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乡地图
方山乡相关地区地图:
3.四川省阆中市方山乡
简介:阆中市方山乡地处阆中市东北部,靠省道“302线”边沿,全乡辖8个村,33个合作社,3250户,10215人,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8620亩。该乡四面环山,具有典型的高山盆地气候特点。方山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水利工程300多处,畜水量达500多万立方米。方山森林茂盛覆盖率达50%以上。方山是典型的农业乡。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方山的储备粮供应全县的许多乡镇,近几年还是“奉国大米”的核心生产基地,被省级评为无公害食品。方山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9798男4958女4840家庭户户数3365家庭户总人口(总)9750家庭户男4924家庭户女48260-14岁(总)19240-14岁男9970-14岁女92715-64岁(总)721415-64岁男365715-64岁女355765岁及以上(总)66065岁及以上男30465岁及以上女35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9689基本概况:方山乡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东北部,距市城55公里。东邻苍溪县白驿镇,南接阆中市老观镇,西靠苍溪县中土乡与元坝镇,北与苍溪县白驿镇接壤。靠省道“302线”边沿,乡辖8个村,65个社,幅员面积31平方公里,总人口10317人,总耕地面积8620亩,人均耕地0.84亩。
历史沿革:方山乡治所铺山垭场,清为铺山场。据《阆中县志》:方山,山顶有平地,山半一家可通山麓。宋朝严大猷隐于此,大猷苍溪人,有方山集四卷,方山由此而得名。方山乡解放前为老观乡和苍溪县元坝乡的一部分,1949年解放,1951年建政为柏山乡,1955年实行合作化,1958年改为柏山公社,1966年“文革”期间改为雄心公社,1969年恢复为柏山公社,1981年更名为方山公社,1984年改为方山乡。
地理气候:方山乡属四川盆地中亚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沟壑纵横交错,山峦起伏迭嶂,处中丘中谷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600米,常年气温16.6℃,年均降雨量1030毫米,既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无霜期长的特征,同时也有春旱、夏洪、伏旱、秋涝、间有风灾和雹灾的发生。四面环山,具有典型的高山盆地气候特点。方山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水利工程300多处,畜水量达500多万立方米。方山森林茂盛覆盖率达50%以上。
经济特征:方山乡农林牧副业发展较快,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红苕及各种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水果、生姜、西瓜、黄金梨、蔬菜;工副业主要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食品加工、家具制作和各类修理及服务业为主。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帮助农民增收,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在方山雪洞周围培育出雪洞白玉春萝卜200多亩、产量达到500多吨,投放市场,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质白肉嫩,口感好,单个重量1.4——1.8公斤,不易糠心和抽台,生长时间60天左右,又属冬季生长,不需治虫、施肥,又无任何污染,市场前景很好,每年3—5月份都是销售旺季。方山乡大力改革农村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兴办二、三产业,并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2007年乡域GDP216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763万元,第二产业产值118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81万元,人均纯收入2930元。
社会事业:方山乡文教、卫生等事业发展迅速,乡域内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乡卫生院1所,村医疗室6处;乡内邮电通讯发展很快,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网络可直通国内外,有线电视接通集镇各户、乡域各村,供电与有线广播普及到农村各户;乡域内交通较为方便,方山乡8个村,村村通公路,并与毗邻乡镇相连。
2、甘肃省镇原县方山乡
简介:方山乡位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北部60公里处的蒲河北岸。东连新集乡,南接孟南坝镇,西邻三岔镇,北濒环县吴城子乡。属丘陵沟壑区,山峦起伏,东北高,西南低。农业生产小麦、玉米、高粱、洋芋、糜谷、豆类等。该词条为消歧义词条,介绍的乡镇还有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方山乡,位于阆中市东北部,距市城55公里;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地处青田县东南面——瓯江之滨,背靠温州,接壤瓯海与瑞安,交通通讯十分便捷,离青田县城只有20分钟、温州50分钟的路程。基本概况:方山乡位于甘肃省镇原县北部60公里处的蒲河北岸。东连新集乡,南接孟南坝镇,西邻三岔镇,北濒环县吴城子乡。土地面积198平方公里,耕地7.35万为亩,辖张大湾村、方庄村、关山村、王湾村、高中山村、金岔村、贾山村、十八岘村、庄岔湾村、蒲河村10个行政村,乡镇总户数2859户,乡镇总人口13842人,乡镇从业人员7053人。2005年,方山乡国内生产总值1832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886万亩,粮食总产量9248吨,财政总收人178.5万元,财政支出17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1360元。命名由来,方山,据《镇原县志》记载:镇原、环县之界,有两座方形的山,大者为大方山,小才为小方山,以此取名为方山。
历史沿革:解放初为焦山乡,隶属新集区,1961年从新集人民公社分离,成立方山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方山乡。
自然环境:方山乡位于镇原县西北60公里处的蒲河北岸,属丘陵沟壑区,山峦起伏,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1456米,兰宜公路横穿境内18公里,交通较方便。年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均气温10℃,气候干燥,温差较大,冬干少雪,春早多风,全年无霜期155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积4900万亩,乡镇行政区域面积16767万亩。?
基础设施:方山乡通电的村10个,通邮的村10个,通电话的村1个,通公路的村10个,通自来水的村2个。学校总数14所,在校学生总数2428人,教师总数121人;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数2人,病床8张。
主要产业:方山乡农业生产小麦、玉米、高粱、洋芋、糜谷、豆类等。粮食产量逐年增长。1998年方山乡粮食总产量24.6万公斤,人均产量54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元。党史纪事,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长征经过方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