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地图
海沧区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餐饮
花生汤、海蛎煎、面线糊、沙茶面……这些小吃不可不吃。可你若找不到技艺纯正的饭店,那是品尝不到厦门小吃的真正特色的。以厦门为代表的闽南菜,隶属于八大菜式里的福建菜,菜式清鲜香脆,注重调汤,口味清淡,酸甜适宜。厦门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港口,菜式风味在历史上以泉州菜和漳州菜为主体,还兼收了粤菜和西餐的风味。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大批年轻的厦门厨师游走列国,大量地吸取了西菜的精华,于是,厦门菜在原闽南菜“清鲜香脆”的主旋律上,有了更多的开拓与创新,一跃成为闽南菜的代表。如传统菜“加力鱼(闽南冬季盛产的一种海鲜)火工白菜”,过去是以加力鱼头和大白菜先大火、后慢火地将其焖熟,如今是以大白菜将加力鱼肉包起来,投入事先调制的鱼骨高汤中,再装进小瓷盅里,大火蒸透后上席,更显风味。闽南菜以善制山珍海味著称,口味清淡,所以有人说,它与粤菜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闽南菜在调汤估味方面自成特色,常用糖、醋、酱等调味,几乎每款菜肴都会搭配两三款酱料,让食客一次品尝到不同的风味。它注重汤料的烹制,以清鲜、醇和、荤香为特色,有“一汤十变”的美誉。春卷是厦门人过春节必上席的美馔,起源于泉州的传统美食“嫩饼菜”,是一款大家围坐一起自包自吃的菜,寓意全家美满团圆。此菜光是馅料就很不简单,包含有胡萝卜、高丽菜、鲜虾仁、肉丝、海蛎、荷兰豆丝等十数种原料。吃时先将春卷皮展开,抹上甜辣椒酱,依次撒上炒得香酥的海苔、“贡糖”(古时进贡给皇帝的花生酥)、肉松、芫荽等配料,再夹上十数种原料切丝煮熟的煲仔菜,包成卷状,个中味道何止五种?酸、甜、辣、咸、鲜五味兼备的大卷,吃起来只有一个字:香。姜母鸭是一道在厦门、台湾都很受欢迎的风味菜肴。选用红头正番鸭、当地的老姜母以及十余种中药材煲制而成。由于红头正番鸭皮薄肉红,无皮下脂肪,味道香醇,口感清爽,据闻还有消脂去滞的食疗效果。师傅则说,做这道菜费时很长,正番鸭胸肉很厚,幸而没什么膻味,用高粱酒专调的汤汁腌制,起码一整天才入味。苦螺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海产,个头小,身价也不高,味如凉瓜,却仍然抑制不了人们品尝它的兴趣。这“海里的凉瓜”有凉瓜所没有的海鲜鲜味,白灼的时候清爽,熬成汤羹的时候甘甜,味道奇特。蛏子相当常见,手指头大的鲜肉,打火锅、清炒都不错。但是当它的贝壳布满花线、个头大了一倍之后,竟然认不出来了。在厦门吃蛏子分两个季节:“一月吃小蛏,七月吃老蛏”,小蛏跟常见的分别不大,而老蛏则要蓄养两年再吃,贝壳上的“花纹”有如它们的年轮,标示着它们的资历。因为肉质肥美,以姜丝、葱花清蒸,即可得其鲜味,当地人为了不浪费,还会用剩下的汤汁蒸水蛋,与龙虾之下铺面线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老蛏性寒凉,厨师建议胃寒的人不宜多吃。土笋冻是厦门相当有特色的小菜,笋子怎么也能结成冻?此“笋”非彼“笋”,土笋是生长在海滩泥沙中的一种软体小动物,因形似“小笋”而得名。它含有丰富的胶质,经过熬煮后所含的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成冻,外观晶莹润泽,宛如白玉,口感清脆、味美甘甜,如果佐以萝卜酸、芫荽芥辣酱或美极鲜味汁,吃起来更加鲜嫩爽口。厦门美食的核心是海鲜四宝:蟹、虾、鱼、贝,以闽南风味为主体,兼有台湾、潮汕风味,在闽菜传承的基础上,博采各路菜系之长,摒弃粗糙油腻,撷取清鲜香醇,用蒸、炒、煎、炸、焖、炖、熘。海鲜四宝得到大发展,获得全国金奖的就有:“干炸鑚盖”、“绿带鑚包”、“翡翠皇上皇”、“西施浣纱”、“彩蝶蟠龙”、“龙舟竞渡”、“加力鱼炖白菜”、“黄花鸳鸯”、“鹅戏南极水”、“爆炒香螺”、“沙茶鲜带子”、“龙子心相鱼翅”、“春明鑚合”、“鲜鲍鹅掌”、“虎溪夜月”等。厦门素菜,原为传统的做法,以豆制品做成鸡、鱼、肚、脚等象形食品。六十年代初,南普陀素斋师傅摒弃象形观念,创造性地素料素做、素菜素名,既讲色香味,又具神形器,把素菜做成美观优雅的大餐,品尝素菜不仅调节胃口,又是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如今,南普陀素菜已能制作几百道佳肴,可以10天内不重复,已是厦门美食的一张灿烂的名片。药膳也有全套菜谱的药膳。仿古药膳色香味俱佳,且碟、罐等器皿全系紫砂特制,专菜专用,高雅大。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行政区划
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闽清县|永泰县|连江县|罗源县|平潭县厦门市思明区|海沧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莆田市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三明市梅列区|三元区|永安市|明溪县|将乐县|大田县|宁化县|建宁县|沙县|尤溪县|清流县|泰宁县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永春县|安溪县|德化县|金门县漳州市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平和县|南靖县|诏安县|漳浦县|华安县|东山县|长泰县|云霄县南平市延平区|建瓯市|邵武市|武夷山市|建阳市|松溪县|光泽县|顺昌县|浦城县|政和县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长汀县|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县|连城县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寿宁县|霞浦县|柘荣县|屏南县|古田县|周宁县历史沿革
