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地图
黑河市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黑河口岸重新开放以来,黑河市步入了全面开放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新时期。对外经贸:截止1999年底,全市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亿多美元。边境贸易已由最初的以货易货发展到易货贸易、现汇贸易、民间贸易、旅游贸易、转口贸易等多种贸易形式并存的国际贸易格局。旅游:截止1999年,黑河市共接待中外游客95.5万人次,旅游收入2.55亿元,实现利税3584万元,初步形成了以边境跨国旅游为主体,国内外游并举、长短线路对接的特色旅游体系。
工业:近年来,黑河市积极构筑资源精深加工和出口导向型工业群体工程,重点发展煤炭,水电、矿泉水、铜开采、木制品、建材等优势产业,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建筑业。农业:黑河立足于建设高纬度寒地高效农业开发带,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绿色农业和优势农业,积极发展畜牧业,并实施乡镇企业升级工程,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口岸发展边境贸易,黑河具有明显的自然和基础优势。表现在:一是地缘优越。我市有黑河、逊克、孙吴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分别与俄阿穆尔州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波亚尔科沃、康斯坦丁诺夫卡3个口岸相对应,其中黑河与布市是我国与独联体国家7400多公里边境线上一对距离最近、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对应城市。二是资源丰富。黑河与阿州自然资源比较富集,有土地、草原、森林、水利、矿产等资源,并尚处于初开发和待开发阶段,发展资源依托型产业的潜力很大。三是基础坚实。黑河与阿州贸易往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曾有过两国货币自由流通、人员自由出入、商品百里不纳税的贸易合作,黑河一度被誉为“万国商埠”。并且双边地方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互访洽谈、沟通协调已形成制度化,相应建立了两岸贸易汇兑机构,能够直接办理两岸间的现汇结算。四是合作广泛。黑河现与俄罗斯的10多个州区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有2000多个经贸伙伴,涉及贸易、工业、农业、建筑等诸多领域。黑河口岸历史悠久,饱经沧桑。从1858年签订《中俄瑗辉条约》起,中俄就有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直到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时中断。建国后,从1957年开始了中苏边境小额贸易,后因“文化大革命”再次中断过货。1982年1月国务院批准恢复黑河口岸,1983年3月中苏两国政府换文确认。从1986年7月开始黑河口岸逐步进行省级地方贸易、边境易货贸易和国家贸易过货。1988年2月开始冰上汽车运输,9月开通了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两城市间的“一日游”。黑河口岸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隔江相望,黑河货运码头与布市码头距离3500米,大黑河岛客运码头与布市码头距离不到1000米。黑河口岸与对应的俄布市口岸是黑龙江流域城市规模最大、城市规格最高、运输距离最近、通过能力最强的口岸。黑龙江明水期(5月至10月)为水上客货船舶和轮渡汽车运输,有效时间约175天左右,实际运输为155天左右。冬季流冰期(11月至12下旬)开通气垫船,有效时间约50天左右,实际运输为40天左右。封冻期(次年1月至3月)为冰上客货汽车运输,有效时间为95天左右。实际运输为70天左右。春季流冰期(3月下旬至5月初)继续开通气垫船,有效时间约40天左右,实际运输30天左右,全年累计有效时间360天左右,实际运输295天左右。从1992年起黑河已经成为四季畅通口岸。
流域
黑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居延海,分别流经青海省的祁连县,甘肃省的肃南县、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金塔县(市)。流域内1999年人口133.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0.75万人,耕地412.93万,亩,农田灌溉面积306.54万亩,林草灌溉面积85.55万亩,牲畜254万头(只),粮食总产量103.94万吨,人均粮食777千克,国内生产总值63.12亿元,人均4709元。上游地区包括青海省祁连县大部分和甘肃省肃南县县部分地区,以牧业为主,人口5.98万人,耕地7、69万亩,牲畜86、45万头(只),粮食总产量1.04万吨,人均粮食172千克,国内生产总值3.53亿元,人均5883元。