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地图
洪洞县相关地区地图:
潜在商品
铁、铜、石膏、硅石、铝钒土、石灰岩、油页岩。
地形地貌
洪洞县地势总的来说是东西高、中部低。东部为霍山,最高峰泰山顶海拔1347.6米。西部为吕梁山系,山势低缓绵长,最高峰老爷顶海拔2347米。中部汾河自北向南纵贯,平川轮廓也由北而南逐渐展宽。山地外围布有大面积的丘陵,靠东西两山自北向南连绵不断,多形成梁、垣、峁黄土地貌。全县可分山地、丘陵、山前倾斜平原、河谷阶地四种地貌单元。山地占总面积的18.9%,丘陵占32.8%,山前倾斜平原占26.7%,中部河谷阶地占总面积的21.6%。全县平均海拔430米。
历史沿革
洪洞县是原洪洞和赵城两县于1954年合并。洪洞县名的来源根据传统的说法是因城南有洪崖古洞而得名。赵城为周缪王封造父之地,后为赵简子食邑,故名赵城。洪洞县历史悠久,在唐、虞、夏、商时代,洪洞、赵城均为冀州之域。西周时洪洞为杨侯国,古城在今县城东南18公里的范村附近。赵城当时为赵国,今赵城东北三里简子城为故城。春秋时,洪洞为悼公之弟干的食邑,号日杨干,后为羊舌胖食邑。到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始为杨县。赵城为赵简子食邑之地。洪、赵均属晋国。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洪洞为杨县,治所在今范村。赵城属彘县,治所在今霍州,均属河东郡,西汉因之。东汉阳嘉三年(134年),彘县改为永安,洪洞仍称杨县。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洪、赵属魏。正始八年(247年),置平阳郡,辖杨县、永安。西晋因之。永安县治所曾一度在今赵城东北十五里仇池。十六国时,两县均属平阳郡。北朝均属晋州总管府。北魏仍属平阳郡,洪、赵属禽昌县。隋义宁元年(617)始置赵城县。义宁二年改杨县为洪洞县。两县均属临汾郡。洪、赵二县自隋置县以来一直沿传当代。唐时,洪、赵属晋州,赵城县治迁今赵城镇。五代十国时,设建雄军节度使,辖洪洞。赵城无考。北宋洪、赵均属平阳府。其间熙宁五年(1072年),赵城曾省人洪洞为镇。元丰三年(1080年)又复县。金代洪、赵均属平阳府。元代洪洞屑晋宁路,赵城属霍州。明清洪赵属平阳府,府治在临汾。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霍州为直隶州,领灵石、赵城二县,州治在霍州。洪洞仍属平阳府。民国初,洪、赵均属河东道,道治在运城。抗战爆发后,洪、赵属第六专署。洪、赵沦陷后,洪洞县政府驻河西韩家庄,赵城县政府驻罗云、双昌。日伪时期,洪、赵归冀宁道管辖。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敌后,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抗日政权,1941年9月成立太岳行晋绥九分区管辖。日本投降后,洪、赵两县又成立民主政府,洪洞县人民政府驻师村,赵城县人民政府驻兴旺峪。解放后两县政府各驻县城,均属临汾专署管辖。1954年7月1日洪、赵两县合并为洪赵县,县治在洪洞,属晋南专署。1958年10月。洪赵县与霍汾县合并,称洪洞县,县治在洪洞城。1959~9月霍汾从洪洞分出,恢复原置。1971年临汾与运城分署分置,洪洞归临汾行署管辖至今,县人民政府驻洪洞县城。
自然资源
洪洞县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东西部山区大量蕴藏着煤、铁、铜、石膏、等3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大,开采价值高,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洪洞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县”之一,尤以煤炭为最,据勘探测算,全县煤炭总储量44.15亿吨,可开采量20.15亿吨,且煤质好,埋藏浅,分布广。汾河自北向南贯穿中端,全长45.8公里,先后12条季节性的河流汇入,河流全长332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87立方米。地下储水量为1.04亿立方米。全县有大小泉水126处,年径流量为1.5亿立方米,其中霍泉最大,年径流量为1.3亿立方米。中小型水库9座、塘坝工程12座,总库容260余万立方米。南同蒲铁路干线、大运公路、霍候一级路、祁临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国道309线、赵克公路、洪古公路横跨东西;县乡公路星罗棋布、四通八达,自成体系。
洪洞名人
1.伏羲:今洪洞县卦底村,相传是其画八卦之地。2.女娲:今洪洞候村有女娲陵、娲皇庙及补天石等女娲传说遗址。3.皋陶:法律之祖。偃姓,舜帝时掌管刑法、定五刑、弼五教,以正直著称,今洪洞县士师村人。一说为李氏始祖。4.造父:西周著名御车者,受幸于周穆王,以功封于赵,为赵国之始祖。赵氏始祖。5.师旷:公元前600-530年,字子野,春秋晚期晋国著名音乐大师,创五律,世称音乐鼻祖,今洪洞县师村人。师氏始祖。6.薄姬:汉文帝刘恒之母,今洪洞县薄村人。7.范郭鼎:公元1626-1707年,一作范镐鼎,字彪西,一字汉铭,清代著名理学家,今洪洞县师村人。8.力空:公元1891-1972年,俗名任重远,字毅儒,法号力空,自号念死,曾任广胜寺主持,在保护《赵城金藏》中做出过突出贡献,今洪洞县许村人。9.张瑞玑:公元1872-1928年,字衡玉,号羦窟野人,自号谁园主人,人称老衡,清末民国初名闻晋陕的革命家、书画家和诗人,今洪洞县赵城人。10.南汉宸:公元1895-1967年,学名南汝箕,字汉宸,著名革命家、财政金融家、国际活动家,曾任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今洪洞县明姜韩家庄村人。11.董寿平:公元1904-1997年,原名揆,中国当代书画大师,今洪洞县杜戌村人。12.贾题韬:公元1909-1995年,著名学者,中国象棋理论奠基人,棋坛一代宗师,今洪洞县罗云村人。13.温寿泉:曾任山西副督军。14.张煌:革命党人,曾刺杀巡抚。15.苏光:原名张树森,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前主席,生前被山西省政府和中共山西省委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作品有《翻砂》、《秋收》、《鸟儿与草人》等。今洪洞县樊村人。
洪洞概况
邮政编码:041600。读音拼音:HongtongXian,洪洞县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洪洞县是原洪洞和赵城两县于1954年合并而成,县治在洪洞城。