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电子地图 >
宝山区地图
宝山区相关地区地图:

宝山实验学校

所属板块:宝山淞宝,地址:友谊路120号类别:九年一贯制学校性质:公立级别:区重点电话:56781374

2、1地区概况

所属城市:双鸭山市
面积:572平方千米
人口13万人(2004年)
邮编:155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230506

基本介绍

概况:宝山区面积572平方千米。总人口13万人(2004年)。邮编:155131。代码:230506。拼音:BaoshanQu。
行政区划:宝山区辖7个街道、1个镇:红旗街道、跃进街道、东保卫街道、七星街道、双阳街道、新安街道、上游街道、七星镇;双鸭山农场。宝山区一带,原属集贤县管辖,1954年7月划入双鸭山矿区管辖范围。1958年双鸭山矿务局建立宝山煤矿,翌年4月改称宝山经济区,实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1961年10月,政企分开,改称宝山分社,1966年8月归人宝山矿,1968年11月改称宝山区。1980年4月15日,省政府批准,正式设立宝山区。1992年,宝山区双鸭山市管辖的市辖区。位于市境东南部,东、南与宝清县接壤,西与岭东区毗邻,北与四方台区、集贤县、友谊县分界。区政府驻地距市中心尖山区27公里。全区共辖七星、跃进、红旗、上游、双阳、新安、东保卫等7个街道办事处和七星镇、振兴乡。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1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5%。区政府驻地宝一路。(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2、3历史沿革

宝山,因山得名,1412年(明永乐十年),境内海滨,曾用人工堆筑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标志,为出入长江口的船只导航,永乐皇帝定其名为宝山。此山于1582年(明万历十年)坍没于海,但其名仍沿用至今。宝山,原属江苏省,1742年(清雍正二年)从嘉定县分出,建为宝山县。建县时,县境东、北至长江,南至今闸北天目路,西至嘉定交界的界泾、杨泾,东南至黄浦江以东高桥一带,西南至真如地区,东西长38千米,南北宽41.5千米,面积419平方千米。1928年(民国17年),闸北、江湾、殷行、吴淞、彭浦、真如、高桥等7个市乡划归上海特别市,境域面积缩小一半。1937年(民国26年)以后的抗日战争期间,全境划归上海市,藻浜以北地区为宝山区,浜南分属市中心区(江湾)和沪北区,长兴归浦东北区。抗日战争胜利后,除大场划归上海市外,其余按战前建制,重归江苏省,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解放后,初属苏南行政区,后隶江苏省。1958年全境划归上海市,同年横沙岛和北郊区并入,境域向东向南延伸,东缘至横沙岛东侧海岸,南缘至广中路、大连西路和走马塘一线,以前划出的江湾、殷行、吴淞和大场重归宝山,面积扩大为443.64平方千米。1960年划出吴淞镇及藻浜以南长江路两侧成立吴淞区,1964年吴淞区并入杨浦区。