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河池市地图 > 凤山县地图 >
凤城镇地图
凤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主要经济状况

建国初期,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3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2元。1978年农村总收入789万元,人均收入227元。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0.3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545万元。

气候

凤城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5℃—21.3℃,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季长而炎热,冬季短无严寒。全镇山地面积1502公顷,森林覆盖率31.2%,耕地面积26公顷,播种面积86.7公顷。

住宅小区

龙凤花园小区位于城区永定河西岸的李子塘坝,1999年由闽西东方银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至2004年初具规模,同年底被省建设厅授予“县级示范小区”称号。2005年1月设立龙凤社区,可入住人口万余人,至年底已入住3200余人。社区花园式住宅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物业管理有序。华丽的住宅群建筑成为提高城区品位的新亮点。

经济发展

21世纪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大县城发展的战略部署,城区大同路东(西)片区、工会片区、党校片区二期、凤麓片区、中山路东片区、龙津公园片区、凤冠别墅山庄、三江豪苑、龙湖山庄、许埔山商住区、上山农贸市场片区等12个工程项目先后启动,龙苑新村被确定为全县文明安全建设示范小区。凤山森林公园、龙津公园、河滨北路沿溪堤岸景点、绿化建设,在城区形成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新景点和休闲场所,扎实有效地推动城市建设的步伐,一个集山水特色、蕴涵商机的新兴城镇已初具规模。同时,以美法新村为示范点,积极推进吾都、上山2个村的旧村改造、新村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业小区与经济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成为凤城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多渠道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小区的建设步伐。现美法工业小区建成面积30公顷,有藤铁(丝花)工艺品、纸品、彩印、雨具、服装、针织、鞋帽等24家企业先后落户;吾都工业区占地16公顷,有钢结构彩板、农副产品深加工、陶瓷、藤铁工艺、木制品、机械等17家企业先后投产。在上山村扩建的百亩工业小区,与旧工业区连成整体,成为推进凤城二次创业的新的一极。同时,全镇还建有2个粮食产区、2个蔬菜基地及龙眼、油柿果园基地;禽畜生产有上千头猪场和万只鸡鸭场各1个。2005年3月,城区工业园吾都片区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安溪闽商投资区。为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步伐,凤城镇确立“园区经营”理念,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尝试实行由民营企业投资开发建设工业园区的办园新模式,通过民营企业投资开发建设工业发展的平台,吸引相关配套项目和企业跟进投资,逐步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连锁反应和群体效应。2006年,实力雄厚、开发经验丰富的民营企业惠安汾阳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进驻园区。项目占地面积100公顷,由汾阳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独资开发,首期投入基础设施资金1.2亿元,计划至2008年总投资将达9.6亿元。投资区主要以引进外资企业为主,内资企业为辅,引进的企业项目以无污染或轻污染、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为首选,且入驻企业项目投资总额应达到5000万元以上、每亩投资强度大于70万元。投资区建成后,将使城区工业园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走廊,利于集约用地和产业聚集,预计年可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创税上亿元。该投资区项目是安溪利用民间资金投资建设工业园区的新尝试,它的实施,对于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加快拓展县城新区,提高城市品位,减轻财政投资压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凤城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大县城中心经济区的优势,抢抓机遇,全镇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镇企业总产值于1994年突破亿元,达1.3亿元;1998年突破10亿元关口,达12.2亿元;2000年,突破20亿元大关。新世纪来,凤城镇更加重视乡镇企业工作。2001—2002年,全镇投入资金近50万元,用于美法工业区、吾都工业区的道路硬化、供水、绿化、美化、照明、通信等配套工程建设;投资4678万元,用于企业技改、增资扩营项目10个,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002年,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关口。此后,通过修订引办企业的奖励办法,健全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对“四个重点”(即对发展潜力大,贡献大,科技含量高和在工业小区兴办四种重点企业),采取“五条措施”(即优厚地价、税利、返还补贴,帮助解决资金,领导挂钩服务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进行扶持,提高招商引资的实际成果。至2003年,镇境内有泰兴特种包装公司、馨隆茶厂等14家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对美法、吾都、上山三个工业小区进行初步整合,工业区面积达66.7公顷,促使产业逐步走向集群经营管理的轨道,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在2002年至2005年间的四年间,全镇共新办各类乡镇企业236家,注册资金累计5.36亿元,其中新办外商投资企业28家,合同利用外资3560美元,52个项目完成技术改造,形成藤铁工艺、茶叶加工、特纸包装、服装鞋帽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全镇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47.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9.99亿元,年产值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家,实现工业产值15.05亿元;财税总收入2.4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82.7%和49.4%。2006年,全镇完成企业总产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5%,其中工业产值31.7亿元,比增5.7%;新办注册乡镇企业44家,新增注册资金9379万元,合同利用外资94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50万美元;全镇财税总收入3.1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7亿元。社会事业同发展,近年来,凤城镇坚持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为目标,以开展“塑造侨乡新形象,争当文明安溪人”活动为载体,以“思想道德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建设、环境卫生建设、文化市场建设、文明安全片区建设”六大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村(居)为依托,做好“四结合”(即把创建文明安全片区活动与城区管理整治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奔小康工程建设相结合),协调组织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村(居)民,分段安排,分类指导,抓重点、攻难点,扎实抓好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片区、文明窗口等系列活动,努力提高农(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1995年10月,由于城区区域的扩大,城镇居民的增加,镇辖区内的原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改建为15个居委会3个行政村。在1997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中,凤城镇率先建成东岳文明安全片区试点单位,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单位”,以此推动全镇其它居委会和行政村文明安全片区的创建工作。近年来,镇辖区内涌现出9个省级文明单位,14个市级文明单位和68个县级文明单位。同时,加强二、三级环卫队伍建设,强化创卫长效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六前五包”,推行城区全日保洁制度;在城区范围内禁养禽畜和禁放烟花爆竹;实施殡葬改革,遏制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广泛开展灭“四害”、清脏乱的综合整治活动,完善城区垃圾转运场、小区绿化和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城区工作生活环境逐步优化。

地理位置

凤城镇地处安溪县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东经118°10′,北纬25°04′,距泉州58公里、厦门86公里、漳州90公里,东与参内乡、城厢镇相连,西南与城厢镇接壤,北与魁斗镇毗邻,面积13.26平方公里。凤城,因城北凤冠山形似凤凰展翼而得名,这里“三峰玉峙,一水环回”,素有“龙凤名区”的美誉,历史以来是安溪县城的所在地,著名的侨乡和文化古镇,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发展战略

面对新形势,凤城镇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和安溪现代山水茶乡建设大局,深化“工业立镇、旅游兴镇、商贸强镇”发展战略,弘扬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新的风貌、新的形象、新的作为,力争到2010年,把凤城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现代新型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