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地图
昌乐县相关地区地图:
昌乐名人
古代:徐干:徐干(170~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徐干亦染疾而亡。徐干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明代杨德周辑、清代陈朝辅增《徐伟长集》6卷,收入《汇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论》2卷,《四部丛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
王镇恶:王镇恶(373~418),东晋名将。北海剧(今山东昌乐西)人。前秦丞相王猛之孙,五月初五出生,家人以为不祥,王猛却说:“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祖父王猛亲自为其取名曰“镇恶”,既有避讳的意思,又有警示为人处事的作用。王镇恶的祖父是前秦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王猛。王镇恶的父亲王休,曾为河东太守。王镇恶出生于公元373年6月11日,阴历是宁康元年(373年)五月初五。按习俗,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家人便想把他送给别人家养活,以免对本族有害。可王猛见了王镇恶后很惊奇,说:“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宋书·王镇恶列传》)!所以给他起名叫“镇恶”。王镇恶十三岁时苻秦败亡,他流落到河南西部,曾在渑池人李方家寄食。后来镇恶随叔父王曜投奔东晋,住在荆州,喜读兵书,论军国大事,虽不擅长骑马射箭等武功,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为东晋录尚书事、中军将军刘裕所赏识。东晋义熙八年(412年),任振武将军,领兵奇袭江陵(今属湖北),击灭了为刘裕所忌的北府兵重要将领刘毅。十二年,刘裕北攻后秦,王镇恶为龙骧将军,奉命领前锋,和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军自淮水一带出发,长驱直入,迳抵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次年,又主动向刘裕献策,领水军自黄河入渭水,乘蒙冲小舰溯流西上,与晋军主力夹击长安。至渭桥(长安北),弃船登岸。他激励部下,此地离家万里,舟楫衣粮俱无,唯有死战方可求生立功;并身先士卒,率众奋勇冲杀,一举攻克长安,灭亡后秦。因功进号征虏将军。
王昕:王昕,字元景,北海剧(今山东昌乐西)人,生年不详,卒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十年。少笃学读书。汝南王悦辟为骑兵参军。迁常侍,武帝严惮之。体素肥,遭丧后,遂终身赢瘠。杨揞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后为人所谗,文宣帝舆朝臣酣饮,昕称病不至。帝遣骑执之,见其方摇膝吟咏,遂斩于御前,投尸漳水。昕著有文集二十卷,传于世。
李成:李成(919~967)中国五代及北宋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昌乐),故又称李成为“李营丘”。他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今河南淮阳)客舍。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米芾形容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这种“石如云动”的形象成为以后画家用李成笔法作画的重要风格标记。他和范宽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学他画法的较多。画迹在北宋时已经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无李论”之说。作品成功地表现了烟霭霏雾和风雨明晦的气候变化中自然山水之灵秀,具有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特点。今有《读碑窠石图》(图中人物为王晓所画)、《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传世。李成对北宋的山水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师承者众多,有许道宁、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诜、燕文贵等。
韩熙载:韩熙载(902~970),字叔言,五代十国南唐官吏,青州(今昌乐)人。后唐同光进士。因父被李嗣源所杀而奔吴。南唐李升时,任秘书郎,辅太子于东宫。李璟即位,迁吏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书舍人。交泰元年(958年)货币贬值,提议铸铁钱,提高币值。一枚新大钱,当十枚旧钱;一枚新小钱,当二枚旧钱。仿“开元通宝”规格,徐铉为书篆文。新钱铸成,广为流通。韩熙载拜户部侍郎,充铸钱使。后升任兵部尚书,勤政殿学士承旨。韩熙载博学,善文,史称“制诰典雅,有元和之风。”,工书法,与徐铉齐名。性格放荡蓄有爱妓王屋山。卒后追封为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有《定居集》、《拟议集》(已佚)、《格言》50余篇。
