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达州市地图
达州市相关地区地图:

达州水文

达州市河流主要属长江支流的嘉陵江水系,发源于大巴山,由北而南呈树枝状分布。前河、中河、后河汇成州河后与巴河在渠县三汇镇汇合成渠江,向南流300公里入长江。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流有15条。共有通航河流9条,分别是渠江、洲河、巴河、前河、后河、中河、铁溪河、清溪河、林岗溪,基本形成以渠江、洲河、巴河这主干流的水路运输网络,流域覆盖全市四个县(市)。各河流可通航里程不等,运载量在100吨以下。
渠江:渠江属嘉陵江水系。嘉陵江支流众多,最大的两条是涪江和渠江。渠江发源于大巴山,又称潜水,流经巴中、达州,至渠县三汇镇始称渠江,全长720公里;涪江发源于岷山雪宝顶,流经绵阳、德阳、遂宁、广安等川中丘陵地区,全长700公里;两江均于合川与嘉陵江汇合。渠江,从渠县的三汇镇起,在渠县境内自北而南,流经三汇区、土溪区、临巴区、城郊区、渠江镇、鲜渡区、琅琊区等8个区、镇,21个乡,其间先后有涌兴河、桂溪河、流江河、中滩河等支流注入。从渠县最南端的琅琊乡瓦窖滩出境,进入广安县的萧溪乡勤劳村,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广安县境中部,流经恒升区、石笋区、观阁区、代市区、观塘区、协兴区、广福区和华莹市,从广福区的化龙乡老君村,进入岳池县中和区、罗渡区。其问有源于华莹山脉的临溪河、罗渡河、新民河、汇入渠江干流,在岳池赛龙乡顺梁寨村的单溪口出境,进入合川区东北部,流经渭溪、龙市、小沔、官渡、云门5个镇的香炉、码头、蚊龙、古城、孙家、渭溪、双槐、涞滩、小沔、白沙、大沔、方碑、安全、官渡、喻家、蒲家、渠嘉、滩子18个乡,在合川县城北7.5公里处的渠河咀,注入嘉陵江。
通川桥:汉渝公路为接送苏联援助抗日物资至重庆的一条最近的路线,当时有“川陕东路”之称。它比川陕中路缩短90余公里,比川陕西路缩短270余公里。因此,武汉国民政府于1938年2月下令兴修。丁贡南于当年8月到汉渝公路,先后任第二测量队队长及第二工务总段段长,负责达县北段的测设与施工。1940年6月,因苏联援华物资减少,汉(中)宣(汉)段奉令停工,将原来的汉宣、宣渝两个工程处改组为汉渝公路工程处,丁贡南任主任工程司,负责万沅至重庆,全长共417公里公路的测设施工。其中达县以北地区,地形复杂,工程艰巨,选线十分困难。但汉渝路的机构、人员及经费等条件较优,技术标准要求较严,从而加重了勘测选线的艰巨性。在他和广大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汉渝公路成为当时线形标准较好的一条公路,受到好评。通川桥桥涵工程较多,大多采用石拱及钢筋混凝土永久式结构。为此,当时确定跨径10米以上的桥梁和渡口,另设桥渡工程处负责。但其中于1941年初建成的通川大桥是由丁贡南在任第二测量队队长时负责勘定的桥位。该桥位于达县县城附近,跨越州河。州河由前河、中河、后河汇合而成。洪水季节,山洪爆发,水流湍急。他经过反复勘测选定了当时的桥位,水流顺直,基础较好。该桥后经桥渡工程处设计为11孔跨径20米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连同引桥,全桥共长300.94米,设计载重为15吨。系当时跨径最大的悬臂结构的永久式公路大桥。

