明,主要受地理纬度、大气环流、崎岖地形等因素所影响。
土壤:土壤种类以地带性褐土类中的立黄土、潮黄土、砂立土、褐土化沙土为主,适应农作物生长。地表水量缺乏,地下水位下降快。
日照:辖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385.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4%。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27天。
农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稻子、玉米、红薯、黄豆、绿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西瓜、甜瓜、酥瓜等。蔬菜主要有:白菜、芹菜、包菜、韭菜、萝卜、豆角、大葱、大蒜、番茄、茄子、土豆、莲菜、冬瓜、南瓜、黄瓜、豆芽等。果树主要有:桃、苹果、葡萄、梨等。风景区仅有一个西流湖人工风景区。
当地谚语:土地篇,地是无价宝人人离不了人靠地长地靠人养地是活宝越种越好人勤地不懒人懒地会变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耕种篇,生土变熟土一亩顶两目深耕加一寸顶上一茬粪犁的深耙的细一亩能顶两亩地惊螭不耙地好像蒸馍锅上跑了气豆子一条根主要犁的深光犁不耙枉把力下光耙不犁白费力气耕地不耙磨不如家中座六耕六耙九锄田一季收成顶一年棉花要想长的好三冬耙磨不能少春分前犁秧田宁可田等耕不可秧等田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天冻地不冻参星不落还能种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谷雨前后按瓜点豆春争日夏争时五黄六月争回耧早种三分收晚种三分丢头伏萝卜末伏芥中伏里头种白菜一寸花二村瞎播种三寸净白搭一寸浅二指深过了四指就得闷一季早季季早十年庄稼九年好枣树发芽种棉花枣树发芽快种瓜伏里种芝麻头顶一朵花要想收的多别忘混间作高地种芝麻年年没大差多种地头养活老头春谷宜晚夏谷宜早玉米地带豆一年九不漏清明豆谷雨花上罢坟就压瓜,种子篇,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收成种地选好种等于土地多几垄种子田好经验忙一季甜一年好种出好苗良种产量高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高有钱买籽没钱麦苗买种不选三年变玉米种子年年换种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