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地图
拱墅区相关地区地图:
风土人情
元宵灯会是拱墅区历史悠久、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活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区委、区政府就十分重视这项群众喜闻乐见,又彰显亲情、友情、真情、邻里情和社区共建情的文化活动。多年来,根据时代的特点,在灯会的内容和形式上做文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贴近时代性,注重吸引力,分别以百米长卷的形式,展现具有丰富运河文化内涵的“湖墅八景”和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为主题,以镇、街道为单位,以社区、企业为依托,采取小型分散和相对集中等方式,点线结合,遍地开花,把元宵灯会设到了社区,设到了居民的家门口,着力构筑了“家”和“情”的人文意境,使传统的元宵节更具亲和力,不断出现新意。为此,区的元宵灯会也被杭州市评为“特色文化活动奖”。
经济概况
拱墅区是杭州市中心城区之一,也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近年来,拱墅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实施开放兴区、环境立区、商贸富区、工业强区四大战略,着力打造汽车拱墅、物流拱墅、居住拱墅、文化拱墅四大品牌,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正在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区: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经济结构,改善发展环境,全区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9%;企业销售收入547.88亿元,比上年增长51.86%;企业利润6.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5%;财政总收入24亿元,比上年增长9.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51%。全年引进各类项目2398家,实际到位资金74.47亿元,增长34.06%,其中合同利用外资2.2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685万美元。实施“迁二建三”战略,商贸、金融证券、会展等都市型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汽车销售、物流业、专业市场发展居杭州前列。中国杭州国际汽车展已跻身全国汽车会展前列。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14.01亿元,增长15.82%。
新兴的中心城区:拱墅区围绕加快建设大都市中心城区的目标,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区形象品位。以新一轮“11368”工程建设为主抓手,扎实推进运河两侧老城区建设和城郊城市化,全年开工94万平方米,竣工88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1000户。运河文化景观带建设全面启动,御码头、青莎古镇等项目实现开工,小河路南段和丽水路北段顺利建成。以城区“洁化、绿化、亮化、序化”为目标,强化资源投入,推动管理升级,城区“四化”长效管理覆盖率由61.6%提高到93.1%。投资5000万元,改善背街小巷51条。新增、改造绿地83.8万平方米。开展废旧物品收购点、农贸市场和拆除违法建筑集中整治,全年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572处,26.3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城区环境面貌。
底蕴深厚的文化大区: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科教文卫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城区文明程度,打响“文化拱墅”品牌。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复核,跻身省首批科技强区,现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现有国家级学科带头人2名,在职特级教师10名。推进名校集团化,组建拱宸桥小学等4大教育集团,长征中学晋升省三级重点高中,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顺利通过省教育强区复核。注重人文关怀,荣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着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城区”。
基本概况
杭州市中心城区之一,也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4镇和6街道,含40个村(经济合作社)、68个社区。总面积87平方公里,总人口57余万,其中常住人口30万。拱墅区历史悠久,自隋唐始就成为了杭嘉湖平原物产的重要集散地。千年流淌的京杭大运河在区内蜿蜒12公里,穿境而过,在两岸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
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绵延1782公里,扬波逐流两千余载。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闻名天下。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历代封建王朝基于政治、军事、经济的考虑,而不断开挖,至隋炀帝时又经过三次大规模的修整和开凿,一条水运走廊终于建成。大运河的开通,形成了我国沟通南北的运输大动脉,以运河为中轴逐步构建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为加强南北联系,促进南北交流提供了便利。一大批名城重镇依河而兴,中国七大古都有四座在运河岸边。运河沿线成为当时国内最繁荣、最富裕的地区。拱墅区就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大运河养育了拱墅儿女,拱墅区的发展变迁也见证了大运河的历史沧桑。