森林资源

全市主要乔木和灌木有73科192属357种。现有林业用地622087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7.5%。其中有乔木林地403048公顷,灌木林地72768公顷,疏林地48207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5013公顷,迹地5020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2.21%。达州市有经济林木面积42092公顷,占林业用地的6.77%。主要有:木本油料的油桐、油檄揽、油茶、核桃等;木本食物的板栗、柿;木本药材的杜仲、黄柏、厚朴、银杏等;水果类的柑桔、苹果、梨、桃等。林化、林副类的生漆、银耳、木耳等;还有桑、茶等。特别是油桐、生漆等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和全省颇有名气。

近代名人

张爱萍:张爱萍(1910-2003)开国上将副总理副总参谋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四川省达县(现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协和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局秘书长,少先队中央总队训练部部长、参谋长、总队长,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一、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代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苏皖纵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三师九旅旅长,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委主任,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因病于2003年7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王维舟:
王维舟(1887年6月10日-1970年1月)国军少将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民族大学创建人,王维舟,本名王天祯,1887年6月10日出生于宣汉县清溪场。1923年在家乡创建了四川省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7年至1932年,在川东组织群众,坚持游击战争,参与发动了著名的“万源固军坝起义”。曾任川东革命军事委员会书记、川东游击军总指挥。川东游击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后,王维舟任军长。与中央红军会师后,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局局长、八路军第385旅旅长兼政委。后历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中共西北局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副司令员、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民委主任委员兼西南民族学院院长。1956年调中央监察委员会工作。王维舟是中共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第二、第三届常委。毛泽东同志曾于1943年亲笔书赠王维舟“忠心耿耿,为党为国”。1970年1月因受林彪、“四人帮”迫害含恨于北京逝世,享年83年。
黎玉玺:黎玉玺(1914年5月28日--2003年2月29日),国军一级上将:1914年5月28日出生,四川省达县人(和解放军华东舰队司令张爱萍是同乡)。先后经过海军官校,陆军大学参谋第7期,圆山军官团高级班第2期,高级兵学研究班第2期,海军指挥参谋大学第4期及三军联合参谋大学正规班第2期等院校培训。海军电雷学校第一期毕业。他于1959年2月,升任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同年7月,晋升海军二级上将。之后再于1965年7月升任国防部参谋总长。该参谋总长任期于1967年6月结束。1967年7月任总统府一级上将参军长。1970年6月,任驻土耳其大使。1973年7月,回任总统府参军长。1978年5月,任总统府战略顾问。2003年黎玉玺罹患肺癌,引发呼吸衰竭,于二月十九日上午病逝三军总医院,享寿九十岁。葬于五指山国军公墓上将二区。

达州地形

达州市地势东北高(大巴山区),西南低(盆地丘陵区)。最高处是宣汉县鸡唱乡大团堡,海拔2458.3米;最低处是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222米。大巴山横直在万源宣汉北部,明月山、铜锣山、华釜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将全市分割为山区、丘陵、平坝3块。山地占幅员面积70.70%,丘陵占28.10%,平坝占1.20%。北部山体切割剧烈,山势陡峭,形成中、低山地貌单元;中南部较为平缓,形成平等谷地地貌单元。

