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南充市地图
南充市相关地区地图:

南充地区

成立与沿革:1950年设南充专区,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署驻岳池县,辖岳池、南充(驻龙门场)、蓬安、营山、武胜、西充、南部、仪陇等8县。1952年南充专区属四川省领导。原由川北行署直辖的南充市划归南充专署领导。辖1市、8县。1953年南充市改为省辖市,委托南充专署代管。原广元专区所属苍溪、阆中2县及原大竹专区所属广安县划入南充专区。辖1市、11县。1956年南充县由龙门场迁驻南充市;蓬安县由陵江镇迁驻周口镇;武胜县迁驻沿口镇。1965年南充县由南充市区迁驻南充市河东公社。1970年南充专区改称南充地区,地区驻南充市。辖南充市及南充(驻河东公社)、苍溪、阆中、仪陇、南部、西充、营山、蓬安(驻周口镇)、广安、岳池、武胜(驻沿口镇)等11县。1972年南充县驻城关(清溪公社与河东公社合并为城关公社)。1979年由广安、岳池2县析置华蓥工农区(相当于县级),工农区政府驻双河公社。南充地区辖1市、11县、1工农区。(以上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著》)
撤销与分家:1993年7月2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3]96号)撤销南充地区、南充市、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南充市设立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充市辖原南充地区的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仪陇县、西充县和新设的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由四川省直辖南充市代管。广安市、华蓥市、武胜县、岳池县和原达县地区的邻水县成立广安地区(后改设为地级广安市)。

文化教育

南充市有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部省市属大学,有博士点17个、博士后流动点3个、硕士点112个;有中等专业学校22所,国家级重点中学3所——南充高级中学(南充高中)、阆中中学、西充中学,省级重点中学白塔中学等4所,基本普及初等教育,文化、体育设施日趋完备,以及各类科研人员10万多人。西华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大学院(独立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南充教育学院(成教)南充广播电视大学南充市职工学院南充市卫生学校四川省南充外事学校南充铁路运输工程学校西南财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南充外国语学院四川南充经济专修学院南充石油化工学校南充大学(1958年建校,后撤校)

行政区划

南充市行政中心:顺庆区。截至2002年12月31日,南充市管辖180个镇、302个乡。南充市建成区面积(截至2010年12月31日)103.2平方公里,南充市建成区人口(截至2010年12月31日)92万人。南充市东与达州市相邻,南与广安市相接,西与遂宁市、绵阳市接壤,北与广元市、巴中市毗邻。截至2011年7月31日,管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营山县,代管阆中市。

演艺明星

朱宏嘉——大陆影视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89级(本科),1998年《还珠格格Ⅱ》饰箫剑,2009年出演谍战大片《风声》饰刘林宗
郑凡——2005年中央电视台《梦想中国》亚军,2007年:新专辑《粉红骑士》面市2008年:EP《蜕变》,2009年:专辑《郑凡》
李林——2007年中国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济南赛区三强,2007风云新人,2007年8月16日南充演唱会,2010年5月8日李林和罗丹举行婚礼
刘著——2010年中国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成都赛区35强。但以非同寻常的打扮迅速火遍全国,2010-09-25发布首张个人专辑《无双》网络试听量火爆,2010-10-06于10月6日在成都四川省体育馆举办个人演唱会。
何佳怡——影视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出演多部影视剧,代表作有:《大汉天子》《大汉天子2》《鹿鼎记》《徽娘宛心》《倚天屠龙记》《水浒传》等。

南充荣誉

●忠义之邦──西充。纪信为保刘邦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人立庙以祀。且历代王朝都有追封:宋封“忠祐安汉公”,元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封“忠烈侯”。宋代杨济有感纪信诳楚成汉,书刻“忠义之邦”4字于南充城西金泉山。●四川省文明城市。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仪陇县被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命名“四川省文明城市”。●三国源。南充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世称“并迁双固”的陈寿,以其文史兼美的不朽名著《三国志》。南充被联合国定为世界三国文化研讨会永久会址。●三总故乡。原南充地区是邓小平、朱德、罗瑞卿的故乡,今广安已单独设立地级市,南充依然有“三总”,共和国开国副主席张澜。●丝绸之都。具有5000多年的蚕业历史。中国四大蚕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四川最大的丝绸工业中心。西汉,南充丝绸成为朝廷贡品;唐宋,南充“顺庆大绸”饮誉京城,畅销丝绸之路;果州之绫,被日本皇室珍为国宝;1915年,南充丝绸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盖群芳而获金奖。南充丝绸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出口丝和绸曾分别占四川省出口丝、绸的50%、80%,被外商誉为“万能丝”、“万能绸”。南充丝绸具有“享天宝物华之誉,胜苏杭品质之优”的美名。●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确定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制度,规定每年以立春正月朔日为岁首,到冬季十二月底为岁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牌于阆中。●嘉陵第一曲流──青居曲流,世界两大曲流之一,中国唯一359°曲流。●中国最佳风水旅游景区。“2009中外旅游投资高峰论坛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旅游业成果颁奖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南充凌云山风景区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最佳风水旅游景区”称号。●鲤鱼跳龙门民间传说的源头。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载:“果州之北30里有龙门”2000年8月,国家邮政局在龙门镇首度发行“小鲤鱼跳龙门”特种小型张纪念邮票。承认了龙门镇为“鲤鱼跳龙门”民间传说的源头。南充三大古城镇之一的龙门镇。每逢涨洪水时,龙门峡波涛汹涌,峡口形成一道槛状水墙。此时,鲤鱼则拼命往上游,跳跃飞过水槛。●中国最浪漫的休闲家园,司马相如故里和嘉陵江最后的码头古镇——蓬安嘉陵第一桑梓。●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田──仪陇龙岗气田,是之前达州普光气田的2-3倍,占全国天然气总储备的28%。●全国首个电网异地备调中心。四川建有全国首个电网异地备调中心,而四川的电网异地备用调度中心就建在南充。

