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地图
高台县相关地区地图:
水文资源
县境内有黑河等6条河,年径流量13.1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约10多万千瓦。全县还有中小,型水库和塘坝26座,年蓄水量达5000多万立方米。水面4.1万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大量活鲜鱼,水资源充足。
面积人口
全县总面积4459.68平方公里,合668.9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1.93万亩,果园面积7.9万亩,林地面,积48.36万亩,草地面积1.87万亩,水域面积16.9万亩,居民点、工矿面积11.97万亩,交通用地面积4万亩,未利用土地546.02万亩。2000年末,全县辖12个乡镇(9个乡、3个镇),135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总人口15.7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5万人,农村人口13.94万人。总户数43141户,其中农村33784户,城镇9357户,农村劳动力72973人。全县有回族、藏族、维族、彝族、满族、裕固族、撒拉族共7个少数民族。
发展现状
解放近50年来,高台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显著成就,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立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0年,全县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8%;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64%;粮食总产量达到154253.9万吨,比上年减少8。86%;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78亿元(现行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1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20元,比上年增长3。75%。高台县在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同时,十分重视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过历届县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努力,已形成交通电力发达、邮电通讯便利的良好投资环境。目前,县境内有兰新复线火车站3处,312国道公路改建工程正在进行;全县乡村公路全部贯通,与西兰乌干线光缆相连的5000门程控电话和数字移动电话开通;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的黑河西干渠已经通水;已建成110—35千伏变电站6处、供电功率为2.8万千伏安的覆盖全县的输、变、用电网络,为全县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新的世纪就要来临,新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展望未来,高台县委、县政府深感责任重大,但又充满必胜的信心。我们相信,勤劳勇敢的高台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党的十五大和中央、省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奋发图强,扎实工作,实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振兴。
社会事业
坚持科技兴县战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争创活动,着力实施“星火西进”计划,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共申报登记科技成果14项,有4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共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720个,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15项;筛选、申报、组织实施科技建设项目24项。科技对农业和工业的贡献率分别达54%和31%。实施电子政务工程,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推行无纸化办公和办公自动化。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有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各1所,初级中学9所,普通小学97所,幼儿园90所。高考升学率为82.7%。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达98.7%。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县长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387人。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繁荣,加快基层宣传文化站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年末,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工团各1个,90%的村建起了图书室,建成省级示范文化站3个、市级示范村书库65个、“321”家庭文化示范户1200户。电影放映单位7个,电视差转台一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25365户,入户率达70%。认真贯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强化疫情监测,“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胜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和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5个,卫生技术人员528人,医疗病床330张。全县设立村卫生所92个,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争创活动。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县深入开展。在省、市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得奖牌9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4枚。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全县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指标内。城区供热面积达47.24万平方米。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完善。年内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26人,再就业率为50.2%。全县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865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00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73人,2900名城市困难居民享受低保,发放低保金248万元。
行政区划
高台县辖3个镇、6个乡:城关镇、宣化镇、南华镇、巷道乡、黑泉乡、罗城乡、合黎乡、骆驼城乡、新坝乡。县人民政府住所地城关镇,邮政编码:734300,电话区号:0936。
经济发展
高台,物华天宝,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光热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县已形成温室蔬菜、制种、番茄加工、草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酿酒葡萄等产业发展较快,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到4.85亿元;地方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及建筑建材业为主,已建成骨干企业40多家,主要产品有番茄酱、专用面粉、葡萄酒、黄豆油、脱水蔬菜、粉精盐、氟石粉、元明粉、硫化碱、建筑机械、瓦楞纸、饲料及草块(粉)等,2001年工业增加值为2.07亿元。目前为止,全县已形成粮食、蔬菜、制种、草畜、矿产五大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