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绵阳市地图 >
安县地图
安县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一)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运行: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7户,本月新增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33.45亿元,同比增长50.7%;实现增加值9.78亿元,同比增长31.2%,增速在全市9个区、市、县中排列第4位,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9.84亿元,同比增长49.0%,产销率为89.19%。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基本建设完成4.67亿元,增长71.7%;更新改造完成5.26亿元,增长35.9%。
(三)城乡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4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县的零售额为7.72亿元,同比增长16.4,县以下的零售额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16.7%。
(四)财政收入增幅较大,金融运行平稳: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0.99亿元,增长19.2%。财政支出3.42亿元,同比增长42.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2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4亿元,同比增长1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2亿元,同比增长15.8%。
安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由招商的“量”变到引进企业和项目“质”的飞跃,2009年上半年,安县引进招商引资项目超过30个,开工项目18个,引资总额35亿元,超过近5年该县招商引资总和;有选择性地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发展强的商家和项目。2009年5月中旬,华晨汽车零部件花荄工业园项目破土动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将形成年产50万台套零部件生产能力。由零部件到发动机再到整车生产,这一项目将带动数十个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同时,安县创新服务协调机制。树立“兑现比承诺更重要,服务比引进更重要”理念,采取重大客商办件服务全程代理,畅通重大项目投资绿色通道,实行“企业直通车”服务,优化项目投资环境;
安县是全国知名的魔芋主产区:截止2009年7月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鲜芋1.2万吨,有魔芋加工企业11家,魔芋精粉年加工能力达6000吨,2008年全县魔芋精粉产量实现3500吨,占全国销售量的25%,是全国最主要的魔芋生产基地。为加强安县“魔芋”名优特农产品保护力度,安县全面展开“魔芋”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报工作,目前申报工作进展顺利,预计11月份接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现场核查。同时全力加快推进魔芋优势产业发展,投资500万启动3万亩魔芋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今年年底前全县魔芋生产基地规模达到2万亩,2011年达到3万亩,实现年产鲜芋3.6万吨,魔芋产业产值达5亿元;
