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电子地图 > 赤峰市地图 >
敖汉旗地图
敖汉旗相关地区地图:

内蒙古自治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地级市、盟市辖区、县级市、县、旗、自治旗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玉泉区|新城区|赛罕区|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土默特左旗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白云矿区|固阳县|土默特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海市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赤峰市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宁城县|林西县|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汉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准格尔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达拉特旗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阿荣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五原县|磴口县|杭锦后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丰镇市|兴和县|卓资县|商都县|凉城县|化德县|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多伦县|阿巴嘎旗|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太仆寺旗|正镶白旗|正蓝旗|镶黄旗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突泉县|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绿色杂粮

敖汉旗地处燕山山脉努鲁尔儿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的南缘,是燕山山地丘陵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南部沟壑纵横,山地较多,北部或平原开阔,或丘陵起伏,沙地居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敖汉地区的杂粮种植成为农业一大特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全旗有耕地面积253万亩,绿色杂粮种植面积近100万亩,盛产荞麦、高粱、谷子、糜黍、黑瓜籽、杂豆等绿色杂粮杂豆,年产量可达1.5亿公斤。敖汉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在这种气候下生产出的杂粮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加之敖汉杂粮绝大部分种植在山地或沙地,土质和空气都是无染区,施用积造的农家肥,少施或不施化肥,大多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无过量农药和化肥残留,再现了杂粮的天然特性,因此敖汉杂粮赢得了“中国杂粮出赤峰,绿色杂粮在敖汉”的美誉。敖汉杂粮的“绿色”品牌效应,使敖汉盛产的杂粮杂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销售市场前景广阔。免淘小米销往华中、华北和东北地区各大城市,牛力皋川的荞麦,不但受国内客商的欢迎,而且受到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客商的青睐。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农博会上和东北地区(大连)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国内外客商对敖汉旗展出的杂粮极感兴趣,有多家公司、超市愿代理、代销、网络宣传敖汉旗各类杂粮,目前在北京、大连、沈阳等城市都有敖汉杂粮直销处,敖汉杂粮正带着“全球500佳”的绿色名片走向更加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考古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国祥认为:第一,兴隆洼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地,是目前中国全面发掘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原始村落,对于我们认识原始社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第二,兴隆洼遗址出土了非常奇特的居室葬俗,对研究远古人类的埋葬习俗提供了一笔十分珍贵的资料;第三,兴隆洼遗址出土了目前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玉玦,是世界范围最古老的耳饰,为我们探讨中国玉文化的源流提供了实证;第四,兴隆洼遗址出土了目前中国最完整的蚌裙服饰,这在世界范围内同期也是罕见的。通过对兴隆洼遗址出土的资料进行多角度分析,能够确认这个地区文明进程以及在东北亚地区所占有的学术地位。为确立西辽河文化与黄河文化平行发展,对人类起源多元一体论提供了史证。

旅游资源

敖汉旗自然景观迷人。1.5万公顷的大黑山林木俊秀,百草争荣;茫茫瀚海中的响水瀑布水飞珠溅玉、雄资犹存,热水汤温泉四季氡水,疗疾神奇;碾盘沟内,古树参天,奇石林立,清泉淙淙……,早期大佛寺遗址,还有一对石狮子!

华夏第一村

为何称“兴隆洼文化遗址”为“华夏第一村”?自1983年至1993年,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先后经过7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期别的兴隆洼文化半地穴式房址170余座、窖穴400余座、居室墓葬30余座。同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及动植物遗骸资料,由此提出了“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兴隆洼一期聚落内的房址均成排分布,井然有序,最大的两座房址面积各达140余平方米,并排位于聚落中心部位。居住区的外围环绕一道椭圆形的围壕。通过对房址内出土木炭标本进行碳14年代测定,距今8000年左右。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处经过全面考古发掘、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原始村落。由于具备了“全面发掘、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这三个条件,故将兴隆洼遗址称之为“华夏第一村”。内蒙古敖汉旗境内通过近30年来的考古调查,已确认在全旗境内共分布有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遗址4000余处,约占内蒙古自治区古遗址总数的1/6。敖汉旗博物馆已征集收藏的文物达5000多件。迄今为止,在国务院公布的1268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敖汉旗兴隆洼、大甸子、城子山遗址名列其中。境内正式命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在同一旗县提出四种不同考古学文化命名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中指出:七八千年前的赤峰地区兴隆洼文化遗址反映的社会发展已达到了氏族向国家进化的转折点,文明起源超过万年,社会分化早于中原。敖汉旗历史悠久,早在8000多年前,这里就成为中国北方各民族活动的舞台,并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始终处在北方文化的中心地带。现已发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和墓葬4000余处,确立的考古学文化类型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四种史前文化类型。敖汉境内有“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城子山山城遗址”三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被中国考古界誉为“华夏第一村”,“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有生居的城址,又有死葬的营区,被称为“海内外孤篇”。敖汉旗博物馆现有藏品5000余件(套),在全国县级博物馆中居第一位。各具特色的文化遗址,丰富多样的馆藏精品,印证着“人文敖汉”光辉灿烂的历史,也为敖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巨大的精神财富。