1980年以后因宝钢建设需要,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宝钢地区办事处基础上,重新成立吴淞区,将宝钢地区办事处管辖的行政区域和宝山县城厢镇,以及宝钢与吴淞之间的部分区域划归吴淞区管辖(即城厢镇和吴淞、淞南、庙行、月浦、盛桥等乡的一部分)。1984年市中心区扩大,划出江湾、五角场两镇和南部地区部分农村归虹口、杨浦、闸北、普陀等区。
江苏宝山: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宝山县和吴淞区建制,建立宝山区。6月成立中共宝山区委员会,9月完成撤建工作。(以上出处),1989年11月,宝山区五角场划归杨浦区。1992年9月,彭浦乡划归闸北区。1997年9月,辖区内原江湾机场8.6平方千米和共康小区部分区域0.726平方千米分别划归杨浦区、闸北区。2000年,宝山区辖5个街道、14个镇、2个乡。总人口1227978人,各街道、乡镇人口:吴淞镇街道33220、海滨新村街道71285、友谊路街道87805、泗塘新村街道63944、通河新村街道84836、罗店镇40240、大场镇134321、杨行镇70386、月浦镇78067、盛桥镇27254、罗泾镇27354、罗南镇36639、刘行镇30756、顾村镇53260、祁连镇43418、高境镇78398、庙行镇48790、淞南镇79739、宝山镇63806、长兴乡32495、横沙乡30667、城市工业园区虚拟镇7904、前卫农场虚拟镇3392。(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0年,撤销罗店镇、罗南镇,设立新的罗店镇;撤销顾村镇、刘行镇,设立新的顾村镇;撤销月浦镇、盛桥镇,设立新的月浦镇;撤销宝山镇、杨行镇,设立新的杨行镇;撤销大场镇、祁连镇,设立新的大场镇。2002年底,全区辖5个街道、9个镇、2个乡、1个农场,248个居委会、165个行政村。2003年末,全区辖吴淞镇、海滨新村、泗塘新村、友谊路、通河新村等5个街道,月浦、罗店、大场、杨行、罗泾、顾村、高境、庙行、淞南等9个镇,长兴、横沙2个乡和前卫实业总公司。有居委会226个(包括乡镇散居数),村民委员会164个,村民小组1541个。另一出处:2003年底,宝山区辖5个街道、9个镇、2个乡,226个居委会、165个村委会,人口85.43万人。面积415.27平方千米。2004年6月30日,宝山区辖5个街道、9个镇、2个乡,225个居委会、165个村委会。2004年9月30日,宝山区辖5个街道、9个镇、2个乡,233个居委会、165个村委会。2004年,宝山工业园区(罗泾镇)区划及管理体制调整实施方案:调整后的宝山工业园区、罗泾镇行政区划为:罗泾镇全部,罗店、月浦镇在宝山工业园区规划范围部分,即南起石太路,西至嘉定交界,东沿北川路至罗泾与月浦交界,北至江苏交界,总面积约47.68平方千米。调整后,宝山工业园区党工委、罗泾镇党委、宝山工业园区管委会、罗泾镇政府领导实行交叉任职,行政管理工作机构实行合署办公。2005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40号)将宝山区的长兴乡、横沙乡划归崇明县管辖。调整后,全区辖5个街道、9个镇。街道(镇)简介(根据“宝山区政府网站”等内容整理,资料截至2002年。)