矿产资源

全市已发现矿物38种,产地250余处。其中探明储量的28种,产地146处;可开发利用的28种,已开发利用的21种。
知名产业:,天然气;铁矿;石煤;苎麻。
一、能源矿:
石煤,已探明储量7.63亿吨,其中保有储量5.80亿吨,表外储量1.22亿吨,炼焦用煤6.39亿吨。主要分布在达县(含通川区)、大竹县、宣汉县、渠县及开江县、万源市境内。
天然气,天然气资源富集。达州天然气远景储量达3.8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气储量6600亿立方米,是全国继新疆塔里木、内蒙古鄂尔多斯气田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大气田。中石化在宣汉普光发现迄今为止国内探明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装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高达3561亿立方米,到2009年预计探明储量将达到7700亿立方米;中石油万源罗文铁山坡气田单井日产无阻流量高达1550万立方米,创全国陆地单井日产量之最。中石油、中石化已把达州作为“十一五”期间天然气勘探、开采的主战场,到2010年,将建设普光、罗家寨、铁山坡、渡口河和石河等5个天然气净化厂,达到天然气处理能力7400万立方米/日,年新增商品天然气量200亿立方米,年产硫磺450万吨。
二、金属矿:
铁矿,保有储量3743万吨,预测储量14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万源市红旗、长石、城区、关坝、水田、沙滩等地。达县新兴,宣汉县新华、樊哙、漆碑、天生、上峡等地也有分布。
锰矿,万源市大竹河田坝一仙鹅一带,发现一处锰矿。矿床延伸30余公里仅在北段8公里地区内探明菱锰矿表外D级储量113.5万吨。矿石中锰最高含量36.27%,最低11.1%。
钒矿,主要分布在万源市大竹河蒲家坝、隔档溪地区,D级保有储量,五氧化二钒42.88万吨,矿石5918万吨。
铝土矿,分布于万源市花尊山一带,长18公里,厚度0.43至3.2米。探明储量84万吨,平均品位35%-51%。
三、非金属矿:
石灰岩,万源市、渠县、通川区境内局部地区探明保有储量5亿吨。大竹县、宣汉县、达县都有出露。全市地质储量20亿吨左右。
石膏,已探明储量2.3亿吨,主要分布在渠县、万源市、达县等县的一些地区。
岩盐矿,达县铁山背斜北端含盐块区,面积12平方公里,远景储量2亿吨以上;宣汉县西北含盐块区,面积14平方公里,远景储量4亿吨以上;通川区罗江、宣汉县王家含盐块区,面积12平方公里,远景储量0.9亿吨以上。
富钾卤水,储量为3.39亿m3,探明储量1.65亿m3。,主要分布在宣汉县境内。
白云岩,远景储量2272万吨,硅石远景储量5亿吨,钾盐矿远景储量1000万吨,钡矿远景储量20万吨以上,铸石远景储量5亿吨以上,大理石远景储量2000万立方以上。其他非金属矿产耐火粘土地质储量500万吨,磷矿保有储量631万吨,硫铁矿200万吨,膨润土(俗称白泥巴)保有储量11.76万吨,页岩、粘土矿695万吨。

