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孝感市地图 >
汉川市地图
汉川市相关地区地图:

科教文卫

汉川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文物有春秋时期的铜盅、铜鬲,七乳规矩四神镜、铜驽机、铜洗和宋代、明代的大银锭。“杜仙女与民婚,采灵芝求沧生,传纺织济万民,习歌舞慰百姓”的传说,为一峰独秀的汉川仙女山赋予了神奇色彩。全市拥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7810人,科技馆1座,科研院所有2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跨入全国科技先进县(市)行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有各类学校685所,在校生19.8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0%,“普九”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荣获“中华扫盲奖”。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市现有文化馆4个,文化站25个,文管所1个,剧场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体育活动蓬勃开展,2005年举办各类运动会48次,共获奖牌107块,向上级部门输送体育人才22人,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64个,卫生技术人员2283人,医院病床1440张,初级卫生保健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完成乡镇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建成汉川广电网络大楼,建立了孝感市第一家数字电视平台,成为全省首批数字电视试点县(市)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再就业工作稳定,社会保险制度完善,民政福利事业不断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5‰以内。环保“一控双达标”目标基本实现,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有了新的进展。土地管理步入正轨,农田保护率达到85%,国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适龄儿童入学达到99.98%,教育条件和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市现有文化馆4个,文化站25个,文管所1个,每年举办各种文艺演出200余次,艺术展览十多次。体育活动蓬勃开展。1998年举办各类运动会58次,获国家级铜牌1枚,获省级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3枚。向省以上体育单位输送体育人才10人。1998年7月,汉川被国家体育总局命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53个,卫生技术人员3004人,医院病床1440张。

