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电子地图 > 宝鸡市地图 >
凤县地图
凤县相关地区地图:

名优特产

凤椒、苹果、中药材、食用菌、马勺脸谱
凤椒:大红袍花椒是凤县的名优土特产品,粒大、色艳、味浓、肉厚、外鲜红、内淡黄,果柄有小瓣,形似双耳,是与其它产地花椒最大不同之处。既是优质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中药,用于佐料,使肉菜鲜美,且又去腥、杀菌功能。用于中药,有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凤县栽植花椒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凤椒卓越的内在品质,被专家赞誉为"花椒之王",是凤县的名特产品。凤椒又名"大红袍"其色鲜红、粒大、肉厚、有双耳、麻味悠久、清香浓郁,素有"香飘十里"之美誉。目前全县花椒存留达到32000万株以上,年产花椒1100吨。
苹果:凤县气候适宜苹果生长,果品质量好。是省级优质果品基地。是凤县优势产业之一,苹果品种繁多,有红富士、新红星、秦冠等品种,其中新红星、红富士获省优称号。凤县是苹果适生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决定了苹果的优秀品质,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所产苹果果面清洁、蜡质厚、着色鲜艳、硬度大、含糖量高、耐贮藏、货架期长。目前县上已建成以凤州、平木、唐藏、双石铺为中心的苹果生产基地,可年产苹果4万吨。
中药材:凤县所产党参,狮子盘头,芦下密集横纹。皮松肉紧,质地柔润,有弹性而易折,断面黄白相间,其味清香甜。凤县药材十分丰富,有野生药材410种,既有麝香、牛黄、熊胆等珍稀动物药材,又有党参、贝母、杜仲、天麻、西洋参等价值较高的植物药材。凤党是凤县四大名优特产之一,属西路党参之中的佼佼者,系滋补精品,几百年前就远销东南亚一带。目前,凤县已建成以凤党、秦艽、柴胡等为主的中药材基地1万亩。2004年凤县药材留存面积达到4.94万亩。
食用菌:凤县食用菌是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的短平快产业。全县每年产各种上栎类、灌木、剪枝、植物秸秆、玉米芯等原料近万吨,具备长年生产种菌类的可能。所产食用菌以其色鲜味美、香气浓郁、回味悠长、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现有开发出黑木耳、金针菇、反季节香菇、灵芝、茶薪菇、天麻、杏孢菇、鸡腿菇、灰树花、百鳞菇、猴头等20余个品种,年产量达800吨以上。
民间艺术品---马勺脸谱:80年代初民间艺人将秦腔、社火脸谱绘制于木头马勺之上,凤县的民间艺术品--马勺脸谱,曾在北京、杭州、广州、西安、法国巴黎、美国俄亥俄州展出,并在中国首届艺术节“画中戏”展览,有24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自然地理

凤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东经106°24′54″——107°7′30″,北纬33°34′57″——34°18′21″。因地连陕甘,又处入川孔道,北依秦岭主脊,南接紫柏山,古栈道贯通全境,故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县境海拔在915—2739米之间,县城所在地双石铺镇海拔960米,西北隅与甘肃省两当县交界处透马驹峰海拔2739米,为境内最高点。紫柏山、代王山等海拔在2500米以上。最低海拔915米,位于温江寺乡西部河谷。嘉陵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境内代王山南侧,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在境内长76公里,在县境西南部形成凤州——双石铺宽谷构造盆地,小峪河、安河等为其主要支流,呈枝状分布。东部中曲河为褒河支流西河上源,南流出境,属汉江水系。属暖温带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11.4℃,1月平均气温–1.1℃,7月平均气温22.7℃,年平均降水量613.2毫米,无霜期188天。本县地下蕴藏有丰富的铅、锌、铜、铁、金等金属矿藏和煤、石灰石、硅石和大理石等非金属矿。苹果、凤椒、凤党(参)是凤县的名优特产。其中凤椒是本县的传统特产,以“大红袍”品种最负盛名。境内现有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紫柏山风景区和嘉陵江源头风景区等旅游景点。

