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洲窝堡乡地图
海洲窝堡乡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4031男7115女6916家庭户户数4061家庭户总人口(总)14017家庭户男7101家庭户女69160-14岁(总)30760-14岁男15930-14岁女148315-64岁(总)998015-64岁男506515-64岁女491565岁及以上(总)97565岁及以上男45765岁及以上女51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515历史沿革
1947年分属三区和七区,1949年属七区,1961年分属小城子公社、三家子公社和孙家店林场,1963年称孙家店公社,1965年更名海洲窝堡公社,1984年置乡。自然环境
康平县海洲窝堡乡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属重风沙地带,过去受风沙危害非常严重,每当春季多风季节,黄沙四起,遮天蔽日,沙丘滚动,快速南移,埋路吞屋,无法种地。当地的老百姓编了一段顺口溜来形容当时的自然情形:“风起天昏地暗,滚滚风沙迷漫,地种三遍四遍,出苗呼啦一片。”这就是人们对海洲历史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如此肆虐的风沙危害,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沈阳市乃至辽宁省生态环境的改善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彻底根治风沙的危害,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海洲窝堡乡历届乡党委、政府始终都把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当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六十年代初海洲窝堡乡有林面积3.5万亩,森林覆盖率仅15.6%,到九十年代末海洲窝堡乡有林面积发展到7.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3.3%。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四十年间,海洲窝堡乡林业面积平均每年以0.5%的速度增加。海洲窝堡乡在开展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还抓了方田林网化建设。海洲窝堡乡纵横交错的农田林网共有784条、235200延长米,面积17349亩,有效保护着海洲窝堡乡7.8万亩耕地。也就是说,海洲窝堡乡所有的耕地都实现了方田林网化,这已成为海洲的一大奇观。海洲窝堡乡方田林网化的实现,不仅保护了农田,提高了粮食作物单产,经济作物花生连年丰收,还带来了环境的改善。现在海洲窝堡乡到处呈现出“沙丘绿油油,林网绕田走,绿带锁风沙,粮油双丰收”的喜人新景象。特色产业
海洲窝堡乡的花生产业与林业发展有着长久的历史渊源,早在六十年代海洲窝堡乡花生总面积还不足千亩,随着林业的发展,花生面积逐步扩大,海洲窝堡乡花生总面积5.5亩,占耕地面积的71%,花生品种主要有鲁花、花育、白沙系列及四粒红、红沙、黑沙等系列;海洲窝堡乡花生平均亩产达250公斤,覆膜花生平均亩产达300公斤以上,花生年总产量达3000万斤,仅花生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280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60%以上,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业”新格局。现有何家、海洲、太平、袁家、王全、葛家炉、孙家店、育林和纪家9个花生专业村,40生专业屯、50个花生专业组和近两千个花生专业户,是国家定点绿色食品基地,是辽宁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乡,也是康平县花生基地强乡。基础设施
海洲窝堡乡境内柏油路纵横交错,国道203线附线横跨乡4个行政村,康海线北与内蒙古相接,南与省道彰开线相连,乡级环路与各油路相交,四通八达。乡实现程控电话国际国内联网,移动通讯设施比较齐全,通讯畅通无阻。高低压输变电线路遍布全乡,电力十分充足,电力设施齐备。为了提高花生产业设施化水平,康平县2007年在产业核心区海洲窝堡乡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20万元,打井灌溉井200眼,修砂石路40公里,购置配套喷灌带75套,覆膜播种机及配套设施200台套,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5万亩。行政区划
海洲窝堡乡辖10个村委会:海洲窝堡、袁家窝堡、王权窝堡、葛家炉、育林、孙家店、太平街、纪家窝堡、新发街、何家窝堡。⑴何家窝堡村:距乡北2.5公里,由东何家、西何家、王平房三个自然屯组成。有老引辽河流经境内。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耕地6072亩,254户,849人。建有养殖小区,以牛、羊、鸡为主,养殖业较发达。
⑵新发街:位于乡北1.5公里。由新发、三益号、太平堡三个自然屯组成。耕地6630亩,1110人,336户。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养殖业较发达,以养羊业为突出。
⑶海洲窝堡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是该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前海、后海、东苇塘、印家屯、邢家屯、燕家屯七个自然屯组成。有农事企业三个,集贸市场一个,商业网点近百家。新建文化广场一处,文化活动中心一座,为市、县文明村。耕地10143亩,620户,2350人。养殖业发达,商饮服务业兴盛。
⑷太平街:距乡东1.5公里,由太平、后刘、小坨子三个自然屯组成。耕地7380亩,416户,1380人。盛产玉米、水稻,果品林面积大,主要有葡萄、南果梨、寒富苹果。畜牧业发达,以牛、羊为主。
⑸袁家窝堡村:距乡东北8公里,有袁家、邵家、齐祥、刘才、孔家五个自然屯组成。耕地7885亩,590户,1690人。蚂螂河贯流境内,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花生。
⑹王权窝堡村:距乡北五公里,是乡敬老院所在地。蚂螂河流经境内。由王权、陈昌、杨坤、新发堡四个自然屯组成。耕地7780亩,473户,1508人。是县乡花生专业村,花生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的90%以上。养殖业发达,以牛羊为主。
⑺葛家炉村:位于乡西北6.5公里,由葛家炉、后郝两个自然屯组成。耕地5360亩,252户,826人。是“百村扶贫”村。有一养殖小区,养殖业发达,以牛、羊为主,另有一处家禽养殖场,辐射带动养鸡、养鹅业发展。
⑻孙家店村:距乡西10公里,是国营孙家店村林场所在地。由孙家店、兴隆地、十二家子三个自然屯组成。耕地5360亩,242户,865人。主要农作物为花生、玉米。养殖业发达,以牛、羊为主。
⑼育林村:位于乡西12公里,是全国“植树造林千佳村”由育林、侯家店、沈阳窝堡、西北街四个自然屯组成。耕地4823亩,334户,1312人。主要农作物为花生、杂粮,畜牧业发达,以牛、羊为主。
⑽纪家窝堡村:距乡西南5公里,是全国“植树造林千佳村”。由纪家、金山堡、大房申、周家坨、杨家、尹家、腰郝、陈家窑八个自然屯组成。耕地11400亩,630户,2400人。是县乡花生专业村,畜牧业发达,以牛、羊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