1、6历史名人

潘光旦,潘光旦(1899-1967)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宝山人)罗店人。字仲昂。社会学家。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次年留学美国。民国13年毕业于美国纽约汉普夏州的达茂大学。获多德蒙学院学士学位。民国15年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动物学、古生物学、遗传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民国15年回国后,任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上海东吴大学法科预科主任,上海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并任设在上海的中国社会学社理事,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沪江大学、东吴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图书部主任、秘书长、社会学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教务长。任教期间讲授优生学、家庭问题、西洋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等课程。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时事新报》文学副刊《学灯》。民国30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国33年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委员、常委、文化委员会主席、昆明支部主任委员,并负责创办民盟的机关刊物《民主周刊》。1949年北平解放后,任北平市军管会大学事务委员会委员。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历史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民盟第一、二届中央常委和第三届中央委员,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苏友协理事。潘光旦早年身残,几十年来,在治学上博览广识,刻苦钻研。一生不事积蓄,但遗书万卷于身后,全部捐献给国家。潘光旦1967年6月10日病逝。他一生著作甚多,对家庭学、优生学有突出的贡献。
陈伯吹,陈伯吹(1906-1997)宝山罗店镇人。著名儿童文学家。笔名夏雷。幼时在宝山县立罗阳小学(今罗店小学)入学。民国9年~11年就读于宝山县甲种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分配到杨行乡朱家宅第六国民学校(朱宅小学)任教,民国22年在朱宅小学任教时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第一部中篇小说《模范学生》(后易名《学校生活记》)。1925年2月,调任县立淞阳小学(今宝山实验小学),创作了《兽国之孤》、《畸形的爱》等。1929年2月~1931年7月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高等师范科,并于1929年2月起在上海幼稚师范学校担任教师长达10年。1930年起,为北新书局主编《小学生》半月刊。1934年起任儿童书局编辑部主任,主编《儿童杂志》、《常识画报》、《小小画报》3种杂志,同时翻译外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1940年2月至1941年12月,又攻读了大夏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士。1942年10月去四川北碚,任北碚国立编译馆副编审,1944年10月任中华书局编审。1945年在重庆任复刊后的《小朋友》杂志主编。抗战胜利后,他返回上海,仍主编《小朋友》。1946年与教育家李楚材发起组织上海儿童文学工作者联谊会,并在1949年5月为该会起草《庆祝上海解放,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宣言,发表于《大公报》。1947年又兼任《大公报》副刊《现代儿童》主编。建国后,曾任大夏大学高等师范专修科主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教育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同年12月起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1954年11月调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1957年6月起任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1960年11月回上海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1977年6月任副社长、编审。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协第四届副主席,第五、六届顾问,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第五届顾问。1983年加入共产党。从1923年起,陈著、译、编近300万字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版近百本书籍。他致力于儿童文学理论的研究,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儿童文学事业。1981年陈伯吹捐款5.5万元设立“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后改为“陈伯吹儿童奖”),每年评选一次,奖励儿童文学园地里的辛勤耕耘者。去世前将全部藏书捐赠浦东新区筹建中的“陈伯吹儿童图书馆”。1985年中国福利会授予陈伯吹樟树奖。1988年全国妇联、文化部授予儿童文学创作荣誉奖。主要作品有:《陈伯吹文集》3卷本。童话:《一只想飞的猫》、《幻想张着彩色的翅膀》、《十一个奇怪的人》、《小火车头》、《好骆驼寻宝记》、《阿丽思小姐》。小说:《中国铁木儿》、《学校生活记》、《飞虎队和野猪队》、《直上三千八进坎》;翻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百万只猫》、《绿野仙踪》、《改过的小老鼠》、《小夏蒂》、《吉诃德先生的冒险故事》;论文集:《儿童文学简论》等。
袁希涛:袁希涛(1866-1930)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城厢人。字观澜,又名鹤龄。清光绪举人。清末民初教育家。以诸生肄业上海龙门书院。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任沪广方言馆教习。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和同乡潘鸿鼎一起创办县学堂、蒙学堂,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创宝山县学堂,次年倡改上海龙门师范学堂,并赴日考察。光绪三十年,又在杨行、吴淞、彭浦各办一所学堂。在他担任宝山县学务公所总理的三年之间,增设四乡小学20多所。1905年上海龙门师范学堂创立,任校长,并筹设复旦公学、太仓州中学,历任以上各校教员、监督,兼江苏学务处议绅。辛亥革命后,与黄炎培一起参与江苏省教育设施事宜。1909年应直隶提学使蔡儒楷聘,任学署总务科长兼图书科长。1912年(民国元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约,赴北京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主张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并赴各省视察。后改任教学部视学,1914年(民国3年)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次长,1917年以次长代理部务。1919年代理教育总长,不久辞职。前后7年,亲自整理制订教育制度,法令课程,又草订全国义务教育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袁组织“欧美教育参观团”,出洋考察。在美国参观了20多个洲,又转赴欧洲,考察了10多个国家。袁倾心于办义务教育,对这方面的考察,记载尤详。这次欧美考察历时一年,回国后整理出数十万字的著述,内容丰富、广博。1923年回国后被选为江苏省教育会会长,江苏义务教育期成会会长,袁在江苏组织“义务教育期成会”,联合各省共同探讨、推广,并倡设乡村师范作为推行义务教育的基础。在他兼任江苏省学务处议绅时,创立了宝山绘丈学堂,并积极参与筹办复旦公学(现复旦大学)于吴淞,担任复旦公学第一任教务长。后又筹商将德人创办的同济医工学堂(现同济大学)收回自办,迁校于吴淞。晚年在人文社编审史料,于民国19年8月29日病逝。袁希涛创办了绘丈学学堂,实行清丈,使宝山成为当年全国各县土地清丈的先行者。袁对宝山的交通、农业、修理海塘、编纂都热心参与,竭尽全力。逝世后,宝山人民为纪念他,在城西辟地建观澜墓,立纪念碑,并铸铜像置于宝山淞阳小学内,还办了观澜中学。