安县围绕八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对重点乡镇、重点村进行集中规划,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强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依托都乐、豪茂魔芋公司在茶坪、桑枣等乡镇重点发展魔芋产业,目前已发展规模种植1万亩,建设良种集中繁育基地200亩。二是依托天雄药业公司以沸水镇为重点,实施5000亩附子工程,现已发展种植附子3000亩;三是依托种业公司,在花荄、界牌、黄土等乡镇重点发展水稻制种产业,现已发展水稻制种2万亩;四是依托双汇等企业在兴仁乡、塔水镇等乡镇实施“十万头生猪”工程,目前两个乡镇年可出栏优质生猪7.5万头;五是依托麒祥木材加工在兴仁、乐兴等乡镇实施20万亩速丰工业原料林工程,目前首期1万亩建设工程已在兴仁乡启动;六是依托春泉茶业有限公司以茶坪乡为重点建设“万亩茶叶”优质基地,目前已发展3000亩,建成优质茶叶品种示范基地150亩;七是依托圣鼎丝绸公司在清泉镇重点实施“万担蚕茧乡镇”工程,今年该镇可实现产茧万担的目标;八是依托绿清香等粮油加工企业在黄土等乡镇建设优势粮油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安县境内设县始于东晋。此前县之大部为涪县境域(涪县治地今绵阳市中区),先后隶属广汉郡和梓潼郡。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侨置晋兴、益昌、西充国三县,属巴西郡。晋兴县治地今永安乡向阳村,益昌县治地今花荄镇联丰村观斗山,西充国县治地今沸水乡街场。义熙九年(公元413年),设置西浦县,属梓潼郡,西浦县治地今塔水镇神泉村。历刘宋、南齐两朝,建置隶属均无变化。梁代撤销西浦县,设置益昌、晋兴2县。武陵王天正元年(公元552年),撤销西充国侨县,新置平川县(又称平州县),益昌、晋兴、平川3县均属巴西梓潼郡。西魏平属后(公元553-557年),平川县迁治西浦县故城址(塔水镇神泉村),改属万安郡;晋兴县撤销并入益昌县,改属巴西郡。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撤销平川县;在晋兴县故城(永安乡向阳村)新置金山县,属安城郡;益昌县改属万安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益昌县撤销并入金山县;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在平川县故城(塔水镇神泉村)新置神泉县。2县均属绵州(治地绵阳市中区)。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绵州改称金山郡,金山县撤销并入神泉县,属金山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金山山县故城(永安乡向阳村)新置龙安县;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在益昌县故城(花荄镇联丰村观斗山)新置西昌县;神泉县仍置。3县均属绵州(唐代绵州一度改称巴西郡)。五代时建置隶属均无变化。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西昌县撤销并入龙安县,神泉县仍置,2县均隶绵州巴西郡。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割绵州辖之神泉、龙安(宣和元年曾改名安昌县)2县与茂州辖之石泉县设置石泉军,治地今北川县治城镇,石泉军隶属成都府路。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石泉军降为军使,神泉、龙安2县还隶绵州。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恢复石泉军,辖石泉、神泉、龙安3县。南宋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石泉军迁治龙安县城(今永安乡向阳村)。元中统五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升石泉军为安州,治地今永安乡向阳村。龙安、神泉2县撤销,地域由州直辖,州仍辖石泉县。安州属成都府路。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为安县,并迁治今安昌镇,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公元1272年)绵州升为直隶州,安县改属绵州。民国2年撤销绵州,安县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直至民国38年12月。1949年12月25日,安县和平解放。建国后,1950年安县属川西行署绵阳专区。1952年撤销行署区设置四川省,安县属四川省绵阳专区。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安县属四川省绵阳地区。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安县属四川省绵阳市辖。1997年,安县面积1404平方千米,人口48.3万,辖9个镇、11个乡:花荄镇、安昌镇、桑枣镇、黄土镇、塔水镇、秀水镇、河清镇、永安镇、睢水镇、晓坝乡、茶坪乡、界牌乡、兴仁乡、乐兴乡、清泉乡、宝林乡、永河乡、沸水乡、高川乡、迎新乡。县政府驻安昌镇,距绵阳市36千米。