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电子地图 > 齐齐哈尔市地图 >
富裕县地图
富裕县相关地区地图:

富裕县柯尔克孜族风情

全省的柯尔克孜族共计2000余人,而富裕县就1400人,主要分布在友谊、塔哈民族乡和富裕牧场等地。友谊乡五家子村是柯尔克孜族聚居村。全村653人,其中柯尔克孜族219人。[历史]柯尔克孜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据史料记载,富裕县柯尔克孜族人是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西域迁来的共计六姓:达本、额其克、嘎普韩、散德尔、博勒特尔、格尔额斯。“达本”蒙语为五,演变为“吴”姓;额其克变为“常”姓;嘎普韩变为“韩”姓;散德尔变为“蔡”姓;博勒特尔变为“郎”姓;格尔额斯变为“司”姓。迁来的柯尔克孜族人,被编入八旗正红、正兰、正白、镶黄四旗,由蒙古族官员管理,在清军中当兵或服役。人民政权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人,十分关怀,先后有十多人赴北京开会,受到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的接见。[文化]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由于长期与蒙古族人居住在一起,所以在语言方面受蒙古族语言的影响较大。目前,能说本民族的多为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习俗]柯尔克孜族信奉伊斯兰教。近代由于当地人的影响,有的也改为信奉萨满教了。每逢春节,屯里点起两堆牛粪,代替狼烟,男女老少从火上跳过去,以除灾难。一些柯尔克孜族人家供奉蛇神、狐仙、马神等;还祭“敖包”、树神,祭太白金星、北斗七星。祭祀时,柯尔克孜族人杀猪宰羊,举行赛马、射箭比赛。柯尔克孜族青年男女婚嫁,男方要去女方家迎娶,有四五人骑马陪同前往。女方派人出来到很远的地方迎接新郎。新郎到了新娘家要给女方亲友磕头,领回新娘后,举行拜天地仪式。柯尔克孜族人喜欢穿皮衣、皮裤,戴皮帽。饭食以肉、奶为主。住房屋内三面是炕,老人住南炕,年轻人住北炕。里屋开南窗、西窗各一个。

富裕县历史

先秦秦汉:先秦时代属夫余人的居住区。夫余人“善养牲”、“出名马”,手工业制造业也达到相当水平。夫余是奴隶制政权,国有君王,其下设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使、大使者等官职,邑落以圆栅为城,居民分别隶属于诸加。大者数千家,小者数百家,并且建有宫室、仓库、牢狱。
魏晋南北朝:为豆莫娄居住地。豆莫娄大体上在今呼兰河以北,小兴安岭西南,嫩江以东一带,乌裕尔河流域为其中心地区。“达莫娄自言北夫余之裔,高丽灭其国,遗人度那河(今嫩江),因居之。”(《新唐书·东夷传》流鬼条)国有君长,其下设有诸加,皆以六畜名官,其俗与夫余同。
唐代:为室韦乌素固部人居住地;至辽代,属突吕布室韦居留地。突吕布室韦部,“本名大、小二黄室韦部。太祖为达马狨沙里,以讨降之,乃置为二部。隶北府,节度使属东北府路统军司,戍长江泰州东北”(见《辽史》)辽泰州系今泰来县塔子城,突吕布室韦在泰州东北,恰是今齐齐哈尔一带。
金代:属上京路治下的蒲峪路,蒲峪路相当省一级政权,路治在今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其北辖3000里,嫩江以东一带为该路西境。
元代:松花江以北至外兴安岭以南地区,为成吉思汗幼弟贴木哥斡赤斤的封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四月,斡赤斤的曾孙乃颜叛乱,九月,哈丹亦叛,至叛平,遂归辽阳行中书省水达达路万户府灰亦尔千户所所辖,并在境内建有“锡伯图尔城”(据专家推断为“灰亦儿千户所”所在地)和“牙剌”、“捻站”两个交通驿站。千户所管军300~700名,城址在今富裕县繁荣乡祥发村内。“牙剌”、“捻站”分别在富裕县塔哈和宁年两村,后为清代驿站沿用。
明代:属兀良哈蒙古之福余卫所辖,福余卫之名应与乌裕尔河相关联,富裕县名称也来源于乌裕尔河,故而在当时应是福余卫的核心地区。是明代东北蒙古族重要耕牧地区之一。所辖地区大致包括今齐齐哈尔大部、黑河南部、白城北部、呼伦贝尔东部、绥化西部等地区。
清代:富裕一带归盛京(沈阳)总管管辖,顺治十年(1653年)归宁古塔昂邦章京(都统)管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在旧瑷珲城设黑龙江将军,富裕地区遂为将军所辖。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政府设置吉林通往瑷珲(亦叫黑龙江城)的交通驿道,沿用元代驿站。17世纪中叶,由于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等族,被迫南下,定居于嫩江流域。为了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令从征的女真族的后裔满洲八旗官兵的家属,由吉林迁到黑龙江。现居住在富裕县三家子村的计、孟、陶三姓,就是这一时期由吉林水师营迁来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平定新疆准噶尔叛乱后,将厄鲁特蒙古一部,迁至乌裕尔河流域驻牧。他们以其姓依克明安名旗,称依克明安旗。旗府设在今富裕县富海镇大泉子村。富裕属依克明安旗辖地。
民国:1913年龙江府改为龙江县(治所在齐齐哈尔)。这里隶属于该县的第四区,即富裕(今富路镇)、宁年两乡。县境东部归依克明安旗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应当地豪绅恳请,黑龙江省政府将两个乡的大部分和齐市附廓段的小部分设治,于同年12月8日成立富裕设治局。治所在隆昌镇40公里,长75公里,面积3228平方公里。1933年4月,张亭馨将日本参事官谷田传一接来,后于6月将设治局升格为丁等县。