1、2经济概况

经济总量: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32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比上年下降17.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3.5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6.3亿元,增长20.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6:47.7:51.7,各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降低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区地方财政收入63.6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区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7.8亿元,增长42.3%;营业税27.6亿元,增长58.4%;企业所得税11.0亿元,增长61.7%;个人所得税2.6亿元,增长50.4%;房产税2.3亿元,增长37.9%。全年区地方财政支出7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区级财政支出28.2亿元,增长23.9%;街镇支出29.1亿元,增长25.2%;支持经济支出12.6亿元,增长1.4倍。地方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11.3亿元,增长51.1%;文教卫生事业支出11.6亿元,增长24.5%;社会保障支出3.8亿元,增长18.4%。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按类别分,建设改造投资完成96.5亿元,增长7.9%,占投资总额的49.0%;房地产开发投资100.6亿元,增长60.9%,占51.0%。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完成48.8亿元,增长6.7%,其中工业完成48.7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完成148.3亿元,增长39.7%。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例为24.8:75.2。从投资主体看,国有企业投资28.9亿元,占14.7%;集体企业投资34.9亿元,占17.7%;三资企业投资31.1亿元,占15.8%;私营及个体企业投资46.3亿元,占23.5%;其他企业投资56.0亿元,占28.3%。
农业:坚持“保粮稳菜、稳绿保果,减猪禽稳奶牛,积极发展优质产品,着力推进异地种养业”的农业结构调整原则,积极引导、有序推进,成效明显。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3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2亿元;林业产值0.3亿元;畜牧业产值1.8亿元;渔业产值1.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5亿元。全年蔬菜总上市量15.7万吨,水果总产量2.6万吨,生猪出栏9.0万头,家禽出栏20.5万羽,鲜蛋上市0.1万吨,牛奶上市3.4万吨,水产品总产量0.4万吨。防治禽流感、稻飞虱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和食用农产品安全。全区禽流感免疫总数达59.5万羽次,防治稻飞虱26万亩次。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扶持培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完成销售额6.1亿元,宝山“金篮子”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配送量4.2万吨,配送额8600万元;北部水产养殖中心出口水产品2300吨,创汇2961万美元。新建宝山蔬菜、粮食、农机、果树、花卉苗木等7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工业:以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产业能级为重点,推进土地二次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7.7亿元,可比增长18.9%。完成工业销售产值63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0.7%。骨干企业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显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4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71.7%。工业销售产值超亿元企业68户,实现销售产值269.2亿元,增长22.3%,占全区总量的42.3%。冶金延伸业平稳增长。全年冶金延伸业实现销售产值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占全区比重39.9%。冶金延伸业中,金属制品业实现销售产值116.1亿元,其中集装箱制造业61.9亿元,钢结构业25.5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4.1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44.6亿元。工业向园区集中效应进一步显现。至年末,“1+5”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314户,比上年增加57户,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9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比全区快了2.3个百分点,占全区比重31.2%,园区集中度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01.1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占全区总量的31.6%。
建筑业:建筑业有序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8亿元。区域内三级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2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在外省市完成施工产值92.1亿元,增长58.3%。以四大冶建公司为主的部市属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34.3亿元,增长24.1%。
商贸业:加快商业布局与经营业态调整,促进消费增长。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37.0亿元,可比增长18.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58.2亿元,增长14.4%;穿的商品零售额13.5亿元,增长7.6%;用的商品零售额75.1亿元,增长25.9%;烧的商品零售额5.5亿元,增长24.3%。在各种商品的消费需求中,用的商品增长最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量中七成以上来自于用的商品。汽车、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和建筑装饰材料等商品需求活跃,拉动全区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电信业:全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电信业较快发展。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6.4亿元,可比增长23.7%。全年区域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营业收入90.1亿元,其中部市属单位35.8亿元,占39.7%。至年末,区陆上运输管理所在册管理的企业及个体户5809户,拥有运输车辆19235辆,其中,10吨以下14378辆,10-30吨4176辆,30吨以上681辆。全区拥有邮政支局23个,邮政所49个,邮路总长度645公里,发送函件4539万件。年末电话总装机容量44.4万门;市内电话用户39.3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8.3万户。
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30.0亿元,可比增长26.1%,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额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60.9%,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51.0%;施工面积917万平方米,增长62.5%;竣工面积286万平方米,增长77.0%。房产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本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6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03.6亿元;存量房全年成交面积120万平方米;存量房成交额64.1亿元。
金融业:在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持续增长,贷款增长趋缓。至年末全区共有银行14家,本外币存款余额874.4亿元,比年初增长14.0%,增加107.5亿元;银行贷款余额475.6亿元,比年初增长7.7%,增加3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71.6亿元,比年初减少21.4%,中长期贷款261.4亿元,增长75.7%。
旅游业:挖掘资源,融合优势,旅游产业有新发展。年内成功举办“爱我中华红色之旅”启动仪式、“迎国庆—上海旅游节花车宝山巡游”和“宏伟钢城,动感汽车城”主题游。各旅游景点全年接待游客60.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04.4万元。至年末,全区星级宾馆12家,其中四星级1家。主要饭店(宾馆)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接待50.0万人次,增长35%,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13.2万人次,增长1.4倍。至年末,全区有旅行社2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26家,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组团出游16.5万人次。