中游地区包括甘肃省的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市),属灌溉农业经济区,人口121.20万人,耕地390.87万亩,农田灌溉面积289.38万亩,林划灌溉面积44、95万亩,牲畜143.28万头(只),粮食总产量99.29万吨,人均粮食819千克,国内生产总值55.98亿元,人均4618元。下游地区包括甘肃省金塔县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人口6.63万人,耕地14.37万亩,农田灌溉面积11.10万亩,林草灌溉面积37.90万亩,牲畜23.85万头(只),粮食总产量3.61万吨,国内生产总值3.61亿元,其中金塔县鼎新片为灌溉农业经济区,人口5.01万人,牲畜7.25万头(只),农田灌溉面积9万亩,林草灌溉面积5万亩,粮食产量3.42万吨,人均粮食682千克,国内生产总值2.35亿元,人均4691元;额济纳旗以荒漠牧业为主,人口1.62万人,牲畜16.6万头(只),农田灌溉面积2.1万亩,林草灌溉面积32.9万亩,粮食产量0.19万吨,人均粮食117千克,国内生产总值1.26亿元,人均7778元。黑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游的张掖地区,地处古丝绸之路和今日欧亚大陆桥之要地,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享有“金张掖”之美誉;下游的额济纳旗边境线长507km,区内有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基地,居延三角洲地带的额济纳绿洲,既是阻挡风沙侵袭、保护生态的天然屏障,也是当地人民生息繁衍、国防科研和边防建设的重要依托。黑河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不仅事关流域内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西北、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关系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防稳固的大事。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极度干旱,区域水资源难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需要,历史上水事矛盾已相当突出。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土资源过度开发,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入下游的水量逐渐减少,河湖干涸、林木死亡、草场退化、沙尘暴肆虐等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省际水事矛盾更加突出。为合理利用黑河水资源和协调用水矛盾,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黑河流域视察,国务院有关部委积极采取措施,在组织和资金上协调解决黑河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水利部于1996年4月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内成立了黑河流域管理局筹备组,经国家批准后,2000年1月黑河流域管理局在兰州市挂牌正式运转。梯级电站
黑河是我国西部地区较大的一条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与大通山之间,流经青海、甘肃、内蒙三省(区),全流域面积为69000余km2.黑河两岸山崖陡峻,岩石裸露,地形狭窄,水流湍急,峡谷长约95km,河道平均比降9.1%,干流年径流总量为15.96亿m3,规划了八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2.17万KW,年平均发电量25.37亿Kwh。黑河水电公司开发建设三座,总装机容量近22万KW,概算总投资14.8亿元。分别介绍如下:二龙山水电站:二龙山水电站是黑河水能规划的第四座梯级电站。仍然由黑河水电公司和甘州区水务局按70%和30%的股份比例投资建设。电站采用无坝引水径流式开发,设计总装机容量5.05万KW,年均发电量1.74亿kwh,工程概算总投资3.65亿元人民币。其中:亚行贷款2200万美元。该电站于2004年12月开工建设。经过30个月的紧张施工,首台机组于2007年7月15日具备试运行条件,2#、3#机组分别于9月3日和10日一次性成功并网发电。经过满负荷试运行,机组工况良好,运行稳定。计划年发电量可达1.8亿KWh,实现年售电收入约4000万元,利税1200万元。电站CDM项目也与亚行和日本三井株式会社达成碳减排协议,五年可获得总额为1050万美元的无偿补贴。
大孤山水电站:大孤山水电站是黑河水能规划中的第五座梯级电站。由黑河水电公司独家投资建设。电站总装机容量6.5万KW,年发电量2.01亿kWh,概算总投资4.7亿元,属中型三等工程。是张掖市“十一五”重点投资建设项目。2007年7月,省发改委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孤山水电站将作为亚行MFF组合投资机制项目,贷款2800万美元。准备性技援工作已结束,计划2007年10月进行贷款谈判,力争年底贷款生效。