赵池:赵池(生卒年不详),明后期官员,昌乐人。1568年(隆庆二年)举进士,为行人,继为御史。万历初,司礼太监冯保之侄仗势不避道,被他拿下枷示。后出为汝南知府,以病乞休。
阎循琦:阎循琦(1711~1776),字景韩,号玮庭,清乾隆时期大臣,昌乐县河头乡黎家村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随父宦居各地,读书能见其大,为文亮拔至深。1738年(乾隆三年)举人,1742年(乾隆七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授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迁京畿道监察御史,后历任吏部掌印给事中兼吏部文选司掌印郎中、内阁侍学士、刑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职。任间勤于国事,敢于谏疏,务实恤民,有政绩。曾改造京西门头沟煤窑,倡开渠凿洞排水,淤去煤畅,官不费而民不扰。督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筹划详明,皇帝称其“才可用”。上奏救灾银封实施办法,切中时弊,深得皇帝赞赏。诰授资政大夫。1775年(乾隆四十年),于京城病殁,赠太子太保,谥“恭定公”。
阎循观:阎循观(1724-1771),字怀庭,山东昌乐人。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乾隆七年(1742),阎循观年仅十八岁就考中举人,后讲学于麓台书院。阎循观在麓台书院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为麓台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阎循观因病去世,年仅45岁。他去世后,韩梦周继续在麓台书院从事教学工作。后人把阎循观与韩梦周,并称“山左二巨儒”。
当代:
吴爱英:吴爱英,女,汉族,1951年12月生,山东昌乐人,197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十四、十五、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鸿忠:李鸿忠,男,汉族,1956年8月生,山东昌乐人,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l975年8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天普:王天普,山东昌乐人,1962年生,1985年7月青岛化工学院(现青岛科技大学)基本有机化工专业大学本科毕业;1996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3年8月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2006年5月当选为中国石化第三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并任中国石化总裁。
王国华:王国华,山东昌乐人,早先在内地从事教育、出版工作,1992年任香港《大公报》社长。他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庆祝香港回归筹备委员会委员。现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夏汉志:夏汉志,山东昌乐人,诗人,作家,小说家,其2009年出版的长篇悬疑小说《真爱迷踪》,已被江苏省和四川省政府列入图书下乡目录。2010年12月,其创作的长篇历史传奇揭秘悬疑小说《盗墓机密》,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出版,全国发行。
产业结构
昌乐工业发展迅速,产业体系健全。形成了化工、建材、造纸、机械、塑料、乐器、食品、珠宝等八大主导产业,是江北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基地、塑料加工基地、拖拉机生产基地、乐器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珠宝首饰加工集散地。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2亿元,实现利税13.45亿元,分别增长54%和88.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2亿元,增长82.2%,省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达到8个,有2家企业在境外上市。镇域经济形成特色,一镇一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并涌现出了一批亿元村。化工产业:主要有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潍焦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乐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恒昌化工有限公司等,主要产品有煤焦油、油漆等。县里在城东项目区内规划了占地1500亩的煤化工项目区,目前已实现“五通一平”。