著名景点

●汉川汈汊湖旅游风景区:位于江汉平原东部,汉水之滨,汉川市西13公里,距武汉市63公里,距孝感市59公里。该湖是我国第一个封闭式湖泊,素有“江汉明珠”之称。该湖长16公里,宽6公里,水面约14万亩。汈汊湖是湖北省十大湖泊之一,清人曾希天曾赋诗盛赞:“小憩晴天倦眼开,菱菏香里雨声摧,湖气百里澄如镜,唯见渔舟自往来。”汉川汈汊湖养殖基地位于汉川市境内,汈汊湖素有“江汉明珠”之美称,是湖北省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989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唯一的淡水水域渔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1997年列为全国水产品产业化示范区。汈汊湖水域辽阔,蕴藏有丰富的水生资源。水生动物中有各种淡水鱼类和野禽类,如龟、鳖、虾、蟹、螺、蚌、野鸭等,水生植物中有莲、藕、芡实、菱角、茭白、蒿草、蒲草等,这些动植物有的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有的是优质的轻材料,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1996年,汈汊湖依托湖区丰富的水资源,定位于生态观光、鱼类观赏、休闲旅游及民俗风情的开发思路,成立汈汊湖绿色生态旅游公司。改造后的风景区一时荷花连片、廊亭水榭,芦荷伴微风起舞,湖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景区现建有仿古门楼、湖心酒楼各一座、300米九曲长廊、湖心竹楼四座、假山一座,垂钓包厢10个,游船50条,停车场两处,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年营业额达480万元。●汉川仙女山的传说:仙女山坐落在汉川县城西南。它海拔虽然只有99.1米,占地也只有14.4公顷,但它有着美妙的传说,吸引着远方游人。仙女山原名采芝山,相传很早以前,住在山麓马家湾有一姓卞的人家,父子相依为命,靠种菜,砍柴为生.儿子辅华为人忠厚,孝敬老父,深受乡邻喜欢.。因家境贫寒,二十好几尚未成家,老父为这事着急。有一年春天,辅华种了满园丝瓜、日夜精心培育、不料只活了一颗瓜秧,第一年只长藤叶,第二年只开了一朵花,第三年才结了一条五尺长的大丝瓜。这丝瓜晚上还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老人怕不吉利,总想把它摘掉,辅华却舍不得去摘。一天湾里来了一个云游道人,到瓜园边不住声地唱道:“好地气,好地气!”父子俩闻声赶出门去来,再三询问。道人才说:“中秋节夜子时,可将此瓜放到山上那一仗见方的洞口就会见分晓,切记!切记!”说完人就不见了。父子二人很惊奇,明白是神仙下界点化,就把道人的话牢记心里。中秋节夜,辅华于子时前往山上,一连绕山走了三圈,未见有洞。正犹豫间,突见前面金光一闪,现出了一个大洞,辅华赶到洞口将丝瓜放进洞里。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洞口出现一道台阶直通洞底。辅华顺着石阶步入洞底,见洞内有一石床、床上坐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她见辅华就叫道:“这位大哥,快救我出洞!”辅华问:“大姐是那家闺秀?因何被关在洞中?”姑娘含羞地答:“我家住在蓬莱,姓杜名媪,因与大哥有一段姻缘,便偷偷离开瑶池,不料被王母娘娘发现,将我压在这山内。太白金星为了成全你我,就命地藏王将开山钥匙化作丝瓜,让你开洞救我。”辅华一听,急忙扶着仙女出了洞。一声巨响,洞门又关了。第二天,仙女和辅华结婚了,杜媪教村里的姑娘织布裁衣,为病人采药治病,乡亲们没有哪一个不喜欢她的。一年以后,王母娘娘发现杜媪私自与辅华成婚,恼羞成怒,便派天兵天将将杜媪拿回天庭问罪,重新将她压进采芝山底。乡亲们思念杜媪,为了感谢她的功德,将“采芝山”改名为“仙女山”。●城隍台遗址:城隍台遗址位于刘家隔西北一公里处,长1000米,宽800米。其文化内含为五代至元朝的遗存。在地下1米左右,有大量的砖石瓦砾,整齐的街道,被烧过的红土。1969年开挖汉北河时,在其遗址挖出几口木井、砖井、古墓、房基,出土有唐宋钱币、银块、剑矛,以及大量的青花磁片、绿磁片、土陶罐、大筒瓦等。●龙门山:龙门山遗址位于南河乡南河渡之西,与乌龟山毗邻,高约80米,系石灰岩层小山,其山西南坡陡临水,东北坡斜平,延伸至南河渡。该地系一古代集镇,由于地理变迁而淹没,现为一自然村落。该遗址距地表80-100公分深处为文化层,厚达1.5米,文化内涵丰富,有红烧土、人骨、兽骨。陶片较多,以红陶夹砂为主,兼有少量黑陶,多为细绳纹。遗址长200米,宽150米,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该遗址于1981年发现,从采集的标本分析,属乌龟山遗址同时期文化类型。●神灵台:神灵台遗址位于田二河镇神灵台村,遗址高出地面约2.5米,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距地表50公分为文化层,厚约1.5米,上层灰土含陶片较多。下层褐黄土,土质较硬,含少量红烧土和陶片。根据采集标本分析,属于湖北龙山文化的陶器有陶罐口沿残片,泥质灰陶和灰红陶较多,白灰陶极少,一般为轮制、高领,口沿向外微卷,肩部饰有绳纹,灰高领罐则为素面,陶纺轮一般也是素面,红底黑衣。该遗址从1976年以来出土了大量石器,有单孔石铲、石斧、陶球,石镯等40余件。属于西周时期的文物有陶鬲足残片、红灰陶、上饰绳纹,有的肩部饰细绳纹。同时还出土了唐宋时代的釉陶罐、高领瓷壶,上述釉陶可能为这一时期的墓内随葬品。
乌龟山:乌龟山遗址位于汉川市境的南河乡,有座形如乌龟的小山。乌龟山为石灰岩石层的小山,高约50米,古代三面临水,适于人群栖住。1972年冬,当地群众在采石时,发现双孔石铲1件、方纳马象牙化石1枚以及剑齿虎牙和肿骨麓角化石等。1973年,湖北省考古队在此调查发掘发现了古文化层。第一层厚一米左右,出土有素面陶纺轮的灰陶片,陶鬲残片多为附加堆纹、绳文等,此外还有铜鱼针以及铜器残片。第二层厚一米,出土红陶较多,多为绳纹,手制,并出土了石斧、石锛、石铲、烧红土、隔鬲足等计50余件。根据以上器物的特征,第一层为西周时期的文化层,第二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石器距今约4000余年,化石距今约10万年之久,属更新世时。1973年,汉川县人民政府将乌龟山公布为汉川文物保护单位。●汉川公园:汉川公园地处汉川市中心城区西隅,位于西湖大道与滨湖大道交汇处。在汉川城区坐2路车可以直达。
汉川公园是汉川市唯一一个集民众锻炼、休闲、娱乐、园艺等功能于一体的对公众免费开放的综合性、公益性游乐场所,总面积41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3.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和道路硬化面积0.9万平方米。由“雄关迈步”、“福星高照”、“清水芙蓉”、“银湖听涛”、“沙洲翔击”、“高台揽胜”、“仙女济世“、“枫林红霞”等8大景点构成,游客在公园里可步行、可骑自行车、可下棋、可划小木船,可成群结队的唱歌跳舞,是民众(特别是青年情侣)休闲的好去处。:

