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市电子地图 > 津南区地图 >
葛沽镇地图
葛沽镇相关地区地图:

概况

葛沽镇总面积4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万(2000年),是津南区和滨海新区重要冶金工业基地和副食品供应中心中心,天津市十一五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和民俗旅游区之一,也是华北八大古镇之一。邮编:300352。代码:120112。区号:022。拼音:GeguZhen。

历史文化

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是历史上华北“八大古镇”之一,自明代就是天津地区著名的水旱码头及贸易货物集散地。由于漕运发达,葛沽镇居民多以船业为生。明永乐年间,当地富商与官府出面,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把海神娘娘(妈祖)塑像放入官轿,用人抬着沿街观灯,此举引得大批船民前来进香祷告,乞求海神娘娘保佑船民出行平安。经过几百年的沿袭、创新与发展,20世纪初期,葛沽宝辇会形成八架凤辇、两座灯亭的格局(凤辇中供奉对象均为海神娘娘、送子娘娘、痘疹娘娘及泰山圣母等女性神灵)。加之会规缜密、曲仪考究、气势恢宏、场面壮观,葛沽宝辇成为名扬海外、世所罕见的民间花会艺术珍品。1966年末“文革”突起,浩劫骤至,当地造反派以破四旧为名,将八辇两亭全部砸烂并焚毁。1985年至1988年,经津南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葛沽群众自发捐款50万元,仅用四年时间就将八架凤辇、两座灯亭复制成功。1987年,在天津市首届民间花会比赛中,葛沽宝辇会获得大赛继承奖。自1989年以后,重获新生的葛沽宝辇以其典雅的造型、精美的工艺和巧夺天工的制作水平,更加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与百般呵护。随着知名度的日益扩大,葛沽宝辇的影响已波及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华人界。近年来,每年春节都有一些葛沽籍的海外游子重返故里,一睹宝辇风采,聊解思乡之渴。但是,令人堪忧的是,受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娱乐方式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群众对宝辇的兴趣出现逐年衰减的趋势。