造纸包装:现有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潍坊永新纸业有限公司、昌乐彩虹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13家,其中总资产11多亿元的阳光纸业年产量50万吨,年销售收入30亿元。
珠宝产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企业近400多家,昌乐珠宝市场年交易额100多亿元人民币。有国家大型珠宝首饰专业批发市场-中国宝石城,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是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命名的国内规模较大、功能较完备的宝玉石饰品、贵金属饰品的专业批发市场,被山东省旅游局确定为省重点旅游购物点。2004、2005年,中国宝石城被评为“全国竞争力百强市场”。2006年被授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宝石城总体规划区域为大沂路以西、昌大路以东、宝石街以北、营丘街以南,总面积1.55平方公里,包括中国宝石城扩建工程一、二、三、四期和国际有色宝石加工基地。宝石城扩建一期工程为旧城改造;二期工程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三期工程规划占地面积183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宝石城四期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55亩,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国际有色宝石加工基地规划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项目完成后将成为一个集珠宝加工、展览交易、旅游购物、餐饮住宿、康体娱乐、商业居住等一体的组团式大型国际珠宝商城。
塑料产业:形成了“管、袋、膜、板”四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的塑料制品生产体系,拥有现代塑胶、三江塑料、海特塑胶、乐富塑料、东方塑料、宝都塑料、宏源塑料、康乐塑料、盛达塑胶等148家加工企业,其中28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年加工能力25万吨,年销售收入近17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
机械产业:目前拥有山东昌乐矿机集团、潍坊东达拖拉机有限公司、山东万众钢板弹簧有限公司等企业150余家。主要有矿山机械、农业机械、运输机械5大类30多种产品。主要产品有液压支柱、拖拉机、风机等。其中,营丘镇被命名为“中国拖拉机基地镇”,年可组装拖拉机30万台。
建材产业:目前拥有昌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乐化铝塑复合板等建材企业100多家,主要生产水泥、板材、大理石等20多种产品,其中水泥生产能力达180多万吨,素有“建材之乡”之称。
食品产业:主要有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亚太中慧食品有限公司、潍坊齐鲁星牧业乳品有限公司、潍坊德盛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奶牛存栏量1.6万头,生猪存栏量50万头,年可养殖加工肉鸭4000万只、肉鸡1500万只,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
瓜菜产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形成了瓜菜、烟桑、果品等一批高效农业主导产业和草莓、芦笋、芋头等一批区域性特色产业,现有果蔬基地50万亩,年产17亿公斤,主要有西瓜、苹果、大姜、大葱、芋头、草莓、芦笋等几十个品种,拥有永强食品、智通食品、富尔食品、润竹食品等蔬菜加工企业,年可加工蔬菜90万吨。
历史沿革
昌乐县历史悠久,已发掘出的55处原始社会遗址和石斧、石锥、圆锥形鼎足、敛口钵口沿等文物表明,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定居,为少昊时爽鸠氏、虞夏季则、商逢公伯陵的辖区。西周:武王封太公吕望于齐,都营丘,故城在今县城东南25公里处(今河头乡古城村)。历六世,至胡公,徙都薄姑(今山东省博兴)。
春秋:营丘改称缘陵,为齐地。僖王四年(公元前678年)——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缘陵曾为杞国国都,后杞迁都安丘县淳于。
战国:缘陵属田齐。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乐毅伐齐,缘陵陷于燕。三十六年,齐将田单,袭退燕军,缘陵复归于齐。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缘陵属齐郡。
