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地图
阆中市相关地区地图:
友好区市
天津市塘沽区
广东省普宁市
陕西省汉中市
江苏省扬州市
上海市浦东新区
四川省江油市
四川省什邡市
四川省苍溪县
四川省广元市
四川省达州市
重庆市江津区
重庆市北碚区
山西省平遥县
云南省丽江市
自然地理
地理区位:阆中是四川省辖市,距离省会成都仅330公里,由南充市代管。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31°51′之间。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阆中处于川中丘陵区向川北低山区过渡地带。全境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呈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海拔328~888.8米。低山、高丘、中丘占幅员面积92%,低丘、平坝占6.31%,水域占1.69%。阆中山脉分列嘉陵江东西,嘉陵江以东为大巴山脉,嘉陵江以西为剑门山脉。属大巴山脉的山体有蟠龙山、方山、龙山、大仪山等;属剑门山脉的山体有大罗山、仙桂山及其次级山体支脉。
自然资源:●生物资源:阆中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动植物及各种自然资源丰富。粮食作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苕类、豆类;经济作物主产棉花、油菜、花生、药材;还盛产油桐、柑桔、梨、桃、李、杏等;畜牧养殖以蚕茧、猪、牛、羊、鸡、鸭、鱼为大宗产品;林木树种有柏、杉、榆、杨柳、桃金娘等60个科,120个属,共400余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阆中先后被国家和四川省确定为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蚕桑、棉花、油桐和速生林生产基地。●矿产资源:阆中境内有唐山穹窿、石龙穹窿、仪陇背斜、土门场背斜、双合场背斜等油、气构造带,石油储量约2000万吨,天然气储量约20亿立方米,其中石龙穹窿构造带油、气已部分开采利用。其它矿产资源主要有砂金、铀、石英砂等。●水和水电资源:丰富的水面资源。阆中溪沟遍布,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嘉陵江、东河、构溪河、西河、白溪壕,还有169条溪沟,由东、西两侧汇入中部的嘉陵江,且有6,400多处大小水利工程。年径流量6亿多m3,“一江四河”年过境水量达249亿m3,地下水藏量5,833万m3/年,水能理论蕴藏量23万千瓦。嘉陵江支流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0处,年发电量5,377万千瓦时。●荒山资源:丰富的荒山资源。该市有非耕地189万亩,其中有60%的是荒山、荒滩,宜于进行治理改造,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各类种养业。
景点大全
(1)汉桓侯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川北道贡院(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华光楼(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清真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巴巴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福音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观音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朱家山坪上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兰家坝新石器遗址(阆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汉城遗址,(11)明城墙遗址,(12)火神楼,(13)中天楼,(14)川北道署(道台衙门),(15)学院行署
(16)阆中县文庙,(17)天主堂,(18)星座苑落下闳纪念馆,(19)阆中木雕展览馆(田家大院),(20)陕西会馆,(21)锦屏书院
(22)鱼翅遗址河滩公园(明清防洪工程),(23)净圣庵,(24)阆中市博物馆,(25)阆中市民间博物馆,(26)杜家大院
(27)李家大院
(38)张家小院,(29)马家大院(阆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孔家大院,(31)秦家大院,(32)蒲氏宅第,(33)锦屏山风景区,(34)南津关古镇,(35)奎星楼景区
(36)红军纪念园景区,(37)滕王阁风景区
(38)玉台山石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9)大佛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0)状元洞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1)白塔(阆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长青寺,(43)华胥广场,(44)蟠龙山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
