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区地图
北湖区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北湖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郴州市中部,南岭中骑田岭北麓,经纬度:东经112°41',北纬25°25'。北湖区地形呈北东向长条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倾斜。最高海拔为南端芙蓉乡境内的二尖峰,高达1654米;最低海拔为北部同和乡大回湾仅135.2米。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地貌齐全。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7.2%,岗地、平原面积仅占22.8%。境内岭谷相间,冲垄溪河纵横交错,在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形成东、北、西三条断续起伏的非脉状山岭和郴江、西河、鲁塘三个谷地。北湖区地形呈北东向长条形。最高海拔为南端芙蓉乡境内的二尖峰,高达1654米;七姊石峰海拔1300多米,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7.2%,岗地、平原面积仅占22.8%。北湖区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历年平均太阳辐射量7550瓦/平方厘米,平均日照时数1568.6小时,年平均气温17.8度,平均降水量1466.5毫米,年均降水日181.1天,无霜期290天。西南山区气温、雨量,差异较大。北湖区内自然资源丰富。全区有耕地面积16.9万亩,林地面积89.7万亩。据不完全统计,有动物资源151种,植物资源1251种。活立木蓄积量67.4万立方米,立竹1511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9.8%。已探明的金属矿藏有钨、钼、锡、铋、铅、锌、金、银、锰、铁、铜等11种;非金属矿藏有石黑、煤、砷、硫、钾长石、莹石、硅石、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岗石、粘土、瓷土等13种。其中,鲁塘无定型石墨矿储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被誉为“石墨之乡”。北湖山河壮丽,名胜众多。位于城区的著名古迹义帝陵、剑泉是郴州悠久历史的佑证。美丽的北湖公园,林木葱笼,湖光闪烁,环境优雅,为人们理想的娱乐休息之所。郊区安和乡境内的大型天然溶洞万华岩,钟乳林立,千姿百态。可与世界著名旅游洞穴媲美。西南的仰天湖草原风景区,风光独特,四季景观各异,是南方跑马、游猎、赏雪、放风筝、搞滑翔的最佳去处。新近发现的大塘乡仰天巨佛,头枕山峦,高300余米,身躺横岭,长3000余米,高高耸立在山巅之上,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站在距它10公里以外地段观看,巨佛五官神态,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此外境内还有仙岭水库、四清水库风景区,明代何孟春墓,七姊石等景点。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北湖区辖4个街道、5个镇、7个乡、2个民族乡。人民路街道:辖:北湖路、国庆北路、人民西路、飞机坪、文化路、人民东路、万花冲、东风8个社区居委会。
北湖街道:辖:解放路、建设里、孔家塘、升平路、桂门岭、健康路、流星岭、同心桥、城西9个社区居委会。
燕泉街道:辖:西街、和平路、燕泉路、龙泉、五里堆、燕南、燕北、骆仙、环城南路9个社区居委会。
下湄桥街道:辖:下湄桥、金桥、司马洞、石头峡、新泉、同辉6个社区居委会。
石盖塘镇:辖:石盖塘居委会;白石岭、小溪、五星、石盖塘、光明、大溪、板田脚、万寿桥8个村委会。
华塘镇:辖:华塘、煤矿、茶叶场3个居委会;华塘、吴山、招旅、三合、石山头、太排冲、塘昌、腊下、土坑下、大泉头、南岸、塔水、油山、豪里14个村委会。
鲁塘镇:辖:鲁塘、石墨矿2个居委会;太山里、太洞、水车洞、上鲁塘、下鲁塘、同祥、碧潭、天堂、冷水、蕉塘、前进、村头、鲤鱼湾、仁和、新屋背、阪附16个村委会。
郴江镇:辖:商贸城居委会;三里田、渔场、下湄桥、同心桥、高壁、七里洞、梨树山7个村委会。
万华岩镇:辖:安和居委会;礼家洞、新田岭、大树下、坦山、下塘、安和、下凤、张家坪、雷大桥、增湖10个村委会。
江口乡:辖:江口居委会;江口、枫木岭、龙广洞、新屋、竹枧水、功德岭、高塘、上垅、下垅、白菊塘10个村委会。
市郊乡:辖:铜坑湖、杉山岭、欧冲、骆仙铺、城前岭、长冲、塘尾、槐树下、海泉9个村委会。
大塘瑶族乡:辖:大塘居委会;宽洞、大塘、渣梨洞、西江4个村委会。
同和乡:辖:同和居委会;潮田、毛坪、同和、梨园、长廊、曹家田、年溪冲7个村委会。
保和乡:辖:保和居委会;保和、花园、小埠、新华、大律、太白洞、宋家洞、长坪、乘马坪、顶上10个村委会。
月峰瑶族乡:辖:月峰居委会;月峰、十寺、黄花岭、介木山、正冲、茶元、太阳、桃仁8个村委会。
芙蓉乡:辖:芙蓉居委会;芙蓉、长源、廖家洞、桃源、屋场坪、羊头岭、安源、梨树下8个村委会。
永春乡:辖:永春居委会;红花、瑞金、瑞丰、永春、青山、打鸟坳、才口水、田池洞、新竹山9个村委会。
南溪乡:辖:南溪居委会;蒋家洞、长塘、自愿、红星、粗石园、南溪、前途、东溪8个村委会。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辖:涌泉、新塘冲、柏树下3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沿革
北湖之称起自何时,实难考证。但从有文字记载的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湖中观赏叉鱼时算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不过那时称之为北湖塘。湖水面积仅有十余亩。“北湖”——作为一个自然地名,早已誉满天下,而以“北湖”命名的国家县级行政建制,却还仅仅只有十年之久。尽管她是如此的年轻,但历史的长河却蕴育了她数以千年的文明。她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文明的象征……,北湖区虽为新置县级区,但历史悠久。区境一直为郴县境域之一部分,是历代郡、州、军、路、府、区和县治所在地、革命老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郴县,属长沙郡。区境为郴县属地(直到1959年11月建立郴州市前均同,此后部分属郴县,部分属郴州市,直到1995年3月建区)。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析长沙郡南部诸县置荆州桂阳郡,郡治设郴县县城。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桂阳郡为南平郡,郡治迁南平亭(今耒阳市)。郴县易名宣凤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5),南平郡复称桂阳郡,郡治迁回郴城。宣凤县复称郴县。三国郴县隶吴国荆州桂阳郡。晋郴县隶湘州桂阳郡。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507),改桂阳郡为郴州。后复称桂阳郡。郴县隶衡州桂阳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改桂阳郡为郴州。炀帝大业三年(607),郴州复称桂阳郡。大业十二年(616),桂阳郡又改为郴州。大业十三年,改郴州为桂阳郡。郴县隶潭州桂阳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桂阳郡改为郴州。武德七年,复称桂阳郡。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又改为郴州。天宝元年(742),又改称桂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再改为郴州,州治迁平阳亭,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州治迁回郴城。