西汉:刘邦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5年),封从兄刘泽为营陵侯,从此缘陵改称营陵。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从齐郡中分出北海郡,治营陵。北海郡辖26县,在今昌乐县境内的有营陵、剧(今城西北7里,大、小丹河交汇处。《水经注》云:“东丹水北迳县,合西丹水”。又名剧南城)、剧魁(今城西北)等。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营陵为北海亭。
东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秋九月,汉兵诛王莽,北海郡恢复旧称。光武帝二十八年(公元52年),改北海郡为北海国,剧为治所,辖剧、营陵、朱虚等培城(县)。
三国:昌乐县境属魏青州北海郡。《魏志》载:“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国除,改称北海郡;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郡为国;青龙元年(公元233年),改国为郡,又营陵县地。”北海郡治所从剧迁回营陵。魏朝末年,郡所迁往平寿(今潍城西关处),营陵及剧仍属北海郡。
晋朝:初属城阳郡。太康中,营陵、剧划归徐州东莞郡。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营陵、剧等11县划为高密国,复归青州。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秋八月,石虎陷青州,剧、营陵两县属后赵。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陷青州,邑属南燕。
南北朝:刘宋时期,营陵属高密郡,剧属北海郡。北魏,剧属青州北海郡,营陵属胶州平昌郡。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5年),改北海郡为高阳郡;八年,剧县省废,辖地归都昌县。承光元年(公元577年),北周兴师灭齐,营陵属北周。
隋朝:初,改高阳郡为北海郡。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将魏晋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营陵县归密州管辖。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潍州,辖县营陵改称营丘。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潍州;同年,改青州为北海郡,营丘县属之。大业八年,省营丘县人北海县。
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为营丘县;同年,再置潍州,辖北海、营丘等17县。六年,留北海、营丘、下密3县,余14县废。八年,潍州废,省营丘、下密入北海,为北海县。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设河南道(属监察性质,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演变为行政机构),北海县属河南道青州。五代相沿。
宋朝:属京东东路潍州。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始置昌乐县。嘉庆版《昌乐县志总纪》载:“宋太祖建隆三年,以北海县为北海军,始置昌乐县为属邑。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升北海军为潍州,改昌乐县为安仁县。寻复昌乐县。”
金:昌乐县属山东东路潍州。
元朝:昌乐县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潍州。元初,潍州领北海、昌邑、昌乐3县及司侯司。(后)至元三年(1337),省昌乐县人北海。
明朝:洪武初,复置昌乐县。洪武九年(1376),革元中书省,置布政使司,昌乐县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
清朝:沿明制,昌乐县属山东省青州府。
中华民国前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国三年(1914),裁府设道,昌乐县属山东省胶东道;十四年(1925),改划胶莱道;十七年(1928),裁道存县,昌乐县直属山东省。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9日,日本军队侵占昌乐城,国民党县政府以仓上为中心,属第八督察专员公署。1938年12月,中国共产党昌乐县委员会成立,领导昌乐县的革命斗争;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临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鲁中区沂山专署。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党县政府进驻昌乐城。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底,临东县撤销。9月,昌乐县民主政府在尧山区大桃花村宣告成立。1948年5月,昌乐县解放,昌乐县民主政府改称昌乐县政府。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移驻昌乐城。7月,昌潍专署在昌乐城成立,随后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移驻乔官区梁家庄。1949年7月13日,昌潍专署迁益都。7月15日,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迁回昌乐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昌乐县属昌潍专区。1970年,属昌潍地区;1981年,属潍坊地区;1983年属潍坊市。