2000年,安县辖14个镇、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84224人,其中:安昌镇49333、桑枣镇32476、花荄镇45214、黄土镇43714、塔水镇45035、秀水镇61002、河清镇19129、永安镇22670、界牌镇20709、永河镇16985、雎水镇19808、清泉镇15461、宝林镇13740、沸水镇13136、茶坪乡8133、晓坝乡9499、兴仁乡10598、乐兴乡17971、高川乡6288、迎新乡13323。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4年,安县辖17个镇(花荄、安昌、河清、秀水、塔水、桑枣、黄土、永安、睢水、永河、界牌、宝林、清泉、沸水、乐兴、晓坝、千佛)、3个乡(兴仁、高川、迎新)。2009年,安县划出安昌镇、永安镇和黄土镇6个村用于北川新县城建设,至此,安县辖15镇(花荄、河清、秀水、塔水、桑枣、黄土、睢水、永河、界牌、宝林、清泉、沸水、乐兴、晓坝、千佛)、3乡(兴仁、高川、迎新)。

文物遗产

安县姊妹桥:“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解释“桥”。是的,桥就是这么简单。不过,桥中的上品应该是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而集桥、廊、亭于一体的廊桥可以说其中美之经典。安县姊妹桥就是这样的美之经典-----中外闻名的东方廊桥。安县姊妹桥位于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罗浮山温泉风景区中段的晓坝镇五福村,距千佛山旅游公路不到200米,横跨于茶坪河上,呈南北走向,四周群山环抱、竹树葱郁,环境幽静。姊妹桥又名双木桥、高桥、五福桥。始建于元末明初,当时为石板桥。因晓茶河连年涨水,溺水之事时有发生,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乡人自愿捐资捐料请工匠改建成了今天这座木质廊桥,具体的建筑工匠不甚清楚。
文星阁:位于四川安县花荄镇文星村的文星阁坐北朝南,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原是为了兴文、祟文而建的文星阁,光绪十六年(1890年)改建成13层的塔。该塔倒塌前为外显13层檐,内为7层的楼阁式塔,下12层均为方形,第13层为六角攒尖顶,外形似一支饱蘸墨液的毛笔头,通高28米。塔身一层边宽8.95米,塔体第一层下部用条石砌筑。南北中部辟条石砌拱形门,其余12层主要用340毫米×240毫米×150毫米土坯叠砌至顶,出檐部分用300毫米×250毫米×70毫米的青砖叠涩出檐。塔内东壁残存石踏道15级,西壁存有清光绪十六年重修文星塔的题记。文星塔建造宏伟、造型优美,用材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是安县的标志性建筑。1999年,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70~90年代,文星阁曾遭雷电击毁,当地文物部门进行了维修。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文星塔不幸再次倒塌。辽宁省文保中心于当年9月赶赴现场,对文星塔进行了现状勘察测绘,并制定了抢修方案。据了解,修复工程投资200余万元,工程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地使用原材料,按原形制、原工艺予以修复,在加固残存塔体的基础上,并对塔上部10层进行有依据的复原。

社会事业

截止2009年7月28日,四川省绵阳市安县三普共完成18个乡镇203个行政村的田野调查,到达率已达83.5%;登记文物点1022处,其中新发现970处,完成普查任务的97%,取得了田野调查任务完成率全市第一的可喜成绩。安县地处龙门山脉中段,是“5·12”特大地震中的极重灾区,2008年底三普田野调查工作排在全市后面。为迎头赶上兄弟区市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县三普领导小组组长安瑛多次召开三普专题会议,找问题、查原因,研究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一是落实目标责任,实行三普进度日报制:明确县普查办、文旅局、文管所和各乡镇的责任,将三普调查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同时将任务分解到普查组,每天对每个组到达乡镇情况、完成数量和质量等进行考核。
二是稳定队伍,增加人手:安排业务人员专事三普工作,借用文化馆和沙丁纪念馆人员8人,临聘计算机专业人才2人,使田野调查人数增加到14人,由文管所专业人员带队分三个小组开展田野调查,大大提高了普查工作的进度。三是落实经费、安排专车,保障普查工作效率。落实普查经费,为每个普查组配置专用的普查设备,购置必备的雨具、防暑和防虫药品,按照省三普办制定的标准解决普查队员的田野工作补助等。县三普办采取抽调和租赁的形式为每个普查组配备专用普查车,既提高了田野调查速度,又保证了工作效率。
