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镇地图
东海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建镇十多年来,东海镇以建设繁荣、优美、文明的滨海轻工业小城镇为目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积极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从1999年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6.3亿元,财政收入从1999年的992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1598万元,积累了经济社会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相对发达。全镇现有海头、东沙、东朱3个工业小区,工业园区被评为省级百家工业园区,有乡镇企业14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年创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家。“才子牌”衬衫、“沃特牌”运动鞋被列为省优产品,才子集团、华丰鞋业公司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并获进出口自营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建有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1家、邮电模块局1座、3.5万伏变电站1座,村村主村道实现水泥化,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7.2公里沿海堤防全面实现加固达标。三是农业开发前景开阔。域内山海田兼备,有耕地0.65万亩,浅海滩涂1.05万亩,山地4.7万亩,开发种植龙眼、枇杷等名果10000亩,干鲜果加工初具规模,一批科技兴海示范项目正加紧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万亩旱片改造、生态防护林建设、蔬菜种植等项目正抓紧推进。四是小城镇建设稳步发展。东海镇是莆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个小城镇建设示范点之一,海头集镇初具规模,海头住宅小区、幼儿园、医院、公园、文化中心、商业城等小城镇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必将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五是民间资本较为雄厚。东海镇有一大批个私企业主和建筑界精英,还有众多的工程承包者及经商大户,民间资本较为雄厚,他们大多乐意在家乡投资兴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潜在动力。
教育科技
全镇拥有医院、医疗卫生门诊(站)所121间,影剧院4座及公园、体育场、文化宫等一批文体活动场所。镇办中学5所、小学38所、幼儿园13所,在校中小学生和幼儿3.5万多人,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主要有文学创作、摄影、灯谜、正宗白字戏、皮影、舞狮、钱鼓舞、标旅活景、琴棋书画等。社会治安日趋稳定,镇内建有“110”报警网络。
教育科技
以农民小康学校为载体,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和科技培训。利用党员冬训班和农村昔年跨世纪工程等活动,组织农民进行学习培训。聘请市县农业专家12人,深入到各村向农民传授科学种植养殖技术。今年,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次,其中,镇村干部培训班8次,村民代表培训班5次,各类大户培训班4次,参训人数达到2800余人次,推广万寿菊、白瓜、水稻早育稀植和畜禽防疫等实用技术。
环保绿化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文明村建设水平。一是大力实施村屯绿化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部署,东海镇在高峰村、东海村、建设村实施村屯绿化工程、拓宽了道路,清理了边沟,平整了树台,共栽柳树2000棵、杨树9000棵,紫丁香、水蜡等花树11000棵。同时方虎路沿线各村各单位共栽鲜花3000株,美化了镇村环境。上砂石3万立方米,修路5万米,涵管30个,栽绿篱5700米,花带1.2万米,建永久性花坛9个,砖围和棚栏3000延长米,总投资23.8万元。二是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制定了评比方案、评分标准,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各村妇代会组织评审,全镇共评出八星级以上文明户2126户,占总户数31%。农民住房砖瓦化率达75%,电话入户率达70%,自来水入户率达75%。
地理
东海镇地处螺河平原,因东河穿城而过流至乌坎港入海而得名。南临碣石湾,东连城东、河东两镇,西依螺河与河西、潭西、上英三镇为界,北靠河图岭。全镇陆地总面积58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7万人,辖7个居委会和12个村委会。为陆丰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2.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7.3亿元。
中国名镇
东海镇党委、政府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志存高远,努力建设一流党建、一流精神文明、一流新型集镇。先后创建了市二级卫生集镇、市一级卫生集镇、上海市"六好"乡镇党委、上海市无违法建筑镇、上海市信访工作"三无"乡镇、全国体育先进乡镇。根据东海频临空港的区位优势和南汇大发展的背景,确定"空港城镇、工业基地、农业园区、仓储中心"功能定位目标,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推进文明创建,推出五项工程(安民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保障工程、稳定工程),使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围绕党的建设,大兴勤奋学习、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镇级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加强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建立后备人才库,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使全镇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明显改变。集镇建设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造了东海广场、东海花园暨健身园、百米宣传画廊、学校综合大楼、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城市化道路等设施,使东海镇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