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深圳市地图 >
福田区地图
福田区相关地区地图:

区委领导

区委书记:刘庆生,简介:刘庆生,男,汉族,1961年2月生,河北省无极县人,198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个人简介及分工,区委副书记:张青山,简介:张青山,男,汉族,1956年4月生,河北邯郸人,197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5月参加工作,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个人简介及分工,区委副书记:侯建潮,简介:侯建潮,男,汉族,1954年10月生,河北邢台人,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政工管理专业毕业,在职大专学历。个人简介及分工,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朱军(女),简介:朱军,女,汉族,1957年7月生,山东莱州人,198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1月参加工作,华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在职大学学历。个人简介及分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强,简介:王强,男,汉族,1965年10月生,浙江东阳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4月参加工作,中南政法学院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经济师。个人简介及分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树凯,简介:周树凯,男,汉族,1953年12月生,陕西汉中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个人简介及分工,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区公安分局局长:罗荣才,简介:罗荣才,男,汉族,1953年8月生,广东普宁人,197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1月参加工作,广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公安专业毕业,在职大专学历。个人简介及分工,区委常委、副区长:贺海涛,简介:贺海涛,男,汉族,1963年05月生,河南获嘉人,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0月参加工作,中南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毕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个人简介及分工,区委常委、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洪存伟,简介:洪存伟,男,回族,1962年7月生,北京人,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0月参加工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师。个人简介及分工,区委常委:戴龙宁,简介:戴龙宁:男,湖南新宁人,1966年5月生,1983年10月入伍,研究生学历,历任某部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参谋、副科长、预备役防化团处长、深圳警备区科长、预备役防化团政委、福田区武装部政委,党委书记。2008年9月任福田区委委员,常委。曾两次荣立三等功。

行政区划

福田区辖10个街道(南园、园岭、华富、福田、沙头、梅林、香密湖、莲花、华强北、福保)。

历史沿革

福田区于1990年1月4日建制,区人民政府于同年10月7日成立。2000年,福田区辖7个街道。总人口909571人,各街道人口:南园街道73878、园岭街道98764、华富街道168582、福田街道186139、沙头街道177505、香蜜湖街道55788、梅林街道148915。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2年,福田区辖7个街道(南园园岭华富福田沙头梅林香密湖),116个居委会。截至2002年,全区总人口达88.5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5.6万人,暂住人口52.98万人。2004年,福田区辖8个街道。南园街道:辖巴登、滨江、沙埔头、南园、园西、锦龙、南华、赤尾、滨河9个社区。园岭街道:辖红荔、园东、通新岭、福强、荔村、长城、上林、南天、鹏盛9个社区。福田街道:辖福华、福安、圩镇、口岸、福山、福民、水围、渔农、岗厦、海滨、福保、福田、皇岗13个社区。沙头街道:辖新沙、石厦、新洲、沙咀、下沙、上沙、新华、益田、金城、天安、新港、金地、沙尾、明月、翠湾15个社区。香蜜湖街道:辖竹林、香安、香梅、香岭、竹园、农园、香蜜7个社区。梅林街道:辖上梅、新兴、下梅、梅丰、梅京、梅亭、梅都、龙尾、孖岭、新阁、梅林一村12个社区。莲花街道:辖福中、彩虹、莲花北、景田、景华、紫荆、梅岭、狮岭、康欣、梅富、福新11个社区。华富街道:辖梅岗、华山、华红、黄木岗、华航、田面、新田、莲花三村、莲花二村、莲花一村10个社区。福保街道:辖福保、明月、石厦、新港、益田5个社区工作站。华强北街:辖福强、荔村、通新岭、华红和华航5个社区工作站。(社区名录由根据《深圳市行政区划代码》整理,截至2011年9月19日),截至2005年12月31日,福田区辖8个街道(南园、园岭、华富、福田、沙头、梅林、香密湖、莲花)。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福田区管辖内的城中村

金众小区、越众小区、竹园小区、建业小区、丰田村、河背村、下梅林新村、上梅林祠堂村、上梅林新村、新兴村、大围坊、布尾村、梅富村、新狮村、田面村、福田新村、石厦、岗厦西村、皇岗、赤尾村、水围村、福田村、沙尾村、沙嘴村、上步祠堂村、岗厦东村、旧圩村、下沙八坊、沙埔头、上沙村、南门村、新洲村、围面村,泥岗村