小孤山水电站:小孤山水电站是黑河水能规划自上而下的第六座梯级电站。由黑河水电公司和甘州区水务局按66.6%和33.4%的股份比例投资建设。设计装机容量10.2万KW,年平均发电量3.91亿KWh,建设总工期三年,总投资7.01亿元人民币,项目资本金按总投资的20%自筹。其中:利用亚行贷款2.81亿元(折合3500万美元),是甘肃省第一个利用亚行贷款的清洁能源项目。2002年4月,省发改委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体工程于2003年10月开工建设,经过两年半的紧张施工,首台机组于2006年5月12日投产发电,7月29日三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工期比设计提前4个月,比亚行确定的工期提前一年半。总投资可控制在6.5亿元以内,节省投资5100万元。小孤山电站投入运行以后,三台机组发电能力实际达到设计值的110%,年发电量可达到4亿KWh以上,可实现售电收入8000万元,利税2500万元以上。是甘肃省第一个由地方小水电企业投资建设的中型水电项目,也是张掖市50多年来由当地企业投资建设的最大工业项目。在努力做好亚行贷款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捕捉碳市场信息,于2005年6月与世界银行正式签署了《小孤山水电站减排抵消额购买协议》,每年无偿得到世行对清洁能源开发项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补助资金135万美元,10年期共计补偿1350万美元。2006年度减排额已经世行验证,标志着无偿碳汇收益进入了实施阶段,是中国或亚太地区第一个获得世行原型碳汇基金补贴的水电项目。
黑河概况
黑河市是黑龙江省北部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位于我国东北边陲,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是本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全市下辖2市3县2区,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人口168万,其中直接从事农业人口143万,约占人口总数的85%,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对外贸易和发展旅游业的地区之一。300多年前,黑河(黑龙江城、瑷珲城)是黑龙江省第一个老省会。黑河市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之一。经过12年的发展,黑河边境贸易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边境旅游、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共同发展的多元化边境贸易的格局。截止到去年底,黑河口岸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19.3亿美元,进出口品种16大类,千余个品种。先后与独联体10个国家36个州、市的2000多家企业及国内29个省、市的3000多家企业有过贸易往来。黑河市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中国与独联体国家7000多公里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规模最大、距离最近、规格最高、功能最全、最有比较效应的对应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口岸优势。黑河市交通便利,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效能网络;备受瞩目的中俄黑龙江大桥、机场扩建以及铁路、公路升级改造等项交通建设工程即将实施。黑河市邮电通讯设施先进完善,开通了程控交换机,可直拨180个国家和专区以及国内各城市的长途电话;建立了移动通讯系统,自动查寻系统;实现了对俄微波通讯、电传的扩容和计算机咨询网络,建立了国际邮政互换站。黑河市能源供应充足,煤、电、水自给有余。与黑河市隔江相望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俄罗斯阿穆尔州州府,市区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50万,是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口岸。水运港口有5个千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达300万吨;有现代化的大型机场,开通国内50余条航线;有109公里的铁路支线与横穿东西的西伯利亚和贝阿铁路相通。西去可通过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进入东欧各国,东行沿黑龙江经哈巴罗夫斯克进入鞑靼海峡驶入日本海,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口岸的货物,都可以实行江海联运,抵达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自1987年中俄恢复边境贸易以来,布拉戈维申斯克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所起到的辐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西邻赤塔州,北至雅库特共和国,东接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中俄两国客商在发展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以及劳务输出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与需求互补,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几年来,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4.4亿美元。