1958年辟为厦门工业区,1978年改杏林区。1997年,杏林区面积234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1个街道和3镇:杏林街道、杏林镇、海沧镇、东孚镇,区政府驻杏林街道。2002年,调整杏林区部分行政区划:划出杏林镇新杏村、霞阳村和东孚镇祥露村归海沧镇管辖(福建省人民政府2002年9月批复,闽政文[2002]269号)。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将厦门市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区政府驻地由杏林南路29号迁至海沧镇。辖2个镇:海沧镇、东孚镇。2004年,海沧区辖海沧、东孚两镇,共2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海沧镇:面积100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12233人。辖2个社区、16个行政村:海沧、海发;吴冠、石塘、钟山、东屿、渐美、温厝、囷瑶、海沧、青礁、后井、锦里、贞庵、古楼、新垵、霞阳、祥露。东孚镇:面积73.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0733人。辖12个行政村:东埔、山边、寨后、过坂、东瑶、鼎美、后柯、芸尾、凤山、贞岱、莲花、洪塘。2006年1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厦门市海沧区撤销海沧镇建制设立海沧、新阳两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闽政文[2006]53号):同意撤销海沧区海沧镇建制,设立海沧、新阳2个街道办事处。各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为:海沧街道办事处辖海沧、敖冠、钟山、温厝、海发等5个社区居委会和海沧、石塘、东屿、贞庵、渐美、后井、锦里、囷瑶、青礁等9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新大街29号。新阳街道办事处辖祥露、霞阳等2个社区居委会和新垵1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翁角路616号。经济发展概述
2009年,海沧区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38亿元,增长5.3%;工业总产值604.28亿元,下降7.9%;区级财政收入12.93亿元,增长2.9%;合同利用外资1.5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2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增长13%;实现进出口总额43亿美元,其中出口20.6亿美元;实现港口吞吐量2168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85万标箱;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57元,分别增长10.5%和7.9%。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落实融资担保补贴、出口信保补贴、市场开拓经费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产业升级、市场开拓等问题,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对工业生产的影响。6月起单月工业产值回升到50亿元以上,达到金融危机前的平均水平。烟草工业、锐珂医疗器械、柯达公司等一批优势企业及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实现逆势增长。工业投资大幅回升,唐传木糖醇、法拉电子等22个项目投产,阳光恩耐照明等48个项目开工,厦顺高精PS板、厦船重工三期、金桥生产线技改等项目开展顺利。产业转型初见成效。强化科技创新、品牌带动,切实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新增认定17家高新技术企业。主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8大百亿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厦顺铝箔、烟草工业、钨业新能源等7大百亿企业集团。三产发展不断提升,实现增加值70.39亿元,增长14.8%。养生补品市场、永辉超市开业,马青路汽车4S店片区不断壮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继续位居全市前列。整合推介“海沧一日游”线路,启动青礁慈济祖宫景区申报国家级旅游景区工作。完成商品房销售69.2万平方米,销售额44.1亿元。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继续抓好外资引进工作,嘉隆盛实业等35个项目落户海沧。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努力构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深化对台经贸合作,抓好台湾产业转移对接,全年引进15个台资项目。强化内外并举,引进阳光恩耐照明、新阳纸业等36个内资项目,投资总额23.5亿元。完成22.1万平方米通用厂房招商,引进118个生产性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制定民营企业购买海沧商务大厦优惠政策,推动海沧写字楼招商。发展后劲得到夯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增长13%。推进保税港区一期建设并通过预验收,完成海澳码头、海沧航道扩建二期工程,基本建成疏港道路框架。厦漳高速扩建、海沧大桥西引道、翁角路拓宽改造工程开工,厦深铁路、厦漳大桥进展顺利。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完成征地面积149万平方米、拆迁面积40.7万平方米。强化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海沧污水处理厂工艺升级改造工程,关闭东孚垃圾填埋场,妥善处置马青路污水管网破裂事件。