昭宗天祐元年(904),郴州改为郴州桂阳郡。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改郴州桂阳郡为郴州。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因避庙讳,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县。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复为郴州和郴县。郴县隶潭州郴州。宋北宋太祖乾德元年(963),郴州改为郴州军。郴县隶荆湖南路郴州军。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郴州军改为郴州,郴县改名郴阳县。至元十四年,郴州改为郴州路。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改郴州路为郴州府。洪武九年改为郴州直隶州,隶湖广行省,撤销郴阳县,县域为州直辖地。明代郴县县城始称“在城里”。清郴州直隶州属湖南衡永郴桂道。中华民国,民国2年(1913)9月,废郴州直隶州,州直辖地设郴县,隶衡永郴桂道。县城“在城里”改为“在城区”。民国3年,郴县隶衡阳道。民国11年,湖南省废道制,郴县直属省。民国19年2月,实行区域自治,郴城为“第一自治区”。民国27年12月,设湖南省第八督察区,治郴县。同年,撤区并乡,第一自治区改为“在城镇”。民国29年4月,第八督察区改为第三督察区,治“在城镇”。民国34月11月,在城镇改为升平镇。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郴县解放,由衡阳专区代管。11月,郴县隶郴县专区,升平镇改为城关区。1950年,郴县隶郴州专区,城关区改为郴县第一区。1952年,郴县隶湖南行政区,第一区复为城关区。1953年4月,城关区改为城关镇。1954年7月,郴县隶郴县专区。1958年8月,改城关镇为郴县郴州市。1959年11月7日,建立湖南省郴州市,隶属郴县专区。1960年7月,郴州市录郴州专区。1963年5月,郴州市改为郴县郴州镇,仍为县级建制。1967年3月,郴县郴州镇隶郴州地区。1977年12月,恢复湖南省郴州市。1995年4月,撤销郴州地区,设立地级郴州市;撤销县级郴州市,设立县级北湖区,隶湖南省郴州。经济概况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北湖区境经济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1989年,原县级郴州市进入全国36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的城市行列。1991年,在全国120个上缴税收超亿元的县、市中居第三位。1992年,湖南省108个县、市、区综合实力排队,名列第二。1994年,人均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均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分别名列全省第二和第三。撤市设区后,原市属较大中型工商企业和单位上收地级郴州市,同时从原郴县划入11个农村乡镇,经济实力有所削弱。针对新的情况,区委、区政府及时提出“承前启后,再造优势,繁荣城市,富裕农村,振兴北湖”的战略设想,对全区经济发展进行重新规划和部署。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2.2亿元,突破60亿元大关,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5%。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0669元,增长13.3%,按美元汇率,折合人均2497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3:48.7:45.0。一综合:经济总量平稳增长,产业结构持续改善。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3.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9142元,增长15.8%,按美元汇率,折合人均GDP5732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第二产业增加值6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7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3:45.4:50.3发展为4.1:45.4:50.5。“三化”进程持续推进。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5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40.0%;以花卉、茶叶、蔬菜为支柱的农业产业化不断壮大,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基地总产值77116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区城镇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水平为81.25%,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为民办实事圆满完成。2009年全区30项省市为民办事和9项区级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顺利完成,超额完成8项。全区128个行政村全部修通通村公路,率先在全市实行村村通水泥路;新建人饮安全工程14处,解决了8115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成功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为全区14754名60岁以上农村居民发放养老金122万元;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达到129.5元/月和66.5元/月。劳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2009年完成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81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77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3.52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安置清零。完成职业培训12294人,企业职工培训5920人。年末城镇登记实业率控制在3.8%以内。
二农业:2009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983万元,比上年增长9.2%。粮食总产量56272吨,油料1891吨,烤烟1234吨,蔬菜237414吨,水果33488吨,出栏生猪26.78万头,出笼家禽196.4万羽,水产品产量3030吨。2009年末,全区拥有裕湘面业、花卉世界、天湖食品、梦里故乡4家省级、美丽年华等20家市级、奇怪辣业等32家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11.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1个。2009年,全区完成各类水利项目2800处,完成土石方140万立方米,完成投资3900万元;新增灌溉面积0.4万亩,恢复灌溉面积0.8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加固堤防3.05公里,疏浚河道12.36公里,渠道硬化22公里,清淤285公里;整治病险水库3座。2009年,全区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92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投入资金5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2500万元。全区16个新农村建设点共改水831户、改厕385个,新建猪牛栏6654平方米,硬化主干道12.7公里,硬化村内便道25.6公里,硬化禾坪12650平方米,新建垃圾池40个,新建娱乐活动设施5处。