(46)仙荷园,(47)云台山风景区,(48)永安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9)五龙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51)圆觉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2)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3)中共阆南县委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阆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阆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5)牛王洞摩崖造像(阆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6)千佛岩摩崖造像(阆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7)雷神洞造像(阆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8)瓦口隘遗址,(59)老观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60)镇江寺,(61)状元府第
(62)三陈府邸
(63)张家古院
(64)陈家庭院
(65)何家院
(66)何家窨子
(67)草堂客栈
(68)马家院
(69)风水博物馆
(70)水码头客栈
(71)高升客栈
(72)胡家院
(73)丰和客栈
(74)侯家大院
(75)犀牛广场(犀牛望月)
(76)云锦园广场
(77)将军广场
(78)淳风寺风水文化景区
社会经济
阆中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动植物及各种自然资源丰富。粮食作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苕类、豆类;经济作物主产棉花、油菜、花生、药材;还盛产油桐、柑桔、梨、桃、李、杏等;畜牧养殖以蚕茧、猪、牛、羊、鸡、鸭、鱼为大宗产品;林木树种有柏、杉、榆、杨柳、桃金娘等60个科,120个属,共400余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1%。阆中先后被国家和四川省确定为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蚕桑、棉花、油桐和速生林生产基地。境内有唐山穹窿、石龙穹窿、仪陇背斜、土门场背斜、双合场背斜等油、气构造带,石油储量约2000万吨,天然气储量约20亿立方米,其中石龙穹窿构造带油、气已部分开采利用。其它矿产资源主要有砂金、铀、石英砂等。阆中河网发育,江河、溪沟遍布,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6亿多立方米,“一江四河”年过境水量达249亿立方米,地下水藏量5833万立方米/年,水能理论蕴藏量23万千瓦。嘉陵江支流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0处,年发电量5377万千瓦时。阆中金银台航电枢纽工程已经建成并发电,总容量12万千瓦,年发电量5.8亿千瓦时,总装机8.7万千瓦的沙溪航电枢纽工程正在建设中。阆中工业历史悠久,丝绸、棉纺、酿造为传统产业。唐代,阆中丝绸为宫廷贡品。清代,阆中为四川五大丝绸产地之一。保宁醋于民国4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现为全国四大名醋之一。解放后,工业行业不断增加,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品品种逐渐增多。全市现已形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医药化工、水电能源四大行业为支柱,机械、丝绸、皮革、包装、能源、化工、工艺美术七大行业为重点的工业结构。阆中被列为四川省轻工重点发展基地,有国家二级企业和定点出口专厂近20个,50多个产品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9亿元。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强工业的意见》,今后将加大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力度,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扩张、提升、新上、盘活、招进一批企业,重抓金银台电站、沙溪电站、保宁醋、张飞牛肉、保宁制药、鸿宇食品、银河地毯、华兰纺织、四炜皮革等重点企业,主动参与跨区域竞争,以超常的措施,使工业保持一个追赶型、跨越式发展速度,力争在五年时间内,工业增加值排位跻进全省30强。