交通通信

交通:是齐齐哈尔北部乃至黑龙江西部交通枢纽,302省道(快速公路)、111国道和国家级嫩泰高速在塔哈乡境内交汇,齐北、富西两条铁路在县城交汇。全县交通系统现有职工670人,其中干部184人,工人486人,下辖5个行政单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192.14公里,桥梁70座。其中国家级高速公路(嫩泰高速)一条,77.89公里;互通式立交桥2处;国道(111线)一条75.77公里;省道(碾北公路)一条66.64公里;县级路3条,72.06公里;乡级路142.78公里;专用公路38.13公里;村屯路796.76公里。汽车保有量2708台,其中营运客车52台、营运货车2326台、城镇出租客运车辆340台。近年来,全县不断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公路网化工程建设步伐。目前,已构建了A字型公路主骨架和南北循环网架,实现了公路乡乡通、村村通。“九五”以来,全县共投资14790万元,修建了“二路五桥”(二路:富龙公路和碾北路富裕段,五桥:树林桥、忠厚桥、春生桥、农乐桥、长远桥。)同时,切实加大公路养护力度。目前,国省干线好路率达到56.7%,综合值67.8;县级好路率达到88.8%,综合值80.9;乡级好路率达到85.8%,综合值85.8。县运管站连续三年被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交通系统规费征收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市政府授予全市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县国省干线公路养路段连续三年被省公路局评为路政管理先进单位;县交通征费稽查所连续两年被市政府授予交通规费征收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被省交通征费局授予交通规费征收先进单位。通信: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为富裕县构筑起了密集而发达的通讯互联网络。数字程控交换机容量达到26000门。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电话、电报均实现了国内国际联网。

富裕县的蒙古族风情

富裕县蒙古族属瓦刺蒙古族支。瓦刺蒙古亦称卫拉特、额鲁特蒙古。现有两个蒙古族聚居村,全县有蒙古族二千余人。
历史:16世纪时,瓦刺蒙古分裂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硕特四部。17世纪初,准噶尔部的势力日渐强大。康熙十年(1671年),准噶尔领主噶尔凡统一瓦刺各部,后和清政府发生冲突,爆发了“准噶尔事件”。不久,依克明安台吉马桑率部投降清军。清王朝诏赐冠服,入觐热河,封为辅国公,游牧于塔密尔。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硕特部发动叛乱,马桑未从,清政府命其迁至乌裕洋河流域游牧,编为一旗,即依克明安旗¨受黑龙江将军节制。1948年6月2日,嫩江省政府决定依克明安旗由富裕县代管。1949年12月依克明安旗变为富裕县第七区。全县现有蒙民二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富海和富裕牧场的大泉子、小泉子、陈家子、八家子、三间房等村屯。
文化:富裕县蒙古语属蒙古语西部方言。初到黑龙江时文字用托忒文,清末民初改用通用蒙文。习俗,富裕县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境内建有两座喇嘛庙。光绪年间,两座庙宇合二为一,名曰“大智寺”(蒙语依和莫日格图苏莫)寺内藏有甘珠尔经(大藏经)108部,喇嘛50多人。蒙古族群众每年举行敖包祀。祭祀时,备置牛、羊等祭品,并举行赛马、摔跤等体育活动。蒙古族婚礼,分问名、纳彩、迎亲三个步骤。结婚的前一天,新郎在亲属的簇拥下,背负弓箭,披彩骑马来到女方家。女方备置喜宴,招待亲友,且饮且歌。次日,新郎携新娘返回。到家,新娘下车时,新郎取箭向中庭户内射之,以示镇邪,永保平安。拜天地时,民间艺人唱《婚礼祝词》。拜完天地,拜见公婆亲族。仪式完毕后,喜宴开始,边饮边歌。
姓氏:除额鲁特蒙古之外,富裕县还有陈巴尔虎蒙古。姓氏有:齐普饮努特氏、鄂里本苏氏、呼尔拉特氏、乌里雅特氏、胡佳氏。音译汉姓分别为齐、鄂、呼、吴、胡。