黑河市口岸设在大黑河岛,海关、边检、检验检疫、船检、港检、外运等口岸管理服务部门齐全,是集国贸、地贸、边贸、民贸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黑河市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分别在对方银行开办了外币代理结算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参贸客商。1997年3月,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大黑河岛中俄边贸互市贸易区,赋予更加开放的政策;两国外交部签署了简体俄公民进入互市贸易区中方一侧手续的协议,为边民互市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已在大黑河岛建设了占地约12万平方米的国际商贸城,是大黑河岛边民互市贸易区的贸易中心、洽谈中心和信息中心。2000年,黑河市政府把果蔬批发市场列为重要发展项目之一,黑河果蔬批发市场是由黑河地方铁路局承建的大型蔬菜、水果批发市场。该市场享有独家出口代理权,将以对俄出口果蔬产品为主,兼营市内果蔬产品批发。是中俄边境线上档次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政策最宽松的市场之一。概况
黑河(HeiheRiver),中国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发源于甘肃省西北部,由张掖、酒泉间的南山和祁连山流出各河汇集而成。全长约800公里。流经沙漠盐沼凹地。金塔县天仓到内蒙古额济纳旗湖西新村称弱水(或称额济纳河)。湖西新村以下分为两支︰东河(纳林河)注入索果诺尔,西河(木林河)注入嘎顺诺尔。黑河河谷是阿拉善高地唯一有人定居的地区,原是中亚丝绸之路的故地。近70年间曾出土大量文物。1930~1931年中国和瑞典联合组织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居延发现东汉以前木简10,000馀枚,1973年又出土20,000馀枚。这些汉简大多是西元前73~前48年间的屯戌文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官方文献,极为珍贵。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中断,流域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分另与石羊河、流域相邻,西与疏勒河流域相接,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相接壤,流域范围介于东经98—102°,北纬37°50′—42°40′之间,涉及青海、甘肃、内蒙古自治区三省(自治区),占国土面积14.29万平方公里,其中甘肃省6.18万平方公里,青海省1.04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约7.07万平方公里。黑河流域有35条小支流。随着用水的不断增加,部分支流逐步与干流失去地表水力联系,形成东、中、西3个独立的子水系。其中西部子水系包括讨赖河、洪水河等,归宿于金塔盆地,面积2.1万平方公里;中部子水系包括马营河、丰乐河等,归宿于高台盐池一明花盆地,面积0.6万平方公里,东部子水系即黑河干流水系,包括黑河干流、梨园河及20多条沿山小支流,面积11.6万平方公里。黑河干流全长821千米,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03千米,面积1.0万平方公里,河道两岸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寒冷,植被较好,多年平均气温不足2℃,年降水量350毫米,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道长185千米,面积2.56万平方公里。两岸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但干旱严重,年降水量仅有140厘米,多年平均温度6—8℃,年日照时数长达3000——4000H,年蒸发能力达1410毫米,人工绿洲面积较大,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333千米,面积8.04万平方公里,除河流沿岸和居延三角洲外,大部分为沙漠戈壁,年降水量只有47厘米,多年平均气温在8—1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在—30℃以下,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年日照时数3446H,年蒸发能力高达2250厘米,气候非常干燥,干旱指数达47.5,属极端干旱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旅游景区