风景名胜

四川百里峡风光:四川百里峡位于四川东部大巴山南麓的宣汉县境内。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百里峡位于宣汉县东北边缘,距县城110公里。景区由百里峡、江口湖两部分组成,总面积为105平方公里,其中百里峡景区范围65平方公里,海拔452米至2148米,峡长140公里。这里有百兽聚会、仙女岩、观音洞、南天门、二龙飞瀑、老黄山、犀牛望月、一线天、盘龙洞、雄鸡鸣天十大景点,既各具特色,自成一体,构成300里峡完美和谐的整体。江口湖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有云雾寨、鸡窝石、三斗峡、普光寺、黄石白鹤林等景点。百里峡景区历史悠久,有秦末汉初樊哙屯兵驻扎留下的将军坪、跑马梁、拴马石、大通险道及石栈道等遗址,有张献忠、白莲教留下的青龙寨、大寨子等遗址。峡内道路比较平坦,建有8条铁索桥,沟通了沿河两岸。宣汉百里峡,它以雄、险、奇、秀、幽而著称,整个风景区分为四谷、五区、六脉、七绝(景、岩、洞、水、物、漏斗、民俗)、八怪(飓风洞、水色斗、山上鱼、岩里湖、鸟鸣灯、井喷彩、叶呈字、吞吐河)、九曲、十峰、百洞、千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山、水、洞溶为一体,浓墨重彩地将300平方公里的巨型画卷展示于天地之间。
八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八台山风景区地处八台乡的东部,因地貌成层状梯级递降,有八层之多,故名八台山。主峰2348m,为川东第二高峰。八台山为大巴山石灰岩山地的一部分。区内景物多彩多样,融山景、峰景、崖景、生景、气景为一体,是达州市自然风景最吸引人的景区之一。八台山耸立在群山之上,高峻雄伟,气势巍峨。周围河谷深切,峰谷高差达1500一1700m。站在峰顶,脚下群山起伏,如波似涛,延绵千里。其西南部为白沙河支流,谷坡宽阔,其上发育相对高差达100m的石灰岩孤丘36座,参差错落,形似象棋的棋子,故称棋盘山,这是四川省独一无二的石灰岩丘陵群景观。八台山主峰,又叫新八台,除主峰之外,还有老八台峰、独秀峰、五女峰等。峰端尖削,似笔如塔。孤峰兀立,云雾缠绕,时隐时现,变幻无穷。八台山东侧,为一悬崖绝壁。据估计,陡崖高达1300一1500m,为峨眉山舍身崖的2—3倍。可称为巴蜀第一崖。除主峰陡崖外,在八台乡至垭口间的左侧,其陡崖也有1000m深。陡崖如削,望不见底,崖壁色彩多样,如巨大的壁画。
三教圣地真佛山:
三教圣地真佛山:真佛山位于四川达州市达县城南30余公里的七里峡山脉中段的福善乡境内。属于国家AAAA级风景区。达州真佛山,属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十分适合旅游。真佛山相传是如来佛祖下凡投胎化为孝子,取名蒋德化,自幼以孝善为本,曾五次割股疗亲和救治当地百姓,后落发为僧,在此自立佛堂,修建庙宇,取名“德化寺”,从此扬名千里,香火日益鼎盛。风景区主要由德化寺、玉佛寺、金刚寺、凌云寨等人文景观,以及胭脂湖、三仙石、海螺洞、莲花庵、云华山、刀脊梁等自然景观构成。与德化寺遥遥相对的一佛寺双塔,造形别致,工艺精湛,塔高21层,可谓全国之最。古庙、石塔、林海、秀峰、溶洞、湖水浑然一体,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淳朴深厚的民情风俗内涵。位于四川省达县七里峡山脉中段,福善乡镇内,始建于清嘉庆15年(1810年),是一座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评为国家AA旅游区,其核心景区德化寺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据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1785年)高坪寨蒋姓农民一面修行司道,一面行医种药,治愈者数以百计,不取酬,人称“蒋善人”,亦称“蒋活佛”。蒋遂在高坪寨上自立“德化寺”,庶民百始云集上山朝拜,筹资建庙。时值绥定(今达州市)知府孙某婚后暮年无子,便前往焚香求子,巧遇有应,深信灵感显圣,赞曰“乃真佛也”,即下令大兴土木扩“德化寺”为三个殿,并亲书“真佛山”,因而得名。