南充市主城区

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

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南充解放后,尤其是南充撤地建市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南充与成都、重庆构成了大三角经济区,交通四通八达,国道318线、212线,成(都)南(充)高速公路、南(充)广(安)高速公路、达(州)成(都)铁路使南充与成都、重庆、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联系更加紧密。2004年5月投入使用的南充高坪机场和正在建设中的兰(州)渝(重庆)铁路,全国二级城市第一条绕城高速公路、嘉陵江渠化工程和南充港,将使南充市成为水空立体交通枢纽。2008年,南充公陆路通车里程10800公里,全市482个乡镇全部通公路,93.3%的村通汽车。南充至阆中的公路改造全线竣工,打通了南充南北动脉,提高了南充至西充、南部、阆中的通达能力,实现了南充到各县城“两小时经济圈”的路网规划。南充的城市性质为“三中心两枢纽”,即:南充市是川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商贸物流中心、文化科教卫生中心,川东北地区的交通和信息枢纽。
南充城建:
◎南充市第七次城市总体规划:未来南充的城市定位和城市性质为:从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走向成渝北部中心城市、成渝第三城。其定位为中国西部新兴能源基地、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成渝北部中心城市、交通通信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人文、生态并蓄的山水和谐宜居城市。城市产业发展。产业体系:构建石油化工、机械汽配、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体系;板块分南部产业组团中心城产业板块,由西充、蓬安产业板块构成;东部产业组团由仪陇、营山两县组成,以发展水电、能源、建材、天然气开发,以及石化产业相关配套产业为主;北部产业组团由阆中、南部两县(市)组成,以发展纺织服装、特色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城市结构形态及发展方向。结构形态:三城同构组合城市,由9个主要的城市功能片区构成“三城九片”结构;拥江三城(商务、行政、文化区)顺庆、高坪、嘉陵组成。其中,都尉—西兴片区、小龙—龙门片区、潆溪片区、青莲—老君片区、文峰片区约110平方公里。产业新城:河西和李渡片区以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为主的新城,约40平方公里。北部新城:荆溪—搬罾片区约50平方公里,为城市远景发展的主要区域。城市交通发展。一是轨道交通。远期城市人口达200万时,将考虑交通预留,形成“一组一环”轨道交通线路;二是机场建设。建议近期内对高坪机场扩建做出规划,远期考虑搬迁建设第二机场。三是城市道路。修建“二绕”,成南高速公路结合“二绕”外迁,形成“两环七轴”的城市道路骨架。
◎六十年南充城区扩大九倍:1950年南充城市建成区面积为8.2平方公里,到2010年底,南充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1平方公里,现已形成特大城市骨架——,打造拥有超百万人口、超百平方公里面积、市域GDP超过千亿元的特大城市,南充有底气。实际上到2010年底,南充城市建成区面积已经拓展到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余万人,已经形成特大城市骨架。而北部新城、江东新区、下中坝、望天坝等正在拓展的新区,将带给这个城市更大的变化。一个甲子城区扩张了9倍,1950年南充城市建成区面积为8.2平方公里,到2010年底,南充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1平方公里,一个甲子,南充城区整整扩张了9倍。上轮城市总体规划,南充确定了“北拓、南延、东进、西通”的城市空间拓展宏伟蓝图,这为现在的南充架构起了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中心城区。“北拓”——市政新区成功建设,市体育中心、图书馆、大剧院等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北部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全面完成。“南延”——完善城市功能,城市以嘉陵为主的南部区域得到较快发展。“东进”——5年来,嘉陵江以东高坪片区相对松散的布局形态已经得到较好的整合充实,形成了功能较为完整的城市新区。“西通”——南充城市西部紧邻西山风景区,西通在于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环境。目前已完成西山风景区的整治建设和重要景点的改造,使原来作为城市生态屏障而拒人千里的西山正在逐渐与城市亲密起来,西山已成为城中山。市辖三区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未来5年南充主城区选择“三城同构”组团发展路径,即:拥江主城、北部新城(荆溪、搬罾),产业新城(河西、李渡)。将加快江东新区、市政新区、下中坝、望天坝、南门坝、都京坝、牛肚坝等开发建设。仅规划中的北部新城面积加起来就有63平方公里,而打造中的江东新区更是承担了南充商业副中心的“重担”。正在建设中的下中坝片区面积近6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10多万人,将以中高档居住区为主,建设成为南充市西南片区的入口形象区。“大南充”已具雏形,这个城市还有着更为宏伟的梦想。“十二五”期间,南充将建成市区人口超百万、面积超百平方公里、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特大城市。山水田园的城市建设理念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也被写入市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里。据介绍,未来5年,市域城镇体系发展实施“强心、拥江、轴线发展、城城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战略。若无产业,一座城便如空中楼阁。南充极速发展的产业夯实了这座城市的成长基石。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的化工园区将打造一座“化工城”。顺庆潆华工业园区、高坪航空港工业园区、嘉陵工业园区支撑着南充一步步迈向特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