四是强化三普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张贴宣传画、散发宣传册页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工作,营造“开展文物普查,共筑文化繁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区域概况

金三角:安县古称安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西部经济“金三角”,距成都100公里、重庆350公里、西安650公里,距绵阳科技城10公里。县境内山丘坝兼有,幅员1189平方公里,辖14镇4乡,总人口43万。安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建制,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既是清代旷世才子李调元的桑梓,又是现代著名作家沙汀的故里。
环境优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6.3℃,年均降水量1260mm,空气质量常年达国家二级标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2%。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有水泥石灰石、磷矿、煤、硫铁矿、重晶石、铝土矿等矿产资源29种,储量丰富;有动物资源948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77种;有植物资源814种,其中银杏、珙桐等国家一级珍稀植物及枣皮、杜仲、乌药等中药材资源100多种。
基础良好:汽车、化工、医药、电子、建材、能源、食品等支柱产业日益壮大,省级工业园区——四川安县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方兴未艾,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越的发展环境。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湖、罗浮山闻名遐迩,千佛山生态旅游开发区、罗浮山温泉度假区、晓坝中国院子的建设日新月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杂交水稻制种、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水果、畜禽养殖、水产、蚕桑、枣皮等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是“中国魔芋产业之乡”。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人口20万,已与绵阳实现了同城化发展,是绵阳科技城城市功能的重要吸纳区和后花园。正在打造集现代欧陆建筑、典雅新颖、宏伟壮丽为一体的地域特色滨水花园城市。
优势突出:紧靠宝成铁路、成西高铁和成绵广高速公路,紧邻绵阳南郊飞机场,成绵高速复线纵贯全县并设有双向进出口,成兰铁路穿境而过并设客货两站。辽宁大道、辽安路、成青路构架起骨干交通网络,县内交通四通八达,人流、物流进出快捷方便,现代通讯覆盖全县,并开通了ADSL、3D业务和高速宽带网络,光纤有线电视遍布城乡;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6座,35KV变电站9座;电力、水、天然气供应充足。灾后重建的安县,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面对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绵阳科技城建设、灾后发展振兴和对口合作等历史机遇,县委、县政府绘制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蓝图,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旅游资源