宣汉观音山森林公园:观音山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达州市宣汉县柏树镇,面积24488亩,最高海拔1058﹒6米。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观音山省级森林公园以丰富的自然景观见长,具有"奇(特)"、"秀(美)"、"古(扑)"、"幽(静)"、"神(奥)"的特色,站立山颠,朝观日出,"俨然峨嵋",晚赏夕阳,佛光万丈,其茂密的森林、多姿的山峰,潺潺的溪流,神秘的旱海,迷人的溶洞、海洋动植物化石……共同构成了一系列神秘、幽静、秀丽、奇幻的自然景观。春有杜鹃分外饶,盛夏正好瞧青松,秋赏枫叶红满山,冬有雪花盖葱茏。四季可观日出、云海等奇观。公园内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森林昆虫…达200种,植被丰富、种内繁多,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野生药材遍山皆是。观音山森林公园不仅是生态旅游圣地,还具有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观音山的神话传说,神龙宫的传奇故事,山顶的宝盖寺遗址,红军战场遗址和"白莲教"起义遗址见证着历史的痕迹。
达县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雷音铺森林公园总面积800公顷,距达县南城6公里处,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公园自然资源丰富,奇花异草、枯藤老树、小桥流水、珍禽异兽和成片的风景林令人心旷神怡。度假区绿浪接天,直醉人眼;桂花湖小船摇渡,绿柳垂钓,情趣顿生。双桥映月、竹径清凉、园通觉梦、东坡花雨、苍烟落照、岩溶仙宫、雷音秋色、林海涛声等雷音八景依山点缀,境色各殊。这里春日溢彩流香,回归自然,返朴归真。雷音铺森林公园金刚寺旅游度假村,距达城20公里,位于达县金刚,该度假村置身于参天古树之中,大清乾隆三年建造的名胜古刹,规模宏伟壮观。在此旅游度假,既可参观古刹名胜,又能欣赏参天古树的秀美,漫步林中,鸟鸣蝉啼,松涛阵阵,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雷音铺森林公园经过几年的建设,初具规模,已向游客开放并能为游客提供会议、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优质服务。
万源市大竹河风景区:大竹河风景区位于万源市北50公里,面积49.6平方公里。区内四季景色各有千秋。春天的气息、夏天的清凉、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韵味和纯朴的民风,让人流连忘返。大竹河的山因水而活,大竹河的水因山而秀。两岸山峰千姿百态,有的峭壁千仞,直插云霄;有的似鄂鱼上山、神龟下海,活灵活现;天坑、地缝、间歇泉、溶洞等景观目不暇接,各具风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一佛寺塔:一佛寺塔又名双石塔,位于达县城东南40公里的景市乡一佛塔村,东到真佛山庙群约5公里,西至景市乡约1.5公里,周围树林茂盛,风景宜人,是真佛山至雷音铺旅游线上的一大景点。据民国《达县志》记载:一佛塔及一佛寺是为了纪念真佛山创始人蒋德化“善人”而修建的。一佛寺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其建筑形式和殿堂布局与真佛山寺庙十分相仿,可惜该寺庙毁于“文革”,现仅存山门和石梯,山门高5米,两边门柱上石刻楹联,为“梵刹甚清幽孤月寒烟空色相,园多雅致万家烟火映禅登。”距寺约20米是一佛塔,塔为双石塔,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8年),六边形密檐式实心塔。其中1号塔高42.65米,底层边长3.6米,下为石砌素面台基,高0.23米,基座为须弥座,高0.47米,东边三面浮雕佛龛人物10余尊以及园林建筑图案。塔身共十九级,层层上收,皆用整块青石垒砌而上,嵌接平整严密,其难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塔檐无任何木拱,均用青石嵌砌,上以片瓦复顶,檐口及翘角下有石雕云纹图案。塔顶是五颗石质仿铸佛珠,塔尖为园形铁件,可能是为防止雷击而铸。2号塔的形制构造与1号塔相同,不同的是该塔身为17级,通高31.3米,底层边长2.9米。两塔相距10米,互相辉映,雄伟高大。该建筑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保存完好,其巧妙的构思,精美的雕刻,精湛的工艺,更使其不愧是大巴山区古塔建筑中的一颗璀灿名珠。
列宁主义街:列宁主义街,简称列宁街。位于距达州市63公里的石桥镇西南角。当你驱车来到这里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东向西一字排开的四座仿木结构的石牌坊。这些高耸的石牌坊,分别是清嘉庆、同治、光绪年间为旌表、诰封、节孝而建造的。石牌坊古朴隽秀,重檐斗拱尉为壮观。每坊额端均镂雕“五龙捧圣”。其间或浮雕“八仙”,或圆雕“桃园结义”,或“三战吕布”,或“二十四孝”等历史故事。更有那精雕细镂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琴棋书画甚是好看,把个全长694米,210间街房的一条街装点得古色古香。然而,最为引人注目者,还不是这些,而是刻在第二号牌坊横额正中几个光彩夺目的大字——列宁主义街。
