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市地图
庄河市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庄河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华民族的先人就生息在这里。境内至今存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遗物。商属营州,周属幽州。春秋是燕国地。战国时期属燕国。秦统一全国后,袭燕国旧制,仍属辽东郡地。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属燕国。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改燕国为郡,属辽东郡。东汉属幽州辽东郡;东汉末,公孙度据辽东,属平州。三国时期,属魏辽东郡西安平县地。西晋为平州辽东郡西安平县地。东晋元帝建武之年(公元317年),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先后属前燕、前秦、后燕和平州辽东郡。东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高句丽陷辽东。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七月,唐军拔石城(今城山)。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克平壤,收复辽东,置安东都护府,庄河属之。辽时属东京道东京辽阳府。金时属东京路。元时属辽阳行省辽阳路,明代属辽东都指挥使司,西与西南部为复州卫东,西北与北部为盖州卫秀岩城地,东及东北部为凤凰城辖域。清初属奉天府盖平县。当时盖平县下设十二社(县下行政组织)庄河地区分属两社,西部为复来社,东部为岫岩社。清乾隆时属岫岩厅(由盛京特别行政区管辖)。清朝在盛京(现沈阳)设奉天将军与奉天将军府尹,对辽宁地区实行旗民分治,“凡满洲、蒙古、汉人八旗事务,则统之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则统之于奉天府尹。”岫岩厅隶属于奉天将军,庄河因之。光绪二年(1876年)一月,岫岩厅改为州,隶凤凰直隶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根据奉天将军赵尔巽“庄河地属岫南控海之滨,左右扼制海口,适当冲要设治实属相应”的奏请,同年十月,划出岫岩州南部地区,设置庄河厅,并设庄河厅抚民同知。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改变辽宁地区行政建置,罢将军置东三省总督,废除“旗民分治制”。庄河厅隶东三省总督奉天省兴凤道。民国2年(1913年)1月,庄河厅改为庄河县,隶属奉天省东路道(1914年5月更名为东边道)。1931年~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庄河沦为“伪满辖域”。1945年9月9日,八路军挺进东北先遣支队解放庄河,同年9月12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辽南地区第一个县级人民政府——庄河县民主政府,隶属安东省。1946年11月被国民党占领,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收复庄河,重新获得解放的庄河隶属辽南行政公署。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直属辽宁省。1949年5月至1954年8月直属辽东省。1954年8月至1956年5月直属辽宁省,1956年6月划归安东省专区。1959年1月划归旅大市。1965年12月划归丹东市,1968年12月划归旅大市(今大连市)。1987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边境县。1992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属辽宁省县级市,由大连市代管。庄河县名,启用于清朝末年。明朝以前称红崖子。清初仍称红崖子。以城北5里许天秤山南下一带土岗赤色,旭日东升,望之如一片丹霞得名。清末,易名红崖子为大庄河。嗣后,“庄河”之称始见。对庄河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曰,天秤山东麓大河东岸居人逐年增多渐成村落,渔舟、商船由海溯河至此停泊装卸,因此称其为“大河庄坞”简称“大庄坞”。大庄坞船只来往穿梭,生意兴隆,人们日子过得红火。有人提出募化点钱财,选个地点修座大庙,求神灵庇佑永享太平好日子久长。这一提议为大家共同接受,庙址选在大河西岸。庙宇修好后,还少一口像样的大钟,遂派人去烟台铸钟,铸钟工匠误将“大河庄”铸成“大庄河”。一曰,“大庄河”本为今“庄河”水旧称,因县城处庄河之滨,所以,取其河为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庄河厅成立后,“庄河”作为一独立的治域名称而存在,迄今已沿用近百年。庄河县旧名红崖子,此名来自于城北五里许天释山南边一带的土岗。此岗呈赤色,旭日东升之时,远远望去宛若笼罩在一片丹霞之中,故称此岗为红崖子。庄河地名以庄河水流于此地而命名。光绪32年(1906年)10月,设立庄河厅。