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电子地图 > 临汾市地图 >
浮山县地图
浮山县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保障

浮山县企业养老、失业、医疗三项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职工养老金足额发放率达100%。从1999年起,浮山县开始实行城乡居民困难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5年以来,累计已有14169人纳入了农村低保并得到救助,共发放低保金528万元,保障对象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9%。浮山县在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同时,还将全县22980名农村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因公致残人员以及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畴,每人每月发放50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长寿老人”的生活质量。据统计已累计发放生活补助金114万元。

本地主要商品(或行业)

煤(储量8000余万吨)、铁(矿石总储量1.2亿吨)、粮食、棉花、红枣、核桃、苹果、酥梨、山杏、沙棘、酸枣、养殖业、西瓜、黄瓜、西红柿、食用菌。

资源

自然资源:浮山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条件较好、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2℃,无霜期平均197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74毫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298.8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1%,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主产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等作物,盛产红枣、核桃、苹果、酥梨等干鲜果,素有“拉不完的东山”之美称。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不仅有珍贵的药材、山杏、山桃、沙棘、酸枣等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还有山猪、山羊、豹、狼等珍奇的野生动物。宜林宜牧荒山荒坡中可利用天然草地10多万亩,是发展林牧业和天然饮品的风水宝地。
人文资源:浮山县文化古老,遗产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不仅有仰韶文化的石刀、石斧和陶器,而且拥有价值极高的道教文化典范——天圣宫遗址和老君洞。特别是老君洞,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之精华,保留有稀世艺术珍品,对研究道教文化有着任何一个文物景点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悠久的浮山木偶戏和浮山剪纸是民间艺术的精品,深受国内外客商和民众的喜爱好评。
水电资源:浮山县电能充裕,水源充足。电力属华北电网区,境内拥有110千伏输变电站1座和35千伏输变电站3座,电能供应充足而富有,电价低廉。山交河、响水河等数条河流经境内,以四十岭为界,全县分属汾河和沁河两个流域。河川年经流量一般为762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埋藏浅,易开采。
矿产资源:浮山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云母、石英石、重晶石、石灰石等,其中以煤、铁为主。铁矿石总储量1.2亿吨,占临汾市总储量的60%,平均品位40%以上,被誉为“人参铁”,是山西省富铁矿生产基地之一。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8000余万吨,属沁水优质无烟煤种,工业及民用价值极高。

医疗

浮山县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努力改善医疗条件、更新医疗设施上下功夫,相继新建了高标准的县人民医院,启动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村推进村卫生所达标建设工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极大地改善了基层卫生院的落后面貌,使全县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浮山县为了改善广大群众因病致困、因病返贫的现象,在没被定为试点县的情况下,就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4年以来,直接受益群众达22.63万人次,发放补偿金累计达944.95万元。2009年,浮山县参合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9565人,参合率为92.44%,有效改善了广大群众因病致困、因病返贫的现象。

经济

浮山县实施农业品牌化、工业新型化、文化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和民生普惠化的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农业品牌化着力破解“三农”难题,通过工业新型化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通过文化产业化逐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通过城乡一体化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通过民生普惠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浮山县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3亿元,增长9%;财政总收入达到4.35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增长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45亿元,增长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7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5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80元,增长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本地潜在主要商品

云母、石英石、重晶石、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