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镇地图
慈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慈城镇现有各类企业1000余家,涌现了一批冶炼、轻纺、服装、化工、机械、建材、医药等行业骨干企业,是浙江省最大的铜冶炼基地和宁波市重要的轻纺、建材基地。慈城依托农业、林业两大示范园区,狠抓种植业、养殖业、林木业、农产品营销业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成了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第三产业是慈城经济新的增长点。利用慈城独有的古镇优势发展三产,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以旅游开发为龙头,房地产业、商贸业、社会服务业综合发展的格局已初具雏形。慈城具有城乡结合、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人口密集、土地资源丰富和服务体系健全等优势,是海内外投资者的理想热土。慈城工业园区紧靠甬余夫线公路和萧甬铁路,交通便捷、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在这里投资,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近期开展的慈城中心镇建设和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将为投资商提供更广的投资领域。名优特产
慈城年糕:慈城年糕是有优质梗米制成的糕点,是宁波市传统的名优特产品。慈城年糕生产历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伍子胥在慈城作战。他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苦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粮食。”伍子胥死后,他的部下被越军包围,城中断粮已饿死不少人,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即年糕,结果打了胜仗。原来是当年伍子胥在慈城督造城墙时,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从此以后,每逢过年慈城家家户户都做年糕,年夜饭就吃年糕汤来纪念伍子胥。慈城年糕洁白如玉,光滑润口,大小一致,煮而不糊,以质优而闻名。特别是慈城有许多名牌年糕,如“塔牌”年糕、“冯恒大”年糕、“义茂”年糕、“如意牌”年糕等。产品远销香港、新加坡、台湾、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深受国外宁波帮的喜爱,常年销量在700吨以上。“慈湖牌”杨梅:慈湖牌杨梅是该镇发现的新品种,已得到专家的初步确认。其色泽艳丽、味甘如蜜、含之生津、回味清香。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止咳生津,帮助消化,益肾利尿,除湿去寒,解暑沙痧等功效。该杨梅较一般荸荠种杨梅明显大,且稳产丰产,大小率不明显。果实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酒、果干、蜜饯、罐头等。所制的“烧酒杨梅”是宁波民间特产,其酒红艳甘馥,久藏不坏。
“雪舟牌”白茶:产自慈城镇三勤村,外形纤秀卷曲,芽锋显露,绿翠镶金黄色,汤色翠绿明亮,香气高鲜持久,滋味极鲜醇,回甘,叶底现玉白色,嫩绿通脉。产品远销港、澳台地区,年产干茶1500公斤,在2001年获浙江省林业厅、省茶叶协会“龙顶杯”金奖;2002年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
云湖竹笋:产自慈城镇云湖水库一带的竹山上,笋味鲜美,笋质嫩白色,组织幼嫩,味道鲜美。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营养丰富。一年四季均可产笋,春有春笋,夏秋有鞭笋,冬有冬笋,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特产。
三勤无公害茭白:以三勤、龚冯为中心的1000亩无公害茭白生产基地所产的茭白,有浙大茭、六月茭等品种,2001年以来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农药残留量低,味美,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茭白生产供不应
