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电子地图 > 大庆市地图 > 大同区地图 >
大同镇地图
大同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形和经济

镇境属平坝,海拔465米—469米。有耕地22754亩,其中水田21749亩。该镇属都江堰自流灌区,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小麦和油菜籽。家庭养殖以猪、鸡、鸭、兔为主。经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截止2004年,大同镇已有养殖大户76户,种植大户45户,经济林木1500亩,大型苗木、花卉基地7个,三星级“农家乐”1家。2004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00元,全镇GDP达39000万元。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快速是大同镇的一大特色。1995年,该镇被列为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区;2002年被列为青白江区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大弯街道办事处的卫星城镇。国家重点工程10万吨污水处理厂和巨石集团成都公司、国龙前锋表面处理公司、五冶钢瓶、天保机械为代表的60多家中小型企业云集于此,已形成了一个集机械加工、冶金、化工、建材、包装、食品加工、皮鞋加工、金属铸造为一体的新兴工业园区。

经济发展

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目标,全面实施"立足城郊、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培养支柱、招商引资、发展三产、创新体制,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群策群力,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1年该镇完成财政收入416万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66万元,中央级财政收入50万元。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且略有结余,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48元。

经济发展

大同镇以“建经济强镇、创文明之乡”为总目标,实施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来料加工四轮驱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大同镇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现有工业企业490家,工业总产值7.3亿元。依托丰富的土地、矿石、劳动力等资源,招商引资成绩喜人,2005年引进市外项目13个,协议资金8100万元,实到内资3744万元,超额完成年计划。大同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该镇以发展蚕桑、毛竹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以打造“万亩蚕桑基地”为目标,做大做强蚕桑业;以毛竹作为农民的“绿色银行”,累计发展毛竹25000亩,其中高效毛竹5000亩;同时积极发展有机茶叶、莲子、吊瓜、西甜瓜等多种农作物;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畜禽养殖基地大力推广使用无动力厌氧净化池,推行畜禽生态养殖,较好地减轻面源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地有机结合。大同镇的来料加工业迅猛发展,全镇58个行政村中有54个村已经发展来料加工业,从业人员达5800人,一级经纪人40人,加工行业涉及串珠、皮筋、针织、工艺品、天堂伞、锡箔等七大类,打造铺天盖地的“百姓经济”。大同镇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三国时新昌县治所在地,历来是建德西部重镇,商品集散地,是大同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大同镇经历三次合并,1992年撤销原大同镇、溪口乡,设立新的大同镇;2001年撤销大同、劳村2镇,设立新的大同镇;2005年4月撤销大同镇、上马乡,设立新的大同镇。

基本概况

大同镇位于长汀县城郊,东邻新桥镇、童坊镇,南接策武乡,西与古城镇、江西瑞金市、石城县交界,北和铁长乡、庵杰两乡毗邻,土地总面积211平方公里。全镇辖30个建制村,有26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504户,41997人,均为汉族,讲客家方言。

内设机构

党政办公室:负责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以及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催办;负责党委政府各种会议的准备和服务工作;负责政府日常文书的处理,承担党委、政府文件、报告的起草、修改、核稿和文印、归档工作;协助镇领导做好各办公室之间的联系、指导和协调工作;负责镇政府后勤事务管理工作及用餐、用车安排。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全镇工业经济发展计划编制制订工作;负责对全镇工业企业的管理、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及计划实施和考核工作;负责全镇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工作;承担全镇企业各项指标完成统计工作;盘活存量企业资产,积极做好个私企业发展工作。农业办公室:负责全镇农村经济发展计划的编制和制订工作;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积极参与制订发展农村经济相关鼓励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提高;负责实施科兴农、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负责农业信息工作,指导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全镇社会救济款物、优待抚恤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以及农村困难户、五保户的管理工作;负责对义务兵役任务的完成,退伍军人的接受安排,民兵整组以及民兵训练工作;积极做好残疾人的就业和管理工作;积极做好老龄工作,努力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督促和检查老年法规在全镇的贯彻执行;协助市教育局,积极做好各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和巩固本辖区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水平;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司法行政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基层法律服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人民调解工作;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文化艺术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对全镇文化市场的管理、监督、检查、指导工作。

基础设施

大同交通便利,10个城郊村环抱县城,10个平原村分布在319国道、洋万线省道和汀铁公路县道上,10个山区村与江西瑞金市、本县的古城镇、铁长乡、童坊镇毗邻,公路里程68公里。镇区信用社1个,电话装机数量5900部,集贸综合市场2个,自来水普及率55%,生活用燃气普及率40%,有线电视入户率30%,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