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镇地图
出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林果业发展
西平县出山镇按照“大力发展山区林果业生产,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强镇”的工作思路,大植果树,力争把出山镇建成远近闻名的花果山。该镇已新植果树15万株。该镇成立了林果业生产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出山镇2008年林果业发展规划》和《林果业发展奖惩办法》。在县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们奋战20多天,完成了月林村林果精品示范园的种植任务。同时,在蜘蛛山兴建了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示范项目,大力发展桃、杏、山楂、柿树等小杂果,形成春花、秋果、夏休闲3个不同季节、不同内容的旅游亮点。在技术服务上,该镇成立了技术服务队,并聘请河南农大、郑州果树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知名专家教授,定期授课培训。通过层层培训,该镇每户都有一个技术明白人,各村民组都有2~3名技术人员,新技术入户率在80%以上。为保证林果业的健康发展,该镇按照“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本着“费用放低、期限放长、面积放大”的指导思想,由镇政府统一采购果苗,无偿提供给果农种植。该镇将对果园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排序前3名的村给予通报表扬,并奖励现金3000元。
行政区划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出山村、韩堂村、牛昌村、吴堂村、大于庄村、姚岗村、八张村、罗岗村、翟老庄村、焦之岗村、菜坡村、酒店村、大苏庄村、李孟艮村、朱苍庄村、月林村、李元沟村、狄庄村、任庄村、刘清管村
文物古迹
西平县出山镇李园沟村新发现一处战国时期冶铁遗址,出土一个残冶铁炉。西平地处伏牛山余脉,为战国、汉晋时期著名冶铸重地,战国时期著名的棠溪、龙泉、干将、莫邪等名剑均在此铸造。该县出山镇酒店村有酒店战国冶铁遗址,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古专家介绍,冶铁遗址是西平县出山镇李园沟村村民在修路时发现的,此处距酒店战国冶铁遗址只有数千米,出土的冶铁炉只剩底部,距地表60厘米,直径50厘米,显露部分高11厘米,炉壁内为红烧土。经河南省文物管理所专家初步判断,该炉为战国时期的冶铁残炉。这一发现为西平县乃战国时期著名冶铸重地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将为中国古代冶金史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基础设施
出山镇基础设施完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与107国道,京广铁路相临,距最近飞机场仅有30公里,通讯设施完备,电力资源丰富。
经济建设
全镇水域面积达3000亩,有6座中小型水库,以及众多的塘、堰、坝,水产养殖业前景广阔,综合利用潜力大。山地面积有7000多亩,荒滩面积782亩,其中九女山,锅底山两座山上土层深厚,对发展林果业、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镇现已建成大型养殖场3个,养兔示范村1个。水产养殖已初步形成规模,新挖的30座鱼塘已投放使用。
特色产业
出山镇已经建起1000只以上规模的狐狸养殖基地四个,年存栏狐狸7000多只,销售狐皮5000张以上,年产值800多万元,仅此一项每年可为群众增加收入达300多万元,成为豫南最大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狐狸养殖已成为强镇富民的主导产业。这得益于政府持续的引导和扶持。明确思路引导发展,西平县出山镇位于西平县西南部,属浅山丘陵地区,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但有养狐传统。1998年,该镇出台发展狐狸养殖业的扶持政策,以大苏庄、大于庄等村为试点,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狐狸养殖。为让农民全面掌握养殖技术,该镇组织群众到山东、河北等地学习特种养殖模式和经验,同时镇里每年举办特种动物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市、县专家讲课辅导,调动了广大干群养殖狐狸的积极性。大苏庄农民张子民年富力强,文化程度较高,创新意识比较强,镇党委政府积极鼓励他到山东、河北、黑龙江等省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狐狸养殖技术,在支持他掌握了养殖技术后,又帮助他协调贷款3万元引进种狐8只发展养殖。开始时他缺少经验,养殖不很顺利,通过政府持续培训,使他不断掌握了技术,结果第三年就赚钱了。他养殖狐狸的技术不断提高,到现在已发展到1000多只,年收入达到40多万元,如今他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养殖富裕户。在政府帮助农民掌握养殖技术的基础上,该镇采取多方面措施支持农民做大养狐业。组建了出山镇大苏庄村狐狸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了狐狸养殖产业服务协会,形成了“公司+农户”生产管理模式,推动养狐产业发展。政府负责宏观指导,监督管理;公司负责提供种狐、饲料,开拓市场,收购养殖户提供的狐皮,并对狐皮进行简单加工,向河北、北京等地皮毛市场销售;农户负责各自狐狸场的养殖、管护、卫生等常规性工作。同时,政府帮助养殖户和企业努力提高狐狸养殖的科技含量。镇政府引进国外最先进技术并建立了2个狐狸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站,大力推广良种狐技术,使全镇狐狸良种率达到100%;实行依法强制免疫,在全镇畜牧业发展中设立防疫专项经费,对技术人员的补助,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解决难题做强产业,该镇努力在三方面为养殖户实行全面服务。针对广大养殖户积极性高、资金困难的现状,该服务协会积极向金融部门协调专项贷款200多万元,推广狐狸良种,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满足了养殖户的资金投入需要;针对技术问题,该协会聘请河北、山东和省市的畜牧专家和有经验的养殖大户到镇里举办短期培训班,讲授科学养狐狸、疫病防治等技术,同时派出协会人员对养殖户进行巡回指导,现场解决问题,使广大养殖户的科技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积极开拓市场,寻找销售途径,与毛皮公司签订收购协议。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考虑到本地毛皮市场的收购能力,积极与河北、山东、北京等省市的经销商联系,广泛推介,开展网上交易,确保本地狐皮产品卖得出、卖得完、卖出好价钱。该镇通过有效服务体系建设,为狐狸养殖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服务,使养殖户的利益得到了全方位保障,为养殖铺就了做大做强的路。该镇已与河北保定刘史镇毛皮市场、河北肃宁县尚村毛皮市场、北京大红门正兴毛皮市场、北京雅得路毛皮市场等国内著名的毛皮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往来关系,所产狐皮全部由毛皮市场上门收购,由于产品品质过硬,狐皮一直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