渠县汉阙群:汉代建筑物屹立至今的,以石阙为最重要。阙都是立在建筑基址入口大道的两旁。石砌成的汉阙,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碑形,但宽度与厚度的比例近方,扁平者较少。其上复以摹仿有瓦、吻、檐及斗栱的木构建筑物的石造屋顶。也有两重檐的。另一种是除了上述的这一部分为主阙外,其外侧联以略矮小的子阙。子阙上面也覆以石造屋顶。后一种在现存实物中较多。砌在石阙上的石块,雕出画像及铭文。汉阙群:渠县碑、阙较多,而且品位高,档次高,其中汉阙有6处。是全国最多的地方,阙上有的刻有朱雀、青龙,有的刻有人物,雕刻精美,造型精致,为他处少见。全国重点保文物护单位2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其余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冯焕阙,位于土溪乡赵家村,建于建光元年(121年),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东阙由母阙和子阙组合而成,现仅存母阙,立于基座之上。阙总高4.38m,由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斗拱层、屋顶6个部分组成,是一座完整的石质仿木结构建筑。阙基为整块青砂石凿成,长2.5m,宽1.3m,平面呈矩形。阙基之上矗立着用青砂石做成的阙身,楼部由4层大石块叠就。第1层为整块青砂岩凿成,高2.7m,厚0.63m,下宽0.96m,上宽0.88m,略呈梯形,正面铭文录书“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神道”20字。铭文下为饕餮,浅浮雕,威严怪异,令人望而生畏。第二层高4.5cm,为介石,四面平直,上面浮雕方胜纹图案。第三层高0.25m,石块向上斜挑出,呈倒梯形,四角雕刻斗拱,两侧为曲拱,皆为“一斗二升”式结构,富有较强的装饰性。拱眼壁上正面雕青龙,背面刻玄武,线刻,细腻生动,刀法简练娴熟。最上面是屋顶,仿双层檐,简瓦,勾头雕刻葵鳞瓣纹饰。冯焕阙自建立以来,经历1870多年,经过历代人们的悉心保护,至今保存较好。其建造风格稳重朴素,雕刻简练精致,造型生动优雅,独具一格,充分显示了汉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技巧。1961年,冯焕阙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沈府君阙,位于汉碑乡碑亭村。是渠县6阙中唯一双阙幸存者,东西阙相距21.62m,阙高均为4.84m,皆为青砂石制成,形制及雕刻手法与冯焕阙相似,亦为仿木建筑结构。阙建造于东汉安帝末延光年间(122—125年),略晚于冯焕阙。沈府君阙东、西二阙正面,其上镌朱雀,下镌饕餮。东阙内侧浮雕一青龙,利吻紧咬玉环下之缓带,挣扎向上,奋欲嘘气腾云;西阙内侧为白虎,隆准短耳,四足三爪,尾长而刚健,口亦紧咬缓带,跃跃欲试。枋子层四侧为力士,力士用肩托住介石及半拱层。二阙楼部与冯焕阙相似,斗拱层斜外向上挑出,正面、背面分别为两朵一斗二升曲拱,两侧各有一朵曲拱。阙顶结构为仿双层檐、简瓦、庑殿式。阙周遍布反映汉代社会生产、生活的人物和动植物浮雕。如独轮车、农商贸易、猎射、骑鹿、戏虎以及牛、羊、马诸畜和果树、水草等。其中射猎场面中有两人为裸体,实为少见。沈府君阙形制古朴,雕刻精巧,状物写实,细腻逼真,形态生动,引人入胜。东阙正面铭文“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西阙正面铭文“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其笔法在汉隶中独树一帜。正如《舆地纪胜》中所评,铭文中之“沈字、道字、丰字,发笔皆长过三四寸许,令字、交字两笔皆长,君字中笔亦长”,为诸阙之所未见,清人王椿源《沈府君神道碑亭记》载,唐代张怀曾赞沈阙书法“腾飞杨波,自晋魏以来所能仿佛也”。沈府君阙正面铭文历为世人纷争摹拓,仅清代道光年间就有“数把纸”在海内流传,收藏者称“如得异宝”。沈府君阙的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蒲家湾无铭阙,位于汉碑乡团林村的小道旁,距沈府君阙约500m。