拱墅区名胜古迹众多,有水田畈遗址、半山石塘战国墓遗址、拱宸桥、香积寺石塔、高家花园、洋关、珠儿潭、富义仓、小河直街、桥西名居、湖墅八景、欢喜永宁桥、祥符桥、半山桥等文保单位和遗址,也有泥马渡康王、康熙乾隆下江南等传说逸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拱墅区自97年底开始,逐步理清和确立了建设运河文化的基本工作思路,并在98年召开的中共拱墅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把“建设运河文化风景线”确定为拱墅区今后全区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运河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该区在文化建设中独有的优势,必须充分加以利用,逐步使运河两岸绿起来、亮起来、闹起来、美起来,初步形成融园林、旅游、建设、商业等多种文化于一体的运河文化风景线,展现出拱墅新的时代风貌。以运河文化为主线,以文化商城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建设运河文化广场和运河博物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一城二桥三街四中心”大文化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近年来,拱墅区实施了文澜中学、大关游泳健身馆等文教体卫设施的建设,完成了运河文化景观带上的重要历史遗存——高家花园的修复工作,培育和打造一批精品亮点,真正打响有“文化拱墅“的品牌。拱墅区连续几年组织大运河文化艺术节、千年运河龙舟赛、运河广场歌咏会、元宵灯会等特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精神、扩大影响、形成品牌的作用,以运河文化为主题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多次在省市获奖。成立各级各类艺术团队81个,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区镇(街道)文化体育设施设备日趋完善,11000平方米的区文体中心,乡镇街道的特级文化站,都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区划人口
拱墅区总面积约87.73平方公里。以境内有拱宸桥、湖墅而得名。现辖拱宸桥、米市巷、期墅、小河、和睦、大关等6个街道和上塘、康桥、半山、样符4个镇。有68个社区、18个行政村。全区2003年未有95972户,300731人(其中农业人口15075人)。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少数回、满、蒙古、畲、壮、布依、朝鲜、侗、瑶、土家族等。拱墅区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末期。自秦至唐,隶屑钱塘县;宋至清属仁和县;1912年始属杭县,1927年建杭州市,为第六区和第八区。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改第八区为拱墅区。1959年为拱墅区人民公社联社,辖区扩展到上泗、留下.三墩、东塘、良渚等地。1960年4月为拱墅区人民公社,管辖范围除城区部分外,辖样符、上塘、康桥三个人民公社,1961年7月恢复区建制,1969年5月将3个人民公社划出,同时西湖区西溪街道划入。1972年西溪街道划归西湖区。1990年2月撤销杭州市拱墅区、半山区,建立以原拱墅区、半山区行政区域为新建区的行政区域,定名拱墅区。1996年1月,将石桥乡、东新街道划归下城区,将西湖区的祥符镇划归拱墅区。
自然地理
拱墅区位于杭州市市区中部,区人民政府驻地台州路1号。东南接江干区、下城区,西北与西湖区、余杭区相邻。总面积约87.73平方公里。以境内有拱宸桥、湖墅而得名。拱墅区东北枕半山,京杭大运河纵贯自南向北而入,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地平均海拔45米,境东北多山岭,主要有半山、老虎山、青龙山、元宝山(黄鹤山)等,黄鹤山海拨319.2米,为本区最高点,境西地势平坦,河道港渠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宦塘河、古新河流经境内;余杭塘河、胜利河、康桥新河等与京杭大运河沟通;上塘河由南向北折东出境。杭城诸条水系汇入流经本区的京杭大运河。拱墅区属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约32℃左右。年降雨主要集中在3至4月份和7至9月份的春、夏两季,年降雨量为1480.6毫米。夏、秋季受台风影响。年日照在1750小时左右,无霜期250天左右,本区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绿化覆盖面积1735万平方米(其中山林绿化覆盖面积980万平方米)。土壤呈中性,宜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拱墅区古代系海湾,半山为海岛,周围泥沙淤积逐成陆地,古有江涨之名。隋唐以来,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航运业的发展,使辖区境内的经济、文化得以发达。逐渐成为昔日杭州百货集散地,城北重要的贸易中心在大关桥、江涨桥一带,遍设河埠。与宋时在江涨东市、江涨西市、北郭市、湖州市、牛道红市等设集市不无关系。苏、常、秀、淮、广等地稻谷均在此集散;元代,“北关夜市”成为钱塘八景之一;明清时又增设北新、夹城、德胜桥、归锦桥(卖鱼桥)等市,有“十里湖墅”之美称。方圆十余里,寺庙众多,人口稠密。有云锦台、眼网山、亚父山、金鹅顶、结集岩、梳妆台、游龙洞、浴龙池、喷玉泉、冯氏井等半山十二胜景和半道春红、花圃啼莺、夹城夜月、陡门春涨、江桥暮雨、西山晚翠、皋亭积雪、白蔼烟村等湖墅八景。后传又有“马头春色”、“圣塘樵歌”、“姚庄夜市”、“东关红叶”四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旧时,每年2至4月,春游进香者纷至沓来,一时成了杭城风俗和一大美景。拱墅区内共有街(路)巷(里、街、坊、村)940条。纵横交错,交通便利。京杭大运河与上塘河、下塘河等10余条主要河道构成内河航运网络。穿境而过的宜杭铁路和纵贯境内的320国道、104国道把江、浙、沪经济区联成一片。杭宁高速公路入口处位于辖区104国道。杭州铁路北站、省汽车运翰公司杭州客运北站均在境内。湖墅路、莫干山路、和睦路、丽水路、大关路、上塘路、绍兴路、沈半路、拱康路、康桥路、石样路等是本区的主要交通干线。数十条公交线路的汽(电)车的起、止点设在境内,通往杭州市区和郊区以及西湖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