推广使用节能技术设备和材料,鼓励企业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设备,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任务。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全区农业增加值1.79亿元。完成22个村庄规划编制,启动钟山社区整体改造工作。建成东孚“金包银”外口公寓、新垵商贸楼等集体经济项目,增加农民财产性、经营性收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寨后村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东瑶、鳌冠、祥露等社区服务中心进展顺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786人次、转移就业2487人。完成村(居)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开展农村账户专项清理,化解镇村历史遗留债务。发展概括
概括:优越的港口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早在三百多年前就使其成为福建南部拓海贸易的重要港口。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提出了把海沧建成“东方大港”的宏伟构想。20世纪初期,英国“亚细亚”和“美国美孚”两大国际财团也将海沧作为输送石油的中转站和船舶的加油基地。1989年5月,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入,中国国务院决定把厦门海沧等地区辟为台商投资区,其中海沧台商投资区规划开发面积为100平方公里,为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1994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指示:“要把海沧办成吸引台商投资、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中心,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重要开发区。”海沧从此进入了面向全世界开放、实质性启动开发的阶段。工业建设: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海沧工业产值从零起步,到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64.1亿元,居全市各区之首。大项目、大企业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90%。全区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3家,其中40亿元以上的有3家、10至40亿元的有12家。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5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2个。初步形成以翔鹭石化、翔鹭涤纶纺纤为核心的石化产业链,以金龙客车、厦船重工为核心的机械制造产业和以夏新电子、多威电子为核心的电子产业集群,三大支柱产业鼎足而立,2005年完成工业产值占全区的77.9%。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度重视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6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65%以上。作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海沧是台商投资的热土,台资企业资金密度大、技术高、规模大,到2005年底,累计引进台资企业101家,投资总额25.23亿美元,实现工业产值170亿元。
港口建设:海沧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海岸线全长26公里,深海岸线长达10多公里,规划建设3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已建成包括2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在内的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另有1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正在建设;开辟17条远洋航线,可通达欧洲、美国、日本、香港、印尼、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近40个港口。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219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111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增量占全市的60%以上。
城市建设:海沧积极推进新城区建设,努力营造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文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谐社会。未来海岸座拥南中国最大高档滨海休闲生活区,绿苑小区建成首批健康型智能化住宅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在海沧开办附属学校,厦门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落户海沧;总投资1.5亿美元、拥有3000张病床的长庚医院正在建设,将为闽南地区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休闲旅游业开始起步,有东方高尔夫、日月谷温泉等景点,天竺山森林公园将建成4A级旅游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