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山乡地图
何家山乡相关地区地图:
矿产资源
该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萤石储量居湘南之首。据探明产量达60万吨。全乡现有萤石矿1个,硅钾矿3个,产值3000万元。
人口数据
何家山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8189男4229女3960家庭户户数2386家庭户总人口(总)8161家庭户男4213家庭户女39480-14岁(总)18130-14岁男9640-14岁女84915-64岁(总)579515-64岁男299915-64岁女279665岁及以上(总)58165岁及以上男26665岁及以上女31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967
医疗卫生
临洮县何家山乡湾腰子村坐落于兰州以南30公里,距离临洮县城大约70公里,地处山区,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有雪,早晚温差较大,属于较干旱地区。每天有三趟班车开往兰州市,并有到达其他县市的班车经过该村,交通较为便利。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土豆和豌豆,有少量燕麦,但主要用来喂猪。经济作物是食用百合。牲畜有骡子,猪,绵羊(食用),只有几户家庭养鸡。全村只有一口水井,但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并不来这里挑水。全村一百多户人家每家都有一口水窖,是用来收集从房顶和地面汇集的雨水。除了煮沸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消毒措施。两层楼的乡卫生院坐落在村子中间,有两个正式大夫,每月固定工资在八九百左右。湾腰子村还有两个私人诊所,以中医治疗手段为主,每月收入接近两千元。新生儿及幼童疫苗接种都由乡卫生院负责。前些年乡卫生院有两位老中医坐诊,卫生院效益还不错,自他们一位去世,一位退休以后,医生素质不是很高,现在乡卫生院主要治疗手段以西医为主。效益连年下滑。当地居民几乎都是汉族,我们总共对23位村民进行了卫生健康方面的调查。下面简单谈谈调查结果。这23人中,其中女性14人,占总人数的60.9%;男性9人,占总人数的39.1%。其中有两人不了解最近的新型合作医疗政策,23人中只有一人参加合作医疗项目。村民对此政策反映平淡,客观原因是定点医院在临洮县城,距他们的居住地有70多公里,而他们去兰州市只要30多公里,所以村民患病必须去医院的一般都去兰州市,很少去临洮县城
取得成绩
全乡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被郴州市授予“平安乡镇”荣誉称号,2007年度,该乡农业、畜牧、农经、国土等多项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经济发展
全乡有工业企业3个,乡镇企业3个,总投资260万元;个体经营户15户,客运专业户5户。有中心卫生院1所,医疗保健点1个,村卫生所12所,个体私营卫生所2个,畜牧兽医站2所,农村信用社1所。湾腰子村位于何家山乡北部,东接康泉村,南接伊里沟,西接何家山村,北与兰州市七里河区湖滩乡相接。平均海拔2680米,年平均气温2.4摄氏度,年降雨量420毫米左右。湾腰子村作为行政村包括三个社:湾腰子社、阳社和甘苏社,耕地面积共2022亩,人均4亩地,户均2000斤。2002年底,人均产粮240公斤。近年来,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05万元。3个社有140户共514人,有100多人出去务工。村委会包括村主任、村支书和文书,另外每个社有一个社长。党支部每4年一届,村委会则3年一届。该村的主要作物有小麦、小豆、胡麻、洋芋和百合等。洋芋的成熟率较低,一般卖四五毛钱一斤。百合生长周期较长,从播种到收获需要9年时间。该村人均收入七八百元,其中包括打工收入,否则几乎没多少收入。农忙时外出打工的会回来。打工者有去兰州、新疆等地的,女孩一般去七里河村的西果园加工百合。本村无乡镇企业,有加工麦子粉的私人加工厂。百合是当地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湾腰子村早在1979年左右就开始种植百合,由于百合的巨额创收,1997年全村开始大规模普及,2001年百合价钱开始下跌由以前的每斤八九元钱甚至十元以上跌至一元甚至更低,目前全村共种植700亩,占耕地面积的35%。
临洮简介
临洮,古称狄道,地处甘肃中部、定西地区西部、洮河下游,自古即为陇右重镇,是古丝绸之路要道,陇上历史文化名城,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穿境而过。在这片土地上,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闻名中外,并享有“彩陶之乡”、“文化县”之美誉。与省会兰州接壤,共辖14个乡、14个镇,全县总人口54.01万人,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1.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