昌乐特产
昌乐西瓜:昌乐西瓜久负盛名,已有200年栽培历史,清嘉庆版《昌乐县志》即有西瓜种植的记载,民国版《昌乐县续志》则述:“北乡所产,最多且佳,每岁运销青岛甚夥”。适宜的气候和富含氮、磷、钾的沙质土壤,造就了昌乐西瓜以“早、大、甜”特点闻名于世。1969年,引进推广“蜜宝”品种,被列为山东省名特产瓜果,并开始销往香港。20世纪70年代初,昌乐无籽西瓜的种植填补了省内空白。1972年昌乐被指定为中央特需瓜生产基地。1997年4月,昌乐西瓜通过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同年,鄌郚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委会命名为“中国无籽西瓜之乡”。2000年6月,尧沟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会命名为“中国西瓜第一镇”。2008年昌乐西瓜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昌乐蓝宝石:昌乐蓝宝石由18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而形成。其原生矿体主要是碱性橄榄玄武岩。昌乐所产宝石有晶体颗粒大、晶体完整、颜色纯正、双色性强、纯净度高、裂絮少、特异宝石多、出成率高等特点。晶体多为六方双锥和板面的聚形,成腰鼓状和板状,粒度多在3-20毫米,已发现的最大晶体直径80毫米,重700多克拉。因各矿区玄武岩成份结构不尽相同,所产蓝宝石特点显示一定的差异。整体上可分为普通蓝宝石和特异蓝宝石两类。昌乐县蓝宝石储量丰富,含矿面积达450平方公里,是世界罕见的蓝宝石富矿区。探明总储量数10亿克拉,是国内已发现的最大蓝宝石矿。
昌乐木鱼石:昌乐木鱼石形成于数千万年至上亿年前,富含偏硅酸、锶、钼、锂、镓、锌、硒等10多种元素。昌乐木鱼石具有空腔环带结构的铁泥质、铁锰质分泌体,形状大小不一,外表多呈土褐色、橙黄色、紫红色,内壁多呈土黄色,空腔内有的为液体,有的有核,成卵形或粉末状,用手摇动能发出响声,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会唱歌的石头”。木鱼石内核为环带结构的结核体,又分白、黄、赤、紫四色,被李时珍称为能治百病的“石中黄子”,收录在《本草纲目》中。书中记载:木鱼石性甘无毒,能治崩中漏下、赤白带、泄泻、四肢不仁、痔瘘等症,有定六腑、镇五脏、固大肠及治下焦诸症,久服可使人壮筋骨、耐寒暑、益寿延年,堪称药中一宝。木鱼石不仅具有药用保健作用,也是很好的收藏品。该石坚硬细腻,经打磨雕琢,可制成颇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但因石质较脆,制作工艺独特,从取材到制成品,十者成一,所以世上流传极少,具有很高的观赏及收藏价值。
马宋饼:马宋饼是用淡盐水和面,水多面软,软得几乎能淌。面和好后先放起来“醒”一个多时辰再擀,一般是斤面擀两张,每张直径50厘米左右,分三层,层层施油,烙成后,卷拿为一张,抻起来一抖擞即散为三页,各页都薄得近乎透明,却厚薄均匀而无窟窿。烙花细碎均匀,熟而不糊,吃起来柔有筋力,松软可口,油丰而不腻,微咸透清香,越嚼越香,开人胃口。近年,马宋饼相继被评为潍坊名吃,山东省名吃,中华名小吃。
物产资源
昌乐资源丰富,优势明显。现已探明和开采的有蓝宝石、油页岩、石灰石、地热、膨润土、玄武岩、煤等26个矿种。蓝宝石有矿面积450平方公里,储量数亿克拉,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大型蓝宝石矿床之一;油页岩总储量10.5亿吨,含油量平均10%,最高达16.25%,发热量在2300-2500大卡之间,储量居全国首位;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大,温度高;石灰石矿区集中,品位高,约有120亿立方米。水库星罗棋布,水源充足,有各类大中小水库104座,其中高崖水库是潍坊市第二大水库。昌乐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昌乐西瓜远销全国各地,享有“天上甘露美,昌乐西瓜甜”的美誉。荣誉称号
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首批“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金融生态县”和“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山东旅游强县”、“山东最佳投资城市”等。旅游景点