1945年9月12日庄河县民主政府在庄河成立,隶属安东省,面积3891.76平方千米;1946年6月改隶辽南行署区;1946年11~1947年6月,被国民党军占领;1948年8月隶辽宁省,1949年5月隶辽东省;1954年8月属辽宁省;1956年2月隶安东专区;1959年1月划归旅大市;1966年3月改隶丹东市;1968年12月重新属旅大市。1992年9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庄河县,设立庄河市(县级),同时撤销庄河镇。2000年1月26日,经辽宁省政府(辽政[2000]15号)批复同意,撤销庄河市兰店乡、石山乡,合并设立兰店乡;撤销桂云花满族乡、横道河乡,合并设立桂云花满族乡。撤销鞍子山乡、花院乡,合并设立鞍子山乡。撤销明阳镇、尖山镇,合并设立明阳镇。撤销栗子房镇、南尖镇,合并设立栗子房镇。撤销小孤山满族镇,将其所辖的12个村与吴炉镇合并,2个村与黑岛镇合并;撤销青堆镇、沙岭乡、高岭乡、塔岭满族镇,将原青堆镇与沙岭乡和高岭乡的5个村合并设立青堆镇;将原塔岭满族镇与高岭乡4个村合并设立塔岭镇;撤销大郑镇、高阳镇,合并设立大郑镇;撤销光明山镇、平山乡,合并设立光明山镇;撤销仙人洞镇,将其所辖区域与仙人洞国家自然保护区、冰峪沟旅游度假区合并。2001年11月1日,设立仙人洞镇,将三架山乡东马道口村、耿庙村、三架山村、李洞村和蓉花山镇小峪村划入仙人洞镇。2002年7月18日,辽政[2002]184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庄河市仙人洞镇、三架山满族乡,合并设立仙人洞镇。撤销观架山乡,设立昌盛街道办事处。2003年6月,长海县的石城乡、王家镇划归庄河市管辖,这两个乡镇是1960年9月1日由庄河县划给长海。国务院2004年9月11日国函[2004]72号、辽政[2004]261号批准:将长海县的石城乡和王家镇划归庄河市管辖。财政税收
概述:2004年,庄河市地方财政收入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完成预算的10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28亿元,增长17%。在全部收入中,市本级收入3.3亿元,增长34.3%;乡镇级收入1.1亿元,下降16.9%。地方财政支出7.96亿元,增长11.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34亿元,增长3.7%。国税、地税各项税收合计为5.2亿元,增长4.2%。国税各项税收为2.2亿元,增长31.5%,其中增值税1.74亿元,增长40.8%。地税各项税收为2.98亿元,下降9.7%,其中营业税1.5亿元,下降11.9%。2004年,庄河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5.3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8.7亿元,增长33.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增长31.3%。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额11.5亿元,增长192.8%;更新改造投资额3.5亿元,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5亿元,下降48.3%。【投资构成】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3.6亿元,下降12.2%;第二产业投资22亿元,增长98.2%;第三产业投资9.7亿元,下降15.8%,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5.4∶41.7∶42.9调整为10.2∶62.3∶27.2。【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庄河港、庄河电厂建设按期进行,华丰美国家俱工业园、花园口工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全市新开工百万元以上产业化项目265个。其中工业超亿元项目9个,超千万元项目91个。农业:2004年,庄河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7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农业产值16.9亿元,增长13.4%;林业产值0.9亿元,增长12.5%;牧业产值18.2亿元,增长19%;渔业产值21.8亿元,增长19.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亿元,增长8%。在全部农业总产值中,渔业的比重达到37.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种植面积】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6.1万亩,比上年增长4.4%,其中水稻17.1万亩,增长26.6%;玉米66.8万亩,增长10.2%;大豆19万亩,增长15.8%。油料种植面积1.1万亩,下降31.1%;蔬菜种植面积11.5万亩,下降4.3%。