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四川省地图
四川省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市级行政单位行政区域市级行政中心成都市武侯区、成华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新都区、温江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郫县、双流县、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都江堰市武侯区自贡市大安区、贡井区、沿滩区、自流井区、荣县、富顺县大安区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东区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江阳区德阳市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旌阳区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安县、三台县、平武县、梓潼县、盐亭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江油市涪城区广元市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利州区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射洪县船山区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市中区乐山市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眉山市市中区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营山县、阆中市顺庆区宜宾市翠屏区、南溪区、珙县、高县、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翠屏区眉山市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东坡区广安市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广安区达州市通川区、达县、渠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万源市通川区雅安市雨城区、芦山县、名山县、天全县、荥经县、宝兴县、汉源县、石棉县雨城区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巴州区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简阳市雁江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茂县、阿坝县、汶川县、金川县、松潘县、黑水县、壤塘县、红原县、小金县、马尔康县、九寨沟县、若尔盖县马尔康县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甘孜县、丹巴县、炉霍县、九龙县、雅江县、新龙县、道孚县、白玉县、理塘县、德格县、乡城县、石渠县、稻城县、色达县、巴塘县、泸定县、得荣县康定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木里藏族自治县、西昌市西昌市

地质灾害

汶川地震介绍:汶川地震是中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影响范围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等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等地均有震感。
地震灾区产业带:四川将把地震重灾区建成高新产业密集区,在成德绵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基础上,建设和延伸为“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阿坝—雅安—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带。:四川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阿坝、雅安6个地区是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区域,也是“5?12”地震中损失最大的地区。虽然地震对这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造成较大损失,但是发展基础尚未动摇,发展态势仍然良好。根据灾后恢复重建及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四川将按照各个开发区、园区、基地的功能划分、差异性配置、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恢复重建基础设施、仪器装备,研发与制造能力,把地震重灾区建成全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将聚集起2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雅安现代生物农业科技园)、2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广元国家电子装备军民融合产业化示范基地、成都阿坝国家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1个特色材料基地(乐山硅材料高端开发与副产物循环利用产业化基地),形成全省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打造全国一流高新产业技术带。