城区建设

深圳市福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东起红岭路与罗湖区相连,西至华侨城与南山区相接,北到笔架山与宝安区龙华镇交界,南临深圳河与香港新界隔水相望,亚洲最大陆路口岸——皇岗口岸坐落在辖区内。福田区是深圳市中心城区,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如何按照深圳市发展的总体布局,搞好本区的建设和管理,是福田区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区建设局是区政府的职能部门,为贯彻区委区政府的指示精神,配合深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多年来,在我区建设的规划与发展、建筑市场的管理、解决我区干部职工住宅、辖区物业管理、人民防空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安全施工、价格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完成了园岭、南园、福田、沙头、梅林、华富、香蜜湖、莲花等8条行政街道和15个新村建设规划,配合市有关部门,积极解决西南片的道路、供水、供电及排洪排污等难题;建成了锦龙、金田、新洲、石厦南、福田、全海等住宅小区,为全区干部、职工解决了一大批福利房和微利房;一批办公和商业楼宇、工业厂房拔地而起,初具规模。
建筑业管理:截止2003年底,在该局施工报建的项目有600多项,建筑面积552万平方米,工程造价77亿元。从98年至今,在我局报建工程中有2项获市样板工程,5项获省样板工程。2003年,报建项目共有36项,有8个项目被评为市“双优”工地,6个项目被评为省“双优”工地,完成工程造价审核286项,涉及造价金额14.6亿元,审减造价1.16亿元。
物业管理:目前,辖区内注册的物业管理单位有285家,其中国家一级企业有18家,现正在进行深圳市与国家物业管理资质证书并轨工作。物业小区近千个,先后涌现出国家级优秀小区76个,省优121个,市优295个,区优176个,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268家,物业行业管理在深圳市处于领先地位。
经营房改管理:房改主要工作有房改买房、房改建档、房改补差、房改变更等几方面。现福田区机关事业单位房改档案(产权清楚的)建档工作基本完成,区属企业房改档案工作正在加大力度开展,并已有19个产权单位完成职工房改档案建档。到目前为止,共建立房改档案3849套,仍有1457套缺少资料的正在跟踪收集之中。区干部职工房改买房、产权变更、房改补差等工作正常开展。2003年下半年根据深府[2003]104号文件精神,开展区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工作,现正在进行区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的调研。
住宅开发:1998年以来,住宅开发中心按照区委、区政府对我区住宅建设的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了“兴建安居房900套、改造900套”的目标,主要的政府投资项目有:福田花园大厦、新洲河桥、全海花园、福田花园改造及新洲花园改造。至2002年底共完成投资5.6亿元人民币,住宅投入5.4亿元,为我区干部职工提供安居房953套(其中福田花园大厦300套,全海花园653套),总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现重点建设项目有四项:福瑞阁、安托山鸣泉居、安托山2号地、福田科技广场住宅拆迁建设。其总用地面积为2666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0194.99平方米;总投资4.35亿元,可提供约930套住房(其中社会微利房164套)。预计本年完成投资1.1亿元。
福田明天:到2007年:综合经济实力,——地区生产总值(GDP)925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98万元(约9640美元),年均增长5.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2亿元,年均增长12.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15亿元,年均增长11.0%;——实际利用外资5.6亿美元,年均增长5.0%;——出口总额136.2亿美元,年均增长12.2%;——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0.2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10.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万元,年均增长5.5%。

发展规划

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的定位,突出构建“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的主线,丰富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地铁经济和口岸经济的内涵,展望未来,到2010年,福田将建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央商务区(CBD)、金融中心、会展名城、购物天堂和自主创新型城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健康协调发展,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为380亿元,年均增长7.3%;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46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10%。——宏观效益显著提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速度型到效益型的转变。到2010年,实现人均GDP14900美元,年均增长6.0%;万元GDP建设用地不超过4平方米,万元GDP能耗不超过420千克标准煤,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0.7万元以上。——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树立“产业立区”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逐步建立有福田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我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到2010年,二、三产业比值达到0.28:0.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3亿元,年均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157亿元,年均增长10.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9%。——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到2010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728亿美元,年均增长10%,其中出口总额为376亿美元,年均增长10%,进口总额为352亿美元,年均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商务部口径)达到9.0亿美元,年均增长7.0%。——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立足于建设高品位的生态城市,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决策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用,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建立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辖区河流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辖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6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城区功能日臻完备。到2010年,辖区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日益完善,重点旧城区改造项目全面展开;辖区内交通、能源、道路、口岸等重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景观和市容市貌显著改观;建成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和“数字福田”政务网络,基本实现城市服务与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成为综合环境最优的中心城区。——社会文明全面进步。到2010年,全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4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3.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年均增长6%;全区恩格尔系数降至23%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8%以上;全面提升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达到2.5㎡,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8㎡,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0%;平均预期寿命78岁;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低于81宗,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数低于0.13人。——科教文卫协调发展。到2010年,累计取得专利数超过6000项,“十一五”期间每年科技三项经费不低于7000万元,逐年加大公益性科研项目投入,区级财政人均科普经费投入保持在3元以上;中小学校总数达到93所左右,在校学生总数约为113500人,年均递增3.4%,确保教育性支出占区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高于25%,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辖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社区文化活动室拥有率达到90%,建成公共图书馆(室)200个,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340万册,建成区文化馆8大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达80~100家,万人医生数达30人,万人病床数达到40张以上,婴儿死亡率小于8‰,孕产妇死亡率小于20/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