凤县民歌

凤县古名凤州,史载:“周兴,凤鸣于岐,翱翔至南而集,是以西岐曰凤翔南岐曰凤州”。凤州城南有南岐山,城东有凤凰山。相传有凤栖其上,凤州便以此而得名。凤县地处秦岭腹地,据《太平寰守记》载凤县“北接藩戎,东绵秦汉”。“大散拒其东,武休障其西,褒斜阻其南,秦岭限其北。重崖矗嶂,隐然为蜀门重地”。地处川陕,陕甘交通要道,是历代兵家常争之地。境内有著名的褒斜,陈仓、连云等古栈道。黄河文化与巴蜀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渗透和传播。历代诗人如:杜甫、王维、陆游、杨慎等都在凤县的古栈道上写下过著名的诗句。《志》载:宋科宗元年(1078年)时,曾降旨取百珠值于宫中,当时的太守傅子平有《柳、手、酒三绝》诗赞曰;“珍珠不见小桃红,遐想柔荑嫩剥葱,唯有万条罗带绿,年年依旧舞春风,”古凤州城外有父子峪(猴石),祖传唐明皇南逃时,曾有石猴父子敬酒,帝赐金帛而得名,“平木”的地名则为司马懿平诸葛亮之假墓而得名。凤县民歌(人们习惯称为山歌)最平起源于西周时期,流传着一个优美动人的神话:相传在西周时,有一只美丽的凤凰与石鸟在这里自由自在的过着日子,有一个夏天,凤凰为了救活一对被奴隶主逼上山来的青年夫妻,从遥远的东海边上噙来一滴仙水,整整飞了七七四十九天,这只凤凰没吃一口东西,没喝一口水,青年夫妻被救活了,美丽的凤凰却紧紧闭上了眼睛。青年夫妻俩围着凤凰的尸流着泪,唱着歌,整整唱了七七四十九天,歌声和眼泪汇成了一条大河,美丽的凤凰终于扇动着翅膀,活过来了。从此,人们就唱着这动听的从大山深处传来的歌谣,伴随着山民过了一年又一年,世代相传至今。悠久的历史,必然孕育出灿烂地域文化,形成她那独特的旋律和韵味。

地名含义

据《元和郡县图志》凤州“因州境有鹫鹜山为名,按成州同谷县本是凤州西界,县南有凤凰山,因为州名。”《方舆胜览》载:有周之兴,努蜚尝鸣于岐,翱翔至南而集焉,是以西岐日凤翔府,南岐日凤州。县袭州名,南岐即境内南岐山。