阆中有60多万农业人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建市以来,全市各级党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狠抓科技兴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化进程,促进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出口农业的转变,农林牧渔各业得到全面发展,产业基地逐渐形成,“长防工程”、生态工程和退耕还林取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40.1%,实现了全面绿化。城市建设初具规模。阆中撤县建市后,重新编制了《阆中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定性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川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发展以轻工、食品为主的风景旅游城市”。按照“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原则,先后新修、宽拓、改造了20多条街道,新建、整治下水道100多公里,安装路灯4000多盏,常住人口由1991年的5.6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0万人;近几年实施“形象工程”、“亮丽工程”,整顿城区交通秩序,开展争创文明旅游城市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品位,东方广场、嘉艺广场、巴都广场、中华阆天城等重点工程为城市建设进一步锦上添花。同时,七里新区和江南新区建设步伐加快,三点合一的中等城市格局已初步形成。阆中稻米、小麦、玉米、油菜、棉花、柑桔、蚕桑等粮经作物久负盛名;半夏、沙参、川芎、杜仲、银杏等名贵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阆中是全国的商品粮、棉花、桑蚕、水果、猪肉生产基地和四川省轻工重点发展基地,改革开放为阆中轻工业铸就了辉煌,食品、酿造、丝绸、棉纺、皮革、医药、化工、建材、机械等众多工业部门基础雄厚,40多个国、部、省优质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正加速改善。212国道一级公路全线开通,302省级纵贯境内;国家二级民用机场正在建设之中;兰渝铁路将于年底开工建设。阆中通信发展迅速,现代化通信网络已具规模。国家大电网22万伏变电站已投入使用,金银台航电梳纽工程已并网发电,总投资10多亿元的沙溪电站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天然气并入国家管网。阆中市委、市政府正不断地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为外来投资者经商创业、生活休闲提供一切便利。阆中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建设成为川东北的“绿色明珠,旅游中心和经济强市”。
历史沿革
阆中县名,始于公元前314年,即周赧(nǎn)王元年,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蜀王伐苴(jū,蜀王弟苴侯,封地葭萌,今昭化),苴侯奔巴(巴国迁都阆中),巴为苴侯求救于秦。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蜀灭后,张仪贪巴、苴之富,顺手牵羊,灭了巴国,于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置巴郡和阆中县。以后,除隋初因避文帝之父杨忠讳,有35年改阆中县为阆内县外,阆中县名至今二千三百多年不变。何谓阆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阆”字说:“阆,门高也。”意思说:“阆”是高门的意思。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解释“阆中”说:“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意思说:阆中周围山形似高门,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这是说,阆中因山得名。《旧唐书·地理志》解释阆中得名时说:“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嘉陵江流经阆中一段,古称“阆水”。意思说:嘉陵江绕城三面,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这是说,阆中因水得名。两种说法看似不一,实际并不矛盾。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因名阆水;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阆中是根据县城的天然地形命名的。阆中别名阆苑(yuàn)。《辞海》解释“阆苑”一词说:阆苑,唐代苑名,故址在今四川阆中市保宁镇。。据《舆地纪胜·利东路阆州》记载:“唐初鲁王灵夔(kuí)、滕王元婴,以衙宇卑陋,乃修饰宏大之,拟于宫苑,由是谓之隆苑;后避明皇讳,改为阆苑”。