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镇地图
宝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农业
该镇先后完成了上柴明月苹果、韩国丰水梨、宝花牌花生等青岛市农业品牌的注册认证,和蓝莓中国绿色食品、中国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打响了宝山特色农业品牌。该镇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精品园区的带动示范作用,挖掘境内水资源充足且水质较好和土地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发展了一批以果品、花生、蓝莓、矿泉水为代表的绿色无公害产品,使宝山农产品走出了一条绿色品牌生产经营的路子。。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9509男15246女14263家庭户户数9976家庭户总人口(总)29227家庭户男15024家庭户女142030-14岁(总)52460-14岁男27050-14岁女254115-64岁(总)2025315-64岁男1068615-64岁女956765岁及以上(总)401065岁及以上男185565岁及以上女215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8151
近年发展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发挥优势强支柱、突出特色调结构、扩大规模增效益、力争项目强基础、建设集镇活流通,煤炭产量产值明显突破,烤烟支柱日益巩固,农科推广普遍加强,种植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畜牧养殖取得新进展,特色产业较快发展,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产加销体系逐步健全,紫云宝乌洋芋、三酱风味、黄豆腐、干酸菜等特色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增收渠道有效拓展,农民负担持续减轻,扶贫济困力度加大,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2006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2418万元,比上年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2163.2元,比上年增8.3%。财政总收入2362万元,比上年增37%;财政总支出2124万元,比上年增29.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2770亩,总产量2619.6万公斤,比上年增2.6%。收购中上等烟205万斤,产值1255.3万元;种植业收入7210万元。出栏肉猪80490头,肉牛226头,肉羊2090只,鸡43169只,畜牧业收入6021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262.14万元,工资性收入2132.8万元,其它收入568.56万元。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全镇人民将在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的镇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工作全局,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巩固和壮大烤烟、煤炭、马铃薯、生猪、玉米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紫云宝”乌洋芋、经果林、宝山黄豆腐及“三酱风味”酱、蔬菜及干酸菜和生姜、魔芋、药材五类特色产业,强化劳务输出、商贸服务、特色农产品开发和加工运销、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四条增收渠道,着力夯实农田水利、交通网络、集镇建设三大基础,依靠科技增效益,突出特色闯市场,改革开放促活力,统筹发展创和谐,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发展
宝山镇总面积117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3.1万人口,耕地面积4686公顷,下设55个党(总)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44个,全镇党员总数1882名。境内的七宝山脉地下矿藏资源丰富,储有铁、石墨、铅、钾、金、银、大理石等多种矿藏,素有“七宝”之称,市区主要河流风河和流经胶南胶州二市的重要河流洋河均发源于此。全镇水资源丰富,拥有大小水库、塘坝133座,蓄水量1500万立方米。宝山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平安建设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和谐宝山建设为目标,未雨绸缪,真抓实干,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建设先进单位”,“林业生产先进单位”,“财政收入先进单位”,“平安镇”等荣誉称号。
重点工程
2005年,500千伏变电站、青莱高速公路宝山段、瓦韩路拓宽三项重点工程同时在该镇开工建设,总投资8.8亿元,占地1632.28亩,涉及23个村、1300户群众。该镇党委政府对三大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发展宝山、振兴宝山的难得机遇,牢牢抓在手上。镇党委政府在成立重点工程指挥部的基础上,层层宣传发动,将群众工作做到炕头、街头、地头,面对面向群众讲政策,心连心保群众利益,严格资金兑付,确保了赔付资金第一时间送达村民手中,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为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主动加强了与施工单位的联系,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了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到目前为止,500千伏变电站土建工程已全部完成,已建设铁塔72个,开通线路4条;瓦韩路路基任务已全面完成,不久将开始路面沥青铺设;青莱高速公路正在加紧施工,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绿化工作已全部结束。
简介
宝山镇位于宣威市东北部,镇政府驻地宝山村距市区52公里,国土面积230.8平方公里,耕地100070.2亩。宣—文、宣—普、宝—田三条主要交通干线穿境而过,连接周边乡镇,是宣威东北部最大的集市。全镇辖16个村委会(被古、塘子属民族村委会),148个村民小组,170个自然村,2006年末总人口68114人,农业人口62770人,是典型的农业大镇。玉米、洋芋、水稻、烤烟、生猪、煤炭产业是全镇经济的主要支柱。境内3万亩草山可开发大型专业化畜牧养殖和草原旅游。历史悠久的宝山黄豆腐、豆腐干、“紫云宝”乌洋芋、干酸菜、“三酱风味”酱、火腿等农特产品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