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地图
独山县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状况
工业:目前,全县的主要工业企业有、采选、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力、印刷、制药、塑料、编织、造纸、制鞋、铸造、酿造、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油料加工、服装、修理等22个行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国标1、2#精锑、0级锑白、铁矿、硫铁、硫酸、硅锰合金、工业硅、铬系合金、各种标号水泥、锌砂、轻质碳酸钙,独山盐酸菜系列产品、独山大曲、千年健蛇酒、苗王醇酒、烹调油、辣椒酱、蘑芋粉、面粉、茶叶,枇杷止咳冲剂及胶囊、新感冒片、百盟羟氨苄头孢菌素胶囊,布面胶鞋、运动鞋、旅游鞋、晴雨伞、工艺蜡烛、机制砖、化肥、饲料、桐油、塑料制品、藤编及竹编制品、保健铁锅、服装、刺绣工艺品。此外,县城设有超市、百货、针纺、盐业、医药、土产、农资等国家商业二级批发站。目前,拟向外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和改造的企业有43个,“三通”具备,其中,可供使用的厂区面积达532053平方米,厂房面积91928平方米。并成立小河工业区、麻万轻工业园区、三桥加工区、州县共建以冶金、建材化工、商贸为支柱的麻尾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独山县是贵州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县有耕地25.5万亩,其中田19.5万亩,土5.5万亩,1万亩以上连片稻田有5片。基础比较扎实可供较大开发的农特产有优质稻米、独山大豆、皱皮辣椒、法国细刀豆、迷迭香草、优质西红柿、独山优质高蛋白玉米、高产油菜、脱毒土豆、杂稻种、蔬菜和烤烟等。拟开发项目有2万亩优质稻米基地、5000亩优质高蛋白玉米示范基地、1万亩皱皮辣椒基地、1万亩脱毒土豆基地、1万亩早熟蔬菜基地等。
畜牧业:全县有草山草坡面积61.43万亩,可开发面积32万亩。畜牧饲养用地61.95万亩,水域占地面积3万亩。500亩以上草场66片、达35.5万亩,建有中国与新西兰两国技术合作的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万亩人工草场一个。建有2500头奶牛养殖规模和科研生产基地。县畜牧局成立独山乳业开发公司、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在几个乡镇发展奶、肉牛1000余头。该县成立有外商投资、养殖规模有500余只非洲鸵鸟的金鹏鸵鸟公司,并有一定规模的肉牛生产加工基地以及两个大型牲畜交易市场,其中麻尾牛市是贵州三大牛马市场之一。可较大规模开发的项目有畜产综合加工、商品肉牛以及肉兔、肉鹅、土鸡养殖基地建设等。县内驻有贵州省草业科学研究所、贵州省草种场等相关省级科研单位。
交通条件
独山县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接壤,素有贵州"南大门"之称,是云、贵、川通往华南沿海的重要通道,是贵州南五县(即:三都、平塘、荔波、罗甸、独山)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独山南距广西南丹县120公里,北距贵州省黔南州府所在地都匀市65公里,距省城贵阳240公里,距大西南便捷的出海口──北海市650公里,处于西南经济圈与华南经济圈的交叉点。贵州最早修通的黔桂铁路、黔桂公路由北向南贯通全境,可通向全国各地,过境铁路有13个车站可供物资调运,并即将进行贵阳至柳州黔桂高速铁路电气化改造,北连四川、重庆、南接广西广东的西南出海大通道“贵新高速公路”(贵州段)纵贯县境南北已于2000年6月正式通车;全长60余公里通往国家级荔波樟江旅游风景区的高等级公路独山至荔波和麻尾至樟江风景区小七孔二级公路已建成通车;“贵新”高等级公路分别在县境的麻尾、下司、上司、城关四个重镇开设有上下匝道口。距荔波旅游支线机场105公里。省级以上的公路有3条,连通周边两省区六县;另有乡、村公路1020公里,连通各乡镇至村民组,形成了以铁路、国道、航空为主干线,地方公路为主的立体网络,交通运输十分发达。行政区划
2006年,独山县辖8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城关镇、兔场镇、麻万镇、基长镇、上司镇、下司镇、甲里镇、麻尾镇、尧梭乡、羊凤乡、甲定水族乡、翁台水族乡、本寨水族乡、水岩乡、打羊乡、尧棒乡、黄后乡、董岭乡。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791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51733、兔场镇13148、麻万镇29447、基长镇37944、上司镇23354、下司镇19366、甲里镇12030、麻尾镇21228、尧梭乡16065、羊凤乡14085、甲定水族乡2824、翁台水族乡2594、本寨水族乡21432、水岩乡10094、打羊乡13049、尧棒乡10710、黄后乡10240、董岭乡8567。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4.5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0031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7876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7739亿元,增长17.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1.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5.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6%,金融业增长6.1%,房地产业增长47.0%,盈利性服务业增长20.0%,非盈利性服务业增长8.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8.5%、35.8%和35.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下降0.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4.79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7235元,折合1108美元,比上年增长22.4%。
历史沿革
汉属毋敛县,王莽时毋敛县改称有敛县。唐置石牛县,属南寿州治。宋置中平县,大观四年,废中平县,并入庆远府河池县。元置独山州蛮夷军民长官司。明置丰宁长官司,后置九名九姓长官司,而后废九名九姓长官司,置独山州。民国改设独山县,1957年独山县,荔波县,平塘县三县合并,1961年三县分设,独山县沿用至今。2000年,独山县辖8个镇、10个乡。2003年8月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独山县变更上司镇塘八村打吉组隶属关系,将其划由打羊乡管辖。上司镇、打羊乡行政区域界线作相应调整。2003年,独山县辖8个镇、10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250个村委会、9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4.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6万人;少数民族24.06万人。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独山县内主要矿藏有锑、铁、煤、汞、铝、锌、重晶石、石灰石和大理石等,其中锑储量最多,仅半坡锑矿的金属储量就有13.5万吨,锑品位一般在20%左右,最高达50%以上,居全省之首,全国第三。且为单一硫化矿,有害杂质少矿藏集中,易采、易选、易冶;铁矿有赤铁矿和褐铁矿,赤铁矿储量4500万吨,褐铁矿100多万吨;汞的金属储量有367万吨,属中型矿床,铅锌矿、镁矿、煤矿等也都有一定储量,具有开采价值。石灰岩分布极广,南部乡镇随处可见。麻尾地区的石灰岩碳酸钙含量高达96.77-99.90%,是生产石灰、水泥的理想资源,仅麻尾镇余家湾石灰岩储量就达3543万吨,全县的石灰岩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方解石、大理石等已开采,并有较好的销路。森林资源:全县有森林面积948270亩,可开发利用面积有6795亩。拟开发项目经果林有:5000亩核桃基地、万亩优质板栗基地、5000亩银杏基地、2万亩短期工业原料林基地、2万亩香桂基地、万亩雷竹基地和国营林场的中、幼林抚育间伐项目。
水资源:县境水域系红水河和珠江流域,长10公里以上的季节河流24条,地下河22条,地下水库数个。地下水储量丰富,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8900万立方米,年平均降雨1392.15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5度以上,冰冻期短,年只有15天左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热量有效性高,宜于植物生长。全县共建有各类水利设施和水库,总蓄水量2779万立方米,水利灌溉面积达144000亩。独山南部灌区已建成库容1650万立方米的谭尧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