自然资源

汉川市有国土面积1663平方公里,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之美誉,工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耕地92.8万亩,养份高,耕作性能好,农作物品种586个;林地18.7万亩,森林覆盖率15.3%,树种68个,湖河荒滩草场21.5万亩,宜于放牧;境内有大小河渠685条,大小湖泊13个,塘堰1253个,水域总面积40.4万亩。位于中部的刁汊湖,是全市最大的内陆封闭性湖泊,面积14万亩。汉江穿境内长93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14.6亿立方米。过境汉北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渠流面积6339平方公里,境内长40.6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9亿立方米。现有淡水养殖水面24.5万亩,养殖品种82个,水产品年产量超过10万吨。主要矿产有岩盐、高岭土、石灰石、石英岩和煤,储量大,品位高,含多种化学成份和伴生矿物质。汉川市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耕地95.0万亩,养份高,耕作性能好,农作物品种586个;林地18.7万亩,森林覆盖率15.3%,树种68个,湖河荒滩草场21.5万亩,宜于放牧;境内有大小河渠685条,大小湖泊13个,塘堰1253个,水域总面积40.4万亩。位于中部的刁汊湖面积14万亩,是孝感市第一大淡水湖。汉江穿境内长93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14.6亿立方米。过境汉北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渠流面积6339平方公里,境内长40.6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9亿立方米。现有淡水养殖水面24.5万亩,养殖品种82个,水产品年产量超过7万吨。

