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镇地图
大武镇相关地区地图:
机构设置
方山县大武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方山县大武镇卫生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方山县大武镇财经服务中心,方山县大武镇文化服务中心农业特色
大武镇以农业为主,全镇围绕蔬菜、养殖、土豆、葵花、小杂粮五大特色产业进行开发,突出劳动力转移、科技创新,主攻新特优品种与技术,通过广播、有线电视、板报、聘请专家等多形式、多方位的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并且通过有声有色的科技培训,形成了千亩玉米制种基地、千亩地豆种植基地、千亩蔬菜西瓜甜瓜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种牛基地、特种养殖基地等六大示范基地。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民经纪人的队伍也日益壮大。从2002年镇里成立了农民经纪人协会以来,通过政府扶持,大力培养典型,理顺发展关系,制定优惠政策,有力推动了农民经纪人的健康发展。到目前为止,全镇年销售额在百万元以上的经纪人占到总数的60%,还有5位经纪人在内蒙、陕西等周边几省的10多个县、市设立了购销网点,带动了全镇1500多个农民从事农产品贸易,800多辆农用车参与农产品运输。每年由农民经纪人销售的农产品达到3万吨,销售额达8千万元。通过经纪人的牵线搭桥,大武镇的农产品走出深山,走向了广阔的大市场。李兰香,早在2001年就被大武镇政府授予“农民经纪人”称号,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树立了好典型。她以经销饲料、回收鸡蛋、兼营兽药为经营业务,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即为养殖户定购种鸡,供应饲料,开展疫病防治,回收鸡蛋和淘汰鸡,解除了养鸡户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养鸡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年销售鸡饲料1000多吨,涉及农户170多户,鸡8万多只。她按市场价回收鸡蛋,然后销往陕西子洲、宁家川、山西柳林、中阳、岚县、娄烦等地;淘汰鸡则远销宁夏、河北、陕西等地。在她的带动下,梁月生、任兔元等不少农民都成了养鸡专业户,走上了致富路。高兔平也是一位“老”农民经纪人,主要经营马铃薯,兼营化肥、葵花、核桃。从1986年开始,他就为山东惠民一客商小量收购。1995年以来购销量不断扩大。仅2000年一年,全村购销量就达到1万吨。2001年冬到第二年春天,购销量达3000吨,其他农户购销量达到500多吨。他们的产品主要来自方山县,并辐射到临县湍水头、离石坪头等乡镇。主要销往山东寿光、聊城、河北邢台、邯郸、临清以及太原、晋城、长治、霍州等地批发市场。在2000年,就为全村创收了30多万元。刘奴尚,这位农民经纪人带动了当地的西红柿种植产业发展。他联系了200多户农民,跟他们签订订单农业,并聘请技术员为农民讲解、传授种植知识……旅游资源
吕梁木楼,吕梁木楼原名观音楼,在方山县大武镇。明景泰四年(145)建筑,三层重椽、十字歇山顶结构。高5丈许,宽3丈余,内有观音、玉帝等塑像17尊。下边由16根木柱支撑,其中4根直通楼顶。整个建筑为全木结构,严密精巧,造型美观。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吕梁方山北武当山,北武当山古称龙王山,明代修复玄武庙后根据“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意,改称武当山,又名真武山,因位于我国北部,后更名为北武当山。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由72峰、36崖、24涧组成,主峰香炉峰,海拔2254米,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山中古松苍翠、奇花争艳,绝壁千仞,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是吕梁山的一颗明珠,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1994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
