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地图
万源市相关地区地图:
- 太平镇地图
- 青花镇地图
- 旧院镇地图
- 罗文镇地图
- 河口镇地图
- 草坝镇地图
- 竹峪镇地图
- 大竹镇地图
- 黄钟镇地图
- 官渡镇地图
- 白沙镇地图
- 沙滩镇地图
- 茶垭乡地图
- 长石乡地图
- 白羊乡地图
- 铁矿乡地图
- 固军乡地图
- 井溪乡地图
- 堰塘乡地图
- 蜂桶乡地图
- 花楼乡地图
- 长坝乡地图
- 曾家乡地图
- 大沙乡地图
- 秦河乡地图
- 庙垭乡地图
- 鹰背乡地图
- 石窝乡地图
- 玉带乡地图
- 新店乡地图
- 魏家乡地图
- 柳黄乡地图
- 溪口乡地图
- 永宁乡地图
- 虹桥乡地图
- 康乐乡地图
- 白果乡地图
- 钟停乡地图
- 庙子乡地图
- 紫溪乡地图
- 庙坡乡地图
- 梨树乡地图
- 皮窝乡地图
- 丝罗乡地图
- 罐坝乡地图
- 石人乡地图
- 赵塘乡地图
- 中坪乡地图
- 八台乡地图
- 花萼乡地图
- 曹家乡地图
- 石塘乡地图
自然地理
地理形态:万源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大,相对高差达2000米,大部分地方海拔600—1400米,占幅员面积的83%。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大巴山主脉自西北向东南绵亘于境内北部,主要山峰有花萼山、赵家山、歪头山、老八合山、九盘石、龙池山,海拔均在1600米以上。最高峰花萼山,海拔2380.4米。东北部山区岩溶地貌发育良好。自然资源:藏珍蓄宝,物产丰富,素有“万宝之源”之美誉。
矿产资源:万源市地下矿藏主要有:煤、铁、锰、石膏、石灰石、钡矿(毒重石)、硫铁矿、钒矿、铝土矿、页岩、粘土等十多种。其中煤储量7,000多万吨,石灰石3亿吨以上,石膏5,000多万吨,钡矿400多万吨,菱铁矿3300多万吨,锰矿130多万吨,钒矿6,000多万吨。地上资源除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茶叶、魔芋、中药材、耳菇、烟叶、蚕桑等多经作物。
林业资源:林业用地面积400万亩,点总面积的65.5%,其中有林地238.6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64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9.3%。乔木树种多达155种,以松、杉、枞、青杠为主,珍贵树种有水杉、檫木、鹅掌楸、红豆杉、山毛榉、三尖杉、银杏等。有大鲵、野猪、金丝猴等国家、省一、二级保护动物15种。中药材品种多达1,206种,尤以萼贝、皮桔驰名中外。
基础建设
万源市交通较为方便,襄渝铁路、襄渝Ⅱ线纵贯南北,210国道公路、达陕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北上京城,南下重庆,东到武汉,西至成都,均指日可达。境内省、市、乡道公路纵横交错,公路通车里程达1,274.5km,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市内通讯便捷,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特色产业
畜牧业是万源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按照“立足优势抓特色,调整结构促发展”的思路,坚持稳定发展生猪,加快发展草食牲畜,大做“黑(旧院黑鸡)、白(板角山羊)、黄(肉牛)”三篇文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旧院黑鸡:主要集中在旧院、井溪等10个乡(镇),以“绿宝”公司为龙头,采取以扩繁为中心,以疫病防治为重点,淘汰劣杂,选种选配等技术措施和扶持发展黑鸡大户等途径,年底实现黑鸡饲养量120万只,使旧院黑鸡开发建品牌、创名牌,力争走出四川,打入全国。全市旧院黑鸡饲养已达86万多只。
2、板角山羊:主要集中在大竹、赵塘等12个乡(镇),以澳瑞达羊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采取本品种选育、提纯复壮等技术措施,年底实现板角山羊饲养量6万只,出栏3万只的目标,现已建成万源市澳瑞达良种选育场、大竹镇茶园保种选育场和赵塘乡修山坡保种选育场三个,全市板角山羊存栏量已达4.5万只。
3、肉牛产业化开发:主要集中在石岗、罗文等15个乡(镇),近几年来,采取引进优质种牛、开展人工授精,秸秆微贮(氨化)、人工种植优质牧草等技术措施,多方筹集资金,引进优质种牛海福特82头,西门塔尔8头,安格斯20头,同时,在全市开展牛种改良人工授精技术,今年我市被列为优质肉牛良繁体系建设项目县(市),全市共建站20个,累计牛种改良1万余头。推广肉牛短期快速育肥综合配套技术,现全市养牛规模在20头以上50户,已产杂交牛7,000多头。在花楼乡创办牛肉干加工厂,让万源的牛肉走市场。
4、生猪质量工程:主要集中在罗文、黄钟、草坝等20个瘦肉型猪基地乡,以“恒源”、“蜀源”两个二级场为龙头,自去年实施生猪质量工程以来累计推广外二杂母猪5000余头,乡乡建立了人工授精站,引进了终端父本杜洛克种公猪10头,引进长白、约克等种母猪109头,力争年底推广外二杂母猪达到9,000头,再引进杜洛克种公猪到20头,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三元杂交改良面达60%,大大提高优质肉猪比重。
友好城市
城口县历史沿革