习俗

社会习俗:摆龙门阵(聊天/拉家常/侃大山…),赶场(赶集),扯火闪(骂街/骂山/零对象发泄,一般有成套成顺口溜的下流或搞笑厥词),绝架(绝交/断绝亲缘关系的吵架),作酒/祝酒(办酒席),吃酒/吃喜(赴宴,一般指婚宴或寿宴等),走人户(走亲戚/赴宴/串门),拜褓褓/保保(认干爹干妈),打老根/拜把子(结拜兄弟),挂红(偶遇倒霉事/晦气事时向当事人索赔或其他),说好话(某家有婚丧寿年等红白喜事时,当众奉上成套顺口的恭维美言良语以获得报酬/小费,但并非乞讨),赌咒(双方多方遇到矛盾/猜疑/误解/不清事实…时,在祖堂或特定地点举行的正式的打赌/下诅咒语仪式),跪香阖/香龛(孩子犯错后让他跪在祖先灵位前默想,即面壁思过)
迷信活动及节日习俗:做道场(人死后按规矩做奇数天的内容繁复的道法仪式以让灵魂安顿,其中有:送终,净身,续火,陪魂,哭丧,走神,跪经,歃血,破地狱,画族谱,办丧宴,扯白布,斋戒,买路,开路,开棺,闭棺,守灯,回煞等等,其中最隆重的就是破地狱仪式),吃斋/赶斋(参加丧事宴会),哭丧/喊冤/叫冤)(人死后做道场的几天,为营造哀伤气氛,有职业性的老妇人用手绢盖脸伪装夸张的嚎哭),问香/请仙娘(家中遇到晦事/不顺事/病事/故事等时,请巫婆(仙娘)到家解惑/作法/下阴等迷信活动),送鬼(家中遇到晦事/不顺事/病事/故事等时,深夜时将米饭等食物倒在田郊野外或大路上,并烧纸作法,望将晦气转移他人,第二清早谁第一个看见或路过,就被转移到他/她身上),供菩萨/请菩萨/烧纸(特定日子或普通日子或做了特餐开始吃饭之前,将筷子架在碗上,然后在香阖前烧纸钱,主人念几句成套的引语,假设主人姓李,最简单的就可以念成“李氏门宗的老祖公老祖婆,今天我们吃鱼吃鸡,请你们慢慢享用”,如果着急更可简念成“李氏门宗,所有都请”过几十秒或一两分钟就可取筷),打扬尘/送灶王(腊月廿三的大扫除,为了廿四灶王爷上天汇报做表现),转坟/打青(即扫墓,在大年初一或前夕以及清明时节,青,即插在坟头的白纸做的小旗),回家娘屋里(正月初二回娘家)
婚嫁习俗::看人户(相亲),提猪脑壳(做媒/牵红线),抱子/送子(领养/寄养),打亲家(因子女婚嫁结为亲家),娃娃亲(指腹为婚),扁担亲(无偿交叉婚姻,一家兄妹或姐弟与另一家兄妹或姐弟通婚成亲上亲),接新姑娘(娶媳妇/当伴娘/扮新人未来的小孩),上门(招女婿/倒插门)
桌上习俗:如:等八人,让上席,磕(搁)筷子,请第一筷,敬酒/翻酒杯,喝转酒,举筷道毕,横筷下桌,道谢慢走…
农作习俗:走人户,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肉、点心、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春倌说春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现在的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说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拜把子,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流行于四川各地。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送节礼,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和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学三年跟三年,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投师学艺一般需三年时间。按习俗,三年之中,师傅只管徒弟伙食,会给少量衣鞋钱和剃头钱,不给工钱,徒弟出工得的工钱也归师傅。三年期满后,许多徒弟还要跟三年才能独立谋生。这三年里,徒弟相当于半个工人,有一定收入。办出师酒,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技师学艺满三年后,如果所学技术已过关,征得师傅同意,便可“出师”。届时,徒弟要大办“出师酒”,请行内有名气的人来参加,祭祀行业祖师神,酬谢师傅的教艺之恩。徒弟给师傅叩头,送给师傅衣帽鞋袜;师傅退还投师文约,对徒弟说此些祝愿的话。按规矩,无钱谢师、未办出师酒的,不能算出师。隔代同姓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犍为县罗城、定文、寿保等乡镇。这一带张姓和吴姓中,保留着隔代同姓的习俗。为了使香火不断,便采取了隔代同姓的办法。
其他民族习俗:牵牲见客,彝族交际习俗。彝族待客,根据客人在社会上的地们而分别宰杀不同的牲口:贵客杀牛,次者杀猪羊,一般客人杀鸡。不管宰杀什么牲口,都一定要等客人进门后,将牲口牵致客人面前让客人看过然后才宰杀,以表明牲口绝非死物或偷来的。俄加,彝语音译,意为分家仪式。同一男性祖先的血缘纽带组成的若干房,经过十代左右的繁衍,可分衍成互相攀亲的独立血族团体,即家支。家支独立时,需举行此仪式。届时,须请巫师念经作法,宰牲祭祖,并将分出的支系祖先的灵牌从原来的岩洞中供奉。相帮彝族社会习俗。凡遇造房盖屋、婚丧嫁娶等情况,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千都乐于从人力物力上予以帮助、接济,有的甚至不请自到,不计报酬。主人家一般只供饭食,不付工钱。吉缩,彝族交际习俗。彝语音译,意为回避。按传统习惯,媳妇和公公、大伯及丈夫的叔叔、伯伯之间都要回避,以示互相尊重。凡需相互回避的人,平时坐、立、行走都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能面对面坐在一起,不能使用粗俗语言,身体各个部位不能有任何接触,即使身上的披毡也不能挨擦着。双方在路上相遇,媳妇应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对方走后再走。如其中一方正忙着,没有发现另一方正走来,另一方应远远绕开。实在绕不开时,应咳嗽一声,以引起都对方注意,及时回避。媳妇不能当着应回避的人梳头,如果在梳头,突然发现对方走来,应赶紧用披毡把头蒙住,否则就是失礼。缩尔,彝族交际习俗。为彝语音译,意为解除回避。如媳妇与需要回避的长辈没能回避开被视为失礼。一旦失礼,须于当晚举行此仪式解除回避。届时,媳妇要带上酒到长辈家中,在至亲好友的见证下,恭敬地给长辈敬一碗酒,电报声明自己绝非有意失礼,以求得谅解和安抚。同时,当众宣布解除回避,从此双方可不再回避。钻牛皮,彝族社会习俗。旧时在冤家械斗后和解、两支以上家支联合对敌、订立彝汉互保条约等场合举行的一种盟誓仪式。该仪式十分隆重重,常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饮鸡血酒彝族交际习俗。把酒倒进碗里,将一只大公鸡当场杀死,将血滴入碗中,双方或多方一齐举碗发誓,一饮而尽。据说,饮了此酒,便必须信守誓言,否则将受到神灵的惩罚。献哈达,藏族交际习俗。哈达,藏语音译,是一种象征吉祥的白色麻纱巾。藏族人每遇朝拜佛像、婚丧节庆、拜会尊长、朋友相见或分别时,都要敬献哈达。根据对象和场合的不同,敬献哈达的方式也不同。向客人献哈达时,必须用双手捧着,将双叠楞边对着客人:向大活佛献哈达时,必须弯腰低头90度,双手将哈达捧过头顶,献于大活佛的座前;向长辈和一般活佛献哈达时,同向大活佛献哈达相似,但弯腰不必那么低;向同辈人献哈达,只须将哈达送到对方手中或腕上即可;对小辈或下属,可将哈达搭在对方肩上。敬献哈达常常是双方的行为,后献哈达一方也可将收到的哈达回敬给对方。扎西德勒