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西阙及子阙已毁。阙高4.25m。阙身与渠县诸阙不同,系两巨石相接而成。阙身正面平素无铭文,仅在上端浮雕朱雀,西侧浮雕青龙。楼部雕刻的枋了、斗拱等建筑构件,均与沈府君阙相似。顶部为单檐、庑殿式。雕刻的图案与沈府君阙大体相似,其中楼部有一少见的禾本科植物,杆粗叶长,根多叶茂,形似高梁。为研究汉代农作物品种提供了史料。该阙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至今还未建保护围墙。(4)赵家村西无铭阙,位于土溪乡赵家村,与冯焕阙为邻,原为双阙,现仅存右阙。阙高3.96m,阙身正面素平,无铭文。唯其上雕刻朱雀,下刻玄武,两侧壁雕刻一白虎,虎尾卷住一蟾蜍。楼部之下四角为力士,四周布满雕刻画像图案,如裸体人捉鸟,妇人执物、戏虎、庖厨、六博、兽首人身像、骑怪兽者和交换物品等各种形象和场面。背面刻有“官人出行图”,为一马夫备好马车静待,三侍从肃立恭侯,官人漫步前往,反映出封建社会上层阶级的生活情况。该阙可能为西晋时所建,阙无铭文,待考。1956年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单位。(5)赵家村东无铭阙,位于土溪乡赵家村东,距冯焕阙500m左右。建造年代可能晚至西晋。赵家村东无铭阙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除阙顶外,高4.17m。建造风格、形制与赵家村西无铭阙相似。阙身正面素平无铭文,亦上端雕朱雀,下端浮雕玄武,西侧壁雕青龙,阙身之上的斗拱层四角为力士,承托整个楼部。楼四周布满雕刻画像。正面刻兽首,背面刻兽尾。该阙背面猎射场面中,左面是一犬追兔,右边是猎人作弯弓射杀状,场面动态逼真,引人入胜,如亲临其境。此阙上的朱雀、玄武、戏虎、庖厨、出猎等浅浮雕,为沈府君阙、冯焕阙所无的精美佳作,于1956年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王家坪无铭阙,位于青神乡平六村王家坪,屹立于冯焕阙与沈府君阙之间。建造年代可能晚至西晋。王家坪无铭阙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除屋顶外,阙高4.19m,建造风格与赵家村东、西无铭阙相似。阙身正面素平无铭文。唯上端浮雕朱雀,下端浮雕饕餮,西侧刻青龙。枋子层四角为力士,后侧转角处刻有双螭嬉戏。楼部第三、四层石块四周布满精美雕刻,如“荆轲刺秦图”、“玉兔椿碓”、“百戏”、戏虎等场面以及负重者、骑兽者、执杖者、庖厨、人首鸟身、铺首等“怪物”图像,形态生动,栩栩如生,保存较好。其中尤以荆轲刺秦王的画面紧张逼真,再现了历史上这段有名的故事,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石刻佳作。1956年,列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赵公神道碑,位于土溪乡碑帽村的公路旁,碑前右侧有一棵黄桷树。碑为一巨大青砂石建造,通高4.95m,宽1.5m,厚0.46m。为川东地区第一大碑石。神道碑为赵启贵之墓碑。顶为半圆形,座北朝南,碑上铭文恭楷,书写圆润,雕刻细腻,右边为墓主人姓名、封爵、官职,中部刻“圣旨、皇清诰授武功将军赵公神道”14个大字,左为建碑者署名,落款“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末十月上浣旦,敬上”。碑正面周围边作深浮雕,上雕花卉,刻工精细,栩栩如生。赵公神道碑是渠县幸存下来唯一的“乌龟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达州气候

达州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地形复杂,区域性气候差异大。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海拔800至1000米的低、中山气候温凉、阴湿,回春迟,夏日酷热,秋凉早,冬寒长;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区,光热资源不足,寒冷期较长,春寒和秋霜十分突出。全市热量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14.7度-17.6度之间,无霜期300天左右。全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在1076至1270毫米之间。春季多寒潮低温天气,夏季多伏旱和洪涝、大风、冰雹,秋季多连绵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