中国宝石城:中国宝石城,位于昌乐城区北部,紧邻309国道,是唯一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大型国际珠宝商城,国内唯一冠“中国”字号的珠宝首饰专业批发市场,拥有配套齐全的大型游客接待中心,是“全国竞争力百强市场”、“中国珠宝艺术品十大品牌市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随着珠宝首饰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内外品牌饰品纷纷落户宝石城,昌乐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品牌战略,决定对原有的一期市场进行改造,同时建设宝石城二至五期项目和国际宝石加工基地,以扩建珠宝市场,提升市场档次,打造国际珠宝名城。中国宝石城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宝石城将会成为一个建筑面积达100万㎡,年交易额达5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国际珠宝首饰专业批发商城。昌乐西湖公园:昌乐西湖公园,位于昌乐城区南部,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昌乐西湖公园投资3.6亿元建设,总面积58.7公顷,其中水面25.4公顷,绿地28.6公顷,桥梁9座,新建曲院风荷、花港观鱼、平湖秋月等景点20多个。西湖公园的改造,标志着昌乐向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西湖公园是丹河滨水景观带的一部分,是二十公里滨水景观带的众多景点之一。它的开放大大提升了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位,成为广大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昌乐寿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昌乐寿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昌乐县城东南1公里处,属低山丘陵地带。公园以国有孤山林场为核心,四周与城关、朱刘、城南、五图街办和乔官镇相邻,区域内孤山、李家山林区相连,方山、谢家山林区有村庄相隔,各成一体。公园规划总面积45000亩,其中国有林地面积12720亩,集体所有土地面积32280亩。2003年被评为市级森林公园,2004年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主体部分以孤山、方山两大山系25个山头组成。方山系主峰方山,海拔318米,东北南三面分别环绕有独鲁山、马山、钓鱼台、东山、仙烟山等,山脉为东南西北走向,岩石组成系第三系玄武岩;孤山系主峰孤山,海拔266.6米,有牛山、谢家山、花山、草山合为一脉,东西走向,沿城东胶济铁路蜿蜒东伸,主要为石灰岩,地质年代系寒武纪上统。森林公园规划区内林木资源丰富。现有有林地总面积22000亩,宜林地面积23000亩,其中国有有林地面积12000亩,具体情况为:侧柏林分6000亩,刺槐林分5000亩,经济林面积1000亩;集体所有有林地面积10000亩,其中用材林4000亩,经济林000亩。公园规划区域内森林覆盖率为48.9%。公园内树木种类丰富,主要树种有侧柏、桧柏、雪松、黄栌、五角枫、苦楝、臭椿、刺槐、杨树、泡桐、麻栎、国槐、银杏、楸树、车梁木、苹果、桃、杏、李子、柿子、樱桃等50余种。公园内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方山山体高大,山上怪石嶙峋,树木葱郁,山西坡有始建于元朝年代的方山庙一处,院内有碑林一处,殿宇两座,神像9尊,庙下坡有“寿”柏古树群一处,庙四周有4000余株树龄在100年以上的侧柏古树,其中有距今700多年的元柏,也有距今600多年的明柏,树高林深,蔚为壮观。孤山古称首阳山,山体险峻,“横看成岭,侧观成峰,山势突兀,险峻陡峭”,山顶有庙一座,相传为伯夷、叔齐避难之处。昌乐古八大景观中的“龙洞云开、马山雪霁、孤峰夕照、方水朝烟”等四大景观全部分布于公园规划区内,另“剧城春晴、营丘夜雨、白石飞花、黄村秫熟”等四大景观与公园相邻。近几年新发现的罗圈山溶洞群位于公园李家山林区,洞内空间广阔,可容纳千余人,洞中乳石千奇百怪,绚丽多彩。经省地矿厅、省旅游局勘察证实,该溶洞群极具开发价值。另外方山西南10公里为著名的昌乐古火山群,现已申报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同时,公园内蓝宝石资源丰富,方山为昌乐蓝宝石主产区。公园内古文化遗址较多。孤山附近现已发现古文化遗址55处,有太玄吕望初封之都,尧帝之子朱车后墓地;有“伯夷避乱居此北海之滨”的避乱采微处;有姜太公传说中的钓鱼台、马蹄泉、仙人坑;有韩信卸甲乘凉的卸甲山,练兵演武的插旗台和汉代王侯古墓等等。方山西南有鲁智深旧居桃花山等。公园四周水资源丰富,丹河、白浪河、于河、桂河四大水系分别流经公园四周。方山是于河、桂河的发源地,于河沿方山以东流经5.5公里长度汇入潍城区域内的白浪河;桂河沿孤山以东向北流经17公里长度汇入寿光市域内白浪河。小丹河沿公园以西横跨方山、孤山两大山系。公园内有中小型水塘多处。公园地处昌乐县城郊,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大沂路、潍临路分布在公园四周,林区内道路可通车辆。