1、7历史事件

吴淞之战,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鸦片战争中吴淞抗英战役。吴淞口位于江苏宝山县境(现属上海宝山区)黄浦江与吴淞江汇入长江的出口处,是保卫上海和长江门户的首要阵地。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由江南提督陈化成(1776―1842,字业章,福建同安人,出生于金门)驻守。他在前任两江总督裕谦的支持下,积极备战,大力加强吴淞阵地防御。从吴淞镇到宝山县城六七里长的江岸上,共筑土塘26座,既可御敌,又能藏身,俨如一道长城,共安炮154门,统称西炮台。由陈化成亲率苏松镇总兵周世荣部1300人防守。在吴淞口的东岸筑有一略成圆形的炮台,安炮27门,称为东炮台。由署理川沙营参将崔吉瑞带兵1000多人防守。在东、西炮台之后,另有徐州镇总兵王志元带兵700人,防守宝山县城西北的沙背,以防英军迂回包抄。两江总督牛鉴带兵2000余人防守宝山县城,以为后援。陈化成亲临校场,指挥士兵操练演习,并经常对士兵进行爱国教育,他说:“人莫不有一死,为国而死,死亦何妨?我无畏死之心,则贼无不灭矣!”陈化成在吴淞深得将士敬佩拥戴,连侵略者也畏其威名,有所谓:“不怕江南百万兵,只怕江南陈化成。”,二十二年四月,英国从印度派来的援军大小舰船100余艘,载有陆军万余人,陆续到达中国。三十日(6月8日)英舰27艘,陆续集结在长江口外的鸡骨礁附近,并闯入吴淞口内测量水道。五月初八清晨6时,英舰分批驶入沿江,向吴淞进犯。未等敌舰全部泊定,陈化成亲自指挥西炮台最先开炮击敌,战斗空前激烈,达两个半小时,英军旗舰“皋华丽”号及其他各舰被击中多次,死伤20余人。英军感到:这是“自与中国军队作战以来,中国人的炮火以这次最厉害”。炮战自清晨至中午,陈化成一直出帐挥旗发炮,与敌军对击。但守小沙背的王志元按兵不动。守东炮台的崔吉瑞则作壁上观,不发炮。而牛鉴见炮战初胜,竟大摆仪仗,耀武扬威,前来观战。英军发现后,一阵炮轰,牛鉴十分惊恐,急檄陈化成退兵,陈化成不从,牛鉴溃逃太仓。英舰炮火并力轰击西炮台。周世荣贪生怕死,劝陈化成撤兵,陈化成拔剑怒斥:“向谓尔诚,荐拔若是,今尔负我,以至负国!”周世荣顾自逃命。陈化成带领亲兵数十人坚守孤立无援的西炮台阵地。他操炮发射,连发数十炮。炮震手伤,血流至胫,还坚持指挥抬枪队、鸟枪队,向登岸侵略军射击。登陆英军大队蜂拥而至,他身中7弹不能支,血流如注。最后和所部官兵8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西炮台失守。东炮台守军溃散。宝山未战而失。十一日上海县城被占。这次战斗亦给英军以重创,共击毁敌舰多艘,歼敌数百人。陈化成的遗体收殓在嘉定关帝庙,殡葬时,数万人罢市哭奠。时人有诗凭吊陈化成老将云:“报国捐躯日,遥天黯将星,山河留壮气,风雨泣阴灵;泪洒三年血,名流万载馨,茫茫烟水阔,凭吊问沧溟。”,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又称“一·二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的起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掩护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府的阴谋,由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田中隆吉与女间谍川岛芳子策划,于1932年1月18日,唆使日僧天崎启升等五人向马玉山路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与工人发生互殴。田中操纵流氓汉奸乘机将两名日僧殴至重伤,日方传出其中一人死于医院。随即以此为借口,指使日侨青年同志会一伙暴徒于19日深夜焚烧三友实业社,砍死砍伤三名中国警员。20日,又煽动千余日侨集会游行,强烈要求日本总领事和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21日,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向上海市长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22日,日本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发表恫吓性声明,以保护侨民为由加紧备战,并从日本国内向上海调兵。27日,村井向上海市当局发出最后通牒,限28日18时以前给予满意答复,否则采取必要行动。国民党政府为集中兵力在江西"剿共",对日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军政部长何应钦急电第19路军忍辱求全,令上海市长吴铁城于28日13时45分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无理要求。暂时下野的蒋介石委托国民党元老张静江说服蔡廷锴避免与日军冲突,并调宪兵第16团接替上海第19路军防务。