历史渊源

《二十四史》中《旧唐书》四十卷地理志载:“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年号,公元615年),朱灿转掠荆沔,所至无噍类。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朱灿。置汊川县于泐山。泐山,在县南四十里。”“小泐渡即古汊川也”。《旧唐书》共二百卷,为后晋丞相刘殉撰,该史书明确地指出了汊川县治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一统志》(明天顺1461年)、《汉阳府志》(明嘉靖1546年)和《汉川县志》(清同治1862年)亦均载:“唐武德四年,平朱灿。改甑山曰汊川(今泐山下)”。“泐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梅城,(南河乡前身)突兀汉南,众峰蟠络,为邑东南之胜。唐武德四年,置汊川县于此。”“今居民掘地间获城砖,搏大,有小泐渡。”旧志分载“泐山即汊山”,“汊川县治在泐山,”“小泐渡即古汊川”,皆根据《旧唐书·地理志》所述。汊川是汉川县在建置沿革中的第二个县城,时间从公元621年到958年,历时337年。汊川县治之所以定在梅城(今南河)泐山,是因其处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泐山高40米,其中高峰155米,方圆九里,是汉南诸山之首。北连纸山(侧船山)、石镜山、南接骡子山、双马山,群山连绵,蜿蜒起伏,崖谷参差,水绕山环,可谓汉川“泽国”的佼佼者。古陶志云:“川为泽国,殊非沮洳,山阜环绕,川流分会,亦善地也。”“泽国”是多水之,也是常闹水患的别名。所说“善地”并不是称赞‘泽国’,而是称赞泽国中有“山阜环绕”,才使泽国“川流分会”而充满生机。汉川第一个县城,也是设在依山傍水之处——马鞍的甑山。古泐山山麓,有近20处水,故称汊山。如泐山南有姚家湖,东有木头湖,北傍汉水,西毗杨家洪。溯源而论,系八百里洞庭湖之尾,号称秋江。泐山东南为里秋江,泐山西北为外秋江,曾是烟波浩渺艨艟行惊之区,所以船舶停泊在泐山之东小泐渡渡口,《旧唐书》所载“小泐渡即古汊川也”确凿无讹。此地老人尚呼“小李”,盖因有李姓住此。泐山的水汊,多以咀、坡、口、埠命名。泐山南有侧船口、凤凰咀、彭家咀、汪家咀、项家咀、章家坡、陈家埠头,船渡至对岸洲屋咀、蟹子地;东有小泐渡,船渡至黄岗头、英山头;北有走马岭(相传楚剧陈妙常赶潘郎的故事,即在此处渡口);西有西河沿、邓家埠头、何家埠头、徐家埠头,穿过初阳湾,再到西南汊山脚下的燕子湾。亦因山下多汊水,所以古志称“汊山”。前些年,人们在泐山之南曾发掘出古城遗址和筒瓦、城砖等古物。泐山既为县城,相应的建筑自然应运而生。作为封建王朝精神支柱的庙宇,始建于汉,兴盛于唐。如龙门山的祖师殿,泐山西南的龙王殿、观音寺,还有唐贞观敕赐的宏觉寺(亦名大安寺),崭山矶的龙王庙,以及尉迟敬德监修的妙兴寺等等,均有古志所载。距泐山两公里的徐家岭,曾沿袭老祖宗的传统造纸法,直至1965年时当地还在以稻草为原料,生产纸筋、粗纸,其产品用于泥壁和鞭炮里衬。据悉,此地为古时纸坊台,曾精细加工造出“古连纸”,供古代文书手抄墨本,也是县治文士学者的文化用品。泐山南半里,有集镇名“老新集”。据考证,‘老集’源于唐朝,‘新集’兴于明朝。‘老新集’是历代集市贸易兴旺繁荣的总汇。至今,该集镇早市仍有熙熙攘攘的人流,由此可窥古时这里的人口密度及市场繁荣程度。汉川市-土特产品,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之美誉。伴随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自然资源,汉川孕生了许多出名的特产及小吃:●汉川刁汊湖莲籽,汉川刁汊湖莲籽为汉川特产,主产于汉川市刁汊湖一带。刁汊湖莲籽籽粒饱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清香可口,具有补肾、养心、固精等功效,食用、药用价值兼备。莲籽心还可清心祛热、滋阴解烦。刁汊湖莲米行销各地,还被称之为“中国莲”(籽)远销香港和出口东南亚等地。●汉川“麻河”牌富硒莲藕,“麻河牌”富硒莲藕是经国家工商局注册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主产地为汉川市有“莲藕之乡”美称的麻河镇一带。这一区域稻田、湖泊、塘堰沟渠泥沼资源非常丰富,水土纯正,无污染,土壤中富含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硒,再加上莲藕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麻河牌”富硒莲藕,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一年四季都有藕食用,并编印收集有《富硒莲藕55种食谱》,颇具特色风味。●汉川二河三蒸,外地客来汉川,都爱吃“二河三蒸”。这也难怪,“二河三蒸”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二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必与汉川是水乡泽国有关。旧时,汉川“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渔家农户吃不上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湖北的传统名菜。民间有一个传说:“二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之妻。当年,起义军行军打仗,多吃夹生饭,盐水菜,有的兵士患了消化道疾病,细心的陈友谅夫人便采民间所长,以鱼藕青菜拌大米粉末而蒸,再辅以佐料,其味道醇香可口,起义军吃上这样的饭菜后,身体康复,精神抖擞。“二河三蒸”则以清蒸、粉蒸、泡蒸见长,其蒸法更讲究,菜肴更具特色。以清蒸甲鱼和武昌鱼为例,要求原料必须鲜活,现杀后抹盐、姜及部分佐料,用旺火蒸,熟后再淋油加佐料,其味肉质鲜嫩、不油不腻;粉蒸是将原料拌上米粉及姜、蒜等佐料,用旺火“干蒸”,其菜味足味长;“泡蒸”则将蒸物和佐料泡油一次蒸成,其菜回味绵长。由于清蒸、粉蒸、泡蒸的方式不同,对时间、火候、用料极为讲究,故味道、色彩迥然不同。●汉川荷月,荷月酥是湖北汉川一带的风味佳点,人们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都要准备它。当年明皇太后身患重病,不想吃,不想喝,无论御厨做什么美味佳肴,也提不起她的食欲。皇上只好传下圣旨,让各地进贡美味食品。汉川县令接到圣旨,找来糕点名师梅翁,让他制作贡品。梅翁苦心设计,终于以白面、砂糖、金桔饼、桂花等为原料,制出一种糕点,并特意注明,要以鲜豆浆加白糖泡食。点心送到京城,皇太后照着说明吃,只觉得香甜酥绵,甚为好吃,于是食欲大增,皇太后问皇上:“这点心有名吗?”皇上答不出,他捧起一块点心细细观看,只见点心正面的图案宛如待熟的莲蓬;四周酥皮翻起,如同荷花瓣。再看样子,好似十五的圆月,皇上灵机一动,笑着对太后说:“这叫‘荷月酥’。”从此以后,荷月酥就在汉川地区传开了,成为当地的贡品。●麻糖和米酒,麻糖历史悠久,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吃过并赞不绝口,从而一举成为皇家贡品。后来各地也都仿制,但味道就是及不上本地的土产,只有用城关西门外城隍潭的“龙吐水”熬糖,才能制出上品的麻糖来。作为主要原料的麦芽糖兼有润肺治喘之功能,对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患者能减轻病情。米酒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选料考究,制法独特,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历史承传的风窝酒曲发酵酿制而成,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稀而不流,饮后生津暖胃,回味无穷。1958年,毛泽东在湖北视察时品尝米酒,称赞“味好酒美”。