三工业和建筑: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96891万元(含市直单位),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244230万元,增长6.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新产品产值158057万元,比上年下降11.1%,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3.4%,比上年减少2.7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卷烟2310000万支,原煤100.7万吨,石墨63.1万吨,饲料13.3万吨,白银692吨,铅7.1万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45.62%,提高24.88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08973万元,实现利税322774万元,分别增长12.0%和14.8%。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6938万元,比上年增长24.9%。
四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789万元,比上年增长129.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97688万元,比上年增长123.7%。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121226万元,非国有经济投资376462万元;工业投资253676万元。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184552万元,更新改造投资247395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61673万元。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业:200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7157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988591万元,增长19.7%;住宿餐饮业328566万元,增长20.5%。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40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7.5%。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266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9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6%;实际到位内资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外贸进出口总额7358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3752万美元……,2009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6%,旅游综合收入16.9亿元,增长30.8%。
六财政和金融:2009年全区财政总收入80078万元,同口径增长2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850万元,同口径增长28.3%,上划中央两税21227万元,增长19.2%;全年财政总支出98083万元,增长24.3%。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及基础建设、农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项目得到保障。2008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1.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5.49亿元,比上年增长49.5%。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和教育:2009年,全区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项,获得各类经费支持192万元。全年共安排财政科技支出2288万元,其中专利申请资助资金5万元,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件,专利申请173项,专利授权75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专利实施65项。2009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28所,小学35所,幼儿园70所,中等职业学校13所。全区共有教职工6211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2151人,普通小学教职工1921人,幼儿园教职工1456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683人;全区共有学生89373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220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39396人,在园幼儿12223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1534人。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入学率及毕业率均达100%。文化、卫生和体育: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6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影剧院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8个。全年新建3个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送戏下乡30场,新建农家书屋16家。文艺创作和演出活跃,成功开展了庆祝建国60周年“向祖国报告”系列主题活动。举办了“祖国颂、党恩颂、北湖颂”歌咏会;在区老干活动中心举办了美术、书法和摄影作品展,参展作品100多幅;承办了郴州艺术节“和美北湖”和“神韵北湖”两台专场演出。创作了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作品。其中部分作品已经在省市区发表、展出或比赛中获奖。刘乐生的作品《遗产》参加了全国十一届美展,并在省艺术节获优秀奖,刘乐生、刘德本、刘波、胡洪涛、任东年、郭瑞生、张安祥七位作者的美术作品参加全省优秀作品展,在省艺术节上孙纯田的油画《冷月》获铜奖。舞蹈《架花桥》、《闹耕》在市艺术节中获金奖,舞蹈《荷包相送》、《飞得更高》,独唱《星光下的叉鱼亭》、小品《天使》在市艺术节中获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