日方接到吴铁城答复表示"满意",却又以保护侨民为由,要中国军队必须撤出闸北,不待答复便于当晚突袭闸北。第19路军奋起抗战事变之初,驻上海日军有海军陆战队1800余人及武装日侨4000余人、飞机40余架、装甲车数十辆,分布在虹口租界和杨树浦,另有海军舰只23艘,游弋在长江口外和黄浦江上,由海军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1月28日午夜,陆战队分三路突袭闸北,攻占天通庵车站和上海火车北站。上海军民义愤填膺,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第19路军3个师共3万余人,第60、第61师分驻苏州、南京一带,第78师2个旅驻守上海,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防守市区的第156旅,在前来接防的宪兵第16团主动配合下,打退由横浜路、虬江路、宝山路进攻的日军,29日夺回天通庵车站和上海北站。日军败退租界,通过英、美等国领事出面"调停",达成停火协议,缓兵待援。上海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纷纷组织救护队和义勇军,积极支援第19路军抗战。29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威胁中国政府,诬指上海事件是中国排日运动引起的。南京政府于30日仓促迁往洛阳。至2月2日,日军从国内增调航空母舰2艘、各型军舰12艘、陆战队7000人援沪。蒋光鼐急调第60、第61师参战。3日,日军破坏停火协议再向闸北进攻,被守军击退。日本内阁遂增派第3舰队和陆军久留米混成旅援沪,由第3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接替盐泽指挥。7日,野村改变攻击点,以久留米旅进攻吴淞,陆战队进攻江湾,企图从守军右翼突破。第19路军依托吴淞要塞及蕰藻浜水网地带与日军激战,第61师将进攻纪家桥、曹家桥及偷渡蕰藻浜的日军各个消灭,其余日军又龟缩租界,由英、美等国领事再次出面"调停",以待援兵。第5军驰援上海作战上海战况于日军不利,日本内阁于2月14日又调陆军第9师参战,改由第9师师长植田谦吉统一指挥。同日,中国政府派请缨抗日的张治中任第5军军长,率所部第87、第88师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增援上海,归第19路军统一指挥,接替从江湾北端经庙行至吴淞西端的防线,为左翼军。第19路军为右翼军,担负江湾、大场以南及上海市区的防御。18日,植田发出最后通牒,要挟中国守军于20日17时前撤退20公里,被蔡廷锴严词拒绝。20日植田令日军全线总攻,采取中央突破,两翼卷击的战法,以第9师主突江湾、庙行结合部,企图北与久留米旅围攻吴淞,南与陆战队合围闸北。守军第19路军与第5军并肩作战,密切配合,利用长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及既设工事顽强抗击,并组织战斗力强的部队夹击突入江湾、庙行结合部之敌。经过6昼夜争夺战,日军遭受重创,由全线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再由重点进攻被迫中止进攻。日军增兵袭击浏河攻陷上海淞沪抗战激励全国,后方官兵纷纷请缨抗战,蒋介石拒绝再向上海增兵。而日本内阁决定组建上海派遣军,派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任司令官统一指挥。2月27日起,上海日军又得到陆军第11、第14师的增援,总兵力增至9万人、军舰80艘、飞机300架,战斗力骤增。当时中国守军总兵力不足5万,装备又差,而且经一月苦战,伤亡比较严重,左侧浏河地区江防薄弱。白川汲取前三任指挥官正面进攻失利的教训,决定从翼侧浏河登陆,两面夹击淞沪守军。3月1日,指挥第9师等部正面进攻淞、沪,以第3舰队护送第11师驶入长江口,从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陆,疾速包抄守军后路。淞沪守军腹背受敌,被迫退守嘉定、太仓一线。2日日军攻占上海,3日战事结束。是役,中国军队在人民支援下浴血奋战,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使敌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但政府当局妥协退让,不继派援兵,守军寡不敌众,防线终被日军从翼侧突破而被迫撤退。后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中日双方经谈判,5月5日中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不久,国民党政府将英勇抗战的第19路军调往福建"剿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