概述: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说起大武镇就不得不先说大武滩和大武河,正是因为有了大武河才有了大武滩,有了大武滩才有了今天的大武镇。据说以前大武河不叫大武河而叫格曲河,大武滩也不叫大武滩而叫格柯滩。大武河发源于大武滩东南50公里以外的野马滩,是由野马滩周围的冰川雪原消融后汇成的河。大武河流入大武滩后,进入大武峡,最后汇入黄河的—级支流切木曲河。大武滩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典型的高原盆地,整个面积约有数十平方公里。因为有了大武河的滋润,广袤无垠的大武滩亘古以来就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相伴,到如今依然水草丰茂、牛羊成群。伴随着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的铿锵脚步声,大武镇正在向现代化的草原新城快速迈进。横贯全镇的东西大街被翻了个底朝天,管网、电缆入地工程,道路硬化整治工程全面铺开,整个镇区就像一个大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走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大街上,听着两面店铺里传出的悠扬歌声,让人全然忘记了自己是走在海拔3700米的大武街上。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高楼和点缀其间的三两个高耸入云的铁塔,把整个大武镇装点得颇具现代气息。历史沿革:大武镇能有今天,大武河功不可没。大武镇的建设始于50年代,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继“九五”期间总投资达1.2亿元的第一个建设高潮后,“十五”期间再次呈现高歌猛进的态势。尤其是2001年大武镇被确定为全省14个重点建设城镇之后,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20多年来,大武镇经过四次大规模的改造整治,城镇规模已扩大到17.4平方公里,有常驻人口1.36万人,流动人口7000人。一个由两纵一横的镇区道路构成的城镇格局初显,全长5.2公里的主街道,均为两层以上建筑,这里聚集了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经营门店近百家,成为大武镇上最为繁华的地段。
发展状况:大武镇2008年的建设不仅如火如荼,而且以建设果洛草原的中心城镇为目标,注重在提高品位、完善功能、上档次上水平上下功夫。投资1100万元的城镇集中供热工程、投资791万元的城镇垃圾处理工程、投资4300多万元的城镇道路改造工程以及管网、电缆入地工程同时开工,5.2公里的道路亮化工程除了盏盏明灯外,还有4座造型别致的高架灯,2.3万株高山红柳和2000株川西云杉将装点在全长8.9公里的街道两旁,改写大武镇上种不活树的历史。
民族风情:作为果洛草原的中心城镇,大武镇已初具规模。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已经凸显,商贸中心、物流中心的作用辐射甚广,为整个果洛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地势高拔,群山耸立,山势巍峨磅礴,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景观:鄂陵湖和扎陵湖、阿尼玛卿雪山、托索湖、莫格德哇遗址、年保玉则、白玉寺、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玛玉文化中心、唐蕃古道、玛可河原始森林。自治州境内山河壮里丽、风景优美,镶嵌在玛多县境内宛若明镜似的扎陵湖、鄂陵湖,冬给错纳湖及星宿海,犹如点缀在母亲河源头熠熠生辉的颗颗明珠,形成了黄河源头风景如画的旅游景点。据史书记载,唐贞观十五年,唐室宗女文成公主远嫁,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李道宗持节护送公主入藏,途经河源时,文成公主与事先驻礼在柏海(今扎陵、鄂陵两湖)迎候公主的松赞干布举行盛大婚礼,观赏河源风光。文成公主和公赞干布在湖畔歇息逗留,在世世代代藏族人民中间,一直传为千古佳话,留下诸多神奇的传说。久治县境内的年宝叶会则山,主峰终年积雪不化,披角挂甲,沟与沟之间,花岗岩壁林立,山谷之间湖泊众多,湖光册色变化万千,时雨时雪,春秋冬四季在一日之内轮番交替,演绎变更,神奇而瑰丽。海拨6282米的雄伟的阿尼玛卿雪,是省内第一高山,州内第一大“神山”,终年积雪,冰川逶迤,雪峰突立,气魄壮观,有着诸多美丽的传说,为果洛人民的守护神,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探险、科学考察和游客前来攀登观瞻;班玛县的仁玉原始森林区有“果洛小江南”之称;众多的藏传佛教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著名的有格鲁派的拉加寺、宁玛派的白玉寺和查朗寺。夏秋季节,果洛草原碧水青天,绿原雪峰,帐房点点,牛羊群群,牧歌悠悠,笛声阵阵构成一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醉人的河源风情画卷,使人如临付佳境,顿生物我皆忘,心旷神怡,飘飘欲仙之恬静韵味,不约而同地为神秘草原文化渊源的流长和雪域之州山川的博大恢弘而拍案叫绝,欢欣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