经济简介


概况:葛沽是滨海新区冶金工业基地和副食品供应中心之一。全镇现有各类企业116家,其中三资企业10多家,初步形成了大滩锅炉厂、津南化肥实验厂、葛沽服装厂是该镇的骨干企业,正在兴建的天津渤海冶金工业公司,年产铁40万吨,将为葛沽镇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根据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葛沽镇将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引进外资,建设三资企业开发小区、国有企业改革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型工业区、旅游观光服务区和仓储区等六大功能区。同时,综合发展商贸、房地产、农业、农村运输业、建筑业等,把葛沽镇建成以冶金、化工、电子、服务等出口创汇型为主体的新型改革开发综合试验基地。
工业园区:园区地处天津市东南部环城四区之一津南区东部,属镇级工业园区。2000年经津南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天津市保留园区之一,园区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自园区开办至今已开发建成面积2.1平方公里,政府对园区各项市政建设投入近亿元,引进各类企业近百家,已具备年生产能力15亿元,年纳税能力3500万元,提供劳动岗位近万人。建立企业自治型协会四个,分别是韩资企业协会、内资企业协会、女子企业家联谊会、工业企业联合会等,为园区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葛沽镇园区的五大优势:区域优势。园区距天津市中心15公里,距天津机场15公里,距天津港口20公里,距天津滨海新区10公里,不管是人流、物流进出都非常方便。另外园区周边的交通状况非常良好,以津港公路、丹拉高速、津晋高速为陆路干线,可以连接国内许多大城市,为企业更多、更广、更快地开发和占有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服务管理优势。管委会的各个职能部门给予企业特殊的高质量服务,企业到园区投资,不管是购地自建,还是租赁厂地厂房,葛沽镇都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从开始办理营业执照,一直到企业投产招工,凡是企业需要葛沽镇帮助的,葛沽镇都按时按量地提供服务,直至企业满意。政策优势。葛沽镇津南区为到津南来投资的客商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在企业用地或租赁厂地厂房方面适当价格从低。园区基础设施优势。葛沽镇提供的企业用地为“七通一平”,即通上水、下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通气、土地平整。用地性质为国有土地,使用期限50年。葛沽镇非常注重园区自身建设,仅用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就近亿元。目的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入驻八里台园区的企业有一种方便感和舒适感。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德劳动力。其他诸如金融、法律、公安、税务、工商、运输、餐饮、娱乐、保险等机构就座落在园区周围,使企业的商务活动更加便利。葛沽镇园区企业及周边企业行业特点:园区及周边共计各类企业346家,其中机械类企业123家,占葛沽镇企业总数的35.5%。产品种类达百余种,主要包括以农具厂、志辰玛钢厂、永益标准件为代表的金属制造业,以拔丝四厂、大绅线材厂、拔丝五厂为代表的拔丝行业,以万利特钢制品有限公司、斯曼特钢管有限公司、天宏达钢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钢品制造业,以捷安达、威利克、明佳车业为代表的自行车制造业,以世升包装、万事达制罐为代表的包装行业,这些企业在葛沽镇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类企业实现收入6.5个亿。目前葛沽镇有30余家韩资企业,主要是以韩国三星通讯器材公司为核心为其配套,主要以生产手机配件为主,对葛沽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安置了葛沽镇大批富余劳动力。近年来园区获得了很多荣誉。曾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天津市农村经济双百强工业小区十佳”及“天津市乡镇工业小区示范区”。园区的发展也得到了天津市主要领导的肯定,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副市长孙海麟、市人大副主任王德惠、左明都先后莅临葛沽镇园区指导工作。
绿色农业: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生产,不断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同时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维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排灌系统和能力,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用水需要。1、种植业:葛沽镇有农业用地总面积24109亩,粮田面积13482亩,菜田面积10627亩,主要以种植玉米、大豆、蔬菜和棉花为主。其中粮食产量472多万公斤,蔬菜产量3783万公斤,产值3000多万元。另外葛沽镇冬枣种植面积4000余亩。2、养殖业:葛沽镇养殖类有水产品和畜牧养殖,其中水产养殖面积达3740亩,主要水产品有鱼、虾、河蟹,年产量可达134.5万公斤。畜牧养殖主要品种有生猪、牛、羊、鸡,肉年总产量1560多吨。其中生猪年出栏9400余头,产量709余吨。牛年出栏200多只,年产量41.4吨。羊年出栏1692只,年产量42.3吨。鸡年出栏75万只,产量768.73吨。3、水利设施:葛沽镇加大对水利设施的建设。陆续完成了对十八米、十五米河河道清淤工程,清淤长度达14多公里,土方量达到13万立方米。另外又投资86万元新建泵站3座,闸、涵8处,进一步保证了葛沽镇农业生产灌溉的需要。

行政区划

葛沽镇位于津南区东部、东与塘沽新城接壤,西与双桥河镇毗邻,南与小站镇相连,北靠海河与东丽区隔河相望,现有行政村25个。
葛沽一村
葛沽二村
葛沽三村
曾庄
北元
新房
十间房
盘沽
官房
杨岑子
辛庄子
邓岑子
小高庄
大滩
高一
高二
九道沟
石闸
三合
南辛房
刘庄
东埂
殷庄
西关
杨惠庄

人才资源

葛沽背靠知识人才密集的天津市区。目前天津市有20多所高等院校,230多个学科专业,每年有7万多名在校学生,理、工、农、医、师范、财经、文科、外语、艺术、体育等门类齐全,天津市拥有科学研究机构150多个,各类科技人才30多万。天津市的人才优势可为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资源。镇内劳动力资源丰富。