千佛山:千佛山,位于安县、北川和茂汶三县交界处,面积约220平方公里,距安县县城仅30公里,横亘于岷山山脉南段,海拔3033米。她古老而又神秘,形成于远古侏罗纪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山岳在冰川侵袭下构成了古老生物群落的避难所,成为多种植物的保存和繁衍地。千佛老祖庙唐代始建,“圣明显应唐宋创修昭千古,佛国威严清造石室垂万载”记录了千佛老祖庙年代的久远和历史的变迁。国家4A级风景区。仙女峰、马桑树、美女山、黑龙潭的传说俯拾皆是,山歌、民谣口耳相传,独具特色的开山节等民俗活动代代相继。千佛的树,古朴、奇特;千佛的水,清幽、澄净;千佛的石,纹路别致,造型各异;千佛的云,波翻浪涌,变化万千;登上千佛顶,看红日升腾,云卷云舒,彩霞满天,普照群山;岷山雪山时隐时现,如出其间;远山近景亦真亦幻,若出其里;东眺西蜀,平畴沃野,广袤无垠,置身其中,宛如漂浮于万顷波涛之上,流连于仙山楼阁之间。千佛山,“五百里方圆连三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演绎出这里灿烂的文化,经久的文化犹如一壶老酒日益醇香,千佛山也因文化而更彰显厚重和沧桑。千佛山横亘在高山和平原之间,成为神奇西羌与内地联系的纽带,自古就是茶马古道中的重要一环。绵州、广元等地的丰富物产通过千佛山峡谷间的古老栈道送往茂汶、松州,甚至到达更远西藏,远方的药材、毛皮伴随骡马铃声来到平原。经济的发展更迭让古道成为遗迹,但峡谷中的栈道让人追忆昔日的生活轨迹。在古老传说中,千佛山是药王孙思邈的地盘,他曾在这里探药读书,后来他收羌女为徒。羌女医术高明,让无数百姓起死回生,于是被王母娘娘点化为千佛老祖。千佛老祖后来在山顶筑庙,千佛山由此名扬寰宇。山顶千佛庙经考证建于唐代,千百年来,千佛山灵气旺显,香火鼎盛,每年四月初一开山节,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蜂拥而至,他们虔诚地踏着漫漫的“成佛之道”,拾级而上,朝山拜佛。尽管千佛庙在民国遭到飞机轰炸,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而没有了昔日的寺庙,但断垣残壁间依然显示着佛地尊严和历史的真实,“千山佛极地,深山藏古庙”的意境深邃而悠远。千佛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还有浓墨重彩的一页,这里还是红色旅游目的地。1935年,红军为北上抗日,红四方面军一路向西,徐向前元帅在千佛山阻击国民党川军的追剿,以保证中央红军的北上,在此打响了“千佛山战役”,激战70余天,击溃敌军,写下了中国革命历史中光辉的一页。岁月流逝,但我们还能找到当年红军战士挖的战壕,战壕四周隐约可见的炮弹坑,山顶矗立的红军纪念碑述说着对阵亡红军将士的缅怀。灿烂文化连接了千佛山的前世今生,也正是由于有了文化的根,千佛山才日益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千佛山已经成为四川第三大自然生态景区。
罗浮山:罗浮山,又名浮山,是1.5亿年前地壳变动从海底浮起的一座孤山。山势峭拔、层峦叠嶂,太乙、凌霄、挂衣、驾鹤、长建等十二峰拔地而起。直指云天。山间林木参天、蜂飞蝶舞、奇石遍布、清幽绝尘。自古以来就有“小西天”、“甲巴蜀”、“浮山叠翠”之美誉。电视剧《西游记》曾在此拍摄,其神采、其仙气,略见一斑。一九九八年被评为四川省级文明风景名胜区。罗浮山上,奇石嶙峋、奇峰峥嵘。其中尤以奇石最妙,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有寻偶的“骆驼”、拜佛的“海豚”、戏鼓的“海狮”、相爱的“情侣龟”。还有“虎头”、“鹰嘴”、“鳄鱼”……俨然一个“动物园”。更有太乙峰最为神奇,整个峰峦恰似一尊坐佛,背东面西,神态庄严祥和,乃中国川西一大奇观。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佛教高僧宣鉴法师在浮山修建飞鸣禅院。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道教真人杨嗣、柴卿将飞鸣禅院改为祥符观。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佛教高僧,常光法师又恢复飞鸣禅院。后山增建天仙观、老君观。稍后,天仙观又辟为学馆,为学子传道、授业、解惑并先后有十二人中举。如此,佛、道、儒相处一山、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形成包容性很强的浮山文化。至今,在“状元包”有“状元鼓楼”。每每有莘莘学子结伴而来,登“状元包”,击“状元鼓”,以明心志,以求激励。罗浮山,山势险要、固若金汤。山上有羌族古城寨遗址多处。羌王城城垣长10520米,东西以条石筑砌为壁,南北以险峰绝壁为垒,东南西北各有坚固石头城门-座。城寨内尚有点将台、哨台、演兵场、石营门等军事、生活设施遗址。距今500多年前羌族兄弟奋起与明王朝抗争的硝烟依稀可见。如今,重建的羌王城南门城楼,古朴,雄伟,有王者风范;碉楼耸立,乌瞰大地;白石神塔和广场大型浮雕,倾诉着古老的传说;民俗楼陈列的古羌文化作品,体现了羌族的宗教、礼仪、风俗习惯;“古羌先圣祠”展出的部分挂画,反映出羌族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罗浮山羌王城别是一番景象羌山醉风情酒寨祝酒歌此起彼伏,喝咂酒、跳锅庄、烤全羊、羌族姑娘热情似火、羌族小伙豪情奔放,徜徉在欢乐的海洋,体验久远的羌族文化……,一湾流水将绿绕;十二山峰送青来。大周末、节假日,或亲朋好友、或商业伙伴,驾车前来游玩,探奇、觅幽、寻古、休闲,享羌乡美食,领羌寨风情。是夜,到山下温泉泡一泡,洗却一身疲劳,是何等的惬意,何等的消遥。罗浮山距成都132公里,成绵高速公路绵阳出口,转绵(阳)安(县)一级公路到桑枣镇,再前行2公里便是人间仙境罗浮山,从绵阳来更方便,42公里即达。