【农产品产量】完成粮食总产量45万吨,比上年增长24.3%。其中水稻产量7.4万吨,增长42.3%;玉米产量29.1万吨,增长29.3%。蔬菜总产量45万吨,增长4.2%。水果总产量18.5万吨,增长0.5%,其中苹果12.8万吨,下降3%。【畜牧产品产量】全年生猪饲养量138.4万头,增长19.2%,其中存栏64.3万头,增长27.1%;出栏74.1万头,增长13.3%。大牲畜饲养量15万头,增长2%,其中黄牛12.2万头,增长1.7%。家禽饲养量3001万只,增长4.8%。完成肉类总产量12.2万吨,增长10.9%,其中猪肉6.7万吨,增长9.8%;禽肉4.8万吨,增长9.1%。禽蛋总产量5.5万吨,增长31%。奶类总产量0.19万吨,增长18.8%。【林业】全年植树2400万株,造林1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8%。【渔业】完成水产品产量32.6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海水养殖产品产量20.9万吨,增长1.5%;海洋捕捞产品产量11.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新增杂色蛤、魁蚶、海参、河豚鱼等增养殖面积17万亩,设施渔业15.8万立方水体。【农业现代化】全市现代农业园区25个,其中,省级园区5个。全年新增投资1.2亿元。新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50%,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点城市。【生产条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2.6万千瓦;完成机耕面积98.2万亩、机播面积22.4万亩;化肥施用折纯量3.68万吨;农用薄膜使用量0.15万吨。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4万亩。2004年,庄河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工业生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6亿元,增长39.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0.2亿元,下降22.6%;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4.2亿元,增长50.8%;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8.2亿元,增长15.2%;集体企业及其股份合作企业完成产值1.6亿元,增长15.4%;其它经济类型1.4亿元,增长22.9%。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完成产值25.1亿元,增长46.2%;重工业完成产值10.5亿元,增长26.3%。完成出口交货值17.1亿元,增长49.4%。【产销衔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32.2亿元,比上年增长37.4%。产品销售率为90.3%,比上年减慢1.5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销售率为87.8%,减慢4.8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品销售率96.3%,加快6.1个百分点。产销率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65.1%,集体企业为98.5%,股份合作企业为76.4%。股份制企业为91.7%,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为90%,其他经济类型94.5%。2004年,新建大型商业设施总面积14万平方米,累计投资5亿多元,创历史新高。新天地商业城、旺客隆联营商场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以及海鹏、凯恩、天外桃源等星级酒店相继竣工开业,新的商业业态初步形成。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年内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1亿元,接待中外游客150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25%,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庄河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按消费类别划分,吃的零售额11.8亿元,增长11.3%;穿的零售额6.4亿元,增长6.7%;用的零售额6.7亿元,增长4.7%;烧的零售额1.2亿元,增长71.4%。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和集体商业零售额7亿元,增长20.7%;私营和个体商业零售额12.6亿元,下降29.2%。