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乡地图
河口乡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二是经济种植物资源。中草药有人参、五味子、天麻、贝母、党参、细辛、蒲公英、菌陈、车前子、益母草、龙胆草、苦丁香、当归、枝子、三七、天南星、木贼等。山菜类有黑木耳、撅菜、薇菜、黄花菜、山芹菜、刺嫩芽等,其养殖量大,开发价值高。三是牧业资源。全乡可利用荒山荒地2100公顷,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的条件。四是旅游资源。河口乡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主要有河口水电站、老道洞自然风景区,可开发利用的旅游面积达30万平方米。境内有白山车站,是连接通化、临江、长白、靖宇的枢纽。
基本概况
河口乡位于锦屏县西南部,清水江畔,东邻平略镇,南抵启蒙镇、固本乡,西与剑河县南加镇毗邻,北与彦洞乡接壤。距黎平机场70多公里,距隆里古城50多公里,距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大坝坝址40公里。三板溪电站蓄水后,河口乡是仰阿莎湖库区第一个民族生态旅游,乡镇。水陆交通发达,是锦、剑、黎三县的交通枢纽。全乡辖19个行政村,53个自然寨,1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18人,主要由苗族、侗族、汉族三个民族构成。全乡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25亩,森林覆盖率达65%。河口乡抢抓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本板溪水电站建设机遇,“三个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32万元,较上年增长11.32%;全乡农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1062.43万元上升到2003年的1105.05万元,增长4.2%;财政总收入完成63.8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12.95%。
为民服务
2008年入夏以来,西固区出现了恶劣天气,对西固区部分乡镇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河口乡是西固区遭受恶劣天气较为严重的一个乡,为了减少恶劣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河口乡一方面进行广泛宣传,做好预防,定期召开会议,精心部署,合理安排预防工作,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舍,积极宣传恶劣天气的危害性,提醒村民及早预防,特别防止洪水,洪涝冲毁耕地、淹没农作物的危害。另一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结合乡情,把握全局,进行研究,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应急措施等方面着手,认真制定了应急预案,以免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损失。另外,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提高生产补救能力,对已经造成损失的乡村积极入户,调查了解,摸底上报,同时对困难群众给予一定的经济救助,尽量减少农业损失。
地理概况
河口乡位于远安县北部,东北与南漳县交界,西与本县洋坪镇毗邻,南于本县茅坪场镇接壤,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海拔870.3米,最低海拔190米。国土面积207.14平方千米,其中山林面积80%以上,耕地面积2864公顷。全乡地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12℃;多年平均降雨量1046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552毫米,年最小降雨量716毫米,雨量分布不均匀,易造成洪涝干旱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平均太阳辐射为每平方厘米102千卡,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803小时,日照百分率42%;年平均无霜期240天,适合经济林和农作物的生长。
财务工作
2005年5月,锦屏县河口乡组织工作组进驻乡内格翁、中寨、里寨等8个村,对各村委的财务进行了一次清理整顿。三板溪水电站建设以来,河口乡境内大多村、组的自留山、自留地、房屋等集体和农户财产受淹,需搬迁或得到经济补偿。由于移民搬迁与实物补偿范围广,工作量大,资金数额多,许多细化工作不得不由村委来具体完成,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一些涉及移民补偿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为了将矛盾消化在基层,维护地方社会稳定,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河口乡政府决定组织工作组进驻全乡各村委,对村委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已有锦宗、中仰两个村近38余万元的财务工作顺利通过审查,其余各村委的财务工作也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基本概况
河口乡地处仁寿县东南部距县城46公里,东临中农镇,南连板桥乡,西北与原富加区农旺乡接壤,位于禾(加)中(农)路6公里处,属1992年河口乡与团圆乡合并,2005年5月乡镇优化被保留乡镇之一。河口乡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38余亩(其中:田4468亩,土12170亩),辖区内12个行政村,127个经济社,总户数4210户,总人口16680人,有党支部15个,党员468人,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农业乡。境内石料储量多,远近闻名,石料营销到相邻的禾加镇、中农镇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