四川特产

成都:文君酒、文君绿茶、清泉红喜兔头、五胖鸭、元宝鸡、四川泡菜、全兴大曲酒、卤漆制品、瓷胎竹编、蜀笺蜀绣、蜀锦、糖油果子。南充:川北凉粉、南充米粉(顺庆羊肉粉)、川北醪糟、锅盔夹凉粉、西充狮子糕、大通热凉粉、松花皮蛋、南充冬菜、保宁醋、张飞牛肉、广柑、蜀绣丝绸、营山板鸭、河舒豆腐、卤味(卤肉、香酥鸭、等),绵阳:烟熏腊肉、丰谷酒王、野山菇、蕨菜、野生山核桃。广元七绝:这七绝分别是。苍溪红心猕猴桃、米仓山牌富硒富锌绿茶、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苍溪雪梨、剑门关豆腐、广元油橄榄。泸州:泸州黄耙、泸州桂圆、合江荔枝、泸州白糕、、泸州油纸伞、泸州凤羽茶、先市酱油,护国陈醋、泸州肥儿粉、古蔺麻辣鸡、殷家坡醪糟、纳溪泡糖、酒心糖、长江鲜鱼黄辣丁、泸州老窖、郎酒、国窖1573等,内江:甜城蜜饯七星椒周萝卜独头蒜炖干贝金丝牛肉威远羊肉汤串串香板板桥油炸粑极品溢香鸡豆腐脑,达州:灯影牛肉,大竹东柳醪糟,渠县三汇果醋,大竹观音豆腐干,凤凰柚,万源萼,旧院黑鸡。宜宾:宜宾燃面、宜宾五粮液、宜宾叙府酒、宜宾红楼梦酒、宜宾高洲酒、高县黄粑、苕丝糖、宜宾酸辣粉、宜宾竹雕工艺、早白尖红茶、苦丁茶、宜宾芽菜、南溪豆腐干、红桥猪儿粑、李庄白肉。自贡:富顺豆花、龙都香茗茶、开花白糕、天车牌香辣酱、扎染、太源井晒醋、自贡红橘、自贡毛牛肉、自贡方便食品调料、荣县嫦酒、剪纸、龚扇、燕窝丝。绵竹:绵竹年画、剑南春、绵竹大曲。雅安:雅鱼、蒙顶茶。眉山:东坡贡肘、龙眼酥、脐橙,资阳:临江寺豆瓣、天府花生、安岳柠檬、宝莲大曲。

巴蜀名人

古代名人: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中国西汉民间天文学家。嫘祖,黄帝轩辕氏之妻,发明养蚕,苌弘(前575~前492),四川资中人,孔子之师,死后血液化碧,纪信,字成,巴郡阆中(今四川省西充县地秦属阆中)人。武则天(624~705),利州(今四川广元)人,祖籍并州(今山西),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杨贵妃(719~756),即杨玉环,蜀州(今四川崇州)人,祖籍蒲州(今山西),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刘光第(1859~1898年),四川自贡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维新派著名爱国诗人
文化名人: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卓文君:西汉临邛(今成都邛崃)人,汉代才女,司马相如:字长卿,南充人,西汉文学家,大辞赋家,扬雄:字子云,成都郫县人,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王褒:字子渊,资阳人,西汉文学家,辞赋家,袁天罡:成都人,唐代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陈子昂:字伯玉,射洪人,唐初文学家,李白:字太白,江油人,薛涛:字洪度,幼年流寓成都直至去世,唐朝才女,诗人,花蕊夫人:成都青城人,五代十国诗人,才女,黄筌:字要叔,成都人,五代西蜀画家,欧阳修:生于绵阳,祖籍江西庐陵,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眉山人。张问陶:号船山,船山区人(今蓬溪县金桥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乾嘉诗坛泰斗、著名书画家,李调元:号雨村,(1734~1803),德阳罗江人,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郭沫若:近代著名作家,乐山沙湾人,张大千:国画大师,内江人,赵完璧:国画大师,(1904-1994),四川南充市大通镇人,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2005),成都人,艾芜:成都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人,著名作家,沙汀:原名杨朝熙,安县人(1904-1992),作家,流沙河:成都青白江人,当代著名诗人,刘心武:成都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魏明伦:内江人,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
军事名人:刘湘(1888~1938),四川大邑县人,民国军阀,号称四川王,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刘伯承,1892年生,四川开县赵家镇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战术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被誉为“军神”。陈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聂荣臻,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

