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庄镇地图
郭磊庄镇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
G6京藏高速郭磊庄出口距离北京205Km,
农业
万全县郭磊庄镇立足优势深谋划,依托龙头大发展,把创汇型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建成了万亩糯玉米种植基地和万亩无公害瓜菜产业基地。每年有5000亩的糯玉米和500亩的蔬菜经过深加工后,销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地,糯玉米年出口1500万穗,蔬菜年出口1000多吨,“双万亩”基地年为农民增加收入4300多万元。该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工业立镇和小城镇建设开发的发展理念,建起了比较完善的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这镇引进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全镇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家,并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促农增收模式,大力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委托生产,保护价收购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稳定了农产品产销关系,与农户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总投资2065万元的张家口亚雄脱水菜公司是一家以蔬菜深加工为主打产品的出口创汇企业,年加工蔬菜能力达到5000吨,可带动农业产业基地3万亩。为扶持其发展,镇政府拿出资金专门为其征地,解决水、电等问题;协调县水务局为亚雄脱水菜有限公司新打机井2眼,完成膜下滴灌500亩。为了发展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在征地进程中,丰胜庄村干部把自己的土地和农户调换,低价征用,优先企业使用。同时帮助各企业向农业发展银行申请贷款,上报县农业产业办项目建议书,在扩大基地建设等方面做好协调工作。在镇政府优惠政策扶持下和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下,全镇依托张家口亚雄脱水菜有限公司,建成丰胜庄、何家屯、旧羊屯、龚南窑、郭旧村等五个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依托绿野分公司、博通食品公司、宝德食品公司等糯玉米加工企业,建成丰胜庄、何家屯、旧羊屯、水庄屯等四个糯玉米产业基地,订单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
沿革
1958年建郭磊庄公社,1984年改乡,1986年设郭磊庄镇。19,97年,面积58.5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郭磊庄旧村、郭磊庄新村、丰胜庄、旧羊屯、孙家小庄、常家房、任家房、水庄屯、龚南窑、阳门堡、杏园庄、何家屯12个行政村。
代码
130729103:~001昌盛居委会~002建设居委会~201郭磊庄村~,202水庄屯村~203杏园庄村~204阳门堡村~205龚南窑村~206任家房村~207常家房村~208何家屯村~209丰胜庄村~210旧羊屯村~211孙家小庄村~212郭磊庄旧村~213振兴村
经济
万全县郭磊庄镇依托毗邻京、津、张的区位优势,2005年引进煤炭运销、蔬菜加工、专用货场等项目20个,盘活闲置资产310多万元,吸引投资2.89亿元,其中上亿元项目1个,千万元项目2个,财政收入达到644.5万元,同比增长3.6倍,比2004年全年财政收入多出466万元。郭磊庄镇主动融入市区经济圈,拓展与市区经济一体化的领域。明确提出“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培植煤炭转运和农作物加工两大主导产业,促进税收成倍增长”的发展思路,以及“客商发财我收税、企业兴旺我发展”的服务口号,把“不干预企业经营,不向企业收取任何服务费,不抽调企业的人力、物力”奉为“招商法典”,为企业长足发展助力。目前,该镇拥有的2个自备列大型煤台,带动起煤栈20多家,连锁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繁盛,新增财源500多万元。为拓宽招商领域,镇主要领导多次到京、津、粤等地,与当地知名企业老总开展项目对接,建立起牢固的长期合作关系。聘请信息灵通、交际面广的社会人士担当“义务招商员”。出台财政支持、引资奖励、土地使用照顾等系列优惠政策;镇党委先后为20多户企业子女优先安排入学,减免了借读费;在煤炭项目占地上,镇里下派工作队,责成专人全程跟踪服务。镇党委书记张振军亲自帮助解决问题,使亚雄公司脱水菜以及绿野、博通和宝德鲜食玉米等4个农产品加工项目最终落户该镇,带动全镇形成5个鲜食玉米和5个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无公害蔬菜拓展至1万多亩,鲜食玉米发展至1万亩,使全镇80%的糯玉米和50%的蔬菜实现了订单种植,两项每年为种植户增收1700多万元。现在,全镇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奶牛养殖小区4个,近4000多农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序列,户均年获利8000多元。2002年全镇工业生产性投入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91%,创历史新高。工业生产性投入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投资项目的数量和投资总额均创历史新高。仅2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38个,投资总额4亿元,同比增长73、91%;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投资总额上20亿元,同比增长138、81%;二是投资方向多元化。受国际经济发展减缓的影响,桐庐镇2002年轻纺行业的投入比上年有所下降,而医疗、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投入则有大幅度提高,成为2002年年生产性投入的主体。其中建材行业投入1、59亿元,同比增长131、28%;医疗化工行业生产性投入5100万元,增长45、57%。
社会事业
郭磊庄镇,以“三个代表”、“十六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大讨论活动在全镇所有镇、村干部中开展,干部的责任感、危机感明显增强,学习的氛围日渐浓厚。坚持宣传、贯彻执行依法治镇,依法治村工作。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召开学校现场审判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活动,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明显增强。坚决执行三大基本国策。计生工作按照“一个中心、二个加强、三个提,高”的思路,2002年共出生675人,计生率达到98、37%,各项计生工作指标均达到县政府考核要求,计生及流动人口工作还代表全县接受市计生委考核验收,考核成绩优秀。环保宣传深入人心,各所学校积极开设环保知识课堂,继镇新区小学、镇二小分别被授予省、市绿色学校,土管工作严格依法办事,确保“三无乡镇“称号。综治工作紧紧围绕“11月底前重点整治地区突出治安问题基本消除,治安状况明显进步”的日标。通过深化“严打”斗争和“创安”活动,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镇、村共出资36万元组建义务巡逻队,对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起到了明显作用。2002年,不仅摘掉了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的帽子,还被评为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民政、残联工作扎实开展。2002年全镇共发放慰问金及物资款6万余元,对430余户困难户进行慰问和救济;落实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234户,441人;火化率、婚姻登记合格率均保持100%;农村“双整治”活动成效明显;可容纳120余人的镇光荣院、敬老院正式落成使用;村民自治模范乡镇经市政府考核验收已达标;残疾人联合会顺利进行了换届,残疾人权益得到进一步落实和保障。科教文卫工作长足发展。教育事业投入进一步加大,重点建设项目和交通事业顺利开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集中财力,修筑水泥路。进行电网线路标准化改造,改装自来水等,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建设成效明显。郭磊庄镇是社区建设实验县和社区建设试点县,作为开局之年,社区建设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取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