阆苑,本是传说中的神仙(西王母)居住处。因滕王建此宫苑,千百年来,阆苑便成为阆中古城的别名。阆中商属巴方,周属巴子国。战国中期,巴子屡为楚子侵逼,约在公元前330年迁都阆中,公元前325年后称巴王。秦灭巴后,置阆中县(前314),疆域大致包括今阆中、苍溪、南部、仪陇、蓬安、西充、南充等县及巴中市恩阳,岳池县西部、北部,剑阁县东南部。东汉献帝建安六年(201)至成汉嘉宁二年(347),阆中为巴西郡治,辖阆中、安汉、垫江、宕渠、宣汉、汉昌、南充国、西充国等8县。东晋永和三年(347)至南朝梁天监七年(508),阆中为北巴西郡治,辖阆中、苍溪、安汉、南国、西国、平周等县。天监八年(509)至承圣二年(553)阆中为南梁北巴州治及北巴西郡治,辖北巴西、白马义阳、南部、木兰、金迁、掌天等郡。北魏孝昌元年(525)至大统元年(535),为魏所据。西魏恭帝元年(554)至隋开皇三年(583),阆中为隆州及盘龙郡治,辖盘龙、新安、南宕渠、金迁、白马、隆城6郡,盘龙郡辖阆中、汉昌、胡原3县。隋改阆中为阆内,开皇三年(583)至大业三年(607),为隆州治,辖阆内、南部、苍溪、奉国、仪陇、大寅、西水、晋城、南充、相如10县。大业三年,改隆州为巴西郡,辖区未变。唐仍名阆中,武德元年(618)至先天元年(712)为隆州治。开元元年(713)改隆州为阆州,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新井、晋安、新政、奉国、歧坪9县。五代及北宋南宋,阆中均为阆州治。其中天宝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曾改为阆中郡。五代唐天成四年(929)于阆州置保宁军,北宋时置安德军。南宋景炎元年(1276)至1912年,阆中一直为保宁府治。其间,清顺治时,四川临时省会设在阆中10余年。1912年在阆中设川北宣慰使署,1913年改为川北观察使署,1914年改为川北道署,不久改为嘉陵道署,移治南充。川北道(嘉陵道)辖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剑阁、通江、南江、巴中、仪陇、营山、蓬安、邻水、岳池、广安、南充、西充、三台、射洪、中江、盐亭、遂宁、蓬溪、安岳、乐至、潼南26县。抗日战争时期,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巴山警备司令部设于阆中。1933——1935年红四方面军曾在阆中相继建立阆南县、苍溪县、阆中县、忠发市4个县级苏维埃政府。1949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阆中,1950年1月8日成立阆中县人民政府。1991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阆中县,设立阆中市。1986年因阆中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被辟为对外开放城市,1997年,阆中市面积1887.8平方千米,人口85.5万,辖23镇36乡,市政府驻保宁镇。2000年,阆中市辖23个镇、47个乡、1个民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787809人。2003年8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003]186号)批复同意阆中市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由阆中市区内东街7号迁至市区长公大道66号。2010年,阆中市辖4个街道(保宁、七里、江南、沙溪)、22个镇(裕华、河溪、老观、柏垭、飞凤、双龙、妙高、金垭、千佛、水观、思依、洪山、石龙、文成、二龙、石滩、龙泉、望垭、七里、彭城、宝马、玉台)、46个乡(石子、垭口、高观、北门、河楼、五马、朱镇、福星、宝台、大垭、共和、治平、东兴、清泉、红土、金城、土垭、西山、护垭、金鱼、天林、双庙、裕农、井溪、天宫、凉水、金子、峰占、方山、三庙、鹤丰、木兰、桥楼、枣碧、小垭、田公、扶农、元山、盘马、云台、解元、护山、龙坪、狮子、大庆、构溪)、1个民族乡(博树回族)。
阆中美食
阆中美食素有“八怪”之称,“张飞牛肉熏黑卖,白糖蒸馍红章盖,男女吃醋不争风,窑压清酒飘四海,奉国大米做豆腐,油茶馓子赶早台,凉面套勺热臊子,出炉锅魁夹凉菜。”本期我就带大家去品味川北美味的代表——阆中美食。张飞牛肉是阆中美食的首席代表,最大特色是外表黝黑,内里鲜红,香气四溢,滋味无穷。热凉面就是上面说的“凉面套勺热臊子”了,热凉面和普通凉面并没有太大不同,但独特就在凉面的佐料牛肉臊子上。冷的凉面淋上热腾腾的牛肉臊子,吃起来有凉面的筋道,又夹着牛肉的香辣,冷热适口,价廉物美。白糖蒸馍看似寻常,却是独一无二的阆中地道小吃,常温下可保存30天,是清代乾隆时阆中回民哈公奎创制的一种名小食。保宁醋创制于明末清初,是中国4大名醋之一,醇香适口,当你在阆中街上看到当地人像喝饮料一样喝醋时,也不要大惊小怪,尝一尝醋做的饮料,说不定你也会爱上那种酸酸的感觉。油茶馓子是我极爱的一种早餐饮食,可惜在成都,已经多年不见有卖,到了阆中,竟然发现这也是阆中的早点之一,早上起来,到小店吃碗“油茶馓子”,回味一下童年的滋味。阆中的牛肉面、羊杂面、酸菜豆花面以及老观的油锁儿等各种面食,风味独特,摊位都不大,也比较简陋,要懂得寻觅那些不起眼的小店,并一一把所有美味吃完,可不是三五天能做到的事情。阆中土特产可用1-4个字来概括:醋-皮蛋-干牛肉-白糖蒸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