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什么意思
xxxx xxxx-xx-xx xx:xx 发布于xx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春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位女子对远征丈夫的深深思念,以及因思念而引发的复杂心理活动。

诗句解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在明媚的春日里,庭院中的黄莺欢快地歌唱着,一位少妇却因为梦境被打断而心生烦恼,她挥动枝条,嗔怒地赶走了这些无辜的鸟儿,这里的“打起”并非真的要伤害黄莺,而是以一种象征性的动作表达内心的烦躁与无奈,而“莫教枝上啼”则直接表达了她不希望黄莺的歌声打扰到自己,因为她正沉浸在对丈夫的思念之中。
情感解读
-
思念之情:诗句中的少妇因为丈夫久戍边疆,音容杳无,心中充满了寂寞与惆怅,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但对于她来说,却因为丈夫的缺席而变得索然无味,黄莺的歌声虽然悦耳动听,但在她听来却是扰人清梦的噪音,这种反常的心理反应正是她深深思念丈夫的表现。
-
梦境与现实:诗句中的“啼时惊妾梦”一句点明了少妇之所以赶走黄莺的原因,她正在做一个关于丈夫的美梦,却被黄莺的歌声惊醒,这个梦境对于她来说可能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慰藉,因为在梦中她能够暂时忘却现实的孤独与痛苦,黄莺的歌声却无情地打破了她的梦境,让她再次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
-
无奈与哀怨: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哀怨的情绪,少妇无法改变丈夫远在他乡的现实,也无法抑制自己对他的思念之情,她只能通过赶走黄莺的方式来寻求一丝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这种安慰又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暂,因为春天终将过去,黄莺终会再来歌唱。
艺术特色
金昌绪的《春怨》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人的喜爱和赞誉,他运用层层倒叙的手法来构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层次;他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最后他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这句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含蓄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生活的热爱向往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到了人性中那些永恒的主题如思念、孤独、无奈和哀怨等
标签: 黄莺儿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