方山:方山,位于昌乐县城东南10公里,方圆8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唯一的蓝宝石原生矿区,蓝宝石储量丰富,有“宝石第一山”之称。森林覆盖率达48.9%,山中有方山庙、方山备战防空洞、探宝洞等景点。方山为三个乡镇的界山,是国有孤山林场一个林区,为寿阳山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2100亩,森林面积1800亩,树种以侧柏、刺槐、车梁木为主。区域内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丰富,风景优美。主峰方山山体高大,海拔338米,山上怪石嶙峋,树木葱郁,山西坡有始建于元朝的方山庙一处,院内有碑林一处,殿宇两座,神像9尊,庙下坡有“寿”柏古树群,庙四周有4000余株树龄在100年以上的侧柏古树,其中有距今700多年的元柏,也有距今600多年的明柏,树高林深,蔚为壮观。昌乐古八大景观中的“方水朝烟”景观即在该区域内。方山庙古称龙神祠,是县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古刹,在昌乐历史上称为一邑之胜。方山庙内供奉的方山爷,相传是为守护昌乐百姓平安而坐化的时任县令于子仁。方山庙各部建筑布局合理,精巧典雅,加之优美的自然景观,曾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览胜观赏。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六月二十七日为方山庙会,沿袭至今,商客四聚,游人云集,热闹非凡。
昌乐火山省级地质公园:昌乐火山省级地质公园,位于乔官镇郝家沟西北山坡。该火山口群为山东省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特征最典型的火山口颈地质遗迹,是山东省唯一规模最大的远古火山口群,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2002年12月,被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列为第一批省级地质公园。昌乐是山东省东部新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区,区域地质、断裂构造情况相对复杂。据地质专家考证,在距今1900万年至400万年间的新近纪期间,由于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在昌乐盆地产生了蔚为壮观的火山喷发活动,几十座火山相继喷出,构成了一幅万箭齐发、气冲霄汉、震撼山岳的壮丽画卷。受后期地壳运动的影响,火山被逐渐剥蚀,构成了一个层序清楚,构造典型,规模宏大的古火山群,是山东省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特征最典型的古火山颈地质遗迹,是极为宝贵的火山地质遗迹,它的存在对于研究新生代构造运动、岩浆运动、火山活动及演化规律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
白浪沙滩湿地公园:白浪沙滩湿地公园,位于昌乐县营丘镇政府驻地,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公园建设了钓鱼台、观景阁、齐长城等文化景点和阳光沙滩、麒麟广场、盛柿林、芦苇荡、亲子游乐场、孝子竹林等特色生态旅游景点,设立了游客接待中心以及游客超市等配套设施,已逐步将其打造成了一个集吃、住、游、娱乐于一体的原生态湿地公园。
桂河湿地公园:桂河湿地公园,位于昌乐县城东南部,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公园总面积1515亩,配套服务完善,具有专用游客接待中心,设有医务室、警务室、停车场,提供导游员、旅游商品、邮政等服务,景区内分布有足够数量的厕所,以满足游客需要。桂河湿地公园为敞开式免票景区,整个湿地公园由连池湿地、山涧连湖、叠瀑孤岛、海景喷泉、群岛河汊、河港湾流、旱溪石滩、市委党校中心等景区组成,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养生、旅游环境。
仙岳湖风景区:仙月湖风景区,位于昌乐县西南部与临朐县的交界处,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总库容1.45亿立方米,常有水面9.9平方公里,湖内鱼类资源丰富,大坝周围绿林成荫,水质无污染,与沂山及本县内的蓝宝石、古火山口、山旺化石等旅游资源形成较好的配比和组合关系。2002年他们与山东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合作完成了《昌乐县仙月湖风景旅游项目总体规划》,2004年又委托南京林业大学设计院对仙月湖坝下林区进行景观绿化设计,分三期实施仙月湖风景区建设,把仙月湖水利风景区建设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昌乐县把原高崖水库建设成山、水、林、路等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康体多功能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因这里有“嫦娥仙湖奔月”和“姜太公仙湖赏月”的美丽传说,故定名为“仙月湖水利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