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镇地图
白马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目标,按照做大主导产业,做优特色品牌、做实富民工程的思路,积极引导发展经济作物,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全镇已发展黑莓面积近20000亩,有机农业示范区2000亩,生态林面积3万余亩。常规粮油种植与经济作物比达到35:65。通过推行农业无公害化的生产与管理,提高了农副产品品质,成立农副产品、黑苺等专业协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促进了农副产品销售,加快和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步伐。200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财政收入1253.9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5510元,比上年增长17.7%。
简介
白马镇是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心镇,省、市教育强镇。占地59.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万亩。辖30个行政村,总人口3万人。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农业总产值12.2亿元,财政收入6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8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城镇规模
行政区域面积78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154个村民小组。年末人口4.9万人。全年工业总产值26523万元,农业总产值12233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48万元,新上项目4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的项目4个、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新上项目固定资产投产8000多万元。2007年引进资金8000多万元,财税收入754.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14多元。全镇有林地5.95万亩,耕地1.7万亩,种植优质水稻面积26509亩,抛秧技术普及率达100%,粮食供应总产量16075吨;有荔枝、龙眼、速枫桉等经济林3.8万亩;家禽存栏23.84万羽,生猪存栏32681头。
人文景观
镇内有扶阳书院、革命圣地豆鼓河等名胜。其中,扶阳书院为明清以来北流六大古书院中目前仅存的一座,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经镇政府投资10多万元进行了修缮)。商务设施、通讯设施完备。全镇有星级酒店(富盈大酒店)1家,旅馆(社)5家,购物超市5家。中国移动、联通两大移动通讯运营企业信号覆盖全镇,并开通国际宽带互联网。
行政村介绍
白马镇所辖44个行政村:百坪、赵家、桐石、桃子、三协、徐南、矮边、金凤、郁溪、井洋林、牛角山、杨桥、田心、泉塘、王家、师乐、略里、白马、樟木、邹家、钟灵、松柏、黄泥、泉冲、楠木山、学足、桃林、洪田、隔山、卢江边、井流、庙边、大秀、查林、涟河、三团、杨世冲、浆溪、出石、兴隆、文化、孙家桥、罗坪、咸蟠。
简介
白马镇位于渝东南乌江下游,东距武隆县城24公里,西与涪陵区接壤,南接贵州,北邻丰都,距重庆市主城区175公里,是武隆县的西大门和重要物资集散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素有“蜀黔门屏”之称。该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乌江干流横穿而过,白马码头是全县最大的水运码头,国道319线和省道川湘公路交汇于此,建渝怀铁路、渝(重庆)湘(长沙)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并在此设有火车站和立交桥。全镇海拔在170米(乌江边)至1950米(车盘黄柏淌)之间。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
物产
白马镇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境内有铝、铁、煤、锰、锌、大理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铝土储藏量达8300万吨以上,且品位较高,属优质铝土矿;水能资源丰富,有乌江、石梁河、郭溪沟等大小河流,水能蕴藏量和可供开发利用量均在50万千瓦以上;白马山原始森林,风光旖旎,植物种类繁多,享有“植物基因库”之美誉,是宝贵的林业财富,同时也是开发旅游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