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镇地图
大陈镇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前景
大陈岛不仅渔业旅游资源丰富,而且风能富集,港口水深条件得天独厚。为充分发挥大陈岛的“渔、港、能”优势,近年来,大陈镇坚持“渔业稳镇,旅游兴镇”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调整产业结构,在稳定捕捞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业和休闲渔业,确保了渔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镇的海水养殖已步入良性循环,基本形成了以传统贝类养殖及石斑鱼、梭子蟹等暂养为依托,以大黄鱼及鲷科鱼类等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为突破口的产业新格局。目前已发展深水网箱省级无公害基地2个,深水抗风浪网箱116只,养殖面积达150公顷。被列为省级养殖示范园区,成为全国最大的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积极申报省级海洋生态经济区,在洋旗岛海域投放生态型人工鱼礁15000空立方米,投放黑鲷15万尾,修补大陈海域日益衰退的渔业资源,为发展海岛休闲渔业打下基础。建立浙江省岛礁贝类增养殖试验区,在大陈海域数个岛礁附近放养4000公斤荔枝螺和2000只鲍鱼苗、1500公斤各类贝壳苗,共计投入资金40多万元,同时,加大了旅游开发的力度,不断提高旅游软硬件设施。占地3万平方米的度假村建设也已基本建设完成;建成40公里的环岛公路,今明两年再建设20公里,300吨级客货两用码头二座,航时为2小时的“庆达号”快速客轮往返椒江,第二艘快速客轮也已投入使用。大陈电厂首期建设的1台1000千瓦机组项目已正常运行。投资1.2亿元的35KV陆岛联网输变电工程已经省电力设计院完成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计划今年投入5000万元。投资2600万元的中咀避风港共在建设,投资4亿元的风力发电有望实质性建设阶段。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7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0万元,渔民人圴可支配收入达到5903元。今天,被誉为“东海明珠”的大陈岛,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村居,沿港;北岙、南岙、凤尾、大沙头、胜利、卫星。
自然风光
与广阔的大陆相比,这海岛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然而就是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却有着无限的风光和美丽。大陈岛景观奇绝,山海一体、水天一色,兼有山青、林茂、海蓝、岩雄、洞幽之美。大陈岛林木葱茏,森林覆盖率达56%,为省级森林公园,大陈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7度,具有冬暖夏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环境,是人们观光、休闲、娱乐、垂钓的好去处。
历史沿革
大陈岛古称东镇山或洞正山,公元5世纪中叶,古代台州往朝鲜、日本的商贸船只皆取道该岛。上大陈岛古又称三女山或三盘山,一说为释教始祖如来佛的出世之山。历史上正式以大陈山为名的,最早见《郑和航海图》记载。明代16世纪中叶,大陈岛为海上抗倭战场之一。清乾隆年间,浙江沿海居民陆续迁移到大陈,岛上居民达万馀人规模,形成台州湾最繁荣的海上集镇。後国民党在此屯兵,并相继在岛上设立过浙江省政府和大陈地区行署。建国初,大陈岛又成为浙中南国民党残部的主要据点,试图作为“反攻大陆”的基地。
简介
从浙江省台州市向东航行29海里,在浩渺的东海碧波中,有座美丽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岛屿,这就是被誉为“东海明珠”的大陈岛。它是由上大陈、下大陈、竹屿、洋旗、一江山等29个岛屿组成,总面积14.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下大陈,人口0.36万人。邮编:318019。辖1个居民区、6个行政村。
基本简介
大陈镇(DaichenZhen)位于无极县县城9千米处。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31297人。镇政府驻大陈村,邮编052460。辖大陈村、赵户营、赵户村、王家庄、泊头村、北侯村、小陈村、西郎村、石家庄村、高陵村、东东侯村、西东侯村、北家庄村。
发展前景
2001年是新世纪开埠之年,也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面临新世纪的挑战,大陈镇党委、政府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现代化总揽全局,以建设50万以上现代化商贸名城为契机,牢牢把握“加快发展,加大开放”主基调,坚持以特色工业为龙头,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大陈工业园区建设,力争把镇西400亩连片地块开发成高标准工业园区,确保“中国衬衫之乡”的优势;坚持以城镇化建设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抓好自来水工程、联运大桥、迎宾路建设、镇中路改造、天宫苑高级住宅区建设、镇北环线等21对项重点工程;拉出10平方公里的城镇框架,实施旧村改造,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坚持以人的现代化为根本,弘扬“争强好胜,敢为人先”的大陈精神,积极推进人的现代化,树立新世纪干部的良好形象,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把大陈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型初步现代化小城市。二OO七年九月四日,该县城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大陈人凭着“争强好胜,敢为人先”的大陈精神,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农业为基础,服装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相应发展的产业格局,2000年底全镇工农业产值24亿元,实现税收4600万元,一跃成为“中国衬衫之乡”、“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乡”、“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金华市文明示范镇”,现拥有服装企业650家,1600多条流水线、日产衬衫60万件。2001年区划调整后,大陈镇区域范围扩大,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大陈镇政府将以现代化总揽全局,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和加快城镇建设,以服装兴城,把大陈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建成区1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5万以的义北服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