按城乡消费市场划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8.4亿元,增长6.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7亿元,增长20.3%。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24.3亿元,增长11%;餐饮业1.8亿。2004年,庄河市城市建设区比1997年扩大了1倍,达到25平方公里,人口增至20万人。城市日供水能力5万吨的净水厂建成后,城市日供水能力提高1倍;城市供热面积比1997年增加2倍,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6条公交线路开通,五大广场、体育馆、图书馆、青少年宫、西山公园的建成,水仙花园、未来新家园等十几个生态型、标准化居住小区建设,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畅通工程”达到国家C类城市一等管理水平。自1998年以来,庄河城市及小城镇建设累计投资超过40亿元,相当于过去30年的总和。庄河已由一座封闭落后的边陲小城发展成为极具开放度和发展活力的海滨新城,实现了由县到市的历史性跨越。庄河市实施城区绿化、巷路改造、低洼区排水、公厕改造、破损路面维修、路灯安装、西山公园环境改造等民心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蓝天、碧海、绿地”环保工程开始启动。加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市政卫生设施管理,强化土地管理,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教育:2004年,庄河市拥有高级中学7所,初级中学27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274所。全部学校在校学生11.18万人,其中,高中1.29万人,初中3.7万人,职业中学0.12万人,小学6.07万人。全市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为0.7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59万人。新建六高中、扩建三、四、五高中,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70.8%,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改造120所、15.67万平方米,消灭农村危旧校舍。
卫生:2004年,庄河市有卫生机构44个,其中县(市)级医院7个,乡(镇)医院30个,总床位2025张。全市卫生机构人员31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63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1102人,注册护士659人。年内,加强市、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中心医院住院部综合楼投入使用,妇幼保健院、疾病控制中心迁建进展顺利
气候资源
庄河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历年(1970~2000年30年间,下同)平均气温为9.1℃,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29.3℃。受山地和海洋影响,南北气温相差1~2℃。由于处于东亚季风区,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明显变化,冬季受亚洲大陆蒙古冷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夏季由于印度洋热低压和北太平洋热高压强大,盛行偏南风。历年平均日照为2415.6小时,日照充足,日照率56%左右;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57.4毫米。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56%,受地形和季风影响,降水量自西南向东北递增。历年无霜期平均为165天。2004年,庄河市地区平均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为10.0℃,较历年平均值高0.9℃,比上年高0.5℃。其中,8月11日最高气温为32.5℃,为本年度气温最高极值;1月21日最低气温为-20.1℃,为本年度气温最低极值。年日照时数为2538.4小时,较历年日照平均时数多122.8小时,比上年多195.5小时,无霜期为177天,比上年少21天。年内,庄河市区最大冻土深度为39厘米。2004年,庄河地区总降水量为733.7毫米,比上年多降水132.6毫米,是近6年来降水量最多的一年。年内,暴雨或暴雨以上(日雨量≥50毫米)天气过程有3次,分别出现在7月18日,降水量为53.3毫米;8月3日,降水量为89.1毫米;8月28日,降水量为109.2毫米。庄河地区北山面海,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气候属于暖温带湿润大阱性季风气候。