历史沿革

本县西有华夏始祖伏羲之地天水,西南有陇南地区,东南是富庶汉中,北连西岐关中之地,是华夏祖先最古老的聚居区。1、三皇、五帝、夏、商、周炎黄时期,属炎帝部落。夏时地处雍、梁二州交叉地区。商末属岐封地,也是武王姬发崛起之地(姬姓是黄帝最重要的直系后代,岐也因此成为汉族姬姓、吴姓、林姓等诸多姓氏的共同发源地)。周并梁州于雍州,为陇右近畿之地(西为秦、南为褒)。2、秦(前221一前207年):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在今凤县与留坝县大部,太白县小部和甘肃省两当的范围内设故道县(县治在今张家窑与龙家坪之间),隶陇西郡。据《二十五史补编》解释:“故,同妨,本作故;道,导也。县南之三道河,东北对嘉陵江,即《水经注》之故道水,像女子仰卧,据首举手,有所道也”。县以此得名。楚汉之际,项羽三分关中之地;设三王,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故道县属章邯封地,境内废丘关(今留凤关)为其边界。3、西汉(前206一前3年):高祖元年(前206年),分陇西郡置广汉郡,沿用故道县,仍属陇西郡。元鼎六年(前11年),分广汉西部置武都郡,领九县,故道县(今凤县、甘肃两当县)为其所辖。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故道县为善治。4、东汉(25—220年):沿西汉建置,仍称故道县。明帝永平六年(63),设梁泉戊。5、三国(220—280年):魏废梁泉戍,以故道县分置梁泉县。蜀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三次伐魏,克武都,阴平二郡,领县七,故道县属其一,为蜀、魏之边界。6、西晋(265——317年):初沿三国魏建置,后梁泉县并入故道县。元康六年(296年),氐族豪强杨茂搜于武都称王,建仇池国,故道县为其所辖。永嘉之乱(311年)后,仇池、武都无定属。7、东晋、十六国(317—420年):晋建元六年(343年),后赵石虎遣将攻占武都,领下辨(今甘肃成县),河池、沮、武都(今甘肃武都县),故道五县。8、南北朝(420—589年):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1年),招定仇池氐,立故道镇,治所在今凤州。北魏延兴四年(474年),于故道县治置故道郡,隶属河州,领广乡,两当二县·。太和元年(477年),在故道镇复置梁泉县。故道郡治迁故道镇。孝昌二年(526年),置南岐州,州治梁泉县,领三郡八县:固道郡领梁泉(今凤县)、龙安、商乐、两当四县。广化郡领广化、思安二县。广世郡领同谷、泥阳二县。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南岐州为凤州,改故道郡为归真,分置两当郡。州治梁泉,统五郡九县:归真郡领梁泉(今凤县)、龙安、商乐三县。广化郡领广化、思安二县。两当郡领两当县。武阳郡领盘提、茄芦二县。广世郡领同谷县。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废归真、武阳二郡,龙安、商乐二县入梁泉县,属两当郡。9、隋(581—618年):开皇三年(583年),又废两当、广化、广业三郡。直辖五县,梁泉县属其一。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化县为河池。大业元年(605年)罢康州并入凤州。三年(607年)罢凤州,于梁泉置河池郡。思安入河池县(治所在今甘肃徽县银杏镇),与两当、同谷并属河池郡。10、唐(613—907年):武德元年(613年),改河池郡为凤州。以梁泉县分置黄花县(《汉中府志》记载:黄花故城,在凤县北六十里,东汉故道县地梁泉县之梁道乡也。其东有黄花川,故名)。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河池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凤州,隶属山南西道,辖梁泉、黄花、两当和河池四县。宝应元年(762年),黄花县并入梁泉县。光启二年(886年),以兴(今略阳县),凤二州置感义军。文德元年(888年),升凤州为节度府,辖兴、利(今四川广元市)二州及梁泉、两当和河池三县。11、五代(907—960年):后梁贞明元年(915年),蜀克凤州,置武兴军,割文州(今甘肃省文县)、兴州隶辖之。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废武兴军,降凤州为防御州。以凤、兴、文三州隶山南西道。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正月,后蜀置威武军于凤州。五月,后周遣将伐蜀,十一月克凤州,凤州为后周所辖,领梁泉县。12、北宋(960—1127年):乾德元年(963年),分川、陕为四路,凤州降为团练州,隶秦凤路,治梁泉。领梁泉、两当、河池三县。13、南宋(1127—1279年):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金议和,以大散关为界,割和尚、方山二原于金。宋于关内筑兴赵原(《蜀鉴》,兴赵原距黄牛寨西十五里)。十四年(1144年)三月,凤州改隶利州路。九月,分利州为东、西两路,凤州隶属利州西路;治梁泉。辖梁泉、两当、河池三县。淳熙二年(1175年),凤州改隶兴元府。咸淳四年(1268年),梁泉县并入凤州。隶属兴元路(今汉中)。14、元(1271—1368年):沿南宋建置,仍称凤州,隶属兴元路。15、明(1368—1644年):洪武二年(1369年),凤州隶属凤翔府。四年(1371年),改属汉中府。七年(1374年),降州为县。16,清(1644—1911年):清初沿用明建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分置留坝厅,以南星界碑为界,南属留坝,北属凤县。17、中华民国(1912—1949年):民国元年(1912年),沿用清建置。2年(1913年),废府设道,凤县属陕南道(后改汉中道)辖。17年(1928年),撤销汉中道,凤县直隶于省。24年(1935年),凤县划归第六行政督察区(汉中)置辖。38年(1949年)5月,凤县人民政府在户县成立,隶属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6月,国民党九区(宝鸡)专署决定:凤县临时划归九区专署辖。9月3日,县人民政府由宝鸡县(陈仓区)玉涧堡进驻黄牛铺。草凉驿以北为解放区,以南为国民党统治区。同月,汉中分设东、西两路专员公署,凤县属西路专属辖。18、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1949年11月27日,全县解放,隶属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辖,县治凤州。1950年5月,凤县划归陕南行政公署辖。1951年2月,陕南行署撤销,归汉中专员公署辖,同年6月1日,县人民政府由凤州迁驻双石铺。1959年1月,凤县、留坝县合并,统称凤县,县治双石铺。原留坝县置留坝、江口两公社。1961年1月,留坝、江口两公社归汉中市辖,凤县归宝鸡市辖。同年10月,宝鸡专区恢复,凤县改属之。1971年2月撤销宝鸡地区,凤县遂归宝鸡市辖。1979年3月1日,宝鸡地区复设,凤县复归宝鸡地区辖。1980年3月1日,宝鸡地、市合并为宝鸡市,凤县改宝鸡市辖。

社会历史

凤县地处秦、蜀、陇咽喉地带,历来是军事活动的频发地区。秦末,刘邦经此进驻汉中,后又经此进攻项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三国时,诸葛亮六出岐山,曾从凤县经过。唐代,玄宗、僖宗为避战乱,曾先后经本县逃往四川。南宋时,抗金名将吴玠、吴璘曾长期屯兵于此,并发动多次战役,给金兵以重创。近代,这里曾是革命与反革命鏖战的地方。30年代初,中共凤县第一个党支部在凤州西街小学成立,支部书记赵德懋领导进步师生对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30年代中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二方面军、第七十四师曾先后经过本县或在本县活动,给当时黑暗的凤县带来了曙光,播下革命的种子。1939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英国友乔治·何克来双石铺,领导开展工合运动,创办培黎学校。1940年春,中共中央曾派刘鼎、陈康伯等从延安来双石铺,帮助路易·艾黎研究西北工合发展计划,使双石铺成为工合西北区的实验中心。40年代中期,王震将军率领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完成号称“第二次长征”的任务后,回延安途中,又经过本县,使本县人民再次受到革命的洗礼。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胡宗南部队会战于秦岭为大西北的解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