温泉之都:位于四川绵阳市安县桑枣镇罗浮山东麓,温泉水产于1500--2000米井下,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出口水温45.5度。2000年7月通过省级鉴定,被命名为含碘、偏硅酸的镭、理、氟、锶、偏硼酸、硫化氢高温医疗热矿水。由于热矿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因此具有极高的洗浴、保健、医疗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经临床实践,罗浮山温泉已显示出她所具有的医疗保健功效:舒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交感神经兴奋、灭菌、杀虫、软化溶解角质、护肤养颜。惊动京、蜀两地的“树皮娃娃”浴疗七天,出现“脱皮”奇迹的真实故事更增加了她的神秘色彩。自1999年6月24日出水至今,温泉沐浴者已达数万人次,香港亚洲小姐娄茜妮、著名影星岳红、笑星沈伐也曾先后莅临此地。罗浮山温泉神奇的医疗保健功效早已广为流传,被誉为“浮山圣水,人间一绝”!法国的"薇姿"温泉富含17种有益的矿物质,被誉为世界"肤之泉"。而罗浮山温泉则含有20余种有益的矿物质,可与"肤之泉"媲美,被人们誉为"浮山圣水,人间一绝"。这里的温泉水很奇特,其水储于1500-2000米地表深处,水温高达48℃,内含偏硼酸、镭、碘、锶多种微量元素和硫化氢气体,是国内罕见的复合型医疗保健热矿水,有降血压、血清、胆固醇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改变中枢神经的功能,有助于消化系统及肝功能的改善和恢复,对各类皮肤病、关节炎、风湿痛、心血管疾病具有特殊疗效和保健功能,是我国目前唯一经过国家医疗卫生部门鉴定的医疗地热矿泉水。这里是温泉的世界,这里为你提供"六福汤"等100多种温泉浴,从室内浴到露天浴,从温泉浴到桑拿浴,从保健按摩到理疗按摩,从古代养生池到现代健身池,处处尽显"罗浮温泉"的尽善尽美,处处体现"罗浮山温泉"水疗养生"百浴众生,陶冶心志"的经营理念和匠心独到的温泉文化,引领温泉新时尚,使游客在休闲娱乐中达到养颜、养生、健身的目的。人们到此休闲度假参加会议、洽谈商务、休闲、娱乐极为方便。闭上眼睛,在温柔泉水的细心呵护之中,尘世间的繁杂喧嚣如抽丝剥茧般远离身而去,不仅有身心负担归零的心满意足,就连灵魂也得到一种净化、升华……度假区内设施齐全,配套功能完善,服务体贴入微,有绵州温泉酒店、罗浮山温泉酒店、启明星温泉酒店等几家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酒店提供"六福汤"等100多种温泉药浴。
白水湖:省级风景名胜区安县白水湖,位于川西平原北部,紧邻绵阳、绵竹、德阳、成都经济三角带。距绵阳68公里,德阳50公里,成都120公里,周边景点名胜众多,距沙汀故居安县睢水镇2公里,距科技实验基地亚洲最大风洞群30公里,途中有砾石溶洞“龙泉砾宫”、“罗浮山佛教胜地”及“卧佛寺”、西南第一泉“沸泉”,还有引起世界地质界轰动的地质奇观海锦“生物礁”地质带就在湖边。白水湖海拔664米,水面面积3000余亩,蓄水量1672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0米,最深处20余米,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被省建委授予文明风景名胜区。白水湖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湖周群山环抱,湖面宽阔幽静,水质清澈,微风轻拂,波光粼粼。山石以水清而晶莹,林木以水纯而灵秀。23个自然小岛象璀璨的绿宝石布撒在白水玉盘之上,将数千亩巧妙分割组合,形成多层次的立体景区和许多幽深曲折的港湾。白水湖野趣迷人,岛上古树藤蔓遮天蔽日,闲花野草落英缤纷,茂林修竹挺拔青翠,林间小径曲折回环,一直带你到浓萌深处。湖内鱼群觅食卷浪,鸥鹭戏水成群,鸳鸯吻劲畅游,鹭鸶展翅盘旋。湖内盛产美国加洲鲈鱼,其味、其肉独具特色;冬春两季数十万只鹭鸶、野鸭等水鸟汇集湖面,形成天然的水上乐园。99年4月,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续拍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受阻狮驼铃》和《罗汉收大鹏》等三集的外境戏在白水湖拍摄。总导演杨洁及著名演员六小龄童等对白水湖的山青,水碧,岛美非常赞赏,并欣然写“绿岛浮碧波,鸥鹭自悠然”等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