具有一定的海洋必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日照丰富,季风盛行。月气温平均日较差在10℃以下,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春季(4~5月)降水少,气温回升快,4月末终霜。4月初大地化通。西南风增多,降水量渐增。全季降水量较少,罕见的暴雨。南北风交替频繁,有大风。4月末到5月初闻雷。春旱时4月上旬可见冰雹。夏季(6~8月)高温、潮湿,多连雨阴雨和暴雨天气。7月下旬到8月中旬最热。每月降水日数都在10天以上,暴雨多出现在7、8月,平均每月可有1_8次。季降水量大,占全年降水量60_70%。空气湿度大。秋季(9~10月)天高云淡,气候凉爽。进入9月后,气温迅速下降。10月上、中旬出现初霜。10月可有寒澎袭来,北风渐增。晴天,每月可达7~12天,低云明显减少。降水量骤减,有时有暴雨出现,9~10月为全年冰雹最多月份。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干冷、晴朗。初冬(11月)西北、西南大风交替频繁,几乎每月皆有风天,有时连乔10天左右,降水稀少,10月中、下旬可见结冰。冷空气频繁袭来,气温急剧下降,寒潮月平均1~3次。1月最冷。交通运输
庄河交通便利,有国道横穿东西,庄林线、张庄线纵贯南北,城庄铁路连接东北铁路网,新建成的黄海大道更将庄河与大连市区连为一体,正在筹建中的庄河新港建成后将使庄河成为通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和俄罗斯的新口岸。大庄高速公路全长123.5公里,庄河到大连只需90分钟。过境国家级公路鹤大路原名丹城路,始建于民国21年(1932年),全路长216.4公里,新中国建立后,西端延伸到普兰店,东端延伸到通化,改称“通普路”1959年改为“安普路”1965年改“丹普路”。1975年又经过技术改造,路基加宽至12米,路面加宽至10为米。并铺筑66.1公里黑色路面。1980年2月,根据国家交通部指示,由省道升为国道,改称鹤(鹤岗)大(大连)路,并定为国道205线。庄河段93.9公里。庄林公路原盖庄公路,始建于1955年4月,同年12月竣工,国家投资410万元。庄河段长68.33公里,北起盖县南沈大公路,南至庄河与鹤大公里相接,境内路经茧场、桂云花、长岭、财主房、杨家屯等29个村屯达庄河。国家交通部于1979年12月,将原盖庄公路定为跨省区国家级公路,延伸至内蒙古昭乌达盟林西县,庄河以南延伸至打拉腰港口,并定为305线,定名为庄林路。将公路、铁路、海运结为一体,形成贯通纵横交通网,成为国防和经济干线。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143公里,庄河到机场经高速公路,驱车一小时即可到达。庄河环境优美,风光秀丽。有被誉为“辽南小桂林”的冰峪风景区,有始建于晋唐时期的城山古城,还有仙人洞、黑岛等多处佳景名胜。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庄河丰富的旅游资源。南部沿海有黑岛旅游区、蛤蜊岛游览区、海洋乐园海滨度假村;中部有城山古城游览区,龙山湖旅游度假区;北部以冰峪旅游度假区为龙头,有仙人洞自然保护区、天门山风景区、步云山温泉游览区、桂云峰生态山庄,构成了庄河纵横相连、点面结合、相互补充、互为呼应、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旅游资源网络,是庄河旅游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庄河民风淳风正、人杰地灵、民间书画和剪纸艺术在海内外屡获大奖,各种体育人才辈出,历来就有“书画之乡”、“田径之乡”之美誉。小学脑心速算、写字教学闻名海外。改革开放以来,庄河内引外联,广开门路,将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形成巨大的发展潜力。庄河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正矢志把一个更加美丽、繁荣、文明的新庄河展现在世人面前。庄河传说
庄河:庄河名称,起始于清朝乾隆三十九年。在现在丹普公路庄河大桥东北靠山处有一个自然屯因临近大河,起名叫大河庄。当时河道既宽又深,通向大海,因此许多渔船、商船都到大河庄停泊,卖货买货。由于往来船只繁多,这一带生意就兴隆起来,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挺红火。有人提议建一座大庙,结果一倡百随,众人响应。庙址选在红崖东侧一个地方,庙名叫天后宫。庙宇建成后,还少一口像样的大钟。办事人将编好的钟文及捐款上缘簿的名单,交给烟台一家作坊掌柜。将大钟用船运回来后大河庄人将钟悬挂在钟架上,用木棒一敲,响声能传到十里以外。可这时有一个人看完钟文后大声说:“大钟的钟文把地名给弄错了,咱这里本来是大河庄,钟文却铸成大庄河,这不叫神灵见怪吗?”办事人于连忙用船将钟运送到烟台,找铸钟那家作坊计较。铸钟师傅听后,不慌不忙地说:“你原先的钟文,我没看错,也没有马虎从事。其实这里有个缘故。我从接到你们这份活儿之后,一连三天晚上做梦,都是天后圣母托梦给我说:‘海北善男信女一片虔诚之心,为我建庙送香火,’我应该为他们大发慈悲,你铸造的大钟万万不可铸上‘大河庄’字样。这个名犯忌,大河庄,庄在河里,主十年九涝。铸成大庄河,让庄管住河,便能主那地方风调雨顺。大河庄的办事人听后,觉得有道理,就将大钟又用船运回来,向善男信女说明缘故,大家听后认为有道理,都心悦诚服。