葛沽名人简介

郭允昌:(1611~1659)字绳绳,号芦崖。明代人,境内葛沽郭氏三世祖。到葛沽之初,是丰财盐场新兴里六甲的灶户。幼年爱好古文辞,文章豪放不群。28岁崇祯已卯科中举,顺天府乡试第2名,后闭门读书,写出了《诗真》一书。顺治二年(1645),被授予河南南阳府裕州知州,时年34岁。裕州刚刚遭过兵燹,人户残缺,经济凋敝,到任后,立即提出3年内全部免除徭役的建议。在裕州清廉、勤勉,被地方立祠祀奉。顺治七年(1650)转刑部员外郎。不久,为办盐务,出任山东东昌府通判,东昌百姓和兵士为他在东门立碑。顺治十一年(1654),转顺天府通判,顺治十三年(1656),又擢升宗人府经历加一级。顺治十四年(1657)被诰封朝议大夫。顺治十六年(1659)升福建延平府知府,卒于任中。有文集行世。
田方:(1911~1974)原名田兆栋,葛沽人。1919~1931年,在北平读书,肄业北平私立辅仁大学。1931年“九一八”后,参加北平学生南下请愿团,请求抗日。后因家境困难休学。1932年8月,到上海,考入天一电影公司做国语教员兼任场记、演员。至1937年春,先后参加《红羊豪侠传》、《海葬》、《无限生涯》、《壮志凌云》等10余部影片的摄制。1937年8月至1938年7月,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二队,宣传抗日救亡。演出《保卫芦沟桥》、《放下你的鞭子》等剧,拍摄影片《最后一滴血》。1939年夏到延安,在抗大四大队学习。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参训队学习并参加大生产运动,荣获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劳动英雄甲等奖状。1939年至1945年9月,调延安鲁艺,历任艺术指导科科长、实验剧团副团长兼演员,先后演出《日出》、《佃户》、《粮食》、《中秋》、《带枪的人》、《我们的指挥所》、《前线》等话剧。1945年日本投降,9月,调赴东北干部大队8中队任副队长,后改为东北文工一团副团长。11月下旬赴长春接管伪“满映”,任接管小组组长。后因战局影响,撤出长春。1946年,二进长春完成迁厂任务。10月1日在兴山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秘书长。1948年冬,随军三进长春接管敌长春电影制片厂,荣立甲等功。12月,随军入关,后进北平接管电影机构。1949年4月,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后改名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厂长。1951年5月,调文化部电影局任秘书长。1953年7月,筹建北京电影演员剧团,任团长。1955年5月,任电影局副局长兼演员剧团团长。1957年任北影厂艺术副厂长兼剧团团长。1961年秋,任影协副主席。此间参加了《风从东方来》、《深山里的菊花》、《一天一夜》、《革命家庭》、《英雄儿女》等影片的摄制。1965年5月,任北影厂代厂长。1966年6~8月,在白石桥集训班,回厂后为审查与批斗对象。1970年2月,入北影五七干校。1973年,回厂任编导室主任。1974年8月27日病故。
邢野:原名邢国柱,葛沽镇人。7岁在天津读私塾。1927~1937年,在天津市立第三十小学、河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天津沦陷后,流亡济南、南京、长沙。1938年,在桂林参加郭沫若领导的第三厅抗敌演剧第十一队。1939年春,通过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介绍,到陕北公学学习。7月,到晋察冀边区。其间与陈强合作了秧歌舞剧《反扫荡》,与羽山合作了独幕剧《出发之前》。1942年,调到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冲锋剧社工作,至1945年写过《两个英雄》、《八月十五》、《村长》、《粮食》、《无人区》等。1946~1949年,分别在冀晋军区、北岳军区、察哈尔军区做行政工作,同时也编剧,当导演,演戏。写有歌剧《不上地主当》、《天下第一军》,与劫夫合作歌曲《国民党一团糟》。1949年7月,参加全国第一届文代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张家口,做军区文工团领导工作,兼任察哈尔省文联副主席,后任文联主席兼党委书记。1950年,调北京参加中央文学研究所筹备工作。1951~1953年,在中央文学研究所任学部委员兼秘书处主任。工作之余创作了《游击队长》。1954年,任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副所长。与羽山合作,把话剧《游击队长》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平原游击队》。1956~1965年,曾任作家协会外委会副主任,诗刊编委、驻会作家,写了《青年侦察员》、《开会》、《无孔不入》、《东庄之夜》、《典型报告》、《塞上红旗》、《黎巴嫩的怒火》。与孙福田、谷岩合作了中篇小说《儿童团长》,多幕剧《儿童团》,电影文学剧本和小说《狼牙山五壮士》。创作长诗《大山传》、诗剧《王二小放牛郎》,出版短诗集《鼓声》。1965~?1972年,在山西省文联工作。1973年,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87年离休后又写了一些诗歌、回忆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