湖北汉川市迈向农产品加工强市

今年,汉川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21家,发展到200家,实现销售收入186亿元,比上年增长54.4%。数据显示,汉川迈进农产品加工强市的步伐不断加快。冬寒乍暖,穿行在汉川农产品加工园区,银鹭食品、达利食品、福源食品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红火。其中:投资13亿元的银鹭食品拥有16条生产线,年生产八宝粥、花生牛奶等30亿瓶(包、罐),年产值超40亿元。汉川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总体要求,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建设农产品加工强市。该市财政专列500万元,设立品牌创建奖、科技进步奖等奖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式发展,力争5年内建成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300亿元(县)市、100亿元园区”。通过“政府主导、统建统管、市场运作”模式,组织汉融投资、汉正服装、金辉置业等企业投资1.5亿元,完成农产品加工园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个。该市还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着力招大选强,建立重点项目集中办公和结对帮扶制度,确保合同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建设、建设项目早投产。今年先后引进臻万糖业、大龙食品、银鹭食品二期、合兴包装三期等投资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7个,协议投资21.6亿元;新投产和在建农产品加工项目34个,完成投资26.3亿元。湖北汉川市长刘有年强调:加强审计整改是严肃财经纪律的重要措施汉川市市长刘有年近日撰文《孝感日报》指出:加强审计整改是建设廉洁政府、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严格执行《预算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迫切需要,是严肃财经纪律的重要措施,是各级政府依法开展行政监督的有效途径。

基础设施

●水陆交通,汉川位于汉水下游,地处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东邻武汉,南接仙桃,西与天门毗邻,北与孝南、云梦、应城连成一片。距国际天河机场仅45公里。水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穿全境;公路和高速:107、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及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汉川汉江大桥连通107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发达。穿境而过的荷沙公路、宜黄高速公路和汉丹铁路支线与汉江水运交相呼应,成为连接全市水陆交通的枢纽。武荆高速(武汉至荆门高速)过境汉川北部武汉城市圈大外环线的孝仙高速公路也将在汉川西部穿越!铁路,高铁,城际铁路:汉丹铁路支线经过汉川边境;国家东西大动脉的沪汉蓉高速铁路中的汉宜铁路(汉口——宜昌)穿越汉川市,并且在汉川市马口镇八大村设立汉川火车站;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主干线之一的汉天城际铁路即将开工建设,目前处于前期勘测阶段。线路大致沿菏沙公路修建,对于缓解天门市,汉川市近300万民众出行,促进武汉城市圈西部,汉江北岸经济区域一体化意义重大,对于天,汉两市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同城化明显。此汉天城际铁路的修建对于汉川市和天门市将有脱胎换骨之效!,汉川汉江大桥、新北公路连通107国道与宜黄高速公路,汉北公路大桥已建成通车,荷沙公路已完成一级公路硬化。境内有公路14条,通车里程900公里,全市26个乡镇场办事处全部通车。汉江流经汉川全境,仙女山、马口、脉旺、分水4个主要港口,常年可泊300—500吨级货船,年吞吐量160多万吨。邮电通讯设施齐全。现有电话交换机容量7万门,长途电话电路30路,29个乡镇场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国家重点工程120万KW汉川电网的建成,使全市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保障,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用电。1998年,全市供电总量3.5亿度,是1978年的3.8倍。现有各类商业网点4.1万个,资产72亿元,年销售额超过23亿元。市区建有孝感市一流水平的欢乐街市场和北街、南街、体育路等6个市场,年集市成交额达2亿元;建有三星级宾馆:白云大酒店1座,中高档宾馆12个,其它小型餐馆、旅店近百个,融食宿、娱乐于一体。汉川影剧院建筑面积0.7万平方米,拥有观众席1500多个。汉川体育场是全国农运会的重要赛场之一,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场内建有乒乓球馆、游泳馆、篮球、足球场,可容纳观众万余人。城网改造基本完成,生产生活用电保障供给。新建了祥和花园、西湖苑、涵闸河特色一条街等商居建筑群和仙女山公园、体育馆、游泳池、人行天桥、第三水厂等公益设施,建成了白云大酒店、汽车客运中心、广电大楼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水乡园林特色初步显现。修建和改造了和平大道等50条主次干道,城区面积从改革开放前的4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拥有贯通全境,连接城郊的1、2、3、5、6等五条公交线路中等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加快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被评为湖北省卫生城市。投资环境宽松优惠。工业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基本实现“六通一平”,载体功能明显提升。软环境“磁力”日趋增强。“两条隔离带、四大中心、‘六制’管理”的服务体系使客商在汉川安居乐业。2005年被评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与美国马丁尼兹市、福建长乐市、山东即墨市等城市结为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