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乡地图
城北乡相关地区地图:
产业结构
该乡党委、政府以蔬菜、水产、养殖业为龙头企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城镇建设,其中蔬菜种植面积达18000亩,有“蔬菜乡”的美誉,实行品牌销售,不断销往周边县市,东部10村蔬菜收入占农业收入的80%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3000亩,防渗渠道30公里,排灌自如,农业生产抗灾能力较强。大牲畜存栏7300,生畜存栏10500头,水产养殖6000亩。产量达3460吨。自1997年实施科县农战略以来,“芮集农业科技示范园”犹如一颗科技之星闪耀,已有类原之力。集旅游、商务、养殖为一体的城北湖综合农业生态开发区已立项投资。另外,高山电厂、三里沟污水处理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正在实施建设之中,全乡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已呈良好态势。2004年农业总产值达5。22亿元,乡镇企业完成产值2。6亿元。全乡财政收入突破500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2767元。
社会综治
在法制教育方面,主要抓干部学法用法、农村普法、中小学生前期法制教育,每年征订一批“三五”普法资料供群众学习,并规定每个干部都要参加普法学习。乡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为了更好地抓好社会治安工作,吸收了一批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各个岗位做好基层群众工作,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使该乡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破案率达到98%以上,大大地稳定了该乡的社会环境。
交通设施
至2007年底,通过几年的努力,该乡交通设施取得前所未有佳绩,全乡建乡村委会硬底化水泥路192公里,其中有5个村委会较为显著,大黄村委会28公里,北岭村委会26.5公里,那练村委会9.3公里,后坡寮村委会11.2公里,西埚村委会4.7公里,实现了全乡14个村委会通乡镇道路全部实现硬底化水泥路的目标;全乡95个自然村有74条自然村建设了硬底化水泥路,完成率为75%,其中北岭村委会的新民村、北岭村、下田村全面完成了村巷村道的硬底化建设。尤其是大黄村委会,2007年有6个自然村建设了硬底化水泥路,共19公里。
乡情概述
城北乡位于费县县域北部,乡政府驻地城北小城镇距费县城5公里。城北乡西、南紧邻县城,北部隔浚河与上冶镇、南张庄乡相望,东连胡阳镇,总面积5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33096人,耕地39000亩。二OO六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4亿元,比二OO五年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增长70%;实现财政收入755万元,增长3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6万元,增长30%;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额达8300多万元,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4360元,增长10%。城北小城镇镇区人口为9101人,其中城北驻地村人口为4694人,乡直非农人口1584人,中学学生为2823人。城北乡南临327国道、兖石铁路,北靠董泗公路、并与日东高速公路上冶出口处相接,东近京沪高速公路,西接兴郝公路,交通条件便利。境内塔城公路、沂蒙公路、日东高速公路县城连接线、方曹公路纵横交错。乡驻地南距327国道5公里,北距日东高速公路10公里、董泗公路(省道)4公里,东距京沪高速公路16公里(位于东部汪沟镇境内)。该乡以农为主,主产小麦、地瓜、花生大豆、玉米。经济作物主要发展黄烟、桑茧、瓜菜。
乡镇简介
该乡位于梁平县城北面,乡人民政府驻地星桥街道(星桥村)距县城5公里。城北乡辖8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面积53.1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该乡始建于1949年12月,当时属城北区(1950年9月改称九区),1951年春建村政权时,所辖十三保改为13个行政村,1958年9月建立城北人民公社,1959年7月划归城关区(同年9月改称中城区)。1968年11月建立城北人民公社,辖9个大队。1984年1月恢复乡建制,改称城北乡人民政府。1992年10月8日,原城北乡与原星桥乡一部分(6个村)合并成立新建制城北乡,辖15个行政村,2002年12月将15个村、166个组合并成8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该乡地形起伏明显,南面(临县城)4个村为平坝,以水稻种植为主,多水田,河渠纵横,有小(二)型水库一座、多条过境河流,是县城优质大米、鲜鱼、鸭、蔬菜的主要供给区;北面4个村为山区,竹木资源丰富,有未开发森林面积15535亩,森林覆盖率38.8%,其间气候宜人,大豆、花生产量大,品质好。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梁平作业区门三井、高都一井、高都二井坐落其间。乡内两路村的鸭子,双桥村的峨眉豆,高都村的李子是县城畅销不衰的知名产品。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优质水稻、良种鱼、鸭养殖比例逐年提高。该乡人民政府驻地星桥街道街容整洁,环境优美。近两年,随着城文公路和部分村级公路的硬化,来自垫江和云南昆明的客商来乡投资建起了星益页岩砖厂和云凯食用油脂厂,另两家企业正在考察选址,有明显投资意向。乡内原有工业企业以传统的小型猪鬃加工厂为主,年产高标准水洗鬃500—800标箱,尚有较大生产潜力。传统产业鸭苗孵抱年产量180万羽,商品鸭80—110万羽,给大型养殖和加工预留巨大商机。该乡基础建设有较好的底子,街道规划布局合理,生活用水与县城同网。城(北)文(化)县级公路和河(井)大(长)、河(井)两(路)村级公路硬化,使乡内外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两路村村级公路硬化已在做前期工作,届时,将有两条水泥路由县城进入城北。乡内村组公路骨架合理,路况良好。达万铁路横穿乡内,距梁平站只有两公里。乡内群众安装座机电话达到2000余部,约占总户数的40%,有线电视用户1713户。手机普及迅速,信号好。该乡中心学校辖中心小学,初级中学部和7个村基点校,现有49个教学班,有教职员工85人,在校学生1600余人。其教育教学水平为邻近乡镇之首。乡卫生院有X光机、心电图、B超、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牙科综合治疗机等设备,能够担任常规治疗、防疫任务。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9675男10137女9538家庭户户数5390家庭户总人口(总)19664家庭户男10126家庭户女95380-14岁(总)47350-14岁男25260-14岁女220915-64岁(总)1332015-64岁男685515-64岁女646565岁及以上(总)162065岁及以上男75665岁及以上女86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9674
乡镇简介
安岳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5公里。海拔高度:295米,面积37.5平方公里,人口2.2万。内(江)遂(宁)公路过境。辖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棉花,养殖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