民俗风情

富裕县共有2个民族乡(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和塔哈满族、达斡尔族乡)、17个民族村。有满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锡伯族、瑶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维吾尔族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满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全县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750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富裕县少数民族历史悠久,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三百多年以来,先后有达斡尔、满、蒙古、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在此定居。他们终沿用着本民族语言,保持了浓厚的民族风俗习惯,创造和繁衍了丰厚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大量的极具价值的民族文物。早在第四纪晚期,富裕土地上就有古人类居住过。5千多年前的昂昂溪文化,是富裕县境内小登科文化的前身。以友谊乡三家子村为代表的满族文化、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文化、以登科村为代表的达斡尔族文化及大小泉子村为代表的蒙古族文化共同组成了富裕县古朴厚重而又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富裕县群众文化底蕴和推进了文化活动的开展。三家子满族村是满族人三百多年前设立的村屯,在那里出土了大量的战国时期文物,这里是满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该村是我国目前唯一保留满语的村落,村中有的老年人还能讲满语用满文,学校至今开设着满语课程,被誉为中国满语的“活化石”;五家子柯尔克孜族村是我国除新疆以外唯一的柯尔克孜族村落,是我省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及聚居村,至今仍然保存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登科村、东吉等村的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在17世纪50年代,从黑龙江流域迁至嫩江沿岸的;大小泉子村是额鲁特蒙古后裔,来自于新疆西北部准葛尔地区。三家子满族村是满族人三百多年前设立的村屯,在那里出土了大量的战国时期文物,这里是满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该村是我国目前唯一保留满语的村落,村中有的老年人还能讲满语用满文,学校至今开设着满语课程,被誉为中国满语的“活化石”;五家子柯尔克孜族村是我国除新疆以外唯一的柯尔克孜族村落,是我省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及聚居村,至今仍然保存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登科村、东吉等村的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在17世纪50年代,从黑龙江流域迁至嫩江沿岸的;大小泉子村是额鲁特蒙古后裔,来自于新疆西北部准葛尔地区。近些年来,各民族乡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民委的帮助和支持下,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主辅换位,大力发展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业,民族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2003年民族乡村农业总收入实现了25293万元,比2002年增长15.3%。其中牧业收入19830万元,占78.4%。人均收入达到2094元。省民委每年都拨给富裕县一定的民族发展资金,用于发展民族经济。特别是每年都为全省唯一的五家子柯尔克孜族村拨民族发展资金用于扶持贫困柯族群众生产生活、发展经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科教文卫