行政区划
和平居委会(光华路14号)、东街居委会(竺巷东路42号)、新民居委会(竺巷东路42号)、尚志居委会(尚志路62-1号)、北门居委会(尚志路62-1号)、慈东居委会(民权路34-1号)、得胜居委会(日新路38号)、支援居委会(中山路82号)、中山居委会(中山路82号)、解放居委会(雷家巷1号)、新生居委会(雷家巷1号)、妙山居委会(妙山卫生院内)、云湖居委会(云湖公有村)、街道办事处(民权路34-1号);金沙村(后新屋)、五联村(菜场)、公有村(回龙庵)、南联村、八字村(石人桥)、五湖村(湖头)、五星村(山林队)、妙山村(妙山桥)、三联村(杨家)、向上村(郭浪桥)、民丰村(高地段)、浦丰村、国庆村(横碧桥)、勤丰村(雷家弄8号)、新联村(山沿)、湖山村(湖山)、观庄村(后观庄)、山东村(礼睦庙)、山西村(姚家)、白朱湾村、南门村(裘街)、东镇村(觉民路7号)、北门村(中华路23号)、东门村(东门外路135-1号)、东山村(东山下)、慈湖村(大池头)、上岙村(梧桐下)、毛岙村(大路下)、毛力村(孔家)。历史名人
京剧界的一颗巨星——周信芳:周信芳(1895—1975),我国当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艺术革新家,字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宁波江北区慈城镇人。1895年1月14日,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清江市)。周信芳六岁随父旅居杭州,从陈长兴练功学戏。七岁登台演《铁莲花》中的定生,艺名“七龄童”,1906年后,随王鸿寿赴汉口演出。1907年在上海,改用“麒麟童”,此后一直沿用此名。1908年到北京入喜连成社,与梅兰芳、林树森、高百岁同台。1912年返沪,在新舞台等剧场与谭鑫培、李吉瑞、金秀山、冯子和等人同台,颇受熏陶,演技渐趋成熟。1915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上海丹桂第一台、更新舞台、大新舞台、天蟾舞台演出,排演了连台本戏《汉刘邦》《天雨花》《封神榜》等。在此期间两度赴北京、天津演出,将《萧何月下追韩信》、《鸿门宴》、《鹿台恨》、《反五关》等戏介绍给北方观众,人称“麒派”。1975年3月8日逝世。
钱太希:钱太希(1882-1950)近代书法家,小学家。钱罕,字太希,又名吟棠,慈城聪马桥人,世代书香,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先受聘为嵊县中学国文师。抹云老人秦润卿创办上海修能学社,钱太希先生受聘为教师,后到效实中学任教。其教授文字学(小学)尤有特色。曾从章太炎先生共研小学,章太炎先生与冯君木先生誉他为“活字典”,冷僻俚语,能不加思索,都能获解。从梅调鼎先生学书法。钱太希先生博采汉晋、南北朝、隋、唐诸书法家元众长,又受晚清崇尚碑学之风影响而致力碑学,又崇晋王楷书。故落笔挥洒,跌宕自如,婀娜多姿。西冷社诸同人誉与任革叔为“浙东二炒”。近代金石书画泰斗赵叔孺对钱太希的字评价甚高。称其字“天资卓绝,下笔幽雅,无时下之俗”。沙孟海投于其门下,获受教益,称其师“碑志文字,每石皆有特色,古今书法家殆无第二手”。钱太希先生曾有《钱太希书品》行世,惜流传不广,晚年隐于慈城。
应昌期:1917――1999)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1917年10月23日出生于慈城玉皇阁桂花厅两侧的楼房内。应氏为宁波大族,相传先世系汉代河南汝南郡名门,西晋末为躲避“八五之乱”而迁到浙江沿海一带,子孙繁衍,人才辈出,以德望事功,文章著称于世。到抗战结束后,先生欣然应命到台湾银行任职,长达18年之久,期间历任总行营业,业务及国外各部经理,并升到副总理代总经理,采取了各种切合国家经济发展及工商业实际需要的措施。
秦润卿:(1877――1966)名祖泽,号抹云老人,今宁波江北区慈城人,其父秦九龄曾任招商局帐房后常失业,坐守家中,门第清寒,15岁由其表叔介绍海豫源钱庄学业,由于深自体会到家境清贫,不能比拟富家子弟,因而生活俭朴奋发向上,逐级由学徒信房外职到经理、督理。清宣统元年(1909)豫源改组为福源秦仍任经理,乃博采各银行,钱庄之长,改用新式薄遍,设资产负债表,开设信托等金融业务。民国6年(1917),上海南北市钱庄合并成立钱业公会,秦任副会长。后又升任会长,参与创建了钱业市场,现金公库和银钱业联合准备库。民国10年起创办『钱业日报』。他不仅在金融领域卓有成绩,而且对故乡的教育事业也颇为关心。他于1915年在慈城西营建校舍,办学校,专收贫寒子弟免费入学,定名为"普迪小学"诚聘谢益三先生为校长,延聘左联五烈士之一的赵平复(即柔石)。著名文艺理论家和作家巴人执教,教学质量在当时全省私立小学中名列前茅。