天后宫庙建成于清朝乾隆三十九年,原来的大河庄就从这年改成大庄河坞,后来又叫大庄坞,直至现在。这条大河就开始叫大庄河,后来红崖上形成集镇,就叫庄河镇。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岫岩州南部划出设厅命名为庄河厅(民国二年改为庄河县),以后行政区划都用“庄河”二字。冰峪:冰峪,这个名称听起来有些奇特。据说,那是远古时代经过一场恶斗留下来的。盘古开天辟地不久,不知哪一年,从这一带地下突然钻出一条火龙来,这条火龙很凶猛。一天,火龙来到大海边上,想把大海烧干。没曾想,竟在这里惹出一个死对头。这个死对头,原来是隐藏在海洋深处的一条冰龙。两条龙从海面上厮打到空中,又从空中厮打到地面上,打得难解难分。这时冰龙心生一计,一头钻进海里去,歇息了一阵子,恢复了元气,冷不防从海里钻出来,像拧麻花一样,扑到火龙身上,火龙还没转过劲来,就被拖进深海里淹死了。冰龙得胜后,一纵身,腾云驾雾凌空而起,放眼一看,果然是个好地方。游览了半天,觉得累得慌,便找一处地方睡起大觉来了。这一觉几千几万年过去了,冰龙身上的冰,增加了一层又一层,原来的山岭沟壑都被冰山盖在底下,这里完全成了冰的世界,没有一点生气。这件事惊动了上苍,玉皇大帝便派杨二郎下凡,用赶山鞭要把冰山赶到海里去。可是,杨二郎打来打去,也没把冰山赶走。无奈,太上老君打开八卦炉,把炉水全倒在冰山上,可冰山烧了长,长了烧,最后还是无济于事。最后太阳神来到冰龙沉睡的地方,持金针破冰而入,对准冰龙的脑门直扎进去,随即是一道火光,冰龙挣扎了几下,四脚朝天便死去了。从此,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火龙和冰龙折腾,给冰峪留下了山、水、林、泉。后来唐朝征东,李世民和薛礼于阳春三月到这里,给这里起了个名叫冰峪,一直叫到了今天。
古老温泉:步云山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南4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天然古老的温泉,热水旺通。提起这处温泉,在民间很早就流传一段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年岁初,天上王母娘娘带领一群仙女驾着祥云在空中漫游,从云端向地面一看,有一股白气接连不断由地冲空而起,王母娘娘对这处温泉仔细观察后,对众仙女说:“这是一处宝泉。不过,这处宝泉应该严加保护,防止有恶魔妖怪来破坏。你们谁愿留在这里?”有个仙女说:“我愿留在这里守泉。”王母娘娘一看,这个仙女名叫晶玉,于是对她说:“那好,我送给你一根银簪子,可逢凶化吉。”晶玉独自一个留在这里,或飘在云端,或栖息古树之上,或守在温泉之旁,每时每刻都不离开温泉附近。有一年春暖花开时,晶玉从虎口救出一年轻猎人聂金。聂金与晶玉二人结了婚,在温泉附近搭个茅屋草舍为家,以便长期守泉过日子。过了一年多,晶玉生了一个又胖又乖的儿子,给儿子起名聂成泉。聂成泉到了20岁这一年,聂金和儿子上山拾蘑菇去了,家中只有晶玉一个。天上王母娘娘派仙女告诉晶玉:“王母娘娘认为你保护宝泉的功果已经圆满了,不久王母娘娘就来接你回天去。”晶玉自来到凡间,经过年久日深,一旦离开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又一想,不能因儿女情深,就忘了天上的戒律。自己暗下决心,在回天之前,绝不让丈夫和儿子看出愁眉哭脸来。重阳节很快就到了,王母娘娘和一些仙女就落到这里,聂金忙跪下向王母娘娘叩头,王母娘娘叫他起来,对他说:“你是孝子好人,应该得到好报。今年守泉的事儿,由你父子承担,不要离开这里。若能做到这点,你聂家子孙后代定能相继绵延!”说完,王母娘娘接晶玉回天去了。
步云山天女木兰与大叶山荷: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无论成仙之前,还是成仙之后,都爱花如命。这天他在人间发现并培育出一种木本花卉,非常美丽,但是还没有名称。吕洞宾从天上请来很多仙女前来欣赏,他灵机一动,对众仙女说:“这种花就叫天女木兰。今天是请天上仙女来赏花和命名,用这个名很有纪念意义,你们意下如何?”众仙女听后表示同意。从此以后,这种花就叫天女木兰。众仙回天之后,其中一位名叫玉姐的仙女,对天女木兰情有独钟。她以前最爱荷花,想永远生活在这两种花丛之中,成为这两种花的花神。思来想去,决定偷着下凡,来到步云山一带,精心为天女木兰塑造灵魂,并广泛传播繁衍。一个夏天上午,玉姐施用法术,救了一个年轻小伙子———金哥,玉姐暗里观察,金哥确实是个孝子,就简单成亲了。成亲后,金家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一天,玉姐提筐上山捋野菜,忽然来了两位金甲天神挡住去路。金甲天神厉声说:“玉姐你私自下凡,已经犯了天条。王母娘娘降旨,派俺俩前来惩处你。你是回天受惩,还是就地受惩?”玉姐说:“宁愿粉身碎骨,我也要留在这里!”一位天神看守玉姐,另一位天神用神剑将山劈开一道深沟,逼着玉姐走进去,然后深谷合上,就将玉姐关进山里。玉姐平生所愿,让荷花与天女木兰都长在步云山上,生前这种愿望没能实现,死后她的灵气不散,便在阴凉的葬身之地,生长出大叶山荷。玉姐倔强的性格,润育了大叶山荷和天女木兰,后来,人们就将长大叶山荷的地方起名叫大叶沟。(以上传说由张天贵整理)