旅游资源:黑河是别具北国特色的绿色净土观光带,拥有世界三大旅游资源中的冰雪、森林两大资源。世界罕见的五大连池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闻名遐迩的爱辉古城,民族风情浓厚的鄂伦春、达斡尔少数民族聚居地,惊险奇特的沾河漂流,茫茫的小兴安岭林海,两岸文明迥异的中俄大界河——黑龙江,为黑河旅游增添了无穷魅力主要旅游景点:火烧山、黑河学院、老黑山、二龙泉、大黑河岛、逊克沾河漂流、药泉山、南泉、北泉、瑷珲、爱珲历史陈列馆、钟灵禅寺、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卧牛湖、黑龙山庄度假村、冬青园、五道豁洛影视城、山口、嫩江农场现代农业旅游区
旅游指南:
最佳旅游时间:黑河地处黑龙江省北部,北邻中国最北端的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黑河气候受大陆性季风的影响,夏季温和短暂、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仅为零下1.3到0.4℃,平均降水量为5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夏季。每年的夏季是到黑河旅游的最佳时间,此时黑河天气凉爽、空气清新,舒适的气候、优美的自然环境使这里不但成为疗养、避暑的绝佳选择,冰雪融化之后人们还可以近距离的欣赏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等火山胜景。冬季到黑河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每年十月份之后这里就迎来了自己的寒冬,在长达近半年的冬季中,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冰天雪地的北国风情,体验各种雪上运动。冬季的黑河气温都在零下30℃左右,出行时应注意安全和保暖。
特色餐饮:黑河餐饮以东北风味为主,各大菜系兼容并蓄,俄式风味也有一席之地。菜式特点:黑河的菜式就地取材,选料珍奇;制作精细,品种繁多;咸鲜定味,油重色浓;盘大量多,丰富实惠。在烹调上以清煮、清炖、氽、炒、焖、生拌、凉拌为主,以“奇、鲜、清、补”见长。俄式大餐:由于与俄罗斯近在咫尺,黑河的俄式扒鸡、奶油牛肉饼、俄式肉排、沙士利、苏波汤等俄式菜肴保持了地道的俄罗斯风味,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五大连池餐饮推荐:连池鱼、矿泉蛋,药泉豆腐农家饭。五大连池的矿泉鱼是名贵的冷水鱼,肉质优良,味道鲜美;矿泉蛋是在矿泉湖水里长大的鸭子所产的蛋,蛋黄为红色,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味道与众不同;由矿泉水调制的大豆腐和干豆腐成为五大连池一绝,滑嫩可口,久炖不碎;农家饭庄的饭菜更是别有风味,地道的山野菜,矿泉畜禽肉,是纯粹的绿色食品。
购物:由于是边境开放城市,黑河市贸易繁荣、货物众多,不但有木耳、猴头、蕨菜、黄芪、贝母、刺五加等当地特产,各种来自俄罗斯的商品也随处可见。这些俄罗斯商品中,既有质地优良的大衣、鞋帽、裘皮,结实耐用的望远镜、照相机、电动剃须刀,还有玩具、邮票、餐具等简单而又有纪念意义的小商品,多达数百种的各种商品令人眼花缭乱,游客可以随意选购。五大连池市的特产有五大连池矿泉水,工艺品有火山石盆景等。还出产鲫鱼和鲤鱼,远近闻名。此外,药泉白酒也是当地的名产,有兴趣不妨带些回家,自己饮用或赠给亲朋好友都是受欢迎的礼物。五大连池矿泉水山野菜鳇鱼三花五罗都柿糖酒猴头黑木耳大马哈鱼
特色活动:国际火山旅游节暨民俗饮水节时间:每年端午节活动:歌舞巡游、抢零点水、文艺演出、经贸洽谈、焰火晚会、火把庙会、泉湖灯会、游园踏青等介绍:五大连池饮水节是当地全年最隆重的节日,市里连续放假三天。端午节这天零点一过,围聚在饮泉旁的人们,便争相从环列的供水管中饮水,每个饮水者的脸上都显现着甜蜜的微笑,人们互相道福。传说端午节零点的水,是象征吉祥的“神水”、“圣水”,能治百病,喝到这个钟点的水,能免除全年灾难。火山达子香艺术节介绍:每年的初春,树木还没全绿,小草还没伸腰,深山里的积雪还没完全融化,这里的达子香早已含苞欲放。在龙门山的西侧,原始石塘上大约两平方公里的达子香观光带,像一片片粉色云团,浩浩渺渺,远远飘浮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醉。远近的艺术家、摄影家、画家、作家一年一度在这里举办“达子香艺术节”,大家在这里赏花、采风、捕捉灵感;融进花的湖、扑进香的海,真正领悟“野花”的魅力和神韵。火山冰雪节介绍:五大连池的冬季火山风光独具特色,冰雪资源十分丰富。五大连池风景区每年都举办火山冰雪节,元旦前开幕农历二月二结束,节日期间有五大连池火山冰雪游、国际中俄冬泳邀请赛、火山冰雪园游览、滑雪、射猎、冬捕、冬垂等活动。
当地旅游注意事项:五大连池的矿泉“神水”堪称一绝。这种水富含多种矿物元素,有助消化、活血脉、通神经,祛除皮肤、眼睛等特殊疾病的神奇功效。为此,五大连池市开辟了药泉山公园。园内有南饮泉、北饮泉、翻花泉、龙眼泉和南洗泉等,各泉水涌如注,终年不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黑河市的休闲娱乐项目日趋增多,档次不断提高。开始时主要是“一机一球三厅”,即电子游戏机、台球和卡拉OK厅、歌舞厅、录像厅,现在已有保龄球馆、游泳馆和健身房。其中,夜总会发展最快,还经常有俄罗斯演员到夜总会表演。众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与活动使游人乐而忘返。2009年2月23号,国家公安部、监察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批准了黑河市开展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试点工作,从此,中国公民持身份证和相关手续就能在黑河办理赴俄出国护照,赴俄罗斯旅游。2009年03月31日,国家开展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试点之后全国首个持旅游护照赴俄旅游的团组在黑河口岸出发。