教育:截至2005年,富裕县共有小学128所,初中27所,普通高中2所,其中省级重点高中1所,职业高中2所,有完全中学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电大分校1所,乡(镇)成职联校9所。小学专任教师1145人,初中专任教师1088人;小学在校生15587人,初中在校生17781人,高中在校生3081人。全县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3.57%。小学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4.7%,“三残”儿童入学率为97.3%。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5.6%。小学、初中教师学历符合省规定要求。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中学专任教师合格率为94%。小学和初中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率均达到100%。教师工资于1995年年底上收到县财政统发,并在农行建立教师工资专户,保证了按时、按月发放。富裕县于2001年对全县中小学布局进行了调整,学校网点布局设置趋于合理。2000年至2004年,共筹措资金1990万元用于新建校舍13699平方米,维修校舍22260平方米。全县小学生均占有校舍面积4.95平方米,初中生均占有校舍面积3.94平方米。富裕县“普九”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乡政府和教育部门全力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坚持深化教育改革,稳步实施素质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在齐齐哈尔地区一枝独秀,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文化:富裕县的文化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造就北疆文艺劲旅,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文艺的“双百”方针,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1991年富裕县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地区”的荣誉称号,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漫画艺术之乡”,同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县”。近年来,各项文化工作不仅在齐齐哈尔市名列前茅,在全省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连续受到省市的表彰,使富裕县的文化艺术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喜人景象。专业艺术工作实施“精品战略”,硕果累累,成绩不俗。具有传统优势的富裕县龙江剧团,以繁荣黑土文化为己任,服务大局,积极实施“精品战略”,平均每年都能够创作剧本5个,立戏3台,在全省西北部地区文艺界独占鳌头,曾多次代表齐齐哈尔和黑龙江省参加全国地方戏和二人转汇演,其中的二人转《八戒怀胎》在1991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上演出。创作编排的二人转《刘墉背母》、拉场戏《现场办公》等精品剧目,屡获省、国家级大奖。剧团的两名演员还在2000年被省文化厅选调,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亚太艺术论坛。由于富裕龙江剧团较高的知名度,湖南卫视“玫瑰之约”栏目专程为剧团录制了活泼俏皮雅俗共赏的二人转节目,通过卫星向全国播放,不仅再一次为家乡人民争了光,也重振了富裕龙江剧团的辉煌,巩固了全省地方戏龙头剧团的地位。群众文化向多元化、系列化发展,丰富多彩,好戏连台。最近几年,富裕县的群众文化呈整体推进、蓬勃开展的态势。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和庆七一、八一、国庆、元旦晚会活动持续不断、隆重热烈地举行,并向“月,末大舞台”、“周末大舞台”和“金色田野”文化活动的纵深方向发展。每年都要举办十余次具有黑土风情和富裕特色的漫画、书法、摄影、文学创作等各类群文作品比赛和展览,并组织群众文化专职干部深入基层,利用节日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形式,全力配合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开展弘扬主旋律和时代精神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努力营造万众一心、奋发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农村文化活动同样异彩纷呈,形成了县文化馆、乡镇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室三级连动态势,和“一乡一群、一群一名”的喜人景象。文化队伍和阵地建设得到加强,艺术创作空前活跃。通过积极贯彻实施“先进文化阵地工程”,制定和落实文化倾斜政策,优先发展文化事业,培养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文艺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在原有5个协会的基础上,新增5个协会,使专业协会达到10个,拥有各类学会、协会会员数百人,其中省级会员30余人,国家级会员3人,极大地增强了艺术创作力量。具有代表性的富裕的年画《神奇的冰灯》、宣传画《古堡幽默》;刘齐的国画《九月霜红》;梁宇新的《源》;赵国安的长篇小说《没有墓碑的墓》;陈志春的漫画《吸取教训》、王俊平的《无题》等作品屡获大奖,有的已收入画集和出版,特别是赵小军的《赵小军西部风情摄影展》实现了我县摄影作品的新突破,在社会上引起较大轰动。全县文化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现有省级文化先进乡镇3个,市级小康文化先进村2个。由县政府投资建成的文化长廊矗立在县城中心的体育场一侧,成为富裕小城一景,定期展出极具北大荒特色的漫画、书法、国画和文学作品等艺术精品,对繁荣文艺创作和弘扬时代精神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博图工作也健康发展。为了净化文化市场,为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营造优良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市场管理所坚持抓繁荣与抓管理并举,加大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处罚与规范相结合的办法,使“网吧”热点问题有所降温,出版物盗版泛滥现象有所遏制,歌舞娱乐和信息市场焦点问题也得到了较好解决,一个遍布城乡、内容积极健康、形式丰富多彩而又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新格局正在形成。为真正发挥文化工作在乡村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围绕全县发展奶牛业这一中心工作,富裕图书馆实施多元化服务,扩大了服务领域,通过深入开展“文化下乡”和实施“知识工程”,为农民无偿赠送科技书刊和编印的《富裕科技报》,积极扶持科技户,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文物保护工作也通过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加强了基础建设,向着规范化管理轨道发展。体育:富裕县的体育工作以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为动力,围绕实施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使体育事业发展呈现出设施标准化、管理制度化、群体经常化、训练科学化、活动多样化的特点。1997年,富裕县进入黑龙江省体育先进县行列,2000年,富裕县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同时还被评为1996—200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对体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富裕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高。在县城中心建成了占地35000平方,米的田径运动场,可容纳2000人、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的综合体育馆在齐市外县区首屈一指,成为富裕县大型文体活动中心。全县现有标准篮球场54个,乒乓球室15个,训练房1个,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一处体育游乐园。体育场馆全部对外开放,为全民健身提供了优良场所。全县城乡有常年性的晨练点40多处,大秧歌、交谊舞、健身操、跑步、打球、棋类比赛随处可见。中小学校已经普及了第八套广播体操,两操、两课、三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隔年一届的全县体育运动大会准时举行,隆重热烈;塔哈、友谊两个民族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莫尔珍那达慕”体育盛会,摔跤、赛马、采珍珠等极具少数民族韵味的项目吸引群众踊跃参与,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靓丽风景线,丰富着全民健身的内容。县少儿业余体校作为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积极与各中小学校配合,读、训一条龙,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使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目前,富裕县已经向省体工队、省市体校等上级体育院校输送体育人才数百人,并向国家输送了获国际军体全能冠军杨春义,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奖牌的曹连永、多次出国参赛的吴强强等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为富裕争来了一份殊荣。卫生:富裕县卫生系统共有医疗、预防保健、执法单位16个,其中医疗机构有12个、卫生执法监督机构1个;病床总数1114张,卫生技术人员662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员291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234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35%,执业医师451人。全县拥有螺旋CT、彩超、CR等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有6台。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总量年平均1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