历史沿革

200多万年前,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距今25000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并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统治四川后,四川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蜀文明: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处。距今7~8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目前已发现2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汉三星堆遗址、广元营盘梁遗址、西昌礼州遗址等。约4~5千年前,四川地区进入上古传说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同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相当。此时的古史传说内容主要关于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动,较著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等。尽管没有史料记载,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大约在夏商时期,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末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战国至三国: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也就有了苌弘化碧的传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秦攻占蜀国后,设蜀、汉中两郡。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刘璋父子割据(189年~214年)。后来,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重庆、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和甘肃小部。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两晋至隋唐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不久,司马炎建立晋朝。西晋后期,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至隋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朝版图,四川地区先后受东晋,前秦,樵纵,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由于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今江南地区)一益二”之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之后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难,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起义。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覆灭,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31年。前蜀、后蜀前期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由于没被卷入中原争斗,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灭后蜀。
宋元至明清:宋、元时期在四川地区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李顺起义。尽管如此,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四川地区仍较安定,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两宋抵抗金、蒙的大后方。元初四川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辖区除现在的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康熙二十四年湖广填四川。嘉庆元年(1796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调敝。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称“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但直至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增开四川的门户重庆为通商口岸,才算真正步入近代。四川社会自然经济逐步崩溃并且半殖民地化,民族资本主义在四川开始萌芽。19世纪60年代,石达开入川,之后又爆发成都教案,以及义和团起义。在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1911年,成都独立成立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撤销道一级建置,改为省直辖府、州、厅、县。1913年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实行“军民分治”,废省改道,将四川地区分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7道,后改盆地5道名为西川、建昌、永宁、嘉陵、东川。同时废府、州、厅建置,将县直隶于道。1914年,裁去边东、边西两道,划康定县以西30个县为川边特别区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区),受四川省节制。民国时期,川内军阀混战,从1912年至1933年止,大小战争不下480多次。四川大小军阀各霸一方,各自为政。1935年,国民党中央军入川,为了“剿共”及严密监视地方的革命活动,仿效在鄂、豫、皖等省缩小政区的办法,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另设成都市(1928)和重庆市(1929)。1939年实行新县制,编组保甲,划分乡镇。同年,又将原西康行政督察区和四川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合并,设立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同年,增设自贡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长征进入四川。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在四川东北及与陕西接壤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约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700万,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沿海沿江的各类工矿企业、高等学校和文化团体也纷纷内迁至四川,四川再次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同时300万川军出川抗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携其子蒋经国,从成都飞往台湾,随后四川和西康相继更换政权。
现代:1949年12月,四川地区解放。1950年1月,中央将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划为西南区,在重庆市设立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分别由邓小平同志任西南局书记、刘伯承同志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同志任军区司令员,统一领导西南区的工作。同时,将四川地区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4个行署和重庆市及西康省,均直属大区领导。4个行署和西康省共辖21个专区、6个市、191个县。1952年9月1日,中央决定撤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的建制,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并将重庆由中央直辖市改为省辖市。同年10月,将“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区专员公署”。1954年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撤销。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同年5月,将各“区专员公署”更名为“专员公署”。10月,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各县并入四川省,以西的昌都地区划归西藏自治区。为了加强四川西部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建设,按照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精神,先后设立了西康藏族自治区(后改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藏族自治州(后改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彝族自治县、茂汶羌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一批自治州、县。为了加强三线建设,于1965年以攀枝花矿区为中心,设立了渡口市(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共计43个区县(市),总面积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2万人。川渝分治后,四川省的地级行政区降为21个(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县及县级市、区179个,数量仍为全国第一。所幅员面积为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1%,居第5位;人口8356.5万人,占全国的6.8%,居河南、山东、广东之后,列第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