石城岛:和许多小岛一样,石城岛上的传说也带有咸咸的海风味道。传说,石城岛以美女和蚬子而著称,胡子(海盗)听说后垂涎欲滴,纠集起船围攻了石城岛。当他们想从东边海域上岛时,发现海岸上布满了兵舰,绕到西边海域,还是兵舰……在小岛外绕了一圈又一圈的胡子终于被吓跑了。第二天,一位老人像以往一样来到海神娘娘庙燃香祷告时,抬头一看渔民们供奉在香案上的小船正在滴水,这才知道,原来是海神娘娘将这些小船变成兵舰,救了全岛的人。
结语:总之,庄河是一个山美水美,依山滨海的好地方.欢迎您来庄河!
经济总量
2004年,庄河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市国民经济健康快速运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年内,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5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6.4%;第二产业增加值73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比例为23.7∶54.1∶22.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765元,比上年增长16.5%。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的排序列第73位。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由庄河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起步区15平方公里。2004年初开工建设,2005年末列入辽宁省鼓励沿海五个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人口民族
人口:2004年,庄河市总人口为91.31万人,比上年减少0.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7.97万人,占总人口的19.7%,农业人口为73.34万人,占总人口的80.3%。全市城市人口为17.8万人,农村人口为73.51万人。年末全市总户数28.13万户。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66‰,死亡率为5.31‰,自然增长率为1.35‰,计划生育率为99.79%。从业人员:全市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含外商投资企业)年末从业人员3.38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34万人,私营企业年末从业人员3.71万人,个体年末从业人员4.5万人,全市乡村年末劳动力31.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9.2万人。民族:2004年,庄河市有满、蒙、回、朝鲜、锡伯、壮、苗、瑶、黎、达尔、维吾尔、傣、京、高山、鄂伦春、鄂温克等1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7.5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8.2%。庄河市少数民族以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居多,这4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90%以上。满族人口近7万人,主要分布在太平岭、塔岭、桂云花、吴炉、青堆、仙人洞等乡镇;蒙古族人口2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大营、塔岭两镇;回族人口近1000人,主要分布在庄河市区和青堆、明阳两镇;朝鲜族人口3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桂云花乡。庄河辖区内太平岭、桂云花乡为少数民族乡,塔岭镇、吴炉镇享受少数民族乡待遇。民族乡镇的土地面积75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8.5%,人口10.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5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46.7%。庄河这4个民族乡镇共有中学6所,小学48所,医院4所,敬老院4所,有乡镇工商企业2500余家。2004年,4个民族乡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3亿元,财政收入3923万元,人均收入2500~3800元。有3所敬老院达到大连市二级院标准,4所医院条件均得到改善,54所学校中有32所校舍予以翻建,60%以上的农户有了庭院经济项目,最多的塔岭镇家庭致富项目达到80%。年内,庄河市民族乡镇侧重培育发展各类经济协会以带动农民形成规模生产。太平岭乡成立歇马杏协会、石材协会、养猪协会;桂云花乡成立柞蚕协会、食用菌协会、养羊协会;塔岭镇成立食用菌协会、养牛协会、养羊协会;吴炉镇成立养鸡协会、特种粮协会等。这些协会在民族乡镇中共带动农户700余户、2.3万余人创办致富项目,年内实现收入4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