自然地理
土地资源:现在耕地125.5万公顷,人均耕地0.77公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天然草原98.6万公顷,是国家重要的黄牛生产基地。水利资源:境内有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自然水面6.4万公顷。人均占有水量为全省的3.6倍、全国的2.7倍。
矿产资源:有各种矿藏93种,矿产地41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221处56种,其中金、铜、玛瑙石、石灰石、矿泉水等15种矿藏储量居全省之首。多宝山铜矿为全国第二大铜矿,五大连池矿泉水与法国维西矿泉、格鲁吉亚、高加索矿泉并称世界三大冷泉。
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58.5%,有林地面积281.3万公顷,木材蓄积量1.58亿立米,是黑龙江省三大林区之一。
野生动植物和水产资源:黑河市有1500多种植物、多种动物和200多种飞禽。在江河湖泊中,生长着18科87种鱼,其中黑龙江特产的大马哈、鳇鱼、哲罗、细鳞等尤为珍贵,当地老百姓称为:三花五罗十八子。三花便是:鳌花、鳊花、鲒花。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前两罗是大型鱼,后三罗是小型鱼。十八子,就复杂了。、
环境:1987年,黑河口岸在全国沿边地区率先重新找开了对原苏联边境贸易的大门。1992年,国务院批准黑河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并赋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从此,黑河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崭新阶段。黑河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
“三点一线”的沿江开放带:在黑河与俄罗斯358公里的边境线上,有黑河、孙吴、逊克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分别与俄罗斯三个口岸相对应。其中黑河市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距离最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对应城市,两市之间最近处仅相距750米。
日臻完善的口岸功能:黑河口岸机构健全,检查检验设施完善,并已形成完整的对外运输体系,具备年货运量100万吨,客运量100万人次的吞吐能力。黑河口岸现已成为水运、陆运和空运立体交叉,船舶、汽车、气垫船和飞机等多种运输形式相结合的多功能口岸。
初具规模的边境经济合作区:黑河市边境经济合作区是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享有特殊优惠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是以吸引国内外投资为主,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商品加工业和相应的第三产业的特殊经济区域。合作区首期开发面积7.63平方公里,分第三产业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生活服务区。
正在崛起的大黑河岛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大黑河岛位于黑龙江中方一侧,距黑河市区70米,距俄布市750米,总面积0.87平方公里,现已成为中俄边境线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商品集散地和对俄商品出口基地。大黑河岛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总体规划为国际贸易、综合服务、欧洲风情、中华文化、自然保护五大分区,具有口岸、市场、展销、洽谈、信息、过货通道、保税仓储、出口商品配送、旅游娱乐等九大服务功能。
气候:黑河临近冷空气发源地——西伯利亚大草原,境内又有小兴安岭山脉纵贯南北,使全市呈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横跨三、四、五、六4个积温带。春季高温多风,夏季雨热同现,秋季降温急骤,冬季寒冷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全市年均降雨量500——550毫米,有效积温1950——2300℃,日照时数2560——2700小时,无霜期90——120天,年均气温-1.3——0.4℃,日最高气温38.2℃,最低气温零下40℃,平均风速2—3.5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