风景名胜
孔庙(亦称文庙、学宫):孔庙坐落在慈城竺巷东路55号,基地18亩五分九厘,南至竺巷东路、北至太阳殿路、东至绿化地带及电影院、西至民居,四周均有红色高墙外留滴水约2尺余。根据旧志记载:孔庙是一个祀孔和县属的教育行政机构,主祀大成殿及配祠外,专设“教谕”和“训导”二署,置专职,以登记生员,并辅导学生。生员对县令和县丞皆以打拱作捐为礼,免除下跪.倘若生员犯法,则例须先行通知教谕和训导(当时称为学老师)召集乡试中式生员在明伦堂共议,查明实情,革去功名,作为庶民,则见令、丞时须下跪刑责所以“教伦”“训导”二学官在生员中有崇高的地位。慈城学宫最早建于宋朝,雍熙二年由县令初建于县治西40步(据雍正志所主,即城隍庙地基,先师殿即大成殿居其中;庆历八年迁至县志东南一里,适居城之中部,历代累有兴毁,以迄于今,除大成殿外其余稍有改建,仍保持光绪原貌,修复较易。设若一但修复,则在浙东地区是为最为完整的文庙。在宁波市的文化景点上,发挥灿烂的光芒。当时建庙之初,延揽色邑宿儒杜醇为诸生师。光绪志有传,鄞宰王安石有记。在宋建炎四年毁于金寇南侵。淳熙四年重建,元至元八年增建仪门,并辟地建通道至学前埠头。明洪武改成德堂为明伦堂,后于堂后建梯云亭,历洪熙至嘉靖35年毁于夷冠,三十六年又重建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梯云亭等斋戾,宇祠廨字,清朝数经重修,获御书“万世师表”,御制“孔子”赞,及“颜、曾、思、孟”四子赞勒石置和御书’生民未有”“与天地参”额,诸多建置。殆至道光十一年,太子天国攻陷慈城,焚毁明伦堂及教谕住宅,同治元年邑人冯氏创捐重建,重修梯云亭,增建两旁斋房六间,疏浚泮池。
甲第世家:甲第世家即钱宅之别称,坐落于宁波市慈城镇金家井巷内。东与福字门关接邻,西约100米出巷口即民权路,北达尚志路,由于曾遭人灾,现仅存东向部分约1600平方米的建筑。据《慈溪县志》记载,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嘉靖进士钱照之住宅。平面布纵长方形,硬山造前后二厅,建筑面积422余平方米,前厅五间,通面宽17.35米,用六架梁,梁柱粗壮,截面呈椭形,脊瓜柱和童柱裙瓣呈圆舌形,柱料卷杀,前后檐柱,小株角形,施平身科一斗三升或一斗六升,明间四攒,次间二攒,塑斗作为靴斛,为典型的明代建筑。钱照嘉陵七年中举,十一年中进士,官至佥事,后来他的下代又数人登第,因被称为“甲第世家”。原台门内曾立有文徵明题的“甲第世家”匾一方(文革间被毁〕。该宅座北面南,平面布局和建筑特点都具有浙东明代居民建筑的特点,是宁波市保存较完整的组建筑群,也是研究明代晚期信宅建筑的典型。
福字门头:该宅原为明嘉靖间布政史冯叔吉故居的一部分,后因冯氏后裔衰落,卖给应氏,改建院落,大门东侧,为衣架锦式屏门二扇,牌科式;二门的照壁在南端,有一砖刻大“福”字,故称“福字门头”。前厅为五开间,通阔18.8米时浮9.9米,明间为为抬梁式,平梁上支蜀柱,前中柱金檩下的童柱下端为舌形,而前后上金檩下的童柱为方形,后金柱前名柱头皆施十字科,前檐柱为小八角,下为方形腰沿柱基,其余柱其皆为扁珠形,柱头卷杀,梁袱间隙用芦苇为心,谷壳拌泥抹灰,硬山屋顶,明间后方两檐柱旁砌八字形墙,上端斗砖雕做出斗拱,后墙中间辟有主架锦式门。朝北一面有门楣题额上款书“乙丑冬月”中题“泽流思顺”下款书“陈鸣宝题”。后进为一“三合院”,有左右厢房,皆为楼屋,经教证,前厅具明代建筑之待点和风貌,后楼建筑为清初其之风貌,迄今保存尚完整。
冯岳彩绘台门:大门之正南分为三开间照壁,也称影墙。石砌须弥座,上刻卷草、凤凰、牡丹。墙体由砖砌成,上部砖雕,顶端砌出中间高,两侧低约65厘米。通高约4米,原约40厘米。全壁分三开间,一明间宽3.4米,北距台门4.9米。二次间略斜,平面各八字形。全壁长7米。瓦当圆开,有龙葵花等纹饰。以两柱将明间与次间分隔,檐下有平身科,明间四朵,次间两朵,柱头有柱头科,背为一斗三井。座斗下为伏远瓣,无出跳。实勘在照壁之正北有台门,尚残存数间。上部留芦芯、泥沫的墙体,珠式立柱。西方中厅与厅前为天井,在左右之隔墙,其中朝里一侧上端原来也有精细的砖雕,都已砸去。右边的天井又有一堵墙,左右两端有一道拱门,这墙将天井分为南北两段,天井中有一口古井。东厅为高平屋,硬山式的两开间,宋架结构类似布政房东大厅,此东厅,前有廊,西边门前开六扇柱子门,进六往东有门可以进入中间。东门前部下有栏墙,上面开柱子门四扇,地面为石板。东间有地板铺地,柱础全部是珠形。西间天花板上油漆花卉至今还没有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