因地处万顷池和诸水源头,故名万源。这里既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各路商贾云集之域,是川东北边境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明正德十年(1515年)置太平县,清嘉庆年间升为太平直隶厅,道光初年(1821年)复降为太平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安徽太平县同名,改为万源县。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万源县和白沙工农区,合并设立万源市。万源历史悠久,夏商为梁州之域,周为雍州之地,秦属巴郡宕渠县。由汉到明,属达州通川郡东乡县。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年)割东乡县之太平里设置太平县,清道光时大略成现今之地域。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安徽省太平县重名,即借“县东北有万顷池、邻邑之水多源于此”之意,改名为万源县。1933年——1935年,红四方面军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先后在县内建立万源、红胜、城口三个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2月红军撤离,国民党政府恢复原县建置。1949年12月29日万源解放,隶属川北行署达州专区,1952年归属四川省达县专区。1993年7月由原万源县和白沙工农区合并建立万源市。万源名人
李家俊:李家俊,四川省万源县人。1903年出生于一个地方家庭。先后入县高小和绥定(达县)联合中学读书。1922年考取上海同济医学院。1924年回本县固军坝创办小学。因率学生冲击县政府被捕入狱,曾留下正气凛然词句:“身似虎,气如虹、哪堪囚蛰在笼中。安邦志,济民衷,潜伏爪牙,忍气吞声,任彼小丑且横行,他日身返潭穴后,再作霖雨济群生”。1926年与王维舟、陈毅、张爱萍等结识,在成都、重庆、达县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李家俊协同王维舟、唐伯垃等,在宣汉、万源一带开展群众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中共党组织在万源、宣汉边界地区的广大农民中,建立了比较坚实的工作基础。1929年4月,发动和领导万源固军坝农民武装起义,燃起了土地革命的火焰,震憾了川东北。并建立“川东第1路游击军”,后正式命名为“四川工农红军第1路游击队”,任司令员。同年底,宣(汉)达(县)城(口)万(源)四县委员会和城、万红军总指挥部成立,任副书民兼城、万红军总指挥。固军坝起义的胜利,使军阀刘存厚极为恐慌,先后三次调兵进行“围剿”。李家俊机智勇敢,多谋善断,采取“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作战方针和灵活多变的战术,与军阀刘存厚多次作战,屡战皆捷。轰动全川,确有第二井冈山之气概。此时,红军游击队发展2000余人,建立了1000余平方公里的革命根据地,成立1个县农会,4个区农会和23个场农会,革命力量大大加强。他被誉为“四川的彭湃”。1930年李家俊调到中共四川省委作军事工作,先后在江津、合川、忠县、长寿等地发动武装起义。1931年春,任川东特委军委书记、江巴中心县委军支书记,负责领导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各地的军事武装斗争。同年10月,李家俊在往返重庆途中,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国民党重庆当局企图劝诱投降悔过,李家俊义正辞严,坚定地说:“共产党为国为民干革命,有什么过该悔?想让我投降,白日做梦!”是年10月29日,于重庆罗家湾英勇就义。时年29岁。张开基:张开基(1912—)四川省万源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二六七团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南游击大队参谋长,代大队长,山西决死第二总队营长,四团副团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二旅三十六团团长,独立第二旅副旅长,旅长,第一野战军三军七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炮兵部副司令员兼军械部部长,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程浩:程浩,四川万源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参加长征。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译电员。1946年后任中共驻重庆、南京代表团机要科组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干部处副处长,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统战部部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梁明伟:梁明伟,男,生于1978年6月,四川省万源人。1996年参军,2000年8月26日下午,为保护国家财产,壮烈牺牲。被中国人民武警指挥部授予“川藏抢险英雄”荣誉称号。一位被英雄事迹感动的吉林省王晓旭同学在给梁明伟父母的信中写到:“英雄和英雄的家人是永远不会被他人忘记的。”
朱立森:朱立森,男,四川万源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
春申君:春申君黄歇(前320-前238),四川万源人,战国时期四大名君之一,楚国丞相。黄歇游学博闻,善于词令。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3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12县地。后因保太子登基有功,官封令尹,改封江东吴之地,上海在其封域之内。春申君任相以来,做了许多为百姓称道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