敖汉发展

农业资源:敖汉旗是以农为主,农牧林结合的经济类型区。全旗现有耕地面积270万亩,林地面积518万亩,草地面积108万亩,农牧林资源丰富。粮食品种主要有玉米、高梁、谷子、水稻、小麦和杂豆,年产量超过6亿公斤,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自治区产粮十强旗县之一。
经济发展:敖汉旗是以农为主,农牧林结合的经济类型区。全旗现有耕地面积270万亩,林地面积518万亩,草地面积108万亩,农牧林资源丰富。粮食品种主要有玉米、高粱、谷子、水稻、小麦和杂豆,年产量超过6亿公斤,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自治区产粮十强旗县之一。敖汉旗地方工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已形成冶金、建材、饮料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主体产业。主要矿产品黄金1996年产量突破5万两,是自治区第一产金大旗。敖汉旗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花炮生产基地。从2001年开始规范花炮生产以来,安全生产条件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区面积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市场销售不断扩展,相关企业不断健全,基本形成了规范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良性化发展、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全旗有65家花炮生产企业,5家花炮销售公司,5家化工原材料销售中心,32家相关企业,共实现产值3亿多元,已成为敖汉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交通通讯:敖汉旗交通便利,京通铁路横贯东西7个乡镇,设有8个站点,国道111线和305线是十字交叉从新惠镇通过。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旗开通程控电话20296门。30个乡镇(苏木)全部实现电话自动化。电力供应充足,有22万千伏安供电气一处,60千伏安输电线路4条,输变电工程形成网络。
矿产资源:敖汉旗矿产资源丰富,蕴藏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汽等矿产三十余种,黄金是敖汉的主要矿产,年产黄金6万多两,是自治区第一产金大县,此外,铜、铁、钼、煤、莹石、和水泥灰岩的储量也很丰富。以黄金、建材、饮品、农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地方工业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招商引资的拉动,外向型地方工业新格局逐渐形成,展示着“金色敖汉”的美好发展前景。敖汉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以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山地景观,以小河沿鸟类自然保护区代表的水域风光,以黄羊洼草牧场防护林、黄花甸子三十二连山山地综合治理为代表的生态治理工程,以“华夏第一村”为代表的古文化遗址,吸引了包括新闻媒体记者在内的大量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目光,生态旅游正在为敖汉的发展提供着巨大的动力。敖汉旗交通便利,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距京、津、唐、沈、锦等大中城市的距离都在500公里半径内,京通铁路横贯东西,111线、305线国道交叉通过新惠镇,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创造了条件。全旗已形成良好的交通、通讯、供电网络。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敖汉人民将按照“生态立旗、产业化强旗、工业富旗、科技兴旗”的战略部署,坚持生态建设不动摇,大力实施产业化、工业化和经济社会科技信息化,努力实施市场化、开放化战略,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手段,努力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获得大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林业资源:敖汉旗60万干部群众在旗委、旗政府的领导下,几十年如一日,高举生态建设大旗,坚持植树造林,治山治水,积累了丰富的林木资源。林业资源已经成为敖汉旗的一大产业优势。1978年至2002年的24年间,全旗造林保存面积378万亩,年均16万亩。目前,全旗有林面积达52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5%,是建国初有林面积的33倍,是1978年前的4倍。成为“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全旗林业产值达1.62亿元,活立木蓄积达624万立方米,人均10.5立方米,林木总价值达14亿元,相当于人均在绿色银行存有保值储蓄2400元。敖汉现有的主要林木品种有:杨树、山杏、沙棘、黄柳、条桑、沙松、油松、樟子松、落叶松等十几个品种,这些木林木品种普遍具有抗旱、耐沙埋、抗风蚀等特点,不仅具有防风治沙的生态保护作用,还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牧草资源:敖汉地区属于中温带半干旱草原区,全旗总土地面积1245万亩,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境内地形地貌组合复杂,土壤类型多种多样,热量丰富,水热同期,植物生长期较长,适合多种牧草生长。人工豆科牧草的种植,在敖汉已有60年的历史,草业发展历经了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稳定发展三个阶段,牧草品种由单一到多样,种植方式由清种到粮草、林草、草灌结合,分布从点到面、从南到北、从浅山丘陵到沙地池沼,最终发展遍布全旗。草地面积连续12年保持在100万亩以上,至2004年达到150万亩,是“人工种草第一县”。已建成紫花苜蓿、沙打旺、小叶锦鸡儿等牧草种子生产基地20万亩,年产优质牧草3亿公斤、牧草种子300万公斤以上,占内蒙古自治区牧草种子产量的一半以上,全旗牧草种子直接收入达3000多万元。敖汉旗种植的牧草主要有“敖汉苜蓿”、沙打旺、小叶锦鸡、杨柴(又名山竹子、踏郎)等四个品种。其中以“敖汉苜蓿”分布最广,产量最大,苜蓿草籽年产量可达200万公斤,“敖汉苜蓿”1984年被国家牧草品种鉴定委员会正式命名,在2001年春季全国首届苜蓿发展大会上,“敖汉苜蓿”被组委会确定为在全国范围内首先推广的四个苜蓿品种之一,具有抗逆性强、耐旱、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产草量高等特点,种子除销售国内东北、华北、西北等十几个省区外,还远销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国家地区。“沙打旺”在敖汉旗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该品种具有抗风沙、耐干旱、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全旗每年生产50万公斤~60万公斤“沙打旺”草籽,主要销往华北、西北等沙源治理区,用于防风治沙、生态建设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